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
這是一場極為失敗的突襲。
顧璟言在領命第二日夜便準備好,帶了一千人的先鋒隊先至白蓬山腳北羅的駐紮地猛襲。然而北羅軍卻像是事先就知道了顧璟言将要帶兵來襲的消息一般,早早準備好了只等顧璟言的軍隊自投羅網。
一千人對仗三萬北羅先鋒兵将守着的白蓬山腳,顯然實力懸殊,勝負已定。
顧璟言望向四周火光一片,眼神一沉。
黑色發絲飛揚,盔甲冰涼。
這一切都完全在他意料之外,只說明一點——內鬼!然而現在不是想這個的時候。顧璟言跳下馬,握緊了手中長劍,下令五千人急速靠近圍成幾圈環狀。盾劍兵靠外抵當進攻,步兵在內襲擊殺出重圍。
只要能夠殺出重圍,與在二十裏之外等候的兵衆相配合,便至少能夠全身而退。
顧璟言眼神冷靜下來,随後一聲令下,環狀陣型依然快速朝敵軍突破口攻去。
站在白蓬山高地的李冽在火光中現身,臉色扭曲地驚人。旁邊站的正是上次在落日丘并沒有從顧璟言身上要到什麽好處的科爾多。
“射——”科爾多按照李冽的吩咐,在顧璟言兵衆一動身的時刻便下令,讓埋伏在山間高地的射手朝下投下火油箭。
這種箭尖塗油,能使火焰燃燒很長時間,且難以熄滅,是十分狠毒的進攻之術。
幾百支火油箭幾乎在瞬時一齊射向了底下那沒有防備的一千人。
很快,中間的步兵便有大半中箭。為了不讓火勢蔓延,他們只有脫離原本堅固的陣型。可這樣一來卻趁了敵人的心意,脫離陣型的那些步兵就如同俎上之肉,進攻變得更加容易。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外圍的盾劍兵只好舉盾在頂,抵當自上而下的火油箭。然而,卻正好給了四周圍着的北羅士兵攻擊的缺口。
陣型很快就有些維持不住。
顧璟言望着自己的戰士們就這樣一個個倒在血泊之中,心內如同刀割一般。
Advertisement
眼前,許多盾劍兵臂膀處都火油箭所傷,凄厲的火油星四濺,灼傷着将士的神經。但他們依然堅持舉起盾牌,只為不讓裏面的兄弟們受傷。
這樣拖延下去情況只會愈加嚴重,唯一的辦法,只有舍棄一部分兵力,快速移動出包圍圈。
顧璟言痛苦地閉上了眼睛,做出決定真的很艱難,然而——
“将軍,上馬!”還沒等顧璟言發號施令,一直跟随身邊的士兵已經将掙紮着将馬牽至他眼前,“我們跟着你一起沖出去!”
顧璟言拉過染血缰繩,看了一眼那個士兵。終于翻身上馬,帶着兵衆以飛快的速度沖出包圍。
面對他們這種“自殺式”的逃脫,北羅士兵很快反應過來,都向着他們的方向殺去。
鮮血和屍體鋪遍了白蓬山的山腳,足見厮殺的激烈。
等顧璟言成功逃離埋伏,身邊所帶一千人已只剩不到三百人。
而顧璟言沒想到的是,等他到達,二十裏外的等候部署竟也受到了敵人的側襲。
彭樾的同胞弟弟彭楠自責地上前道:“将軍,屬下失職了。”
望着眼前殘像,顧璟言什麽也沒說,只是将身邊長劍更握緊了些。
悲傷自責不能其任何作用,顧璟言知道,彭楠也知道。因此這兩位身經百戰的将軍并沒有讓自己沉浸在這種情緒中,而是快速振作起來清點将兵。
所幸的是彭楠到底是有經驗的将領。雖然遭受到了北羅軍隊的側襲,但是他反應迅速,立刻意識到情況不對。彭楠并沒有戀戰,而是帶着兩萬軍衆迅速向西南方向撤去,隐蔽在地勢相對起伏的沙丘地帶。
畢竟是夜戰,北羅軍隊也不敢貿然進攻。雙方僵持之下,北羅軍隊終于從這裏撤了回去。
寒夜瑟瑟,斜冷月光打在那些依靠沙丘血色盡失的傷員上,使此刻的戰場顯得愈加凄慘蕭條。
彭楠看着不遠處将軍指揮若素的樣子,有些佩服地想着:這才是将軍啊!臨危不亂,遇事不慌。哥哥沒有說錯,他就是我們要終生追随的人!
這樣想着,身後蹬蹬的馬蹄聲打斷了彭楠的思緒。他心中一驚,以為是北羅軍又來襲。等他回轉身來一看,卻發現為首的馬上跳下的竟然是五王爺李澹。
“五王爺!”彭楠立刻行禮。
“你們怎麽會成了這個樣子?!”李澹環視了一下四周的景況,皺起了眉頭,“突襲變成被突襲,嗯?”
彭楠低下了頭,王爺責問地話語使他有苦難言。
“不知是何人洩露軍情,致使我們突襲失敗——”顧璟言看見不知何時李澹已帶了大軍趕到此地,便走了過來,“我想需要盡快查清奸細到底是誰。”
“內奸?先看看你的兩萬軍隊!”李澹沒有理會顧璟言的話,而是指了指地上的傷兵,“子介,你太令我失望了!”
顧璟言面對李澹故意使他的責難,面色卻始終如初:“既然事已至此,我願一人承擔所有責任。只是,希望此事的後續五王爺能交由我處理。”
李澹睨了顧璟言一眼,沒有答話便轉身上馬:“回營!”
接連的兩場失敗讓朝中議和派的人不免有些洋洋自得,因為朝中輿論已開始完全偏向了議和避戰。
……
“……早知道這樣,還不如省下那些糧草錢,趁早議和才是上策呢!”
“唉……老夫早就知道會這樣……”
“……竟然連廣陵王都打了敗仗……我天朝……愧也!”
……
一早上朝,李湛耳邊傳來的便都是這些哀嘆之聲,請求自己下旨與北羅議和。
李湛看向議和派為首的工部尚書王德誠:“王尚書,你怎麽看?”
“臣,臣以為既然戰事依然如此,不如趁機議和才為良計。”
王德誠的話正中李湛下懷,李湛順勢接下去問道:“衆愛卿認為呢?”
李湛此話一出,朝中議和派便紛紛出言贊同。倒是先前支持議和的羅世傑此時只持觀望,并不表态。
“臣以為議和之事或許可以拿來利用,以暫緩戰局。”秦林思索一時出言道。
“那依秦相之謀劃,我玄澤軍隊該當如何?”
“臣以為我們可以趁議和之間隙暗中補充糧草,恢複軍力。待到準備充分,主動權便掌握在我們手中——”
“不可不可!”王德誠慌忙打斷了秦林的話,“依老臣看,這,這既然已經答應了議和,再毀約恐非君子所為。”
“哦?正所謂兵不厭詐,王尚書未免太迂腐了。”
“既然議和,拿了好處,北羅便自當守信不再進犯!”
“王尚書倒也有些道理。”李湛面上顯出一副不甘心卻又沒有辦法的樣子,“既然戰局已成頹勢,便讓大軍撤回,準備議和吧!”
衆臣細查李湛神情,以為當初反對議和真的只不過是這個年輕皇帝一時的沖動罷了。現在事實擺在眼前,他總算明白了只有議和才是保住玄澤穩定的最佳方法。
“聖上英明!”
“皇上——”秦林還想說什麽,卻被李湛的背影擋了回去。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