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章節
時,再加上這屋子也不高,所以除了病中的王翠竹狀況有點嚴重之外王冬梅和萬開倒是沒什麽,只是被吓壞了而已。再加上剛開始房子倒塌的時候王翠竹就幾乎本能的将這倆孩子給護在了懷裏,所以這倆人只是吃了一嘴的泥水和木屑,樣子狼狽了點,也沒受什麽傷。
倒是王翠竹,本來就在病中,再加上淋了雨又被倒塌的房子給砸到了被救出來的時候人就已經昏過去了。
王冬梅一見老爹半天沒有動靜頓時就慌了,立即就撲了過去:“爹,爹你怎麽了,你說話啊,你別吓唬我啊,爹!”
“你爹沒事兒,只是昏過去了。”王楊氏一見王冬梅這樣就心疼的要命,連忙伸手把她給攬到了懷裏,一邊用手給她撫背一邊安慰她。然後又對王冬天說,“冬天,你跑的快趕緊去村長那裏借驢車去隔壁村裏把那個游方郎中給請過來。”然後又對王冬至大聲道,“還愣着幹什麽,趕緊家去把門板拆了弄過來把你小叔擡家去啊。”
“哎!”王冬至連忙往家裏跑,不大一會兒就抗着一扇門板跑了過來,跟王翠松兩個人小心的将王翠竹擡放到門板上,父子倆一人一頭将王翠竹給擡回了家。
王冬梅哪兒經歷過這種事情啊,連驚帶吓的,再加上因為想起以前的事情,頓時就滿心滿眼全都是委屈,也顧不得是不是丢人了,就窩在王楊氏的懷裏大聲哭起來。旁邊的萬開也被吓壞了,看到王冬梅哭他也跟着哭,弄的王楊氏哄了這個又哄那個,費了半天的勁兒好不容易才将這兩個孩子給弄回了家。
到了家,王楊氏趕緊去廚房燒了一大鍋的熱水,又找出王冬晚的衣服讓兩個孩子洗了澡先将就着穿一下,王翠松則跟王冬至兩個人一起幫王翠竹擦洗了一下身子,又給他換了身幹淨衣服,接着又是掐人中又是搓手腳的,父子倆忙活了好半天王翠竹這才悠悠醒轉。他醒來的第一句話就是問:“那兩個孩子沒事兒吧?”
“沒事兒,就是吓着了,現在正跟你大嫂在外屋喝姜湯呢。”王翠松一邊回答王翠竹的話,一邊麻利的把放到床頭矮櫃上的那碗姜湯端過來給王翠竹喂下,“冬天已經去叫大夫了,你再忍忍,等看了大夫就好了。”
“嗯。”王翠竹勉強喝了半碗姜湯就再也喝不下去了,再加上得知了兩個小的沒事,強撐着的一口氣頓時就洩了下去,人也綿軟無力的重重躺回了床上陷入半昏迷半清醒中。
…
王楊氏哄好了兩個小的,這才輕手輕腳的進了屋來朝床上看了一眼,然後輕聲問王翠松:“幺弟睡了?”
“嗯,剛才喝了半碗姜湯。”
“哎,造孽喲,這好好的屋子居然說塌就塌了。”
王翠松聽了也不由得嘆了口氣:“可不是麽,我原本還想着等地裏忙清了再跟冬天和冬至把幺弟家的屋頂修補的厚實一些的,哪成想這還沒來得及修補房子居然就塌了。”
不過這房子蓋了也有好些年頭了,又是黃泥混了麥草壘砌成的,外面下那麽大的暴雨,那牆經過雨水這麽一泡想不塌都難。
31 王翠竹病重與各家反應
Advertisement
因為下雨天路上不好走,又是半夜看不見路,王冬天跟那個游方郎中在路上多少耽誤了一些時間,等到家的時候天已經快要亮了。也幸好這雨半路上就停了,要不然還有得耽誤。大家一看到兩人平安到家,俱都是松了一口氣,心裏懸着的一塊石頭總算是落了地。
那個游方郎中也只是接過王楊氏遞過來的幹布巾擦了擦臉上的雨水和手就随着王翠松去了裏屋給王翠竹看病,畢竟病人才是最重要的。等那郎中給王翠竹診了脈,再用目光環顧了一圈屋子裏的陳設,最後目光落到了有些潮濕的土坯牆上便定格住了,而且眉頭微皺。
王翠松一直在旁邊小心翼翼的看着大夫的一舉一動,見他這樣一顆心頓時就沉了下來,等出了裏屋才強忍着心中泛起來的酸脹感開口小聲問道:“高大夫,我家幺弟的病如何了?”
