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床簾外頭的燈不知什麽時候已經熄滅了, 宿舍裏徹底黑下來,世界變得寂靜無聲。淩晨的夜只屬于所有失眠的心事和天上的星星,但鄧川的心事已經在眼淚中徹底了結, 她在被睡意徹底裹挾的最後一刻裏迷迷糊糊地想:她還沒有見過北京的星空。
接下來的日子并沒有因為某個人心境的改變而發生什麽變化, 所有的一切都平穩地向前推進着。
周知和李明棠在軍訓過後就參加了學校裏2+2留學生交換項目的選拔考試,期末考過後成績公布,她們倆都順利通過筆試, 開始準備下一輪的面試。
謝遙則對出國的項目沒什麽興趣,她的目标是保研,p大保研對績點的要求較高, 不太看重本科生階段的其他活動。這讓謝遙的社恐屬性得到了尊重,期中考後, 她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圖書館裏, 鄧川很少能在晚上十點前的宿舍見到她。
至于鄧川, 她還是沒有得出關于未來的什麽答案, 現下她只一門心思地做好她該做的事情, 機會還有很多,她現在一點也不急。
機會果然紛至沓來。
期末考過後,p大今年的新生獎學金也公布了,這是p大全校範圍內的獎學金,基于高中成績, 社會公益經歷, 獲獎情況等因素綜合評比,家庭困難的學生也可以進行自主申請。
基于大創比賽的初步獲獎, 以往學習狀況,入學成績的綜合評比,甚至還提交了筆面資料, 最終,鄧川成了經管學院二十位新生獎學金得主之一。
她也是金融與經濟專業裏唯一一個獲獎的新生。
因為新生獎學金的入選,在期中考後舉辦的學生代表大會中,鄧川也得以代表金融與經濟專業出席。
鄧川的輔導員是位性格開明的中年男子,南方人,說話有些口音,但是并不嚴苛,請假只要說明原因,很容易就通過了。對于學生的一些矛盾,也很夠設身處地的幫忙解決。
因為容易請假和好說話,學生們對他都印象不錯。鄧川因為獎學金和學代會之類的學生事務跑他辦公室跑得勤,一來二去跟他也熟悉了。這位老師有時會喊她來辦公室幫忙整理資料,到最後,鄧川不是班幹,卻也被他拉進了班幹部的群聊,美名其曰跟大家好好交流。
鄧川挺不好意思,發現輔導員把她拉進去之後還想退群,被群裏的大家攔住了,一群人平時都看她跟高嶺之花似的,這時候好不容易有個接近的機會,紛紛在群裏用表情包刷屏,讓她別走。
都是年輕人,大家漸漸就混熟了。平時這個群除了傳達各種學院發下來的通知,就是插科打诨,聊聊今天的課好難,英語課的耳機壞了讓大家都沒法做聽力,跑進教學區的貓竟然闖進了教西方經濟學的老教授課上,被教授當堂拎了出去。
在作業不多的周末,大家也還約着出去住民宿,學委是一個很會做飯的廣東女孩子,在民宿的廚房裏給大家下廚。她很喜歡鄧川,特意給她開小竈做煲仔飯吃。自帶砂鍋,只此一份,引得大家紛紛抗議,最後每個人都在鍋裏囫囵嘗了一口,沒嘗出什麽味道來。
良好的人際關系,免去了大部分的麻煩事,鄧川在學校生活中逐漸如魚得水。
不知道是不是鄧川的錯覺,北京的秋似乎來得很慢,也很短暫,秋老虎剛剛遠去,天氣開始一天一天地轉涼。操場那一頭,紅旗在空中飄揚,校道的這一頭,行道樹枝頭的紅葉落到地上,被清掃至道路兩旁。天空藍而悠遠,映在p大著名的那個湖面上,湖面無風而動,天空便泛起點點漣漪。
p大作為國內有名的高校,學校裏的漂亮景觀其實不少,許多大一新生剛進學校,還會專程去校園裏的各個地方打卡,體味百年名校的魅力。
但鄧川最常去的地方還是圖書館,p大的圖書館建設得十分現代化,坐落在學生生活區的附近,鄧川從健身房出來往右拐,幾乎不用走多久就能到。
圖書館的旁邊有個咖啡廳,平時也有許多學生在裏頭點杯咖啡,掏出書來學習,咖啡香和學習的顧客都十分安靜,空氣中只有音樂在流淌。不過在咖啡廳裏學習的一般都是留學生。鄧川不太清楚這是什麽原因,但事實的确如此。
走在校道上,紅葉常常在不經意間落到肩頭,在因為早起而無法徹底清醒的清晨,鄧川常常在圖書館旁邊的這間咖啡館裏買一杯美式,帶着上到圖書館的五樓,在她常坐的靠窗的那個位置坐下,一邊翻開書看,一邊慢慢喝完。
在咖啡香,紅葉,專業書上的鉛塊字裏,鄧川穿上了厚厚的外套,空氣也變得越來越幹燥。鄧川在某一天低頭看書的時候突然流了鼻血,她第一次用身體的變化感知季節,徹底得知了冬天已經到來的消息。
結課的前幾周,課程都以複習和自習為主。這天的最後一節課是微觀經濟學,下課鈴聲響過之後,鄧川收拾完課本,把包提在手上,準備按照慣例跟周知一道去食堂吃飯,然後去健身房,再分道揚镳,周知回宿舍,她去圖書館。
臨出門的時候,在講臺上被問問題的學生圍住的老師出聲喊住了她:“鄧川。你等一下。系裏有事跟你說。”
