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姜家岩(13)
……
祈雨節後,轉眼入秋,天氣變得涼爽怡人。
顧巧巧端了一把躺椅悠然地看姜學君放風筝。
風筝是百蝶鬧春的圖案,飛在半空中,五彩鮮豔明亮。
“阿姐,飛高了!”
姜學君扯着風筝來回跑,邊跑邊回頭向顧巧巧歡呼。
天氣太舒服了,顧巧巧直犯困,半拉着沉沉的眼皮,敷衍兩聲:“你在跑快點,飛得更高……”。
不知說到哪句,她歪頭睡着了。睡夢中,她在一個陌生又熟悉的院子看書,顧海林走了進來。
“《左傳》如何評價《周禮》的?”
顧巧巧睜了睜,試圖醒來,意識到自己在夢中,而且還是之前那個夢。這個夢又被完整的再現了一遍。
對于顧訣,她第一次做這個夢沒感覺,如今再看來,覺得有些惋惜。
按理說,再怎麽他也能在仕途上平穩順遂一生,如今埋沒了不說,最後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有沒有可能因為自己的到來,改寫他結局的可能呢。
夢做完了,顧巧巧緩緩睜眼,拂袖擦幹額頭上的汗,剛擡頭發現姜益他們駕車回來了。
姜益和楊曉蘭上午去給顧巧巧取藥,今天日頭好,趕路的時辰縮短不少。
楊曉蘭從車窗探出腦袋,朝越跑越遠的姜學君招手呼喊:“學君,回來!”
姜學君放得正高興,哪裏肯聽楊曉蘭的話。
“我再玩會兒”。
“臭小子,再不回來,就別去觀雲山了”。
姜益輕飄飄說了一句,順着飄到姜學君耳裏,他立即站住腳,瘋狂往回奔。
“爹,你不是騙我吧!”他邊跑邊喊。
這一趟出去,不像去鹿山,倒像去了一趟觀雲山,每次出去帶回來的消息總格外多。
看來去觀雲山的事已經定下,本來還提不起興趣,現在她又沒那麽抵觸了,姜學君陪她去觀雲山最好不過。
她站起來也往馬車方向走,去迎接姜益和楊曉蘭。
二人下了車,照例背了一個灰色包裹回來。
姜學君急忙忙沖到馬車面前,急不可耐地詢問他們。
“爹,娘,我真的能去觀雲山?!”
楊曉蘭伸手擦幹姜學君臉上跑出來的汗:“只要你答應好好去書院讀書,就讓你去”。
姜學君早就到了該讀書的年紀,之前是家裏沒錢,現在有了,他又太過皮實,在書院不服管教,被退了回來。
姜益為了不讓他落下課業,把他拘在家裏讀。
姜學君想都不想,滿口答應:“好好好!”
楊曉蘭牽着顧巧巧回屋:“外面風大,回屋喝藥吧”。
“嗯”。
如往常一樣,顧巧巧在自己房間喝完藥,抱着一碟子蜜餞吃得津津有味。
“阿姐”,姜學君把門推開一條縫,探頭探腦望向桌邊的顧巧巧。
“怎麽?”顧巧巧吐出果核,覺得這小子有鬼。
“我有好東西給你”,姜學君推門進來,獻寶似地把懷裏的書展示給顧巧巧看。
顧巧巧放下蜜餞盤子,懶懶地掃了眼書面,光禿禿的,什麽都沒有。
姜學君嘿嘿笑兩聲,翻開第二頁書面遞到顧巧巧眼下。
顧巧巧垂眸:《紅娘子傳奇》。在沒有手機網絡的古代,話本兒是打發時間的最佳聖品。
她沒接,只問:“平日白故的,讨好我做什麽?”
“感謝阿姐言而有信,帶我去觀雲山呗”。
顧巧巧摸了一下鼻頭:“要是沒促成這件事,你是不是就不把這本子給我了?”
“哪有!”姜學君紅着臉狡辯。
顧巧巧翻了兩頁,一開頭女主紅娘子正離開青樓往昆侖山上拜師學藝。
她朝姜學君擺擺手:“知道了,你先出去,別打擾我看書”。
“好嘞”。姜學君乖乖出門,還替顧巧巧掩住門。
那種地方的姑娘跑到昆侖山去,終年人煙稀少,如何耐得住寂寞?後來,這位柔弱的姑娘通過學武功,名揚天下,最後和師父雙宿雙飛?
顧巧巧只花小半小時翻完全書,結局未免狗血,放在古代和師父搞在一起,不妥,不妥。
但這個話本兒勝在插畫,畫者還是花了不曬心思的。書裏姑娘身姿纖細,小人兒舉着劍,揮斥方遒,特別靈動威風。
顧巧巧的代入感頗強,甚至已經腦補出自己成為絕頂刺客的模樣,刀鋒一揮一落間,人頭落地。
她暗爽了會兒,忽然想起來自己将來可是也要成為刺客的。
不知不覺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姜學成從書院回來,提着一大袋牛雜走進廚房。
楊曉蘭正在竈臺上切菜。
“娘,晚上做個牛雜羹吧”。
楊曉蘭看姜學成把袋子放到臺上攤開,露出裏面嫩紅的牛肉,眉開眼笑道:“成,我這就來準備”。
姜益一家都喜歡吃牛雜,做的口味特別重,自從顧巧巧來後,也喜歡上了。
晚飯桌上,她看到一鍋香氣騰騰的牛雜羹時,食指大動。
楊曉蘭一鍋牛雜肉放了十幾種調料,各自面前還擺了辣碟,牛肉撈起來又軟又嫩,味美爽口,顧巧巧吃得酣暢淋漓。
一家五口吃得正歡快,姜學成給姜益敬酒:“爹,娘,我想和你們商量個事兒”。
姜益筷子頓了一下,偏頭看姜學成:“什麽?”
