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衆人趕緊到各自的位子旁邊跪迎聖上。
太學的課桌每人一張,桌子上面整齊的擺放着筆墨紙硯,桌子長三尺長(約莫一米左右),寬不過一尺(32厘米左右)
最左側整齊的放着一疊書,中間擺放着鎮紙、硯臺、墨腚、右側擺放着筆架,上面分別放着各種不同類型的毛筆。
最右邊有個木質匣子,裏面擺着整齊潔白的宣紙。
搭配桌子的凳子則是正方形的小方凳,凳子沒有靠背,也沒有扶手,十分的簡單。
所以跪迎的時候,他們便跪在了各自桌角旁邊的走道上。各個低着頭,有些參差不齊的喊道:“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随着叩拜的聲,一群人烏泱泱的進了殿內,瞬間便占據了大半的空間。
“平身”有些軟糯的女童的聲音在殿內響起來。
李欽随着衆人站起身來,看到了站在前面穿着明黃色皇帝袍服的胡嬌嬌。
胡嬌嬌也看到了他,有些欣喜的朝着她微微一笑。
謝明安順着胡嬌嬌的眼神看過來,李欽趕緊低下了頭。
然後,由禮部尚書親自主持,在座衆人在胡嬌嬌的帶領下朝着上首坐着的李大人行了拜師禮。
然後又介紹了一衆在太學為學生們授課的師傅們。
按照慣例,皇帝的老師分別是太師、太傅、太保。一般情況下,太師設一人,太傅太保人數不限。
但一般情況下,太師都是皇帝親封的,且一般都是要等親政之後,給自己老師的尊享。
胡嬌嬌如今雖然是皇帝,但是年紀小不說,距離親政時日尚早,所以現今的太學只設了內閣李大人一名太傅。
Advertisement
下設了11名師傅,除了太傅外,其他授課的師傅們具是翰林院的飽學之士,甚至還有六部的官員。其陣仗不可謂不隆重。
衆人跟着胡嬌嬌一一給這些師傅們行禮。
最後則由李太傅給衆人介紹了太學裏面的課程。
太學,說白了,其實就是講授皇子的學堂,因而所有的課程都是比照着皇子的規格制定的。
學科分為兩類,文學和武學。
文學課主要以講授儒家經典,歷史典籍為主的禮法和知識,其次還有帝王治國理政的經驗、為臣之道。
武學則主要是學習騎射。
這些師傅們一一為衆人介紹了自己教授的學科和內容,衆人再次朝着授課的師傅們行禮。
最後,負責日常管理的師傅和大家分別宣布了上學和下學的時間後,一早上便過去了。
太學的上課時間從辰時三刻到申時三刻,中間有一個時辰休息的時間,這段時間,是自由活動時間。
趙玉樓一邊走一邊說道:“我以為以前在家的時候,自己學的就夠多的了,眼下看來,這以後的日子越發的沒有盼頭了。只希望太傅能多給咱們安排一些武學課,不然我估計要被憋死了。”
邱衛林搖着扇子說道:“雖然我不讨厭文學,但是這課程着實多了一些了。李兄覺得呢。”
李欽說道:“雖然課程多,但是這些師傅們可都是翰林院最好的大學士,還有六部的官員,我倒是覺得機會很難得。
咱們就算學不全這些師傅們的本事,學個三五成也夠咱們用的了。至于辛苦這事情,咱們跟着那些将士們在泥潭打滾也辛苦。”
邱衛林嘆道:“哎,生活不易啊。”
趙玉樓說道:“哎,就知道沒這麽輕松。”
今日是三人第一日聚在一起,李欽作為最早到京城的人,少不了招呼二人到酒樓去吃一頓,也算是盡地主之誼了。
下午舉辦了一場入學考試,太學裏面的學生都是從各家挑選上來的,皆都接受過一定基礎教育,但是師傅們還是很有必要對學生情況做個摸底。
一輪考校下來,衆人都感受到了師傅的無奈。
除了作為皇帝的胡嬌嬌沒有被當場考核,衆人都被師傅揉搓了一頓,一輪考校下來。
明顯可以看到,這些小王爺們雖然跋扈了些,但是學業倒也一點都沒敢拉下,每個人都能輕松的通過考核。
小少爺們這就殘次不齊了,有向李建康這樣十分牛掰的學霸類型,也有像趙玉樓這樣連最簡單的題目都磕磕絆絆的。
一簾之隔的女孩子那邊更是慘不忍睹,能通過考校的寥寥無幾。
師傅五味雜陳的說了下學就急匆匆的去了隔壁正殿,想來是打算和師傅們通宵達旦的制定教學計劃了。
胡嬌嬌走後,大家才一哄而散的離開學堂。
