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胡嬌嬌索性放聲哭起來,十分委屈。
太後小聲哄道:“皇上也是,哀家前幾天是不是就說過,讓你對這件事情有些心理準備。”
“朕準備了啊,朕還專門讓明月去給朕找了不少書籍,可是一想到朕馬上就要成婚,然後說不定還得生孩子。
生孩子多恐怖啊,一不小心就會死掉的,可你們還是想讓朕成婚。”她一邊哭一邊說道。
“沒那麽恐怖的”太後哄道。
可胡嬌嬌現在哪裏還能聽得進去這些。
她一想到自己看到的那些書。
一想到早上那些大臣們氣勢洶洶的模樣。
一想到自己可能遭遇的恐怖事件。
情緒完全奔潰了。
謝明安也沒有想到,一向十分倔強和忍耐的胡嬌嬌既然會在這件事情上面情緒奔潰。
不過他們一心只想着讓她成婚親政,對于生孩子的事情,卻一直從未認真考慮過。
太後哄了半個時辰,才将胡嬌嬌奔潰的情緒安撫住,讓清茶将其帶去後殿休息。
“謝安,你怎麽看。”太後問道。
“臣實在是沒有想到皇上會如此抗拒這件事情,也沒有想到陛下還專門去找了那些書來看。”謝明安說道。
“哀家也沒有想到,年初的時候,哀家私底下和她說過這件事情,那時候她雖然有些不願,但也不像今天這樣,應該是真的被吓到了。
Advertisement
畢竟她還是個孩子,哀家向她這麽大的時候,說道議親也會害怕的。”太後說道。
“是臣考慮不周了。”謝安說道。
“也不能完全怪你。”太後勸到。
謝明安說道:“擇夫是一定要擇的,這樣皇上才能盡快親政。”
“這一點,哀家的看法和你的一樣。”太後說道。
“不過皇上剛才說的這件事情,也是要考慮的,陛下年紀還小,過早的圓房,會傷了身子,要是過早有了身孕,風險太大。”謝明安說道。
“那是不是讓禮部尚書來一趟,擇夫可以,圓房暫緩。”太後說道。
謝明安點點頭:“微臣覺得可行”
“那這人選?”太後問道。
謝明安又是一陣頭疼:“現将這件事情定下來,到時候看看下面的人的反應。微臣會親自去一趟太醫院,讓院正給內閣遞個折子,不然那幾位大人可能不會輕易答應。”
太後嘆了一口氣。
半個月後,內閣就禮部的呈遞的章程審定大概如下:
因為皇帝年紀還小,此次擇夫只擇侍夫,待皇上及笄後,再則皇夫,皇夫可從侍夫中選擇,也可另行選擇。
後宮等級從高到低為正一品皇夫、從一品皇貴君、正二品貴君、從二品君、正三品側君、從三品公子、正四品侍君、從四品選侍、
正五品侍郎、從五品陪侍、正六品小侍。
而此次擇夫則一名貴君,兩名側君。
貴君與側君入宮之後,不得幹預朝中政務,未經陛下允許,不可圓房。侍夫需潔身自好,由內務府親點守宮砂,以守貞潔。
自聖旨頒布之日起,由禮部會同吏部、內務府準備擇夫大殿。
由欽天監、工部、內閣準備皇上親政大殿儀式。
宣布完畢,朝中諸位大人雖然覺得有些難以接受,但是看到幾位內閣大人都沒有說話,也都沒有再說什麽。
皇帝擇夫,親政。
這兩件事情不管是任何一件事情,都能在整個東梁掀起一陣狂風。
經過三個月的擇選,秋闱開始當日,皇帝擇夫的結果也出來了。
平王府舉薦的闵秋陽封昭陽貴君,入住平陽宮。
李閣老家的李建康封琳陽君,入住太和宮。
吐蕃國王子沙烈曼王子封武陽君,入住祁陽宮。
三位侍夫,李建康曾是皇帝的伴讀,且在太學中表現很突出,由四位閣老舉薦。
平王府闵秋陽是平王妃的侄子,闵家是浏陽的大家族,其中不乏人才,且此人由平王府、秦王府共同推舉,故而為三夫之首。
沙烈曼王子來自吐蕃,吐蕃國聽說東梁皇帝選夫,将自己國家的小王子送來給胡嬌嬌。
吐蕃國雖然是東梁國的附屬國,但該國物産豐富,且吐蕃國的武士各個勇猛異常,這些年發展很是迅速。東梁國并沒有拒絕的理由。
除了李建康胡嬌嬌算是熟悉之外,另外二人她也就見過幾次,但是她們從現在開始就是她的人了。
這種感覺十分奇妙,也十分的讓人別扭。
三人雖然不是皇夫,但是作為皇帝選入後宮的第一批侍夫,內務府還是準備了隆重的典禮。
胡嬌嬌坐在上首,左邊坐着昭陽貴君,此人樣貌十分英俊,雖然比不上邱衛林的美貌,但在男子中,顏值也算是上乘。
見胡嬌嬌看了過來,昭陽貴君朝着她一笑,舉了舉酒杯。
