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邱衛林連忙說道:“哎,趙兄、趙兄,小弟也就是這麽一說,你咋還動怒了呢,難道你也想?”
“我呸,說什麽呢。”趙玉樓被氣的夠嗆,直接将刀扔了,伸手就打算去逮滑不留手的邱衛林。
邱衛林見狀,趕緊求饒:“李兄,李兄,趙兄怕是打算拆了你的練武場,趕緊攔着他。”
李欽伸手,化去趙玉樓的攻勢,趙玉樓坐到了一邊。
大喇喇的說道:“我爹沒說這些,我也沒有這個打算,女孩子什麽的,太麻煩了,我以後可是要跟着叔叔們上陣殺敵呢。”
邱衛林說道:“哎,說這些都沒啥意思,皇帝還是個小丫頭呢,不急不急。”
見過李善奎後,趙玉樓和邱衛林和李欽約了明兒見面的時間,便各自帶了家中的小厮回了府上。
李善奎将李欽留了下來。
“今天中午,為父已經收到了兵部下發的函調,待交接工作做完時候,為父便要回南方去了。”李善奎說道。
“知道了,父親。”
李善奎繼續說道:“我這一走,估計要等年關回來述職的時候才會進京。
京中不比南方,規矩大,講究也多,你如今少不得會被各處盯着,我讓你秦叔留在京中幫你。遇到事情的時候,多與他商量。
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你便直接去攝政王府找謝大人。”
“孩兒知道了。”李欽說道。
李善奎點頭說道:“聽說你從今以後單日需到乾安殿服侍,這是件好事,那裏彙集了整個朝堂最核心的消息和事務。
跟着謝明安,你能學不少的東西,不過皇家忌諱多,你既然入了這乾安殿,不該問的,不能問,不該聽的,不能聽,不該說的,更是不能說。”
Advertisement
李欽點點頭。
李善奎拍了拍他的肩膀,繼續說道:“如果呆夠了,不想繼續呆在京城,那就傳訊回去。”
李欽點點頭。
從李善奎屋子裏面出來的時候,李欽心中還在想:他爹為什麽沒有說皇上的事情呢?
李善奎作為作為西南邊境的戍邊将軍,此番陪着先帝回京穩定局勢,其帶回來的幾十萬大軍在京郊駐紮了好幾個月。
如今局勢穩定下來,兵部給內閣上書,要求其返回西南。
內閣覺得這幾十萬的兵馬駐紮在京郊對于各地王爺來說是個威懾,但是在京郊駐紮的久了,皇城也沒那麽安穩。
加之淮丹雖然撤兵回了老家,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于是将李善奎宣到乾安殿,就是一頓安排。
西邊元是曾家戍邊,不幸的是,此番淮丹進犯,曾将軍不幸戰死,只留下一個六歲的幼子。
幾番考慮下來,內閣只好讓李善奎暫時代為執掌衛西軍。
李善奎只好将自己的衛南軍遣回了南邊,自己帶着衛西軍去了西邊的榕城。
乾安殿正殿擺着不少的桌案,這裏有幾位內閣大人專門的桌案,還有各部文書的案桌,案桌上面擺着不少各部門和地方上送來的文書和折子。
四位大人的桌案在正殿最上首,旁邊有一道門,直接通往謝明安辦公的地方,也是謝明安授課的地方。
李欽按照謝明安的要求,第二日放學後與趙玉樓和邱衛林告別後,在衆人羨慕的目光中直接去了乾安殿正殿。
文山公公将他帶到了正殿旁邊的一間偏殿,不一會,謝明安和胡嬌嬌也到了。
“見過皇上、老師”李欽向二人行禮。
“坐”謝明安指着一旁的矮幾。
東梁國的人都喜歡這種矮機,桌子不過膝蓋高矮,後面擺上木質的矮凳,再鋪上軟墊,坐上去十分的舒服。
李欽坐到了矮機後面。
謝明安上課與太學裏面的老師不一樣,太學裏面的老師教授的多是書本上的東西,有些照本宣科的意思。
那些東西李欽自己以前也聽自己的師傅講過,只不過太學裏面師傅的講解角度不一樣,內容更加的深入,他倒也不覺得煩躁。
而謝明安上課的時候,是不準備書本的。
有的時候,他會給他們講史書。不僅僅是東梁國的史書,還有其他國家的史書。
李欽自诩自己看過的書不少,但是謝明安講的那些東西,他确是第一次聽聞。
更多的時候,謝明安給他們講時事,給他們講東梁各地的情形,給他們講朝中的事情。
甚至有的時候,謝明安講授的帝王治國治理之事,比太學裏面的師傅講的要更加的深入。
李欽有的時候會很疑惑,謝明安講的這些東西,作為皇帝的胡嬌嬌能聽,但是作為臣子的李欽,學習這些不知道算不算僭越。
