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張素商對自己能獲得參賽機會還是信心挺足的。
打個不那麽貼切的比方, x哥誕生前誰也沒想到這玩意有百億甚至千億的市場,但後來很多男人都離不得它。
現在張素商就好比花滑項目的x哥,誰都沒想到他這麽厲害, 但看到他的能耐又決計舍不得不找他, 運動員們想更進一步的突破極限就得從他這學技術, 但這些技術只有他一個人才有, 這就是賣方市場,有點見識的人都明白在賣方市場的情境下, 賣方可以多豪橫。
這就好比蔣靜湖治好莫莉教授的不孕後,校內有好幾個上了年紀的教授都偷偷找他,有想再生的,還有想壯陽的,連他自己做的甜嘴的果丹皮都可以賣到5盧布一袋, 可惜蔣靜湖不是黑心人,死活不賣果丹皮, 不然他就成中國在國外銷售假冒僞劣大力丸的第一人了。
在結冰的日子到來前,張素商一周能上一次人工冰場就不錯了,進入冬季後,他一周起碼上五次冰, 要在冰場找他和學生們很容易。
場邊的留聲機放着《黑天鵝》, 米沙在做跳躍訓練,盧卡斯則在練蹲轉,自從被張素商嫌棄蹲轉質量兩次後, 他就和這個動作杠上了, 娜斯佳則在身上套皮帶, 皮帶上方是一根神似魚竿的玩意, 被張素商提手裏。
這是後世練習跳躍的神器——吊竿, 很多運動員都是先被人吊着練習跳躍,借着持竿人往上提的力道,他們就能跳得更高,然後完成本來無法完成的跳躍,等吊竿跳躍練得差不多了,再進行脫竿訓練。
娜斯佳給自己戴好護膝和護腕、護臀等防具,在冰上滑了一陣,就被張素商吊着将六種一周跳都試了一遍,小臉興奮得紅撲撲的,做第一個跳躍的時候還興奮的尖叫出聲,把張素商吓了一跳,手裏的竿也差點脫手。
他嚷嚷:“別吓人,不然我不吊你了!”
娜斯佳連忙道:“別呀別呀!我不叫了,我保證!”
伍夜明在旁邊叽叽的笑,此竿為這位小超人手工制作,已經被送去申請專利,等成功後就将成為伍夜明又一大財源。
送人上太空的小說這人一個字都沒寫出來,但去國外參加速滑比賽的錢卻已經攢齊了。
伍夜明看張素商吊着娜斯佳又跳了幾圈,等他回來休息胳膊的時候,有些憂慮的問道:“咱倆真能出國去參加比賽嗎?”
張素商比大拇指:“可以的。”
說完這個,他就又忙着教學生去了,這時伊戈爾.洛斯科夫也過來了,他是速滑國家隊的運動員,之前還和米沙在冰上發生過撞擊,據說是年輕一輩最有潛力的,國內賽的時候拿了個銅牌,也準備去參加速滑歐錦賽。
他喊道:“滑聯的來了,快做準備。”
伍夜明噌的一下站起,被張素商按回去:“繼續訓練。”
伍夜明多着急啊,他以前沒和當官的打過交道,只按照張素商的要求去陸地上做蛙跳,而張素商直接給留聲機換了張黑膠唱片。
《胡桃夾子》的聲音再次響起。米沙吓得立刻做好起始姿勢。
彼得先生拉着他的朋友盧森科爾斯基先生過來的時候,就看到俄羅斯的冠軍先生在冰上做着高難度的動作。
盧森科爾斯基先生是懂行的,整個人頓時就愣在那裏,直到米沙的表現結束,他才面露贊嘆,鼓着掌想要大聲誇贊,再上去抱着米沙要個簽名。
結果張素商直接擠開這老頭,滑到米沙身邊和他說:“你可以進一步提高難度了。”
米沙:“練什麽?更高周數的跳躍嗎?”
張素商讓他嘗試跳吊竿的三周跳,不說難的,最簡單的後外點冰三周跳也就是3T、還有後內結環三周跳3S總可以試試。
米沙身材雖說在男子裏算得上嬌小,但作為運動員渾身肌肉,也是個有一百來斤的大老爺們,張素商帶他跳了幾次,胳膊就有點酸。
一米七二的伍夜明也被他帶着試跳了一下兩周跳,就是這哥們完全沒有跳躍結束落冰時要調整平衡的意識,冰鞋才落冰上,整個人就往後仰,張素商拉都拉不住,兩個人一起栽冰上。
看來玩吊竿也有風險,張素商爬起來:“以後我可不吊你了,死沉!”
盧卡斯看得躍躍欲試:“我、我也想上竿。”
張素商無奈的招手:“來吧來吧,帶你跳一組。”
但凡盧卡斯超過一米七,張素商都不帶他玩這個了。
之後娜斯佳還代表索契那邊的花滑人向張素商詢問吊竿的制作和費用,張素商熟練的說道:“吊竿會在下個月于溫布利斯基冰上用品店銷售。”
溫布利斯基是市內最大的冰上用品專賣店,張素商的冰鞋就在那裏買的,可惜上古時期的冰鞋制造工藝不行,冰刀被張素商自己重新磨過,磨損的速度還是很快,還有鞋棒子不夠硬和緊的毛病,這意味着鞋身無法像後世的賽級冰鞋一樣給運動員的腳踝提供足夠的保護。
但從伍夜明、張素商能放心将産品交給這家賣來看,人家的産品質量和口碑都已經完爆同行了。
這家還是伍夜明自己找到的,後來張素商才知道伍夜明平時幫張素商磨冰刀,自己也磨,有一次蹲大學噴泉池旁邊磨得起勁的時候,小溫布利斯基路過,一下就被他的技術征服了,要不是他堅決反抗,人都得被綁架到那做員工……
恰好伍夜明還沒取字,張素商決定建議他拿“超人”當字。
說起吊竿的生意,大家都忘了參賽的事情,旁觀的彼得先生嗅到了熟悉的資本主義氣息,他還沒來得及說話呢,盧森科爾斯基先生已經扯着嗓子插入了他們的話題道:“能先為我們提供一批吊竿嗎?”
