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作者有話要說:
吳琳是被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吵醒的。
自從她接受了訓練之後,她的警惕性成倍增加,本來就有點兒容易被吵醒,到後來只要有動靜都會被吵醒。困倦的程度告訴吳琳,她現在大概也就睡了不到三、四個小時。坐起身來一看,是約翰,已經精神地洗臉刷牙去了。
約翰大概也聽到了吳琳坐起來的聲音,走出來一看,就是一個睡眼朦胧的家夥。他終于放下了一部分防心,輕笑一聲:“接着睡吧。我一會兒回來。”
吳琳點點頭,雖然她現在看起來不是很清醒,她的大腦現在也的确不算最清醒,但基本的反應和分析能力還是有的。她現在比較困倦,強打起精神跟着走也沒什麽用處,最重要的是,她還沒能完全取得信任,如果她在這個房間裏表現得“乖”一點兒,或許比幫忙打人什麽的要容易取得信任多了。這樣想着,她又一頭栽進被窩裏,不再理人了。
悉悉索索的聲音漸漸減少,直到不見時大概有十多分鐘,吳琳在安靜的環境裏又再次步入夢境。
當她神清氣爽地醒來時,已經是大太陽了,看着外面的陽光和倒影,她推算了一下,大約是中午十一、二點吧。而現在有個更重要的事情……她肚子好餓……
爬起來簡單地梳洗了一下,她的背包裏有很多東西,值得她高興的是,沒有人動過她的背包。她打開了電腦,率先浏覽起裏面的內容。內容沒有被改動過,也沒有入侵痕跡。現在,她的電腦并沒有連接上無線網絡,不過嚴格來說,她不需要無線網絡來跟另一個世界的人聯系。她先給自己的母親打了個電話,信號是兩個特殊頻率,一個是這個世界的頻率,另一個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頻率。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頻率除非有特殊接收器,否則不管是哪個世界,信息都會流失在宇宙空間中。
她的電話很快接通了,母親一如既往地說了一些生活瑣事,她甚至可以想象,母親躺在床上,看電視的樣子。心中一片柔軟,這是她唯一的親人了……也不知道這一次的任務是多久。
吳琳赫然想到了幾年前,她剛剛畢業沒多久,事實上也找到了工作。可剛剛開始工作沒多久,她便被一群人找到,告訴她,她将有機會參與一個能夠改變世界的實驗。她先開始不信,直到……她被帶去那個研究所的實驗室裏參觀了一下。他們做的實驗,竟然是時空相關的,還有……如何将信息帶入未來,過去,或者另一個空間。她被這樣的機會所吸引,答應了下來。接下來……便是日日夜夜的訓練,各式各樣,歷史,天文,地理,甚至于到後面她都覺得自己是一本活百科全書了,好在她也喜歡學新知識,也就沒有特別反感。
起初,她真的不明白為什麽要做那些訓練,直到她明白了這個實驗室真正研究的東西後,才知道她究竟參加了怎樣一個偉大的實驗。“穿越”。她以為,穿越只是幻想,并且就算不是,那也是超自然現象。超自然沒錯,只是……已經不再是科幻。唯一的問題……她就是那只小白鼠。更何況,跟她有直接聯系的教官無意中透露過,穿越并不僅僅是為了探索新的世界,而是那個世界裏傳來了求救信號。試想……如果是她的世界送求救信號去其他世界,她也希望有人能過去幫忙。
所以,她不後悔。
能夠參加這樣的實驗,就算是送命,她其實也真的不後悔的。只是……母親……
然後……她接到了第一個任務。任務的背景資料只有寥寥幾筆,和一張照片。照片裏有兩個人,都看的不算清楚,只知道一個人戴着眼鏡,另一個穿着西裝,黑白夾雜在一起的頭發。她需要找到這兩個人,并且搞清楚機器和這兩個人的關系。
機器。
這是她第一次聽說機器這個詞還能當專有名詞用。機器是什麽?她不知道。找到機器的用處也是她的任務之一。總之,一切圍繞着機器和那兩個人來。
Advertisement
還有一個關于機器的小小的信息,是她從一個實驗室裏要好的朋友聽來的,機器似乎後來變壞了。還能變壞?吳琳的大腦迅速地想到了“天網”,是否是類似的工具?
