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古代·梁星河(4)小公子有何指教?……
梁星河一開始風寒時候去的縣裏另外一家藥房看診,那時候大夫的看診費是一百文,拿了三副藥是七百五十文,總共花了八百五十文。
百藥坊看診費、出診費和藥材費差不多都比縣裏其他藥房高出三分之一左右。
清若揣着錢,先給梁星河開了藥,還單獨花錢給他買了副補身子的。
這一下直接出去一兩白銀二百一十文。
那藥童小哥方才聽出診大夫說是個小公子,看她也是半大孩子,“是姑娘哥哥還是弟弟?”
清若淡然回答,“弟弟。”
藥童贊嘆,“令弟有位好姐姐。”
“這補身子的藥我給你裝成兩份,他風寒好了之後你每日煎一份,你弟弟一日兩次便可,第三次水進去對他作用不大,你可以喝。”
清若笑起來,認真的點點頭,“好的,謝謝閣下。望您一切順利。”
藥童朝她拱手,“望姑娘一家人平安喜樂。”
清若拿藥回家,梁李氏已經将煎藥瓦罐洗幹淨放在一邊瀝水,火也燒着。
正在竈房裏忙活,聽見聲音偏頭看,見清若抱着藥回來,連忙放下手裏的東西迎出來,撩起圍裙擦水,“小若回來啦。我煮着飯啦,一會一起吃吧?”
最後那一句,問得有些小心翼翼,一邊說一邊看清若的臉色。
清若頗有些無奈又好笑的感覺。梁李氏到了她面前,伸手來接藥,她也順手把藥遞給她,而後點頭,輕言道,“今晚就再蹭蹭嫂子的好手藝。”
她擡頭看向梁李氏,話語溫和,目光平和卻堅定,“明日我們就自己做飯吧,我哥病着吃食也不便,勞煩嫂子晚上整理分一下,好嗎?”
梁李氏這會才有了分家的真切感,愣了一下神,但看着她溫和的目光不由自主點頭,“好。”
Advertisement
說完了,自己才反應過來,她抱着滿懷的藥包,鼻翼間皆是草藥的味道。
梁星河病了快半月,屋裏這半月以來每到煎藥時就散着一股苦澀的草藥味。梁李氏自小身體好,很少生病吃藥,這半月來屋裏的草藥味讓她厭煩。
但這會的滿懷草藥,她卻收緊了一些手臂。
清若很輕很淡的笑了下,“麻煩嫂子先幫我拿到竈房,我進去告訴娘一聲我回來了。”
這次她沒有再等梁李氏的回應。
她進了屋,正堂裏兩個孩子正在玩玩具,瞧見她大的梁海有些不自在的喊她,“小姑姑。”小的梁希還意識不到今天大人們的事意味着什麽,心思全在手裏的玩具上,聽見梁海喊人頭都沒擡,“小姑。”
清若朝他們打了個招呼,一如既往。而後敲了敲梁星河關着的房間門,聽見裏面梁何氏的聲音才推門進去。
屋內的窗子已經打開,光線敞亮了不少,梁星河半坐在床上,梁何氏坐在一邊桌子上,似乎正在同他說話。
兩人的視線都落在她身上,梁何氏笑着問她,“藥拿回來了?”
清若點點頭,“我這就去煎。”
她也就是過來讓梁何氏看看她知道她回來了。
梁何氏偏心梁星河,但其實對于兩個兒子她都不怎麽粘,沒有過度的護崽慈母做派。
方才一直在梁星河房間是因為今日家裏的糟心事她不想一個人在外頭對着老大兩口子,這會清若回來了,梁何氏趕緊起身,“等我,我也去。”
不僅梁何氏叫住她,床上坐着的梁星河也叫住她,“小若。”
清若手還扶在門把上,沒進屋,偏頭看他,“嗯?”
梁星河被小姑娘的做派動作惹出點笑意,眉眼彎彎,“娘不讓我下地,大夫明明說要多曬太陽,說明應該多活動。”
梁星河這幾日病症重起來,一方面是梁何氏擔心兒子不讓他下來,覺得躺在床上休息才是上策,一方面是之前他咳得太厲害,他自己都覺得可能是肺痨,肺痨會傳染的,所以他也就不出房門。
這會确診了不是肺痨,他這個年紀早就憋壞了,這麽一直躺着讓他覺得頭都躺漿糊了。
梁星河這麽一說,梁何氏不直接反駁他,反倒瞪眼看向清若。
清若,“……”
誰都得哄着,“嗯……大夫說曬早晨的太陽,這會太陽快落山了,溫度要降了,你要活動就在屋裏活動一下。”而後又看向梁何氏,“娘,一直躺着也不行,身體器官都不運轉了。”
梁何氏感覺她的說法有點奇怪,但是莫名的有道理,點點頭,交代梁星河,“聽小若的,屋裏活動活動就床上坐着休息。”
梁星河也是哭笑不得,好吧,好歹争取到一半權益。
出了門,梁何氏挽着清若的手臂低着頭和她咬耳朵,“咱娘三晚飯咋整?”
