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訓練
當老師的總有那麽幾個比較偏愛的學生。
奧爾德教練從業大半生, 教出過無數優秀的學生,總有那麽些讓他至今念念不忘的孩子。
Liz就是一個。
小姑娘天賦絕佳,小小年紀就出了四周跳。
更難得的是,她身上天然有着令人折服的力量美。
當時她決定放棄回國的時候, 奧爾德是最遺憾不舍的一個。
連帶着這幾年裏奧爾德也開始偏愛亞裔弟子, 後來他曾在很多小姑娘身上都看到過一些Liz的影子, 只可惜, 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遇到過有能力超越她的人。
這一次他被謝如葦說服,到中國來辦冰上中心, 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源于因為Liz和Raymond而對中國和中國運動員抱有一份天然的好感。
本來他想着,這回他親自到中國來,沒準能挖掘到一些擁有媲美Liz那種天賦的姑娘, 萬萬沒想到,這一來居然把本尊挖出來了。
這實在是意外之喜。
等到唐黎和江銳為戴維和希拉示範完畢,奧爾德立刻迫不及待地走上前去。
“Liz!”
冰面上,唐黎聞聲回眸,看見飛快從二樓下來的奧爾德,忍不住眼露笑意:“奧叔,好久不見啊。”
奧爾德與她印象中的樣子沒什麽大的差別。
奧爾德已經五十多歲, 年輕時挺拔纖細的運動員身材逐漸發展得越來越圓潤,成了個靈活的胖子。
這兩年他身上唯一的差別大概是原本一頭淡金色的頭發褪成了銀白色,襯着他白偏紅的膚色, 愈發顯得和藹可親起來。
Advertisement
奧爾德是謝如葦曾經的教練, 按照輩分來說, 唐黎和江銳都應該喊一聲師公。
然而奧爾德是個不愛講究輩分的性子,他和謝如葦本身年紀相差得不大,就非要兩個小孩子喊叔叔。
他一溜小跑來到場邊, 朝唐黎招招手,一副想跟她到邊上長聊的架勢。
唐黎偏頭看了江銳一眼。
還沒說話,江銳已經領會她的意思,點頭開口:“去吧,等你們聊完再說。”
于是唐黎也不啰嗦,直接轉身往場邊滑。
江銳這邊,剛才圍觀了全過程的方信維跑過來,趁着江銳背靠着圍欄,頓時往他身上一撲,說道:“喂,你和我唐黎女神這是什麽情況?”
江銳也不藏着掖着,聞言露出得意的笑意:“就你看到的這樣呗。”
“真成了!?阿銳你行啊!”方信維驚喜地一捶他肩膀,又問,“冰舞還是雙人?”
“雙人吧。”
其實對他來說,冰舞和雙人都行,只要搭檔是她,他就願意滑。
不過他是了解唐黎的。
如果撇開一切顧慮,讓她自己選,她肯定也會選雙人。
……
唐黎和奧爾德聊了二十多分鐘。
跟他說明了自己和江銳的打算之後,奧爾德又詢問了一些她這幾年的事。
唐黎對家庭方面的事不願多提,只詳細說了點冰舞方面的情況。
奧爾德仿佛也察覺到她的刻意避而不談,于是将全副心思都放在他們轉項的正事上。
末了,唐黎忍不住問了句:“奧叔,你真覺得我和江銳練成的可能性大麽?”
當然,她所說的練成肯定不僅僅只是兩人成功搭檔,而是搭檔之後将技術提升到國際水準。
聞言,奧爾德笑了笑:“只要你們兩個有信心,其他的事就好辦。”
比起唐黎自己,奧爾德顯然樂觀多了。
“只不過嘛,我得先詳細了解一下你現在的技術水平,然後幫你們兩個制定一份全面的訓練計劃。”
奧爾德行動力十足,跟唐黎了解完情況之後,就叫來了副教練,帶着唐黎和江銳兩個人去做了個全面的體能測試。
他對江銳的水平已經非常了解,但作為一名雙人滑選手,與男單選手所需要的身體素質側重點不同。
雙人滑中有着大量單人項目所沒有的抛跳、托舉和撚轉動作。
雙人和單人的撚轉動作區別極大,與冰舞中的撚轉也不一樣。
單人的撚轉步是單足轉體一周或者數周;冰舞的撚轉步則是兩個人同步進行單足轉體;可雙人滑的撚轉,其實就是撚轉托舉,女伴需要被男伴托舉抛起,然後在空中完成轉體動作,然後再由男伴扶住平穩落冰。
而雙人的托舉與冰舞中的托舉也不盡相同,冰舞中的托舉,男伴的手不能超過肩膀,而雙人中的托舉男伴的手需要超過頭頂。
這種種的差別之下,對從男單轉雙人的江銳的身體素質就有了很多新的要求。
初步的測試之後,奧爾德給江銳制定了一系列的增肌訓練,主要針對的就是提升手臂和肩背的肌肉力量。
而唐黎那邊,訓練列表就長多了。
奧爾德給她列了一長串五花八門的恢複性訓練。
首先,自然也是得增肌,增加腿部肌肉力量,以及體能訓練。
雙人因為技術難度更高,動作強度大,一套節目中雙人選手往往比冰舞選手要消耗更大量的體力。
而有了好的體力才有後面提升技術的基礎保障。
