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章節
真的說:“我們來的時候家裏大人說了,這小籃子是要連着豆芽一起賣的,一籃子豆芽要十五文錢,若是單獨要籃子就要給單獨的錢。”
掌櫃的一聽這麽一籃豆芽連籃子帶豆芽要十五文錢頓時就不幹了:“這是不是太貴了點?”
“不貴。”王冬梅一本正經的說,“因為我們只賣二十份。”然後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笑眯眯的看着那仍舊想讨價還價的掌櫃的,又補充了一句,“我想掌櫃的肯定比我們這些鄉下粗人更懂得什麽叫物以稀為貴吧?而且…您要是再讓廚房的雕一朵象征富貴的牡丹啥的裝飾一下的話那這湯可就不是普通的豆芽湯那麽簡單了,這是代表了吉祥的。”
掌櫃的聽到王冬梅的話眼睛頓時就亮了,也知道今天是不可能在這小丫頭這裏讨到便宜,所以也就不在墨跡,直接道:“好,那我全部要了。”
雙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合作的相當愉快。
出了酒樓,王冬天和王冬至的臉上盡是笑容,一下子就賣了三百文錢,今天的收獲頗豐啊。不過還是小妹有辦法,這樣一想兩個人看向王冬梅的眼神都變了,那叫一個崇拜。
17 賣豆芽(三)
相較于兩個堂哥的歡喜,王冬梅卻有點後悔,今天這生意似乎做的虧了。反正用小花籃包裝豆芽賣給酒館這辦法是不能再用了,因為一家看一家,也就是說她這趟生意其實根本就是一次性的給斷了。
想到這裏王冬梅恨不得能抽自己一大耳刮子,叫你自作聰明,這下好了吧,把未來的財路都給斷了。
看了看車上還剩下的幾斤散裝豆芽,王冬梅眼睛微微眯了眯。原本她是不想到街上擺攤子的,倒不是因為拉不下那個臉,而是因為怕麻煩。畢竟他們只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這樣的時代別的沒有,就是盛産混混。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那些官府有時候都要退避的組織,他們更鬥不過了。
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要拿出來養那些好吃懶做的**,王冬梅就萬分的不甘心。
不過也許事情并沒有她想的那樣複雜。王冬梅在心裏這樣安慰自己。
倒不是王冬梅喜歡把事情都往悲觀了想,而是以前她生活的小鎮上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有個小販是專門賣幹貨的,九幾年那會兒正好是經濟飛速發展的年代,由于小鎮上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吃這方面也講究了不少。于是那個善于鑽研的小販就開始賣起了幹貨,由于一開始就他一家在賣,所以生意特別的好,也正是因為這樣引起了一些人注意。
于是那些人開始找麻煩,索要的“保護費”也一次比一次多,不過據說那個小販也是有些“背景”的人,所以自然是不能容忍自己就這麽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人這麽欺負,如何就糾集了一些人與街上那群混混來了一次大規模的械鬥(至少在那樣的小鎮來說,十幾個人拿刀對砍是很壯觀了),直到附近的派出所民警出動才算制止了這場械鬥。
不過據聽說因為這場械鬥還是死了一兩個人,也正是因為這次的事情太過嚴重了,所以政府才蓋了個菜市場,把那些小販全歸納進了菜市場,這才解決了問題。
因為有這樣的事情,也因為童年的記憶太過可怕,所以王冬梅本能的對在街上擺攤子有種抵觸情緒,尤其是像現在這種沒有政府正規管理的,她是相當的抵觸。
Advertisement
算了,別人都能賣東西為什麽她就不能?王冬梅又給自己做了許久的心理建設,終于下定了決心去街上擺攤子,權當是鍛煉自己了。
王冬梅把想法跟王冬天說了一下,王冬天想了想說:“咱們來的本來就比較晚,現在擺攤子的話在街上肯定是找不到好攤位的,倒不如直接擺在路口那兒算了。來采買的或者買了東西回去的肯定都是要經過那裏的,這樣反而比擺在街道上面還要顯眼一點。”
王冬梅聽了王冬天的話,眼睛刷的就亮了起來,若不是介于身高差距太大,她估計都要撲過去親這位大堂哥一口了。居然一下子就想到了這麽好的地段,而且她突然發現原來大堂哥也是有點經商天分的。
不過現在是迫于生計,再加上要攢錢開啓種子加工系統,所以王冬梅也是沒法子。等以後有錢了,哪怕是讓大哥在家裏當地主也絕對不會讓他經商,因為這裏畢竟是講究士農工商這些等級的古代,如果他們家時代為農說出去還能混個身價清白的名聲。但是一旦走上了經商這條路,那麽地位估計也就比娼的地位上位高那麽一點點而已,甚至連工人的地位都比不上,她可不願意讓家裏混到那種地步。
到時候沒地位再有錢又有什麽用,随便來個有點背景的稍微看你不順眼都能将你像只螞蟻一樣踩在腳底下,從此萬劫不複。
言歸正傳。
王冬梅他們來到路口,因為怕麻煩,索性就直接将東西擺在了驢車上。
剛開始的時候還沒人注意,而王冬天和王冬至也沒做過生意,不知道該怎麽賣豆芽,所以兩個人就跟鋸了嘴的葫蘆一樣站在驢車後面眼巴巴的瞅着來來回回的行人,希望能有個識貨的跑過來問一問,這樣他們也好給人介紹一下。
王冬梅在旁邊看的幹着急,這樣下去就是到了明天這些豆芽也賣不出去啊。于是她眼珠子一轉,幹脆厚着臉皮大聲道:“走過的路過的,來看一看啊,新鮮的豆芽咧,絕對味道絕對一流!”