從自己的世界,到一個陌生的世界,她只有一個背包。背包裏裝着三天的急救和生存用品,加上一臺電腦和一個電話。電腦和電話都被裝上特有的頻率,能夠跟她的世界交流。兩個世界的界限并不是那麽容易跨越的,在接受了任務之後,她的研究員背景已經讓她知道這個任務有多危險。百分之三十的成功率。更準确的說,是百分之三十活人成功率(注2)。啓用的是小型蟲洞計劃(注3),還是天然的那種,百慕大(注4)。不僅是去到另一個世界有難度,回來也是一個問題,又是另外一個只有百分之三十成功率的實驗。百分之三十的百分之三十,于是……只有百分之九的完全成功率。
吳琳清楚地直到這個號碼的意義,意思是,她只有百分之九回家的可能性。這還是樂觀估計。還不算上另外一個世界裏會不會遇上一些她解決不了的問題。好在,這個問題她已經不需要太擔心了。至少回去的百分比又增加到百分之三十了不是?自嘲地笑笑。更加讓她覺得舒心的是,她還能夠跟母親聊天,就算無法見面,甚至對話說不定也被監聽着。可……只要是有交流,她就能夠每天晚上安然入睡。
另外,每個星期中的一天,她需要跟另一個世界的上級彙報。先要用電話的短信約好時間,然後再用電腦視頻聯絡。昨天本來是已經約好了的彙報日,沒想到就引來了照片裏的那個人,現在她要做的就是等待,伺機尋找機器和這兩個人的關系。
是的。引來。
吳琳初到這個世界時,就已經找到了一個她需要的工作,正好完一下她畢業以後就沒機會做的工作,放射治療師。只是,她潛伏了好幾個星期,試圖找尋機器的蛛絲馬跡,不管她去哪個部門,黑哪個網站,都找不到機器。正在她異常頹廢的時候,她想到了。機器肯定是存在的,唯一一個她找不到機器的任何存在的原因是被保密的太好了,那麽……如果她發一些關于機器的消息,是否就能夠引來注意力?不管引來的是誰,總算是一個開始。
這個計劃好是好,可是還差一個最重要的元素,她根本也不知道機器是什麽。
那麽只能夠用猜的。
已知機器會叛變,已知機器不是人,推斷,機器是什麽高智能的人工智能。已知機器能夠造成很大的影響,推斷機器無處不在,推斷機器是類似“天網”的存在。
于是,她寫下了模模糊糊地一篇文章,用中文和英文都寫了一遍,發在比較顯眼的地方。她不能夠肯定這能成功,但……她已經別無他法了。如果要通過稍微正常一點的方法知道機器的存在,那麽她大概只有從CIA之類的奮鬥起,還不一定能夠知道。引蛇出洞,這是最快速得到答案的方法。
在她發表那些言論的幾天後,她都以為失敗時,約翰上門了。
在約翰上門的時候,她就已經分析過了,如果她裝作什麽都不知道,那麽約翰肯定只會幫她一陣子,而機器就更遙遙無期了。如果她裝作半懂不懂,那麽就完全不符合邏輯,畢竟這個世界上知道機器的人看起來非常少,她半懂不懂只會更惹人疑惑。所以,一瞬間,她決定裝作什麽都知道。什麽都知道也是有技巧的,她是不懂裝懂,在她印象中,只有一種是最能讓人接受的并且還不會問太多的。電視劇。如果這個世界的人覺得她印象中的這個世界只是一個電視劇,她就有理由解釋只知道半截,并且還有理由光明正大不告訴他們全部信息。
更令她滿意的是,如果是電視劇,她甚至不用編造一些太過火的謊言。她的确是從另外一個世界裏來的,她的确是在電腦上看到關于他們的信息,她也的确知道機器。只要巧妙地組合她知道的,再在适當的時候提一下她不能說關于他們的信息,這簡直是完美。她還能夠套取更多關于機器和他們之間的關系。
現在,她知道的更多了。
跟聰明的人說話總是更輕松,吳琳只是試探了一下就可以确定,這兩個人都沒有意思知道未來,更不會希望知道未來。而跟機器的關系,也絕對是密不可分,否則不會第一時間就查出她怎麽惹上麻煩的。唯一的小問題是,為什麽這兩個看起來跟政|府完全不相關的人知道機器?是他們創造出機器的?機器又是做什麽的?
關于機器的作用,她心中是隐隐有個猜測的,大概是情報類,理由是約翰找上了她,在CIA找上她之前。而明顯,CIA和約翰他們是不兼容的。CIA或許有政|府的資料,約翰是怎麽知道的?只能是機器。
她一定會知道答案的,一定。
不過……現在最重要的,是跟上司彙報。她調出聊天工具,向對方發送請求。很快,請求接通了。
視頻框中是一個典型的白人,藍色眼睛,亞麻色的頭發,中年。
“琳,發生了什麽?”
“我已經追蹤到照片上的兩人,一個叫做約翰裏斯,可能是化名,另外一個只知道姓氏,芬奇,同樣可能是化名。機器的事情還沒有特別大的進展,初步判定是一個情報系統。”
“做得好,琳。”
那人沉默半晌,終于展開一個微笑:“最近怎麽樣?還能适應嗎?”
琳也回了一個真誠的微笑:“過的很好,都是差不多時代,幸好沒有回到幾年前沒有電腦的時候,不然我可慘了。你呢,彼特(注5)?你的妻子怎麽樣?”
“呵呵,伊麗莎白還不錯。別擔心,你的母親我們會照顧的。”
“謝謝。”
正當彼特想多聊聊時,開門的聲音響起,吳琳只得沖彼特道了個別,匆忙關掉視頻,随手打開了一個中文的小說。
注2:這裏的成功率指的是聯絡成功率,設定是的确有穿過空間的阻隔,但是無法完全掌握坐标,所以穿到另外的世界去了。
注3:純屬胡扯……蟲洞的産生需要黑洞,而黑洞的産生需要一個地球的質量縮小到一粒塵土的質量,所以在地球上進行小型蟲洞是不可能的,唯一有點兒可能産生黑洞的是LHC(大型強子對撞機)計劃,不過那個也因為散熱不好而不能完全使用,而且就算有,小型的蟲洞也不可能讓人安全通過,越小的黑洞,在事件視界對物質産生的影響越大,要通過必定被扭曲成意大利面,真正能夠讓人承受住的事件視界大概只有星際中心的那種巨大無比的黑洞才能夠成功。
注4:百慕大是作者一直想去瞧瞧的地方,聽說很多消失什麽什麽的情況發生,所以作者拿來用一下,并不代表百慕大就是一個黑洞什麽的……黑洞對質量要求真的很高,所以按照那情況,如果真有黑洞,那黑洞大概比一個電子大不了多少……所以,明顯不可能。
注5:此人的性格原型乃是妙警賊探裏的妙警同志,正直的好大叔,作者懶得想名字,幹脆直接用他原名了。但是請相信,本文跟妙警賊探的關系還沒有确定……(有點兒想綜……)女主的世界也肯定不是妙警賊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