“近日書院換了學府,和前學府比,他的課授得更好”。
姜益咽下牛肉:“那是好事”。
“學府今日同我說,他向彙英書院推薦我去訪學”。
桌上一陣微妙的安靜。
顧巧巧不緊不慢夾起一筷子吃肉,注意落到姜學成身上,訪學是好事,為什麽姜益和楊曉蘭反應這麽奇怪。
“彙英書院?”姜益的聲音凝重幾分。
姜學成點點頭:“嗯”。
彙英書院是祥安城第一書府,整個吳國每年能選進去的書生不足百人。
“咱兒子真厲害”,楊曉蘭笑道,想緩和一下氣氛,伸手給姜益夾了一筷子牛肉:“來,邊吃邊說”。
姜益放下筷子,咪一口酒:“先吃飯,吃完了去書房聊”。
“是”。
接下來的飯吃的顧巧巧有點消化不良,整個飯桌安靜好多,大家都沉默的吃着菜。
晚飯過後,各回各屋。顧巧巧草草沖了個澡,一直觀察書房門口的動靜。
姜益獨自坐在廚房門口喝了兩盅茶,似乎一直在和楊曉蘭說什麽,直到楊曉蘭把廚房收拾完畢,提着油燈出來。
姜益接過油燈,走到姜學成房門口敲了敲,然後先去了書房。
姜學成在房裏磨蹭了很一會兒才跟去書房。
顧巧巧正好見楊曉蘭回屋關門睡覺,她貓着腰蹲到書房外面的茶樹盆栽後,心驚膽戰聽起牆腳。
“準備去彙英書院多久?”
姜學成盯着地,面對父親,他還是怕的:“尚且不知”。
姜益随意抽出一本書翻看:“學府為什麽選你去?”
顧巧巧也很贊同姜益的疑問,萬事總該有個原由,怎麽會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前幾日學府家遇賊,我把那賊抓住了”。
難怪吃湯圓那日楊曉蘭發現他胳膊上的印子,根本就不是挑水摔的,而是給學府抓賊。
姜益微哼:“我還以為是你最近參加選拔考試脫穎而出呢”。
姜益怎麽會了解自己兒子,姜學成讀書資質平平,不算有天賦之人。
姜學成臉色一白:“學府說從祥安城來的金家公子願意資助我,就算在彙英書院留不下來,去皇城看看,長長眼也好,說不定将來能在那兒給我謀一份差事”。
“我們現在缺的是錢嗎?”姜益臉色愈發不好看,其實更多的是無奈。
去彙英書院讀書,除了确實天賦異禀,此外,其他人想進去光有錢不夠,還得有權,二者不可分割。
“所以金公子………”。
“你想都不要想”。
姜學成紅了眼,擡頭看着姜益,心有不甘地問:“阿弟呢。将來他要是想出人頭地,離開姜家岩,爹爹也不準麽?”
姜益擲地有聲地回答:“我們一家人都不會離開姜家岩”。
聽得顧巧巧心裏發震,對一個剛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說出如此絕對的話,把姜學成打入黑暗的深淵,再也看不到希望。
姜學成又垂下腦袋,滾燙的淚消失在黑暗中,落地無聲。
“那爹爹督促我們讀書又是為何?”
“一日三餐,種地打獵,日子本就枯燥,我讓你們讀書是為了豐盈內心,人活着還是要向聖賢靠近一二”。
“長了見識,心就會生出不甘,哪位聖賢不是實踐出真知”。
面對頭一次這般咄咄逼人的大兒子,姜益很是無力,也确實無法反駁,至少曾經自己對兩個兒子也有過一絲期望。
他想了想,合上書,只能從姜學成生出這種叛逆心思的根源出發,轉而緩和語氣問:“你在同年大會是不是見她了?”
顧巧巧在外面瞪圓了眼睛,姜益知道姜敏敏?
在姜學成的沉默中姜益得到了答案。
“當初我就和你說過,村長只有一個女兒,擇婿要求有二,一來上進,有能力不讓他女兒受苦,這一點現在我們家勉強符合,但村長要女婿上門,你又不願意,原本也是他見過你私會他女兒,對你因此懷有芥蒂,二則有能力做朝中六品以上的官員。學成,你應該知道,村長對女婿是給予了厚望”。
“所以兒子……”。
“所以你想奔前程,給他女兒一個交代”,姜益接過他的話,繼續道:“可有些話我還沒告訴你,就是你說的這位從祥安城來的金公子,家室顯耀,村長很中意他”。
诶。
顧巧巧長嘆一氣,聽得心裏很是焦灼,電視裏這種有情人難成眷屬的戲碼總是唏噓,不過按照姜學成所說,金學書想資助他,就等于想成全他和姜敏敏的好事,岳父有情,女婿無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