增肌之後,就是恢複跳躍訓練。
唐黎這些年幾乎完全沒練過跳躍,想要逐一将三周跳練回去,是個艱難的大工程。
對此,唐黎顯得有些緊張,反倒是奧爾德對她信心很足。
這些年他也帶過一些在發育關上遺憾沉湖的女選手,不過奧爾德門下大約有近半數的女選手後來都成功練了回去,至少都能夠達到發育關之前的水準。
以唐黎的跳躍天賦來說,恢複五種三周跳的成功率還是相當高的。
跳躍訓練之後,就是唐黎和江銳兩個人共同配合的抛跳、托舉和撚轉訓練了。
那才是雙人項目的重頭戲。
只不過現在去考慮那些還太早了些。
一系列的訓練計劃制定下來,将唐黎的時間榨幹了,時間表安排得滿滿當當。
方信維他們來ANIC試訓的時候是在學校請了假的,除了重要的課程可以上網課之外,平時不需要再去學校。他們将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到了訓練中。為了試訓結束後能夠在ANIC留下來,所有人都拼盡了全力。
唐黎不太想影響到大學的課業,跟奧爾德商量之後,決定平時照舊去學校上專業課,選修的課程就跟學校方面溝通一下,按照現役運動員的标準,适當放寬要求。學生會那邊更是直接暫停了所有工作,重心都在訓練上。
于是唐黎接下來每天的行程,基本就上半天的課,然後就跟江銳一起去ANIC報到訓練。
日子在計劃表安排的節奏下快速向前轉動起來。
……
……
ANIC三號練習場最近半個月來專門開放給他們倆練習。
副教練阿爾曼·沃羅諾夫是專門負責跳躍訓練的教練,自從半個月前他親自與奧爾德一起為唐黎制定了恢複計劃,接下來的每一天,他都幾乎在震驚中度過。
阿爾曼·沃羅諾夫是俄羅斯人,剛加入奧爾德的團隊沒幾年,因此并不認識唐黎。
在見到唐黎之前,他也曾經多次聽奧爾德說起她。
當時他只知道奧爾德曾經有過一個極具跳躍天分的弟子,如果能夠一直滑下來,沒準已經在國際上一舉成名了。
半個月前聽說她重新練習跳躍,他雖然沒說什麽,內心卻覺得希望不大。
對于專業的選手來說,幾天不上冰、不跳躍,冰感都會有很大的差別,她都五年沒跳過了,這一上來就要轉雙人,跨度如此之大,成功的可能性十分渺茫。
按照奧爾德對他們兩個的期望,是打算讓他們花一年的時間在一起磨合,下個賽季正式參賽。
沃羅諾夫覺得這個時間給得也太緊張了。
以他的眼光來看,光是恢複五種三周跳,以及幾種三周連跳,至少就得三到五個月的時間。更別提抛跳撚轉至少又得花半年時間磨合。
——直到他後來親眼看到了唐黎的訓練現場。
訓練計劃定下的第一天,唐黎上冰直接将六種一周跳全過了一遍。
只一眼沃羅諾夫就知道,這姑娘的跳躍功底實在太紮實了。
第二天,她又成功跳出了五種兩周跳。
第三天,阿克塞爾兩周跳也成功了。
看得沃羅諾夫目瞪口呆,直呼神奇。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五年間唐黎私下裏也曾偷偷跳過,只是成功率與當初實在沒法比,十次裏有七八次會摔,後來逐漸跳得越來越少。
這一次她跟着教練們系統完善地從頭一步步練起,有些技術動作仿佛已經成了她的身體本能,一旦被喚醒,就能徹底複蘇。就仿佛無數的珠子被一根線串聯起來,只消輕輕一拉,就全數整整齊齊排起了隊,一通百通。
第十天,除了阿克塞爾三周跳之外,其他五種三周跳的成功率都達到了70%以上。
半個月後,她跳出了3T+3T的連跳,平穩落冰。
她的進步速度不止震驚了沃羅諾夫,連在ANIC試訓的選手們都吓了一大跳。
之前江銳決定和唐黎搭檔的消息一傳出來,一開始很多人不看好他們,都覺得他們兩人轉雙人的決定太過離譜。
圈內公認,兩個雙人項目之間有壁,雙人轉冰舞可以,冰舞轉雙人幾乎不可能。
跳躍技術就是最大的難關。
很多人都在說江銳與其找她搭檔,還不如找現成的女單選手。
直到他們眼睜睜目睹了唐黎的跳躍技術一路起飛,短短半個月時間裏,連三三連跳都練出來了。
對此,之前背地裏嘲諷過唐黎的某位女單選手感慨地表示:“這就是大佬的世界麽……果然不是我等凡人可以相提并論的。”連一絲絲嫉妒的心情都生不出來了。
九月份到了末尾。
ANIC為期一個月的試訓結束了。
非常遺憾的是,這一批選手中只有一個人留了下來,就是ACE的方信維。
他在這一個月中進步極大,在教練組的幫助下,将兩種四周跳穩定了下來。教練組們經過商議之後,一致決定留下了他。
十月起,國內的賽事正式開啓了——
即将到來的,是十月中旬的全國俱樂部精英聯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