第82章
傳旨侍監先去了永壽宮。
高太後身體不好,禦醫叮囑過要早些安歇,但今日不同,到時辰了,高太後面上也絲毫不露疲态,焦急的等着綴霞宮那邊的消息傳來,正副心神都放在了那上邊去。高家人見狀,只能陪着她一起等着。
殿裏只有些許淺顯的交談聲低低響應,底下的連小輩們面上都忍不住露出了疲态來,更闊論是年邁的老夫人了。高老夫人早就靠着軟榻閉了眼,老夫人身為太後生母,身份特殊,底下的夫人姑娘們卻是不能的,只能強撐着精神,姿态端莊的坐着。
直到粗重的腳步聲響起,殿中人一震,順着看去,禦前宮人喜氣洋洋的走進來,擡手便朝高太後道賀:“娘娘大喜,綴霞宮鐘貴人已平安誕下皇長子殿下。”
高太後頓時起身,恨不能現下身在綴霞宮裏:“當真?陛下如今何在?鐘貴人如何了?”
宮人回道:“陛下現下正在綴霞宮中,鐘貴人得禦醫診過,并無大礙,一應事宜正等着陛下示下呢,陛下特意命奴才來永壽宮秉了太後。”
高太後下意識朝窗外看了眼,眉宇間更添了幾分喜色:“好好好,咱們皇長子可是正逢着新歲來了,鐘貴人也無事,可是老天保佑了,哀家知道了,你自去報喜吧。”高太後打發了人。高老夫人都已叫下人叫醒了的,得知消息,同高太後道喜:“娘娘盼這一日可算是盼到了。”
老夫人身為高太後生母,哪裏會不知道高太後的心結。
高太後連連點頭:“母親說的是,哀家總算是盼到了。”
高家等到宮中傳了喜事出來,這才方告辭出宮。外命婦們不能在宮中留宿,便是太後恩典,也只能破格留了老夫人下來,其他人卻是不行的,高老夫人婉拒了她留宿的話,叫下人整理好了衣裳,同高太後告辭,帶着高家女眷們出了宮。
一出宮,高家大夫人二夫人便忍不住了,看着老夫人的目光略有些遲疑:“母親,咱們難得入宮一趟,為何不同娘娘說說。娘娘也是高家女出身,指不定娘娘心中也是有這個意思的,只是礙于顏面不好開這個口的。”
高老夫人入宮一日,現下瞧着仍是精神抖擻,目光有神,她朝前頭引路的宮婢看了眼,壓着聲音,帶着幾分威嚴:“好了,我不說自有我的道理,宮中慎言。”
高家大夫人二夫人這才不出聲,低着頭,目不斜視的随着前邊往宮外走。夜沉如水,各宮早便靜了下來,除了些微蚊蟲鳥鳴,便是從前殿裏傳來的絲竹翠樂聲,和着唱曲聲幽幽傳來。
天子未曾留下只言片語便從前朝設宴中扔下文武百官而去,百官們一頭霧水,不知該如何事好,對宮中不時關注過的,見陛下那般行色匆匆,去的方向又是後宮之中,想到後宮裏即将出生的皇長子,心裏便有了些猜測。
百官們都是精明之人,便是一時沒回過味來的,在三言兩語的提點暗示下,心中大致也有了譜,面帶微笑的端了酒杯,朝坐在後排的江陵侯鐘正江過去。
宮中設下年宴,鐘正江身為五品閑職,又有江陵侯這個爵位在,自也能入宮參加宮宴,只鐘正江官職不高,在宮宴上的位置便落在後邊,身邊坐的也都是相差無幾的同僚們。
宮中的鐘貴人不肯見侯府的女眷,他在如今這個閑差上一直沒有動靜,上回得岳丈出手,安排鐘正江随着工部出使河道事宜,本是特意把這個機會騰給他,好叫他能添上兩分功績,往後也好提拔,誰知河道事宜出了岔子,捅到天子面前,朝中還特意派了禦史下來,最後查清是文書出了岔子,但叫朝中上下不得安寧,別說是他,便是此處出使的欽差張庭中張大人都沒讨到好。
張大人得天子看重,還叫天子訓斥他“粗心大意”,罰他數月月俸以示懲戒,出了亂子的文書直接貶了一級,像鐘正江這等随同人員,不說被牽連進去,能全身而退已是運道好。一幹人等罰的罰,貶的貶,哪裏有讨到好的。
有這回的教訓在,鐘正江也歇了要往上走的心思,正與身邊的同僚說着話,就見前邊的三四品大臣們舉着酒杯,朝他搖搖一擡。
鐘正江頗有些受寵若驚的,跟着舉了酒杯,連着喝了好幾杯,這才察覺到異樣來。他只是一個挂五品官職的閑差,就是岳丈身為吏部侍郎,也不過是三品官職,哪能讓與岳丈同等品階的官員們主動朝他舉杯的。
鐘正江這酒喝得有些沒滋味,前邊的同僚倒是回過頭來,笑盈盈的同他碰了碰杯,壓着聲小聲朝他道:“恭喜了啊鐘侯爺。”
鐘正江一頭霧水的,還有些疑惑:“同喜同喜,只是,這喜從何來?”