兩個孩子叫梁何氏,梁何氏心裏記着梁李氏,不太熱絡的随意敷衍着應了聲。
清若稍微把頭偏向她,“我回來時候嫂子都把瓦藥罐洗幹淨了,在竈房裏準備晚飯,跟我說了。今晚就一起吃吧。”
梁何氏頓時冷哼,“我才不吃。”還想把手臂抽出去。
清若反過來動作挽住她,嬌聲道,“娘~您不看僧面看佛面,還有海子和小希呢,以後您不搭理孫子啦?再說了,伸手不打笑臉人,我嫂子都先跟我服軟了,我一個小輩我總不能鼓着氣吧?”
道理梁何氏都知道,但她就是覺得老大他媳婦竄着老大分家,咽不下這口氣。
清若再接再厲,“您先回屋,我去竈房給我哥熬藥,晚點您在我哥屋裏,我把飯菜送屋裏您和我哥一道吃,成嗎?”
梁何氏還是沒吱聲,沒反駁就說明內心是同意了,只是想着作為婆婆的臉面罷了。
清若輕輕推她胳膊,“您先去屋裏歇會,今天也累了,我得趕緊去給我哥熬藥去了。”
“哼~”梁何氏哼了一聲,到底還是沒說出反駁的話,自己朝屋去了。
清若回頭看他,梁星河見被發現,幹脆大大方方拉開了門,而後雙手環臂靠在門框,似笑非笑看着她,“妹妹。”
清若來梁家時梁星河年歲不大不小,但他從小就聰慧,記事很早,所以很清楚清若是家裏沒有血緣的小妹妹。
他對她的照顧,更多的來自于自己讀書識字之後養成的‘君子意識’,照顧自己的家人,清若在梁家,也是他的家人,以後給她準備嫁妝,替她在夫家撐腰,都屬于家人的範疇。
但是他很清楚血緣的概念,所以他從來叫她都是小若,倒是清若之前大多數時候叫他都是比兄妹有些距離的星河哥。
所以他這一句,是調侃成分居多。
病了半月,少年瘦了不少,這會袖口空落落的,但他骨相好,瘦了也有種飄逸的俊朗感,這會因為身體軟綿靠着門,頭發散着有些亂,有些頹的慵懶感,莫名像畫中肆意失意少年。
清若學着他的動作,雙手環抱身前,睨他,“小公子有何指教?”
小姑娘真是不饒人了。
“辛苦妹妹了,謝謝。”他就這麽懶洋洋的姿勢,而後有些軟綿綿的聲音,徐徐道出。沒有很隆重,也沒有真情流露。
清若愣了一下,身體記憶中的梁星河,最多的就是關于讀書的畫面。
梁父在時他便是時常跟在梁父身後聽梁父講課或是在問問題,或是跟着梁父身後小小一個搖頭晃腦的背書給梁父聽,偶爾才會拿起梁海的玩具在玩。
後來梁父出了事,他讀書的時間便更多了,早晨清若起來時常看見他站在院牆邊背書,而後吃了早飯去學堂。
回來除了吃要麽在屋裏寫字,要麽在背書,晚上她睡時,他有時休息了。
有時要等梁何氏去催,她和梁何氏一間屋,老是迷迷糊糊聽見梁何氏起身回來念念叨叨說幺兒還不睡。
原身是跟着梁父識過字的,她理解讀書的重要性,但理解得有限,所以她會有些不理解梁星河,在她記憶中,梁星河更多就是呆板的立于桌前寫字、在院牆邊背書的刻板印象。
果然,多讀書總是有好處的。
至少,這樣的梁星河讓她更能想象到後來那個朝堂上舌戰群儒,一力于諾大王朝推行良田改革造福萬民的千古名臣。
少女笑起來,漂亮的眼睛彎成月牙狀,有些瘦弱的小身板突然鮮活明銳起來。
“所以你要快點好起來啊~”
似乎,比之前多了更多的鮮活真切感。
梁星河不自知的伸出手想去碰一下,手伸出去一半才反應過來,急急做個握拳的姿勢,給自己鼓氣,“好,我盡力。”
“噗~”
“噗~”
傻的。
兩個人一同看着對方笑開。
**
妹妹
蘋果一般。
——【黑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