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計劃
更新時間2013-9-28 22:25:25 字數:2275
如果要改變這種狀态……
要做的好多好多,讓百姓了解知識的重要性,想法子改變現狀,普及教育,讓所有的孩子享有共同的權利,教導他們讀書懂禮儀,認識世界,開闊眼界,培養一大批人才,冬國……
停停停!
我渾身開始血液沸騰……
真是一個有趣的挑戰!
再也坐不住,我騰地站了起來,李氏詫異的道:“娘娘……”
“嗯,時候不早了,回吧!”李氏愣了愣,大概沒想到這麽快。
急于回府找冬紀商讨事情,我沒了等下去的興趣,在彭翼與柱子依依不舍告別後,我們迅速離開。
回到府衙,我與冬紀說了這番想法,冬紀沉吟良久,眼神碩碩地看着我,只說:“你只管放手去做。”
我突然感到很愧疚,在我看來只是一場好大型的游戲,一場好玩的挑戰。可對冬紀,對這個國家的人來說卻可能是一場風暴,席卷而過,可能國富民強,也可能支離破碎。
冬紀在賭,不管他對我有多信任,他畢竟是一國之君,他在拿整個國家在賭,這或許是他的全部,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我心中不是滋味,上前主動抱住冬紀,他愣了一下,反手擁住我,大手輕輕在背上撫摸,我乖乖伏在他懷裏,聞着淡淡的龍涎香,決定以後對他好一點。
有了冬紀的默許,我開始有所動作。
這個時代的人對讀書還沒有什麽深刻的認識,要讓他們接受乃至完全轉換思想是個艱巨的任務,恐怕終我一生也不能做到,所以我也沒打算在這方面下功夫。
很多時候,百姓不需要去理解為什麽,官府下達了命令,他們只要跟着走就行了。雖然這也是需要改進的,但百姓的盲目信從無疑給我的計劃帶來了方便。
Advertisement
百姓家裏,小孩子沒什麽正經事做,家裏的活有指望不上他們,男孩子每天瘋跑玩樂,女孩子或許乖巧的幫父母做點力所能及的瑣事,家裏富裕一點的還要學習女紅刺繡。
大好的學習時機就這麽白白浪費了,真的很可惜。
于是我通過官府貼出一張告示,凡年滿四歲未滿十歲的孩子,不論男女必須到官府辦理的“莘莘學院”學校入學學習各種知識,內容從幼兒啓蒙到四書五經,這些專業知識自有相關人員負責,他們只需繳納少許銀錢就可入學,實在拿不出的可以在官府“賒賬”,畢竟這不是慈善事業,官府也是要吃飯的。
我沒有将現代的五花八門的東西搬過來作為教材,一是教育大業培養的是一代人,不是可以輕率決定一些東西的;而且傳統的四書五經才是教書育人的根本,就是現代,有文化的人給孩子選擇讀物時,古代的四書五經也是上上之選。
在莘莘學院考核通過畢業後将升級到“莘莘學府”中接受更高一級的教導,當然,沒有通過的只能回家種田。
在莘莘學府中,孩子可以選擇文武兩種途徑,但都必須接受基本的教導,我早選好了一些較先進又不會被排斥的理念加入其中,這是選擇人才的時候,看他們對哪一方面有天賦,着重培養,現在沒有什麽“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理念,正是“百花齊放”的大好時機啊!
而在莘莘學府中考核通過的學子,文武可以直接接受皇帝的考校進而進入朝廷效力,技藝商業等方面有成就的人可以在國家的幫助扶持下盡情開創自己的事業,但當他們有所成就的時候,除了還清各自的“賒賬”外,每人都要将每年收入的百分之五上交培養過他們的當地官府,還要選擇資助五名貧困學生直到他們畢業然後再選擇貧困生資助,這樣,慢慢的官府就可以脫身而出,資金流轉的開。
這是對最有教育價值的孩子的規劃。
至于那些大于十歲小于二十的孩子,不論是否婚配,都需到官府報備各自的工作,不管做什麽工作,識字是必須的,他們需在固定的時間到各自地方的“識字所”繳納少許金錢後跟夫子學習識文斷字。讓他們識字是基本保障,不至于被人欺瞞,也是掃盲的一步。至于識字之後,根據各自情況不同成立相應的“讨論所”,安于百姓生活的可以交流種田心得,傾向于各種技藝的可以在一起互相學習,相互鼓勵進步。
對于那些年齡更大一些的人,自願吧,不強求。
這些平日過慣了平淡生活的百姓有了這樣的機會認識更多的人,通過交流開闊了眼界,給他們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正所謂飽暖思**,咳,好吧,正所謂人往高處走,生活好了,人們就會想更好,到時稍微引導就大功告成了!
同時,為了孩子們有更好的老師,我又讓官府貼出告示,凡是到學校志願做夫子的有志之士,經考校後可獲得“榮譽執事”稱號,頒發一星獎章和專有制服,有此稱號的人将享受到所有學子的尊敬,不管走到哪裏,莘莘學院的學子見到都必須點頭致意。
教書育人三年且成績卓然者可獲得“榮譽學士”稱號,頒發二星獎章和制服,榮譽殿士享有自己組建班級的權利,可以收自己滿意的學生加以訓導。
育人五年且成績卓然者可獲得“榮譽勞士”稱號,頒發三星獎章和制服,享有一次官府向朝廷的推薦名額。
育人七年可獲得“榮譽殿士”稱號,頒發四星獎章和制服,享有兩次推薦機會。
十年可獲得“榮譽碩士”稱號,頒發五星獎章和制服,享有三次推薦機會且有能力者可以在官府謀取一官半職。
十五年可獲得“榮譽博士”稱號,頒發六星獎章和制服,享有進京面見聖上自我推薦的機會,教書成績傲人的可以由皇上直接指派職位。
二十年可獲得“榮譽長老”稱號,頒發紫星獎章和制服,全國通報贊揚,允許出書立柱,可直接進入朝廷獲職。
所有的稱號,獎章将由朝廷頒發,薪水由當地官府領取。
種種消息發出,茗宜立即熱鬧了起來,百姓雖不解為什麽要交錢讓孩子上學,特別還讓女子上學,但在官府的“淫威”下不得不屈服,何況孩子在家也沒什麽正經事做,去交些朋友也好,于是各地的孩子被送到最近的莘莘學院中開始熟悉環境……
百姓關注的是一方面,而那些靠着微薄薪水奮鬥的夫子和那些清高的有才之士也聞風而動,對他們來說這可是一次難得的出頭機會啊,可能的話可以直接被朝廷錄用,這是多麽大的驚喜啊!大量的人才湧到報名處,彭忠等人目瞪口呆後立即反應過來,積極地組建人有條不紊的展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