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那天回家後,兩人簡單梳洗一下倒頭就睡了。
接下來連續兩天,程允都帶着楊鴻進到店幫忙,柳文那邊實在頂不住,暫時關了騰雲鎮上的店,把人全部帶到南明城去,等他們快速上手後,就做回了甩手掌櫃。
新店的生意一如既往的好,連續幾天每天都爆滿,在門外等位置的人多得不得了,但因為食材備量不足的問題,每天店裏只限量派發一百個號碼牌,以至于近些天南明城裏的人見面第一句問的都是:“你有拿到悅瓊樓的號碼牌嗎?”
一號難求的局面就造成了有些人一大早去搶號,随後高價轉手讓出的情況。雖說這種情況能從側面反映出悅瓊樓的生意好,是城內難得一見的盛況,但另一方面也是損害了真正的食客的利益。
程允沒想到自己在古代也能做出這等好成績,連開個酒樓都能遇上古代“黃牛黨”,要是放在後世,這妥妥能成網紅店了。
他想了想,搬出了“實名制”的做法。
這年頭沒有什麽身份證,到票號存錢或到當鋪典當都是靠畫押,但大家都默認以這種方式就能指定這個人,不會懷疑是別人假冒。
因此程允就想出了來拿號的人要先蓋個手印再簽名,等叫號入內吃飯的時候就要報上自己的名字再對着确認是否是本人的辦法。
剛提出這個做法的時候,柳文還擔心會不會讓食客們覺得不尊重他們,連吃個飯都要畫押,這陣仗也未免太誇張了點兒,然而當這個做法一開始實行,大家都報以支持的态度。
南明城的大戶人家不少,他們會派家丁一大早來悅瓊樓排隊拿號,可耐不住有些為了賺錢的人,不顧天氣寒冷,提前一晚上就睡在悅瓊樓門口,直接等到第二天開店,你要是說他們,他們還說自己就是想來試一下火鍋,號又不能不給出去。
想來悅瓊樓吃飯的人不少,但為了吃一頓飯就讓家裏的小厮去排一晚上的隊确實又不太值得,最終不少人都只能選擇花錢消災。
畢竟只需花費十幾十二文就能買到一個號,這對住在城裏的富貴人家來說,實在不是什麽大事情。
可除了這些人以外,還有許多慕名而來的食客,他們都聽聞了新悅瓊樓有“火鍋”這種新鮮玩意兒,單從名字上來看,完全看不出這到底是個什麽新品種,不少人不遠百裏想來一探究竟。
然而一號難求的狀況,加之黃牛黨的催生,讓這些真正想來吃上一頓的人望而卻步,後面甚至發展到競價買號的情況,一個號碼牌能被喊價喊至一兩銀子,許多人即便想吃都吃不了。
這些黃牛黨損害了真正想吃飯的人的利益,就連官府的人都來了解過情況,試探柳文會否有辦法解決。
新悅瓊樓的火爆是大家都能預料的,但火爆到這種程度卻出乎了大家的所料,最終柳文實在無法,只能接納了程允“實名制”的建議。
出臺了這個舉措以後,大家拿到的號碼牌再也無法轉讓給別人,富商們花了大錢卻因為對不上號被攔在門外,無論你是誰,在悅瓊樓的等位區都一視同仁,這讓好些拿不到號的食客們大感痛快,而那些黃牛卻被問責、賠錢,漸漸地這股風氣終于散去,真正想來悅瓊樓吃飯的人也總算能安下心來。
南明城距離鐵村有一段距離,等新店的經營都上了軌道以後,程允就沒再下店幫忙了。
他和楊鴻進窩在家裏,努力研究新的菜式,如今悅瓊樓也有他的一部分,不再是替別人打工,程允做起來就比以前上心多了。
但楊鴻進近兩天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總是喜歡往外跑,有時候午飯時候到了也不回來,讓程允在家擔心得要命。
大概就像每個孩子必經的叛逆期,程允在心裏安慰自己,他作為半個家長也不好管束得太多,因此盡管擔心,他還是樂見其成,希望他能多點接觸這個世界。
村裏近來都在傳城外修路的事情,程允之前在南明城吃飯的時候聽隔壁桌的人說了幾句,沒把這件事放心上,只不過最近談這件事的人越來越多,程允多少也了解了一些。
而真正讓他明白這件事的重要性的,還是柳文那邊傳遞給他的消息。
原來之前的人想的沒錯,京城那邊不知道有哪位達官貴人要來,為的正是最近做的風風火火的悅瓊樓。
之前在騰雲鎮上經營時,悅瓊樓已經頗有名氣,一些人走親戚還會買幾罐酸菜壇子,既新鮮又體面,送禮好看又實在。
就這樣,印着悅瓊樓名字的酸菜壇子就在各大城鎮流傳,一直火到了京城去。
臨近年關,往常京中的官員都會到全國各地視察民情,每個地方只派個三四人,但今年因為悅瓊樓名聲在外,聽說竟有近十人要來!