張素商如夢初醒一般,仿佛才意識到冰場邊多了兩個活人,他看着盧森科爾斯基:“請問您是?”
他這的表情太過自然,看不出分好演出的痕跡,唯有彼得教練感到一股不祥,而盧森科爾斯基先生已經迎上去和張素商說話了。
這老先生還特別客氣:“您就是米沙的神奇教練嗎?真是謝謝你對米沙的幫助了。”
張素商:“我們都是花樣滑冰的愛好者,互相幫助是應該的嘛。”
接着這倆就順勢搭起了話,張素商特意帶米沙展示了他們出于“熱愛花樣滑冰”的心而開發出的新技術,比如2A和跳接燕式旋轉,後者米沙還練的不熟練,盧森科爾斯基卻特別興奮。
又是一個新技術,這可都是足以拿到冠軍的資本!
張素商:“可惜米沙的三周跳還不夠熟練,但他是有這個潛力的。”
已經見識過吊竿三周,但還不清楚吊竿跳躍、脫竿跳躍之間差了多少的盧森科爾斯基連連點頭:“是的,他是個非常出色的年輕人。”
張素商:“可惜我快要回國了。”
啥!?
這驚人之語吓了全場一跳,盧森科爾斯基連忙問道:“為什麽要回國,我聽說你是留學生,應該還沒有拿到學位吧。”
張素商回道:“我打算今年代表國家去參加世錦賽,所以我要回國跑跑手續,以中國人的身份報名,這也許需要很多時間,學校那邊要暫時請個長假了,雖然很遺憾不能和同學們同進度學習,但……”
戲肉來了。
盧森科爾斯基在俄羅斯滑聯的地位比彼得還高,如果說彼得是負責在比賽時幫運動員搞定出入境的程序和機票購買、費用報銷的話,這位就是俄羅斯滑聯和各大賽事的主要聯系人,他本人也是個資深裁判。
這麽說吧,張素商要真回國去準備報名的事,各種程序夠他跑到下一屆的世錦賽,但如果是這種國際滑聯的老熟人出手的話,其實打個招呼就行了。
盧森科爾斯基說:“其實,只要你去你們國家在我們這的大使館拿到相應的文書,我可以代為幫你報名,我想米沙并不希望和他的教練長期分開,你們一起參賽會更好。”
張素商回頭看伍夜明:“只能報花滑的嗎?我有個朋友,他想參加速滑賽事,路途上的所有花銷我們都打算自負。”
盧森科爾斯基:“只要大使館開了文書,我們這邊向國際滑聯那邊發電報就可以了。”
老先生主動提出:“你們是只打算參加1927年的世錦賽嗎?那也太可惜了,你們還可以試試歐錦賽。”
歐錦賽是最古老的花樣滑冰賽事之一,它起源于1891年,比四大洲早了百年左右,這和花樣滑冰起源于歐洲有關,在很長的時間裏,這項優美的冰上賽事都被歐洲壟斷了領獎臺,他們就是花樣滑冰的“宇宙中心”。
因為賽事本身足夠牛氣,其他區域壓根沒有和歐錦賽同級的賽事,這會兒歐錦賽也大氣得很,不是歐洲人也可以參賽,像美國、加拿大那邊每年都是有選手過來參賽的。
張素商聽到老先生的話,面露驚喜:“真的嗎?那我試試報名好了。”
盧森科爾斯基哈哈大笑:“什麽試試啊?放心吧,只要你把報名文書交過來就可以參賽了。”
國際賽事的門檻說低不低,但也有寬容的一面,運動員所屬國家的滑聯給他們報名,他們就能來。
要不是中國沒有滑聯,連提交報名資料也不勞煩俄羅斯這邊的滑聯幫忙了。
是哦,他們沒有滑聯,張素商和伍夜明對視一眼,眼中同時滑過一抹低落,興奮的心情就像被澆了盆冷水似的。
別說滑聯了,直到他們兩個上冰之前,國內都沒有像樣的花滑、速滑運動員。
肖均是民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的一名文員,某日,當他烤着爐火瑟瑟發抖時,有人敲響了他的辦公室大門,門開以後,他們走了進來。
那是兩個很年輕的青年,穿着厚厚的衣服,很明顯都是學生,肩膀、頭發上還留着晶瑩的雪花。
肖均站起來:“兩位同學,來此有何事?”
那個格外高大的青年拉開包住下半張臉的圍巾,露出一個明朗如陽光的笑。
“我們要報名參加在奧地利舉辦的歐錦賽,我是花樣滑冰,我旁邊這位伍兄是速度滑冰,但報名的話,有些資料要官方機構蓋章……”
肖均面露驚訝:“什、什麽?你們要參加什麽比賽?”
張素商重複了一遍。
在這名年輕人的指導下,肖均木木的去翻表格,翻到一半才一拍腦袋,跑去找上官。
他聽聞過這些比賽,但從沒想過國人之中也有英才能參與其中,這是一件前所未有的事,得讓大使知道才行。
那兩個年輕人正在創造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