同僚看他一眼,只當他還瞞着:“還能有什麽?你可是生了個好女兒呢,陛下如此重規矩之人,何曾有過在宮宴上扔下百官,一句話不交代便走的?這可是頭一回的,能叫陛下這般失态的還能是為何,瞧陛下往那邊去便有數了,侯爺你如今可是不同了,若是那位…,侯爺前途無量啊,這殿中如今誰不知的,侯爺何須隐瞞。”
鐘正江還當真不知。身為男子,鐘正江向來只關注前邊的事,連後宅事務都鮮少過問,鐘萃若非進了宮,鐘正江也不會上心兩分的,鐘貴人有喜他自是知曉,只到底不曾過多關注,也不知鐘貴人如今具體情形。
他頓時端正坐起,臉色大變:“當真是這般?”說着,鐘正江臉上露出喜色來。
同僚反倒是看他這般十分詫異,心裏還升出一股荒誕來。也難怪聽說宮中這位鐘貴人與江陵侯府不親,若換做旁的人家,宮中有這樣一個得寵的女兒,還懷着當今皇長子,便不說日日探聽挂心,也總該是能估摸着幾分的,哪有如同這江陵侯這般的,連入宮的女兒要生産了都不知曉的。
也莫怪為何這江陵侯有一個身為吏部侍郎的三品官員的岳丈,多年來卻還是挂着閑職,毫無長進,更不說再進一步了,這般行事作風,哪是能幹大事之人?
同撩不着痕跡的撇了撇嘴,雖說這江陵侯行事糊塗,但運道卻非一般人能比的。往宮中送一位庶女都能得了天子恩寵,便是江陵侯能力差,但只要後宮中這位貴人在,有皇嗣在,江陵侯哪怕不能再進一步,但保他的榮華富貴卻是足夠,不知叫多少人豔羨的。
同僚心中複雜,卻還是和和氣氣的:“八九不離十呢,侯爺福氣來了。”
殿中文武百官雖有猜測,卻到底做不得數,未知真假,只得在殿中靜靜等着,好在殿中火盆不少,又有舞伎樂伎們在殿中翩然,有同僚陪着,文武大臣們自得其樂,直到禦前宮人領了天子旨意而來。
宮人揚着聲兒,召了身後的宮人擡了宮中珍酒上來,笑盈盈的:“陛下有旨,迎皇長子出生,特賞珍酒一壇,與諸位大臣共賀。”
百官心中早有猜測,如今不過是當真定下,紛紛謝恩。等宣旨宮人離去,百官們提着珍酒,朝江陵侯鐘正江而去。
皇長子被安置在鐘萃身邊的小床上,鐘萃已經被移回了自己殿中,禦醫親自查過,确認她只是力竭,等休息夠了便會醒來。
徐嬷嬷帶着人在産房裏正裏裏外外的收拾,殿中聞衍坐在床沿守着他們母子,禦醫雖說過無事,但鐘萃臉色仍然蒼白,連嘴角也破了,說是她自己咬傷的,聞衍目光在她身上看了好一會,目光沉沉,眼中明滅,好一會才移到皇長子身上。
皇長子安安靜靜的躺在小床上,他現在臉上紅彤彤皺巴巴的,還看不出來眉宇到底像誰,但聞衍已經認定了他的長子模樣會随了他,他們父子一脈,自該長得相似。
想着,他還朝一旁充當隐形人的楊培問道:“你說,皇長子的樣貌可是随了我這個父皇?”
