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鈴——”
一陣悅耳的下課鈴聲響起,劉豔再也待不下去,打了個招呼就匆匆離開。
顧明國倒沒急着走,引着蘇若走到僻靜處。
他溫和地看着蘇若,問:“我看你剛剛說的頭頭是道,是對梁朝歷史有研究嗎?”
“算是吧。”蘇若含糊說道,“我也就是随便猜猜。”
如果只是随便猜猜就能抵的上他們課題組研究月餘的成果,那這可不僅僅只是天賦能概括的了。
“方便問一下你将來大學想考哪所學校嗎?”顧明國問。
“啊?”蘇若一臉懵,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能考上哪個上哪個吧。”
顧明國被她這個答案逗笑了,說:“我剛剛邀請你加入課題組不是說說而已,我認為你有這個天賦,也希望你大學可以考慮一下朔京大學歷史系。”
蘇若一臉為難,“其實我真沒什麽天賦……”
她腦袋都大了,該怎麽說她其實是因為本身就是那個朝代的人,所以才知道的那麽清楚,至于猜測喀蒙王庭內亂,烏托利用和婉公主再度進京,都是她站在對手角度的思考而已。
顧明國看出她的不情願,也不逼她現在就做決定,“這次我來望京,主要是因為和望京大學考古系合作,他們發掘出了和婉公主墓,我們想一起還原出一個真實的和婉公主。”
“你們挖了她的墓!”蘇若看着他,眼中滿是寒光。
顧明國一愣,竟有些不敢直視,“是當地的村民不小心挖到的,為了不讓裏面的陪葬品損壞,我們必須開墓。”
蘇若冷笑一聲,突然覺得心中悲涼。
顧明國自然察覺到她情緒的變化,卻也只把這當做蘇若和歷史人物的共情,他從兜裏摸出一張名片遞給蘇若,說:“最近這段日子我都會待在望京,你什麽時候想來了,随時聯系我,我相信她的墓中,有你想要的一切答案。”
Advertisement
“好。”蘇若接下他的名片,目光落在上面,久久沒有離開。
“若若!”
蘇若擡頭看去,發現是李嘉禾叫她,身後還跟着霍忱和蕭溫宇。
“你們怎麽來了?”蘇若收起名片。
“林蕊發消息給我,說你和劉老師起了争執,我們下來的時候發現校長他們已經到了,就沒過來。”蕭溫宇說。
“剛剛那個人和你說什麽?”霍忱走上前問她。
蘇若三言兩語講明了兩人剛剛的談話。
“那你呢?想去朔京大學嗎?”霍忱抿着唇看她,看上去有幾分緊張。
“沒想好。”蘇若搖搖頭,又自嘲地笑起來,“而且就我這成績,恐怕不見得能考上。”
“你別妄自菲薄呀。”李嘉禾走到她身邊,“這幾次考試你每次都有進步,說明還是有潛力的,而且不是還有我們嗎?只要你肯學,我們都很樂意幫你的,是吧?”
說着,李嘉禾看向對面的兩個男生。
“當然。”霍忱翹起一邊唇角,“我們三個輔導你一個,別說朔京大了,就是望京大也唾手可得。”
“好啊,要是我将來考不上望京大學,就找你們算賬。”蘇若被霍忱說的大話逗笑了。
蘇若看着霍忱,記憶突然拉回兩人剛剛在臺階上的對話。
她有幾分慌亂地移開視線,催促着三人回樓上教室,“行了行了,我這裏沒事了,你們快回去吧,不好好學習,将來怎麽輔導我功課啊?”
霍忱眼睛一亮,邊走邊回頭和她确定,“那就這麽說定了,明天就開始!”
“不行!”蘇若脫口而出,她就這麽随口一說,哪想到這麽快就落實了。
而且,總覺着霍忱別有用心。
但是——
顧明國剛剛的話還萦繞在她耳邊,能夠親自還原出那段歷史,對她來說是有着特殊意義的。
半晌,她妥協道:“明天不行,推遲到你們競賽結束。”
見霍忱還想說什麽,蘇若補充道:“拿不到二等獎,就回去好好學習,別來輔導我哦。”
這話一聽就是說給霍忱聽的,蕭溫宇和李嘉禾含笑看着霍忱。
一聽這話,霍忱想退出競賽的想法瞬間偃旗息鼓,眉毛一挑,“二等獎?不是一等獎我都不稀罕。”
“切。”蘇若瞥他一眼,和李嘉禾笑起來。
“好啦,你們快回去吧。”笑過之後,蘇若又催着他們回去。
送走他們三人,蘇若也轉身回班,也就沒有看到,樓上林恩靜手撐着欄杆,津津有味地看着這一切。
蘇若還是決定再去和顧明國見一面。
兩人約在望京市考古研究所,顧明國派了一個學生出來接他。
“你好,我叫于洋,是顧教授讓我出來接你的,你也可以叫我師兄。”于洋并沒有表現出驚訝的樣子,估計是從顧明國那兒聽說了她的事。
“謝謝于師兄。”蘇若禮貌的道謝,跟着他往裏面走。
望京考古研究所坐落于晨陽宮景區內,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目前最大的古建築群。
一進門,兩棵千年古樹遮天蔽日,一間間古樸的房間掩在枝葉後,讓人不知今夕何夕,如同穿越到了千年前一般。
“顧教授正和考古系的教授在一起開會,讓我先帶你四處逛逛。”于洋從兜裏摸出一張證件,遞給蘇若,“聽教授說你對梁朝的歷史很感興趣,那我先帶你去梁朝的展廳看看吧。”