高大夫聞言沉吟了半晌才略帶着些沉痛的語氣開口道:“令弟的病因為拖延的時間太長了,想要根治肯定是不可能的。”
王翠松一聽這話一顆心頓時如同墜入了冰湖裏面,瞬間便來了個透心涼,不過聽到後半句的時候面上頓時一喜:“這樣是不是說高大夫你有什麽法子能延緩我家幺弟的病?你只管放心的說,只要能緩解我家幺弟的病,什麽藥我都給買。”
王翠松是家裏老大,與老四王翠竹之間相差了近十歲,可以說王翠竹就是他從小一手帶大的,這之間的兄弟情分自然是跟老三王翠柏和二丫頭(二姑)王翠苗的不一樣,如果說對待這兩位弟弟妹妹只是兄長的感情的話,那麽王翠松對待老四王翠竹的感情中還帶着那麽一點兒類似于父愛的感情。
所以事關王翠竹,王翠松是無論如何也要花錢給他治的。
高大夫見王翠松一臉的難以掩飾的急切和關心,心裏不由得為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感慨了一番,他是游方郎中,就是民間俗稱的鈴醫,為了生計大小村子鎮子都去過不少,那些兄弟之間為了一點點家産就跟只烏眼雞似的打的頭破血流的不在少數,所以現在見到王家兄弟倆這樣深厚的情分心裏難免就有些動容。
“令弟現在已經傷到了根本,想要緩解病情的話必須得用靈芝和人參這類靈藥滋養着才行。”高大夫說完,就目不轉睛的看着王翠松,想看看他究竟會如何做。不過想想他心裏又灑然一笑,看來還是自己太過較真了。不管對方究竟會如何做,就他們家這條件也是不允許的,畢竟靈芝人參之類的靈藥可是不便宜,而且就王翠竹那樣的身體,這靈芝和人參的年份也不能太低了,那樣吃了也等于是沒吃一樣。
王翠松聽完高大夫的話就沉默了下來,靈芝人參這類靈藥說實話他活到四十歲了還從來都沒見過它們究竟長什麽樣子,只是他再孤陋寡聞也知道這兩樣東西的價錢肯定都不低,就他家現在這條件說實話還真供應不起。
不過他一想到王翠竹今年才三十出頭還很年輕,以後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于是幹脆一狠心,咬咬牙說道“高大夫,不管用什麽你只管開方子,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給我家幺弟治病。”這話說的堅決至極,一看就知道他下了很大的決心才能做出這樣的決定。
高大夫不由得多看了王翠松兩眼,雖然動容于王家兄弟之間的感情,不過作為大夫該提醒的還是要提醒的:“你可想好了,這要是真按照我開的方子抓藥每天最低的花銷很可能都會超過一兩銀子。”高大夫看看這土坯牆和陳舊的家具,心裏忍不住想:這樣一個沒有固定經濟來源的貧苦人家,別說每天花費一兩銀子的藥費了,就是家裏的總存款能不能超過三兩銀子都是個未知數。
王翠松聽了高大夫的話在心裏略微合計了一下,小侄女給家裏掙了五十兩銀子,她自己拿走二兩銀子,再加上買耕地的黃牛用了二兩銀子,還剩下四十六兩,再加上這幾個大集賣豆芽得的錢,加起來也有二三兩銀子。如果按照一天花費一兩銀子來算的話至少還能堅持一個半月,至于以後到時候再說吧,至少眼下還能挺過去。
這樣想着,于是王翠松開口道:“那也不怕,大夫你只管開方子就是。”
高大夫見狀心裏忍不住嘆了口氣,覺得還是提醒一下的好:“你也先別忙着答應,還是先跟家裏人商量一下再做決定吧。”兄弟感情深是好事,但是因此鬧得家庭不和就不好了。
王翠松也知道這件事對于他們家來說絕對是件大事件,再加上看高大夫的架勢如果他不跟家裏人商量,估計是不會給小弟開方子的。
“行,我現在就去跟我家婆娘商量商量。”說是商量,其實是将這件事通知給王楊氏,跟她成親這麽多年,估計這是王翠松第一次表現的這麽強硬。
高大夫不管怎麽樣到底是個大夫,就算這王家最後的結果的是不願意花錢再給病人瞧病眼下他也要先把病人救過來。于是便不再不管王家其他是究竟是個什麽态度,他只管專心的給王翠竹看病。
高大夫正準備從自己的藥箱子裏取一粒自制的急救藥丸給王翠竹吞下,先讓他緩過來再說,正好王冬梅這時候走了進來,她身上還挂着一個明顯比她要高大半個頭的萬開。王冬梅一進來就對高大夫道:“大夫,你不用顧慮什麽只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