楊培低着頭,聞衍身子一僵。他倒是跟前跟後,但是卻連皇長子的模樣都沒看過,陛下護得那般緊,又不要她近前的,他如何知道到底是随不随天子了的?
楊培硬着頭皮說道:“皇長子是陛下的長子,自然是會随陛下的。”
聞衍這才滿意的點點頭:“你說的對。”
正說着,秋嬷嬷輕輕走了進來,行至跟前,壓着聲音,“陛下,該給皇長子喂奶了,奶嬷嬷已在偏殿候着了。”
接生嬷嬷和奶嬷嬷都是一同找來的,高太後和天子皆重視綴霞宮,徐嬷嬷在挑選人時更是半點不敢疏忽了去,找好了人便讓随着接生嬷嬷一同住了進來。早在前些日子奶嬷嬷便按禦醫的囑咐開始用膳食,确保奶水健康。
聞衍還有些不放心:“送過來的奶嬷嬷沒問題吧?”
這是他的皇長子,聞衍生怕有丁點不好,天然就擔憂起來。
秋嬷嬷忙回:“陛下放心,徐嬷嬷那邊再三查驗過,這兩位奶嬷嬷送來時,住進殿裏這些時日,老奴們也仔細觀察過。”
聞衍安了一點心,但還是說道:“那你先抱了皇長子去喂了奶,你們親自給盯着,等喂好了再送過來。”
孩子剛開始喝奶,要多耗費些時辰,秋嬷嬷怕耽擱了,略微遲疑:“陛下,這頭幾回許是要多待一待的。”
聞衍輕聲“嗯”了聲,往後靠在床沿,顯然是打定了主意要留下等着喂奶好。秋嬷嬷便也不多說,抱了皇長子要去偏殿,聞衍看着人,似突然想了起來:“你們是母後宮中之人?”
秋嬷嬷回轉,輕輕點頭:“是,老奴跟夏嬷嬷都是永壽宮中的。”她們只是叫高太後派過來提點鐘貴人的,怕她不知如何養胎的,如今鐘貴人誕下皇長子,她們也要回永壽宮了。
聞衍緩緩開口,一語定了下來:“你們就留在綴霞宮伺候吧,貴人身邊沒有嬷嬷,你們有經驗,正好在綴霞宮裏幫襯貴人,照料皇子。”若非這是永壽宮中的人,又是母後那邊親自挑選了送來的,按聞衍的想法,便要親自從禦前挑信任的嬷嬷送過來的。
秋嬷嬷一愣。
聞衍擡了眼:“怎麽?不願意?”
天子聲音輕緩,但秋嬷嬷卻臉色一變,忙解釋:“老奴自是願的。”綴霞宮宮人少,鐘貴人也随和,對她們兩位嬷嬷也敬重,平日提點幾句也聽進了心裏去的,還有小宮人伺候着,在綴霞宮的日子十分輕松,比之在永壽宮也是不差的,秋嬷嬷只是沒料到天子會開口把她們留下來。
秋嬷嬷有些遲疑:“只是老奴兩個來時是得了娘娘授意,如今留下來,是否還要同娘娘禀一聲的?”