胡嬌嬌偷看被抓包,有些不好意思的也舉了舉酒杯。
然後她看向右邊,右邊坐着的是武陽君,他的年紀要比胡嬌嬌小上不少,如今才12歲,正好是好動的年紀,看什麽都新奇得不行。
看到胡嬌嬌看過來,他立刻咧出一口大白牙,看上去性格很活潑。
最右邊坐着的便是琳陽君,胡嬌嬌對李建康的感覺就那樣,不算很好,但也不壞。
但是他好像心事重重的樣子,胡嬌嬌看了一眼,移回了目光。
下面做的大臣們十分的高興,頻頻向胡嬌嬌敬酒,胡嬌嬌喝了幾杯,便以不勝酒力的借口離開了大殿。
胡嬌嬌走後,三位侍夫也相繼離開。
後宮空置多年終于迎來了第一批真正的主人,宮中的宮女和太監們很高興。
太監們很高興,在他們看來有了主子,有了活計,那就有外快賺了。
宮女們也很高興,不但可以賺外快,還有美男子可以看,簡直是人間一大喜事啊。
“琳陽君,咱們該回去了。”小太監平安小聲的提醒到。
李建康站在摘星樓頂樓,指着遠處一個光點說道:“你知不知道那是什麽地方。”
平安伸頭看了看,說道:“奴才從未出過宮,所以不知道那是什麽地方。”
“那是貢院。”李建康說道:“今日是秋闱第一日,我準備了那麽多年的時間,臨了卻連貢院的門都沒進去,真是可笑,可笑啊。”
平安在一邊什麽話也不敢說。
琳陽君作為太學裏面的學霸,宮中的小宮女們的話題人物,其事跡,平安多多少少也聽過一些。
這樣的言論,真的論起來,那是大逆不道,他聽都不應該聽的,但是現在,琳陽君是自己的主子,主子與奴婢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琳陽君,奴才扶你回去吧”他上前勸到。
李建康又看了一眼遠處的那個光點,踉踉跄跄的被平安扶着回了太和宮。
皇帝娶了侍夫,便開始親政,同時頒布了一系列法令。
謝明安的攝政王一職被取消,然後胡嬌嬌封其作為太師,淩駕于百官之首。
內閣取消,內閣議事制度廢除,設立禦史中書省,直接對皇帝負責,主要工作內容為整理六部文書,協助皇帝理政,沒有實際職權。
自此,東梁國開始了女帝之治。
而李欽也開始接收衛西軍。
作為一個空降的将軍,雖然有軍銜,但是一直滞留京中讀書的将軍,李欽要想真正掌握衛西軍要比皇帝親政難的多。
“混賬,一群混賬,簡直就是目無王法。”胡嬌嬌氣的直接将奏折摔在了中書令裘裴的臉上。
裘裴雖然覺得皇帝朝着自己發火實在是沒有道理。畢竟自己作為中書令,只不過将下面的發生的大事彙總了呈上來而已。
好吧,這大事确實挺操蛋的。
他趕緊跪下來說道:“皇上請喜怒,微臣已經讓人去吏部、戶部、工部調取這些年嶺北所有在任官員、國庫款項支用相關記錄了。”
胡嬌嬌說道:“文公公,去,把戶部、吏部、工部、刑部四位尚書都請來,朕倒是要看看,他們這幾個尚書是怎麽當的,居然出了這樣大的事情。”
文公公立刻小跑着出去宣旨意。
“你繼續說,這段時間你們查的怎麽樣?”胡嬌嬌對着裘裴問道。
裘裴在心中醞釀了一下措辭,這才說道:“這些年來,嶺北每年都向朝廷上報水患肆虐,需修築渠道,疏導水患。
嶺北地勢平坦,夏季雨水連綿的時候容易形成洪澇,這件事情,朝中上下皆知。所以,戶部基本上每年都會撥出一部分銀子下發到嶺北,由嶺北官員就地征徭役,與當地駐軍士兵一起修築水渠。
前段時間,嶺北照例給朝廷上書撥款,折子送上來的時候,戶部向中樞省遞交了撥款申請,與此同時,中樞省還收到了另一位大人的折子。
此人是翰林院編撰侍郎周大人,周大人在折子上說自己的恩師是嶺北人士,去年給自己推薦了幾位來自嶺北的師弟,師兄弟在一起談及嶺北時。
他的師兄弟們說嶺北每年征兵修渠,卻年年遭受水患,簡直民不聊生。
周大人對此很是疑惑,親自給自己恩師寫了信,随後恩師回信中談及,嶺北每年大搞特搞的水渠修建工程偷工減料,服徭役的百姓們甚至拿不到朝廷發的補貼。
今年聽說嶺北又上了折子,這才大着膽子給中樞省遞了折子,當然了,周大人在折子上也說了,這些東西都是他道聽途說的,希望朝廷進行查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