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魂逝(大結局)
“小姐!小姐!樊公子,樊公子他……”碧桃氣喘籲籲地沖進廣陵宮,那侍衛捧着碎裂的琵琶跟在後面。阮阮看見那琵琶的時候只覺得心也跟着碎成了無數塊,不,自從與少夫定情的那一刻起,自己的心就已經不在胸口放着了。
詢問地看向碧桃,阮阮從侍衛手上接過自己最珍愛的琵琶,自己最愛的人送的琵琶,那表情就臨近于崩潰的邊緣。
“樊公子消失了,他說……”将原話一字不漏地轉告給自家小姐,“然後他就消失不見了。”
“什麽叫……消失不見?”
“就是,就是消失……他抓着這樂器,然後消失了,它也掉到地上碎了。”
他走了,在自己抛棄他的心,抛棄他的承諾之後離開了,像他來時那樣消失,消失得無影無蹤。春雷一聲過後,阮阮臉色蒼白地倒下……
元封元年夏,細君公主及笄後三日,遠嫁烏孫國昆莫,迎親之時途徑靈壁,手撫石壁望向廣陵宮,手印深入岩壁。
元封六年,昆莫驕靡逝,細君改嫁其孫須靡。
太初元年,生一女。
“夫人,孤于你是少年夫君,此女便叫少夫吧。”軍須靡長笑道。細君臉色一白,記憶中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被生生翻了出來,帶着血淚,連着筋骨。
此後每每看見女兒少夫,便想起年華正好時遇到的他,那天的他舉着手中的相機,帶着燦爛的笑意問自己:“小姑娘你是本地人吧,叫什麽名字啊……”
他臨走前想要對自己說的話,無論未來會如何,一定要堅強地活下去。他是不是知道了阮阮未來無可奈何的命運?可是,真正讓阮阮活不下去的,是深埋在心底的思念,是時時想起少夫而看不到碰不到的煎熬。他不會知道,阮阮的心也從來沒有變過。
太初三年,細君公主心緒難平,身體每況愈下,終于憂傷而死。
其女少夫研究母親所制琵琶,将其帶入龜茲國,後複傳回漢,流行于魏晉。晉人傅玄于《琵琶賦序》提及:“聞之故老雲:‘漢遣烏孫公主……使知音者裁……’”唐人段安節在《樂府雜志》中亦有:“琵琶,始自烏孫公主造。”
然而後世不知道的卻是細君這一生最痛不是輾轉和親,先嫁祖後嫁孫,而是沒有能與心愛的人相守白頭。也無人再知曉這一段發生在漢時廣陵煙雨中的往事。
而故事的另一個主人公,也就是那消失了的樊少夫,自在現實世界中蘇醒過來,便一直孤身一人。當了一個攝影師,獨自走過五十年的春秋,他終于在七十歲那年的雨夜,再一次夢見了心愛的阮阮,依舊撐着那把絹傘,依舊帶着那溫婉的笑容,從雨巷的盡頭慢慢地走向自己。
Advertisement
當晚,登門的學生發現老師已經含着笑意,靜靜躺在竹榻上死去了,手中緊緊握着的,便是那幅他日日盯着看的煙雨圖。只是那圖上的女子已經奇跡般的消失,只剩下滿紙的廣陵波濤,無語東流。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旃為牆,
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土思悉心內傷,
願為黃鹄兮歸故鄉。”
遙遠的大漠歌還在唱,那一縷芳魂,不知可有了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