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樂于助人
景西山脈南麓的深山裏,平安鎮安吉鄉婁家村,
太陽還未升起,黑漆漆的天空映襯着的曲折山巒剛剛鍍上寶藍色的光。
村莊裏一只公雞似醒非醒,猶疑不決地打了一個鳴。
在這間破舊的土屋裏,一個圓臉的八歲男孩如上了發條一般地彈起。
他快速地翻身,俯身溜下了自己一雙小短腿都夠不到地的炕,急急将雙腳塞進一雙幾乎磨穿了頭和底兒的黑布鞋裏。
他吱呀一聲拉開木門上的門栓,走出院門,在清晨清新的山林空氣裏伸了個懶腰。
天依舊黑蒙蒙的,幾顆疏星遠遠地在天際眨着眼睛。
他轉身走進右手邊的竈間,站在一個小木凳上,用一個塑料水瓢從水缸裏舀出來幾勺水,倒進土盤竈上的鐵鍋裏。
他轉身拿了一個滿是疤痕和掉瓷的搪瓷碗,彎腰到牆角的米缸裏,伸手舀了好幾下,舀出來一碗包谷碴子。又給竈坑裏塞進去幾把玉米稭稈,劃着一根火柴扔了進去。
“虎兒”男孩子聽到了房間裏母親的叫喚聲。
趕緊跑進房子,看見睡在炕裏側的母親,艱難地探起了身子,他趕緊從房子角落拽過一個瓦盆,又爬上炕,跪在炕上扶着因為中風而半身不遂的母親,艱難地下了炕。
然後他又退出房間,跑到竈間将那一碗苞米碴子倒進了鐵鍋裏沸騰的水裏。
“虎兒”母親又在叫了。
小虎一溜煙地跑進房,扶着母親躺回了炕上。
母親躺在炕上,大口地喘着氣。
小虎端起瓦盆向院子走去,倒在了院子牆角木板圍起來的茅廁裏。
小虎從竈間拿出一個搪瓷盆子,舀上些水,放進去一條灰白的毛巾,端進房間。站在炕前,幫母親擦幹淨臉和手。
他将盆子端出去,自己刷了牙,用母親用剩下的水洗了臉。
轉身便去竈間将熬好的玉米粥舀進兩只破了口的白瓷碗裏,又用筷子在牆角腌菜缸裏挑出來一盤泡菜,一盤鹹菜,端進堂屋。
小虎将母親扶着依靠在炕上,自己端着粥碗,給裏面加上些泡菜和鹹菜,用勺子一口口喂給母親吃。
喂完母親吃早餐,小虎又去竈間舀了一碗粥,放上菜端到堂屋。
因為他要去上學下午五點才能回到家裏,所以要準備母親的午餐和要喝的水。
小虎扶着母親睡在炕裏側,将午飯和水都擺在了母親順手的位置,讓她一個人的時候也能勉強喝水進食。
小虎這才跑到竈間,端起飯碗囫囵吞棗地大口喝起粥來。
這樣的生活,自從母親忽然中風,小虎已經過了一年半了。
因為家裏窮,母親的忽然病重,讓家人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負債幾萬,父親不得已只能去省會城市寧西打工,一年回來不了幾次。
小虎小小年紀便成一邊上學,一邊操持家務照顧母親的留守兒童,雖然日子很苦,但是每天能睡在母親身邊,就已經很知足了。
天蒙蒙亮,小虎和母親道別囑咐了幾句,便背上書包向學校走去,從家到學校需要步行近兩個小時。
下午五點左右,小虎準時出現在家門口,
卻看見院門大開,隔壁鄰居劉嬸站在門口,小虎以為出了什麽事事,嘴裏問着:“咋了,我媽出啥事了”就往裏面闖。
劉嬸一把攔住他說;“哎呦,虎子別急,是好事,好事!”
劉嬸拉着虎子的手就往堂屋裏走。
進了堂屋,看見房子裏站着坐着三四位幹部模樣的人,裏面有村長虎子是認得的。
村長笑着沖虎子招手,用手指指地下和炕上。
只見地上是一袋米,一袋面,一桶菜籽油。
炕上擺着一身衣服和一雙鞋。
村長又指指坐在凳子上的兩位幹部模樣的人說:“虎子,有好消息啊。有好心人要資助你上學!”
那鄉幹部拉過虎子來和氣地跟虎子解釋說:“有個好心人通過兒童慈善基金會,選定了你做資助對象。以後你每個月都會收到800元的資助。和定期的物資資助。”
虎子的母親偎在炕上,又喜又感慨,輕輕抽泣。
虎子恍若在夢中,他幼小的心靈還不是太能理解目前的狀況。
半天,他惴惴地問:“這個好心人這麽幫助我,我該怎麽報答他呀?”
那鄉幹部笑着揉揉虎子的頭說:“用好成績呀!每個學期寫封感謝信,寄上成績單給他。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是對他最好的報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