蘇若接過證件的手一頓,又若無其事地戴上,“好。”
蘇若是請了周一的假過來的,正好是隔壁博物館休館的日子。
也因為這個原因,館裏幾乎沒什麽人,都是些工作人員在走動。
蘇若跟着于洋踏過一扇宮門,只是遠遠望去,就愣在了原地。
層層臺階之上,宮殿巍峨雄偉,寫着“重華殿”的匾額高高懸挂在上面,只這一瞬間,蘇若好像又回到了自己身死的那一晚。
“蘇若?”于洋擡手在她面前揮了揮。
“嗯。”蘇若垂下眼,遮擋住眼中的情緒,“我們走吧。”
“你沒來過晨陽宮景區嗎?”于洋問。
蘇若搖搖頭。
于洋了然,只當她是被重華殿的氣派震撼到了。
他立馬擔當起小導游的身份,不疾不徐的講解起來,“重華殿算是晨陽宮裏保存較為完整的一間了,共有18位皇帝在此處理朝政,如果不是梁朝走向衰敗,漠北王烏托攻占了這裏,說不定會保存的更加完整。”
蘇若有些心不在焉,輕聲“嗯”了一聲。
于洋看她興致不高,以為她是為梁朝的結局惋惜,也不再說話,引着她走進展廳。
一進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正面牆上挂着的幾幅帝王畫像。
蘇若瞥了一眼,就從邊上看起來,每每于洋剛要張嘴講解,就發現蘇若已經去了下個展品。
于洋疑問地看向她的側臉,這人不像是來看展的,倒像是來找東西的。
蘇若的确是來找東西的。
她停在一面展櫃前,裏面靜靜躺着一顆被折斷的箭頭,箭頭上面刻着一只小巧的烏鵲。
她擡起手,将掌心輕輕貼在上面,如同她曾經一遍又一遍擦拭箭頭的樣子。
“你對這支箭感興趣?”于洋走上前來,“據史料記載,這支箭是韓璋将軍帳下一名小将所創,這名小将也曾打過不少勝仗,可惜英年早逝,也死在了永和三十一年的那場戰役中。”
“你知道她其他的事情嗎?”蘇若呼吸緩了一秒,問道。
于洋搖搖頭,“關于他的史料太少了,像是憑空出世一般,但估計應該不是什麽世家子弟,所以只有寥寥數言記錄了他的幾場勝仗。”
蘇若垂眸往前走,隐約還聽到于洋在後面可惜,說什麽“如果他能活下來,說不定能将喀蒙人趕出梁朝境內”的話。
蘇若怆然一笑,心道在史書上,她不過是一個打過幾場勝仗的無名小将,他們連她是男是女都分不清。
蘇若走走停停,停在一頂鳳冠面前。
于洋又跟上來進行解說:“這頂鳳冠是承曦帝與明成皇後劉氏大婚時所制,也是至今保存最為完整的鳳冠之一。”
“劉氏?”蘇若有些驚訝,“那蘇妙……我是說他沒有一個姓蘇的後妃嗎?”
“有啊。”于洋說,“蘇貴妃,是鎮北将軍之女,但入宮不過兩年就因為父親的緣故被貶為美人。”
“她父親怎麽了?”蘇若問。
于洋奇怪地看她一眼,覺得蘇若也不像教授口中所說對梁朝的歷史如數家珍啊。
但畢竟是教授讓他好好招待,他還是整理好情緒回答,“蘇震曾與喀蒙王庭勾結,在漠北軍中插入奸細,害得二十萬大軍有去無回,使梁朝連失兩座城池,承曦帝即位後,查清漠北軍兵敗原因,将蘇府滿門抄斬,蘇貴妃雖然逃過一劫,卻也因此失寵,郁郁而終。”
蘇若冷笑出聲,當初蘇震為了扶持三皇子上位,不惜與達利罕裏應外合,送了整個漠北軍一個死局。
永康帝忌憚他與三皇子,想納蘇妙妙為妃威脅蘇震,蘇震便用這件事威脅蘇若代替蘇妙妙嫁入皇宮,否則讓韓璋身敗名裂。
她不得已入宮為妃,卻也在伺機搜集證據,揭穿蘇震僞君子的皮囊,可沒想到還未成功,她便死于那場宮變。
蘇震一生為三皇子鞍前馬後,蘇妙妙更是對三皇子傾心已久,結果三皇子即位後,答應蘇妙妙的皇後之位不僅沒有允諾,還立刻清繳了知悉他太多秘密的外戚。
蘇震落得這樣的身後名,不知道在地下會作何感想。
蘇若譏諷一笑,繼續往前走,前面挂着幾幅女子的畫像。
“這些都是梁朝歷代的後妃,都是由宮廷畫師所畫,流傳至今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毀。”于洋指着其中一幅畫上的女子說道:“這幅也是近期才修複完成的,說起來也巧了,這畫上的女子,正是剛剛那位蘇貴妃的妹妹……”
後面的話,蘇若沒有再聽。
她擡頭望着那幅畫,記憶拉回到過去。
那時李嘉禾即将遠赴漠北和親,特意找了畫師為兩人畫了幅畫,右上角寫着一列小字:“蘇昭儀與和婉公主于永和三十三年春”
她的目光落在展櫃前的兩個二維碼上,蘇若拿出手機掃了其中一個。
也許是命中注定,她好運氣地打開了自己的那個。
上面寫着:“昭儀蘇氏,鎮北将軍蘇震女。永和三十二年,封昭儀。永和三十三年薨,年十八。”
她突然有些恍惚,她在生死中摸爬滾打的十八年,于今時而言,不過是史書一筆寫過的短句。
昨日種種,如同大夢一場。
--------------------
作者有話要說:
這幾天內容有些沉重,寫的有些慢,抱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