聞衍看了一邊默不作聲的楊培一眼,說道:“朕自會叫人同母後說一聲。”
秋嬷嬷這才放心了,抱着皇長子朝天子微微福了個禮,便去偏殿尋了奶嬷嬷。
前殿,文武百官飲了宮中珍釀方才一同離了宮,今日不設宵禁,宮門候着各家的馬車、轎子,車夫和小厮早前躲在偏門裏躲冷,許久不見老爺們出來,正疑惑着,又只能幹等着。
江陵侯府的車夫和小厮混在人群裏不顯眼,見其他高門大戶的小厮們圍着,江陵侯府勢小,連帶車夫和小厮也插不進話,直到各家老爺們從宮中出來,小厮們忙起身去接人。
江陵侯府的轎子在邊上,小厮守在門口,想着如往常那般候着,等大官們走出來後才接到自家老爺,卻不料侯爺頭一個走出來,雖渾身酒氣,但卻叫其他大官們簇擁着,走在中間。
小厮一愣,都回不過神兒來的,還是叫旁邊一位小厮給碰了碰才清醒,陪着笑臉上前:“各位大人好,小人來接侯爺。”
鐘正江整個人醉醺醺的,臉上卻又紅光滿面的,自家小厮自是認得的,他從同僚身上移開肩膀,重新搭在小厮身上,還不忘了朝同僚們擺擺手:“先家去,改日我再家中設宴,你們可一定要來啊。”
叫小厮臉都吓白了,老爺平日對這些大官都十分敬重,緣何現在便這般随意了,更叫小厮驚詫的是,那些平常叫人不可親近大官們反倒是格外友善,一口便應了下來:“行,我們就等着了,你設宴下帖子來就是,定會登門叨擾的。”
小厮想,許是這些大人們喝醉了的,是以才說了胡話,不然哪會這般的?悶着臉帶着侯爺上了轎子,一直到回了侯府,小厮把侯爺送到了正院,想了想,到底禀到了大夫人穆氏跟前兒。把侯爺跟諸位大臣在宮外的事說了說。
不止小厮,其他高門大家的小厮見自家老爺們對江陵侯一個五品官如此客氣都十分詫異。
穆氏叫了丫頭送侯爺去後邊洗漱,聽了小厮的話,穆氏目光閃了閃,擺擺手:“你做得好,這般異樣許是有些牽扯,我知道了,下去領賞去吧。”
小厮高高興興走了。
穆氏坐在房中,細細回想着小厮的話。穆氏頭一個想到的是父親穆大人,穆大人身為正三品的吏部侍郎,在朝中多少是有幾分面子的,但小厮說有不少二三品大官如此客氣,那便不是沖着穆大人的面子了。
穆氏嫁入江陵侯府多年,位置穩穩當當,靠的便是父親穆大人在,別說江陵侯,便是老夫人對她都要看幾分薄面,穆氏便再是以家世為傲,也知道父親穆大人還沒有這麽大的面兒能叫數位二三品大臣給侯爺客氣的。
不是外臣,侯爺如今也沒在朝中有什麽建樹,穆氏婦人家,心到底更細致些,在除掉幾條侯,便想到宮中。江陵侯鐘正江只管外不管內,向來對後宅之事不上心,穆氏卻不同,她算了算宮中那位的日子,心裏模糊的浮現出一個念頭來。又隐約叫她倒抽口氣,說不出是喜還是妒。
鐘正江叫丫頭扶了出來,穆氏忙起身,等人靠在榻上,穆氏揮退了人,趁着鐘正江如今還有幾分清明,忙問道:“侯爺,是不是宮中有好消息了?”
鐘正江眼裏有兩分詫異,随即又陷入了渾濁,他聲音粗重,仿佛陷入到一總思緒裏,神情激動,“以後我們鐘家就是皇長子的外家了,我看以後還有誰敢瞧不起我,就是瞧不起我,還不是要朝我點頭哈腰,朝我遞出橄榄枝來,官大又如何,他們還要主動朝我敬酒呢,你知不知道,那些人都給我道賀呢…”
他說着,聲音弱了下去,漸漸閉上眼,打起了呼嚕。
穆氏瞳孔一縮,心中的猜測得以成真,她坐在床沿許久,這才披了披風出了門,守在外邊的丫頭見狀,正要開口,穆氏先說道:“侯爺在裏邊,找個人去伺候去。”
穆氏匆匆趕往老太太的院子。老太太已經歇下許久,院裏的老嬷嬷見穆氏深夜過來,想勸她明日再來,穆氏哪裏等得及的,“我有大事,必須現在叫母親知曉。”
這般時辰過來,事情自然不是小事,老嬷嬷思量了下,到底入了內,過了片刻,出來請了穆氏進去。穆氏進去不久,便有老太太高興的聲音傳了來。
宮中之事,除了鐘家,各家都得了信兒,高老夫人一行女眷回了高家,老夫人這才召了高大夫人和二夫人,沉聲開了口:“以後那事便不許提了,給慧心她們挑個門當戶對的人家便是,以咱們高家的身份,要挑選合适的人選卻是不難的。”
大夫人兩個面面相觑:“母親,怎麽這麽突然?不是說好了把她們兩個送一個入宮麽?”