雖然說講課就一個時辰,但是謝明安很随意。
有時候講到興致來了,會講很久。但有的時候也只是講一盞茶的時間,便會給他們布置課業。
太學的課後作業很多,所以謝明安不會給他們布置很多東西,一般情況下都能在半個時辰內做好,不需要帶回去做。
有時候李欽寫的快一些,還能再偏殿将太學的課後作業一并做完,然後他就去乾安殿正殿幫忙。
先帝在世的那段時間,李欽跟在先帝身邊經常呆在乾安殿伺候,與乾安殿的一幹文書和侍郎們混的很熟。
知道他在隔壁跟着謝明安學習,也不把他當做外人,有時候還會讓他幫着跑跑腿,整理文書和檔案。
逢單日的時候,他在偏殿上課,逢雙日的時候,他也會去乾安殿正殿幫忙。
然後他才發現,單日的時候,謝明安有兩個學生,他和胡嬌嬌。
雙日的時候,謝明安還有一個學生,胡嬌嬌。
他這才将先前的擔心放下心來。想來雙日謝明安教授的東西,才是皇帝單獨學習的內容。
而事實上,李欽認為正在被開小竈的胡嬌嬌,卻只是在練字。
胡嬌嬌寫完了一整頁紙,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大作。有幾分滿意。
雖然紙張上面的字體還是像毛毛蟲一樣,但是已經能夠分辨出每一個字來了。
她放下筆,甩了甩自己的手腕,撸起袖子,蹬蹬的跑到謝明安的桌案前,将自己的手腕遞過去。
“寫不了了,累了”她嘟着嘴說道。
謝明安伸手揉了揉,撇頭看了一眼案上攤開的紙張,說道:“臣讓文山公公給你準備你喜歡的栗子糕,一會再抄一篇。”
胡嬌嬌眼淚汪汪的看着謝明安。
謝明安哄道:“李大人和臣說,陛下要勤練字。”
“可是朕還小啊。”胡嬌嬌說道。
謝明安點點頭,說道:“所以我們每天練兩篇,你想啊,太學裏面的學生們字寫得都很好,就連趙玉樓都能寫一手好字。
你是皇上,是他們的主子,等你以後自己批閱奏折,寫出來的字太醜的話,他們會悄悄的笑話你的。”
“那朕就打他們的手板。”胡嬌嬌呲着小白牙。
“是是是。”謝明安笑着說道。
胡嬌嬌又帶着幾分猶豫的問道:“李欽也會笑話朕嗎?”
謝明安道:“有可能,畢竟李欽的字連太傅都誇過的。”
“哼”她有些生氣的抽回手,又坐回了桌案邊,說道:“朕不但要吃栗子酥,還要吃桂花糕。”
然後小聲的說道:“朕才不要他笑話呢。”
謝明安笑着搖頭出去招呼文山給胡嬌嬌準備吃的。
覺得有些好笑,但又覺得讓李欽和胡嬌嬌一起讀書真的是個正确的選擇。
胡嬌嬌在太學裏面上課,裏面的老師除了太傅怕是沒有一個人敢向皇帝提問,也沒有人敢質疑皇帝的課業和能力。
雖然胡嬌嬌可能是衆多學生裏面課業最差的那個人。
所以胡嬌嬌對在太學裏面的學業并沒有表現是十分的在意和重視。
可是和李欽在一起讀書的時候卻是不一樣的。
他上課的時候,偶爾會考校李欽,李欽雖然不能給出十分正确的答案,但是也會有自己的見解。
有時候,他們會忘記身邊還有另外一個嗷嗷待哺的小皇帝,自顧自的讨論下去。
一開始謝明安會刻意的去照顧胡嬌嬌的感受,怕她覺得自己被冷落。
直到有一次,他與李欽談及《六韬》中“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
《六韬》此書分為六冊,主要講述戰争觀、戰争謀略、作戰指導和軍事人才思想等多方面的軍事理論。
李欽作為李家的長子,未來衛南軍的繼承人,以前在家的時候就經常研讀,與謝明安讨論起來十分的暢快,讓謝明安誇了好幾次。
後來,他聽文公公說,胡嬌嬌讓他找了一套《六韬》給她,埋頭研讀,遇到不會的,還主動拿來問他。
謝明安看在眼中,也不說破。
有時候,他會分別提前給李欽和胡嬌嬌準備要講授的書籍,然後在課上讨論,胡嬌嬌雖然很少插話,但是私下裏卻十分的用功。
一點也不想被李欽甩到後面去。
出去吩咐文山的時候,他正好遇到過來告別的李欽。
今天是雙日,李欽在正殿幫忙呢,現下應當是正準備離開。
“我讓文山去準備吃的,你留下來吃一點再回去吧。”謝明安說道。
長者賜,不敢辭。
謝明安只好乖乖的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