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中
12歲,我們一同考上鄉裏的重點初中,也開始了我們的寄宿生活。
離開家的前一個晚上,我們四個很是興奮,擠在甜姐家的炕上,想象着離開家沒有家長約束的日子,很是向往,恨不得馬上到天明,就可以背着鋪蓋去上學。
迷迷糊糊中,被甜媽媽叫醒。洗漱吃飯,我們四個連跑帶颠地向新學校進軍,給我們帶着鋪蓋的家長被遠遠地甩在後面。
五裏地,一眨眼就到了。
排隊,報到,交學費,領新書,找宿舍,一連串的事情要我們去做,也沖淡了沒能分在一個班而帶給我們的遺憾。
一切忙乎完已經是傍晚時分,夕陽西下,告別來為我們送行的家長,長達三年的寄宿生活正式開始。
最初離開家的幾天對我們來說,是充滿新鮮感的,排隊打飯,輪流值日,結交新的朋友,認識新的老師。可是,沒過幾日,就有點想家了。
想念家裏的大炕,在這裏席地為炕。每人晚上睡覺的面積只能占用标準單人褥子的二分之一。晚上,地上到處是爬蟲,空中到處是蚊子。
想念家裏的飯菜,堿面饅頭糊粑面湯還有少得可憐的水煮白菜南瓜等等。高年級學生有一個順口溜“氫二氧,煮南瓜,再加一把氯化鈉”。
更過分的是,開學第二天早上,在蘇安的湯碗裏發現了一條沒有毛的老鼠尾巴。
趁着課餘時間,四個人湊在一塊,互相傾訴。
蘇安還為湯碗裏的老鼠抹着眼淚,吵鬧着要回家,甜姐在一邊忙着安慰,娜娜在一邊喊叫着“沒出息,沒出息,這麽點苦都受不了,還怎麽能成大器,還怎麽替家人争光添彩”,我在一邊無聲。
這樣的場景,在我們以後的生活裏還會經常出現。只是哭泣的人有時是我,有時是蘇安,甜姐總是充當勸慰的角色,娜娜總是用冷言冷語激勵我們。
哭過被安慰過也被罵過的蘇安漸漸平靜下來,我們四個各回教室,繼續我們的學習。
按照學校的規定,寄宿的學生每周三下午可以回家一趟,當天晚上返校。因為學校的飯菜不好,學生利用這個時間可以回家取些自家的饅頭和菜,改善一下生活,取名為“取馍時間”。
終于熬到周三下午,對家的渴望讓五裏地在我們腳下很快就蹿過去了。
Advertisement
僅僅三天沒有吃到家裏的飯菜,此時覺得簡直是好吃得不得了。
吃飽喝足,帶上足夠多的饅頭和菜,我們又踏上了返校的路程。腳步還沒邁進校門,就想着距離周六還有幾天。
日複一日,我們不再想家,我們也開始習慣寄宿生活。
日子很快到了冬天。宿舍裏沒有任何取暖的工具,每天晚上都要猶豫好久,才有勇氣鑽進被窩,用體溫慢慢去暖和冰涼的被窩冰涼的褥子冰涼的地面。
偶爾有同學不知道從哪裏弄到裝滿熱水的葡萄糖瓶,這在我們每天喝水都要節約的日子裏,可是極大的奢侈。這個瓶子在我們中間傳來傳去,直到它變涼,變冷。
慢慢地,宿舍裏安靜下來,我們都進入夢鄉,夢見躺在家裏暖和的熱炕上,卻總是沒有躺夠就被吵醒,新的一天開始。
冬日寒冷的學校裏,很少看到蘇安的身影。她虛弱的身體三天兩頭生病,一病就是好久,請假在家,惹得我們都很羨慕,笑稱她“在家度假”。
日複一日,我們完全習慣了“氫二氧煮南瓜,再加一把氯化鈉”的學校飯菜,我們習慣了在寒冷的冬天站在宿舍外面曬着太陽吃着冰涼的饅頭,我們習慣了睡在冰涼的被窩裏說笑打鬧,我們習慣了酷熱夏天口渴難耐撬開教師用水的甕去偷水喝,我們習慣了每晚下自習後在操場某個固定角落裏說說悄悄話,我們習慣了每次回家取馍的路上放慢腳步享受着四下無人的安靜。
時光真的如流水,三年初中的日子很快就過去。
備戰中考的日子裏,我們四個還依舊每晚在操場上聚會,只是不再說什麽悄悄話,而是哪道題題怎麽做哪個單詞怎麽寫。
每每這時候,娜娜總是比我們優秀,經常為了學習的事情,我跟娜娜吵得面紅耳赤,蘇安在一邊幫着正确的一方,甜姐總是微笑着聽着我們争論。
眼看中考的日子就要來臨,不争氣的蘇安偏偏在這個時候又中暑生病,沒能參加中考。
中考的地點在縣城中學裏。
我們受到極其不一般的待遇,學校的廚師換着花樣給我們做好吃的飯菜,住宿周圍由老師幫我們維持秩序,确保安靜不吵鬧,猶如公主王子一般地結束了中考。
趁着離回家有段時間,我們三個人去參觀縣城重點高中,看着整整齊齊的校園,還有放着雙層床的學生宿舍,我不由地感嘆“要是能來這裏上學該多好”!
習慣打擊我的娜娜不屑地說:“來這裏就能考上大學呀?!關鍵看自己,我認為我自己在哪裏都能考上大學,哼!”
中考結束了,我們可以過一個輕松的暑假。可是暑假之後,我們去哪裏上高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