高太後年邁,天子正是身強力壯之時,他們高家雖是天子母族,但帝王之心難以揣測,便是高太後都對天子無法,誰能知天子對高家還有多少情分在?待往後宮中嫔妃有孕,與他們高家更是沒有半點關系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等往後新帝登基,他們高家身為先帝母族,位置卻是不上不下的,因此高家動了送女兒入宮的心思。高家出了一個太後,若是有太後支持,便是再出一個皇後也不是不可能。
老夫人沉着臉:“便是我們動了這心思又如何?宮中太後娘娘卻是丁點沒有要接高家女入宮的心思,太後的意思再明白不過,高家女需配門當戶對的兒郎,卻是不能入宮為妃的。”
何況,老夫人冷眼瞧着,天子和娘娘對那綴霞宮庶女誕下的皇長子實在上心,天子如此重視皇長子,便是送了高家女入宮,若是争不過呢?這些男子,對頭一個子嗣總是會多上心的。
高大夫人,二夫人多少有些不甘,但老夫人說得也不無道理,便只能把這份心思給壓下。
鐘萃醒來已是次日了,芸香守在床邊,見她醒,忙上前:“姑娘,你醒了,現在好點了嗎?”
鐘萃先看了看枕邊,“皇子呢?”
芸香退開身,露出旁邊的小床,皇子正在小床上睡得正香呢:“是秋夏兩位嬷嬷說的,姑娘需要多歇息,皇子不時便要奶嬷嬷喂奶,怕打攪了姑娘,便把小床給搬了來。”
鐘萃微微側身,身下頓時一痛,她咬咬嘴,目光放在小床上,目光細細在皇子身上描繪,眼中軟成一片,芸香輕聲在身邊說道:“咱皇子一點也不鬧騰,連嬷嬷們都說皇子是她們見過最安靜的了,奴婢方才瞧了好一會,不過現在也瞧不出皇子到底像誰,倒是聽伺候的說,陛下已經看出來了,說皇子似陛下。”
提及天子,鐘萃這才分出一點心神來:“陛下呢?”
“陛下天快亮了才回了前殿,臨走前還吩咐了,要奴婢們好生照顧貴人和皇子的。”
年節時下,宮中也封了筆,聞衍找了好幾個名兒出來,都是難得的好名,他卻還有些不滿,只皇子名拖不得,總是要定一個下來,聞衍最終定下了“明藹”這個名,還問過鐘萃,鐘萃自是應承的。
冬日寒涼,對剛生産的婦人來說卻是正好,鐘萃在床上躺了數日才能下地,連聖旨都未親自接下,聞衍翌日便下了旨,擢升鐘萃貴人身份為嫔。
鐘萃身子漸好,皇子也逐漸褪去了剛出生的皺巴巴,小臉圓潤乖巧,一日便是多在睡,鐘萃也能伴着他許久。
這是她失而複得的珍寶。
皇長子降生後,天子每日都會來綴霞宮坐一坐,直到前朝揭筆,百官上朝,因忙着官員調任之事,這才改為三日一次。
下晌,天子照舊召了兩位太傅和吏部尚書烏大人商議過國事,烏大人先行告退,聞衍端坐禦案,看了下邊兩位太傅:“兩位太傅可是還有事?”
彭範兩位太傅拱拱手:“是為中宮之事。”
聞衍面上的笑意斂了斂。
範太傅親自遞上一封名錄:“臣等早前不能為陛下分憂,實在汗顏,如今官員調任,新上任的幾位大人家中卻有适齡的貴女人選,才情樣貌無不叫人稱贊,可堪擇一入宮,為中宮。”
聞衍接了名錄翻開,上邊記載的人選卻是如今調任回京的幾位大臣之女,還附上了出身和幾句評語。
聞衍在彭範兩位太傅身上看了看,彭太傅雖未開口,但意思與範太傅相同。聞衍合上名錄,眼眸中叫人瞧不出情緒,半晌,他緩緩開口:“中宮之位,朕已有了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