教微觀經濟學的老師是鄧川所有專業課的老師裏最年輕的,她是一位三十出頭的女教師,身上的氣質跟小姑姑有點像。鄧川覺得她很親切,有時候去問問題,态度也不免變得親近起來。
不過除了偶爾的請教,鄧川和這位老師的接觸也不多。
鄧川不知道這位老師找她有什麽事,拍了下周知的肩:“別等我了。我這邊不知道要多久,你先去吧。”
周知說了聲“好”,沖着她揮揮手:“有事兒打電話給我啊。走了。”
周知走得潇灑,她的背影消失在樓梯轉角。鄧川提着包,站在教室門口等着還在給人解答問題的老師。相熟的同學一個接着一個地出來,跟她打招呼。
招呼打得正熱鬧,老師出來了,她拿着課本,提着電腦包,騰不出手去拍鄧川的肩膀,只沖着她揚了揚下巴:“挺熱鬧啊——都不去吃飯嗎?鄧川,我們走吧。”
鄧川假裝沒看見一行人沖着她的擠眉弄眼,跟在老師後頭走了。
老師走在前頭,轉頭沖着她招呼:“走這邊。我們去系主任辦公室。”
鄧川應了聲好,加快幾步,走到老師旁邊,伸出手,想幫忙接過她手上的書,被老師笑着躲開了:“不用。你還挺貼心。知道系裏找你什麽事兒嗎?”
鄧川誠實地說:“不太清楚。”
老師說:“我先跟你透個底兒,有個一年的交換生項目,系裏拟訂了你做人選。”
鄧川心裏驚了一下,偏過頭,問她:“老師,是去哪裏的交換項目啊?”
老師聳了聳肩,她應該也在國外留學過,這個動作做得格外潇灑:“按照往年的慣例,可能是劍橋,可能是牛津,我也不是很清楚。你待會就知道了。”
鄧川只能說:“謝謝老師。”
“嗯。不用謝。”眉目秀麗的女老師偏過頭看她:“你應該沒有什麽困難吧?金融經濟專業本科畢業是沒什麽競争力的,去交換對你以後的學習生活都很有幫助。”
鄧川含糊着“嗯”了一聲。
看她這樣子,老師眼裏閃過一絲好奇,但她也沒多問,兩個人沉默着走了一段路,系辦公室很快就到了。
辦公室裏已經坐着幾位老教授和系主任。見她倆進門,坐在門邊的那位教授順手就把門阖上了。
主任見鄧川進來,和藹地指了指他面前的一張空椅子:“鄧川同學,坐。”
鄧川此前因為新生獎學金和學代會和系主任有所接觸,而辦公室裏的幾位教授有些她認識,有些她不認識,她沖着教授們點點頭,小心地坐下來,微觀經濟學老師自顧自地找了個位置坐着,給鄧川倒了杯水。
見鄧川在椅子上坐下,主任從桌子上拿起一個文件袋遞給她:“鄧川,別緊張。張老師跟你說過了吧,今天叫你來是好事。”
鄧川接過文件袋,認真地看着系主任,等着他說下去:“我們經濟與管理學院一直以來都有着專項人才的培養計劃,現在有一個為期一年的交換生項目,今年是和牛津,院裏通過相關考慮和考察,決定把這個名額委派給你。”
“文件袋裏是你以往的資料,但是還不夠全面,你把以往的獲獎經歷和成績單,還有個人評價,照着裏頭表格的形式完整地填上去,交到系裏來。”
鄧川捏了捏手裏的牛皮紙袋:“老師,具體……是什麽時候過去?”
“大一結束之後,你大二過去交換一年,大三可以申請留在那邊,也可以回來,考慮研究生要報考的學校。”
見鄧川若有所思,系主任把微觀經濟學老師倒好的水往鄧川那邊推了推,和藹地說:“你是個很聰明,很有潛力的孩子。系裏的老師都很看好你。到時候你回來,個人能力會有很大的提升。到那時,面對的層次和眼界都會不一樣,不管你是要留在學校,還是要報考更好的大學,學校都支持你。”
“專項人才培養計劃的目的也在于此,希望你能抓住機會,好好學習,學成歸來,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系主任的話說得十分情真意切,鄧川聽着也難免動容。她站起身,沖着滿屋子的老師鞠了一躬,認真地說:“謝謝老師。但我想……先跟家裏人先商量商量。能給我幾天好好考慮的時間嗎?”
“可以。”系主任倒也沒有因為鄧川的話而感到惱怒,他見過很多在這個機會面前喜形于色的學生,鄧川的卻步雖然少見,但這份冷靜也十分可貴,“你和家裏人好好商量,我相信,他們一定不會拒絕這一個讓你變得更好的機會的。”
鄧川攥緊手裏的牛皮紙袋,沖着系主任和教授們又鞠了一躬,在系主任可以離開的示意下,轉身推開了辦公室的門。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1-07-19 08:01:16~2021-07-19 20:47:4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培根要開始戒糖了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許佳琪yyds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