王冬梅的聲音一出,頓時所有的目光全都聚集在他們身上。
王冬天和王冬至聽到小堂妹的喊聲,第一反應就是丢人,第二反應就是想直接在地上刨個洞鑽進去。雖說他們家窮,但是也沒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啊,倆人在這麽多人的目光注視下還是能夠感覺到那麽一絲,不,是很大的壓力。
王冬梅見他們這樣就知道這倆肯定是臉皮薄拉不下那個臉面,眼珠子轉了轉,心裏想:這倆這樣不行啊,臉皮兒太薄了,将來就是追媳婦都難能追到。不行,一定要将這倆的臉皮兒給磨厚了才行。
于是木着臉用只有他們三個人能聽到的聲音蠱惑道:“大哥,二哥,剛才拿錢的滋味兒如何?不用回答我,肯定是很美好吧?想要賺更多的錢就得臉皮厚,想要更多的人來買咱家的豆芽也得臉皮兒厚…你們別把這些行人當人,你們就把他們看成是能夠行走的白花花的銀子,你們看,這麽多的銀子啊,高興不?”
王冬至果然被蠱惑了,甚至還傻傻的回了一句:“高興”說完就後悔了,極度郁悶的看了一眼笑的跟小狐貍沒兩樣的王冬梅,想抽自己一耳刮子的心思都有了。
王冬天則無語的扶額,嘴角抽搐:這個傻弟弟啊,真是…哎…
因為王冬梅的吆喝,有些好事的人便圍了上來,看完卻不買,還有點砸場子的說:“嘁,自家裏就有豆子,想吃豆芽的話就直接泡了,還用得着花錢來你這裏買嗎?”
不管這人是什麽心态,說出來的話還真是讓人不喜。
王冬梅轉了轉眼珠子,臉上立刻堆出了笑容來:“這位大娘,你說這話可就錯咧,你自家泡的豆子不是長根子就是發黑發臭,不但糟蹋了豆子還不好吃。而我這個豆芽是用秘方泡制的,你瞧瞧,不但沒有根子,還不發黑不發愁,聞起來還有股子豆子的清香咧。”
“而且這個加上雞蛋一起煮湯,還可以補身子的咧。”王冬梅又笑嘻嘻的補充了一句。農村人因為生活條件不好,所以相對來說平時并不常吃的豆芽雞蛋湯算是很好的食補材料了。
“是嗎?”一個大娘聽了這話明顯的動心了,她兒媳婦正好懷孕了,想要給她補補身子,又舍不得花太多的錢買肉吃,所以聽到王冬梅說豆芽雞蛋湯能補身子頓時就有些意動起來。
“嗯,俺家大人就是這麽跟俺說的。”然後又朝那個大娘招招手,附在她耳邊小聲說了一句什麽,聽的那個大娘先是面露驚訝,然後立即裂開了嘴,連連點頭,“這樣的确是能省不少錢。”不過真要掏錢的時候,又有些猶豫,“你這豆芽真有那效用?”
“昂,絕對的。”王冬梅保證道,“大娘,絕對不騙你,俺家這用秘方泡制的豆芽絕對有那個功效,而且俺下一個大集還要來的,要是不管用你就來找俺。”
那個大娘聽了王冬梅的保證,又看她一臉信誓旦旦的樣子,終于一咬牙,從包的裏三層外三層的一個小布包裏拿出五個銅板:“行,那給我來一份。”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