剛從廊下走到院子裏,李欽就遇到了早就等在那裏的文山公公。
文公公一見李欽便小跑着走了過來。
“李小将軍,謝大人讓奴才給将軍帶個話,從明日起,李小将軍下學後逢單日需留一個時辰在乾安殿。”文公公說道。
“多謝公公”李欽回禮。
“小将軍嚴重了”文公公行了一個禮,轉身便進了乾安殿正殿。
這一個小插曲被剛出偏殿的衆家子弟看在了眼裏。
以秦王次子胡立廷為首的一幹小王爺黨看了一眼李欽,面無表情的出了院子。
其他諸人則有些羨慕加好奇的看着他們這邊。
李欽大大方方的帶着趙玉樓和邱衛林走了出去。
“李兄,不知那位是?”站在偏殿門口的李建康。
旁邊的人立刻豎起了耳朵來。
李建康剛才在課上的表現十分的優秀,如今身邊圍着好幾個想要和學霸打好關系的人。
再者他不但學習好,還是剛剛成為太傅的內閣李大人的長孫。
而問話的則是當今刑部尚書王大人之子王骞。
李建康看了一眼走出院門的李欽,這才說道:“先帝從南方回來的時候,親封了一名骠騎将軍,此事朝中上下應該都已經知道了吧。”
“難道那位就是?”王骞有些驚訝。
李建康說道:“李大将軍的長子、先帝親封的骠騎将軍、攝政王的學生。”
他一邊說,從旁邊不斷的傳來一陣陣驚呼聲。
“李欽既然還是攝政王的學生。”
“皇上也是攝政王的學生。”
“那這位豈不是內定的?”
“誰知道”
........
聽着身邊一陣陣的議論聲,李建康嘴角浮起了笑意:這麽嚣張的名頭,不知道這位風頭正盛的小将軍能不能抗住。
王骞見李建康走了,趕緊跟了上去,将一衆議論聲留在了後面。
而出宮的李欽直接帶着新來的邱衛林和趙玉樓去了李府。
李善奎還未回來,李欽便帶了二人直接去自己院子。
“李兄,想不到你這裏居然還有練武場。這槍不錯,這刀也好。”趙玉樓一邊說一邊拿起場上的刀槍耍了起來,虎虎生風。
要是李善奎在場,定然會叫好。趙玉樓年紀雖然不大,但是一身的武藝頗得趙将軍的真傳。
邱衛林看得啧啧稱奇。
“還好我爹沒見到二位,要是見到二位,怕是會懷疑人生。”邱衛林說道。
李欽笑道:“想來各家長輩總是覺得別家的孩子比自家的強吧。”
邱衛林也跟着笑了起來。
他這一笑,讓李欽頓時有些晃眼。
“趙兄說的不錯,邱兄确是有招蜂引蝶的能耐。”李欽說道。
邱衛林笑得越發開心了。
說道:“不瞞李兄,我爹之所以讓來京中伴讀,全是因着我這一張姣好的容顏。”
他指着自己的臉蛋,皺眉說道:“不過我今天看了看,陛下這年紀着實小了些,哎,也不知道能不能欣賞我這如玉的容顏。”
李欽被這話驚得直接就僵住了。
邱衛林仿佛一點也沒覺得自己這話有什麽問題,一屁股坐到旁邊的椅子上,擺弄着自己手中的扇子。
趙玉樓耍了一輪□□,心滿意足的跑了過來,看着李欽一臉的震驚問道:“你們在說啥呢,李兄這是咋了。”
邱衛林說道:“沒說啥,我就說皇上的年紀有些小,怕是欣賞不了我這如玉的容顏。”
趙玉樓喝到嘴裏的水頓時噴了出來。
邱衛林和李欽眼疾手快的一個閃身,避開了噴洩而出的水花。
趙玉樓捂着嘴咳了好久,這才指着邱衛林說道:“你居然,居然,如此的。。。。”
想了一會他才說道:“大逆不道。”
李欽點頭,确實有點大逆不道了。
他頓時又想起那個粉色的小身影,很漂亮,很好看,軟軟糯糯的,實在是沒有辦法将其與男女之事想到一塊去。
邱衛林這一番虎狼之言太大逆不道了。
“切,也不看看咱們太學裏面那群人,我就不信沒人和我一樣懷着這樣的心思入宮的。”他搖了搖手中的折扇。
繼續說道:“咱們當今陛下是女子,以後那可是要招皇夫的。這人選難道還能繞過這群人?”
“那也太那什麽了,我爹讓我進京的時候沒和我說這些啊。”趙玉樓說道。
邱衛林上下打量了趙玉樓一眼,說道:“伯父确實沒有必要和你說這些。”
趙玉樓這才反應過來,感情邱衛林這是在說自己醜呢,頓時掄起旁邊的一柄大刀追了上去。
邱衛林一個閃身,将自己藏在了李欽的身後,趙玉樓刀鋒一轉,打算攻擊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