柳文一早就收到了南明城城主的消息,這次招待京中官員的酒樓就選在了新悅瓊樓,讓他們提前做好準備。
是以程允這回才開始正視起城外修路的事宜。
李凡帶給他的信息是,目前城內正在做修路的前期準備,預計五天後所七出有物料會備齊就能開始了。
這段時間,整個南明城都有不少人去報名參與修路,整個修路工程預計維持十天,但因為近來天氣不好,偶有下大雪,工期盡量壓縮得更短,可是整個工程付給大家的費用是固定的,也就是說無論最後幹幾天,都付給每個人五百文的酬勞。
短短十天就能收到這麽多錢,之前悅瓊樓新招的那批人手有好幾個都溜了,盡管在悅瓊樓一個月也能賺上百文銀子,可比起官府的工作,短時間能賺五百文,為了過個好年,許多人都選擇了修路的工作。
柳文讓程允想想辦法,另外又給他出了個難題。
酸菜壇子畢竟是成本較低的東西,尋常人家送禮還成,但送給官府的人就不夠看了,他讓他想辦法做點更金貴的來,這批送過給官員的禮,往後也能開辟出一條新的産業鏈來。
是以這幾天程允一直閉關在家研究新産品,連楊鴻進那邊也顧不上了。
程允想了許久,總算想到有什麽成本不算太貴,卻又體面的東西。
後山有一片楓樹,上一回和楊鴻進到後山砍樹的時候程允起初沒留意,後來砍下樹幹後,從裏面流淌出白色的液體,程允還沒來得及喊住他,那呆子就拿手指劃了一下到嘴裏吃了。
程允為這件事氣了好久,可卻因此發現了這是一棵糖楓樹。
以前他曾看過一些紀錄片,關于怎麽收集糖汁制成糖漿的,之前他手頭上沒錢,也沒有這個條件,便将這件事壓在心底,可是如今有了柳文這個大靠山,就能直接把做楓糖漿提上日程了。
他到後山收集了一小桶糖楓樹的樹汁,回家後按照記憶中的步驟加熱。
由于沒有溫度計,程允只能大概估算出加熱的溫度,值得慶幸的是程允一次就成功了,成功将一桶樹汁熬制成一杯糖漿。
他用筷子挑了一些試了下味道,濃厚又香甜的糖漿有點像蜂蜜,但又比蜂蜜多了點不一樣的香味,喝起來甜而不膩,沁人心脾。
程允将這些楓樹糖漿存起了一半,另一半則倒進了事先做好的模具裏,弄成一粒粒糖一樣大小的形狀,再将它們放到冰窖裏冷藏。
如今天氣涼了,比起之前用地窖降溫,現在降起溫來要快上許多。
很快糖漿開始凝固,程允拿出敲了敲,外表堅硬,他拿出一顆嘗了嘗,外面脆脆的,一口咬下去,內裏的糖漿還沒徹底凝固,形成了軟軟的糖漿。
不過程允知道在運輸過程中糖果或許會融化或許會凝固得更堅硬,這都是不可控的,只要把糖的造型做出來就足夠了。
他滿意地将糖漿和糖果打包好放在一塊兒,打算下次李凡來的時候讓他帶回去給柳文。
這邊他剛弄妥手頭上的工作,那邊楊鴻進總算舍得進門。
程允聽到他進門的聲音,在心裏嘆了口氣,板起臉想訓他一頓,現在午時都快過了,他才舍得回家,再不好好說說他,下一回不知道野到什麽時候才願意記起家裏還有個媳婦兒了。
然而他還沒來得及訓人,那頭楊鴻進就興高采烈地跑進來,迎面就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怎、怎麽了?”程允被他突如其來的動作吓得往後退了一小步。
楊鴻進掩蓋不住的高興和激動,輕松地抱着程允的腰将他整個人提了起來,一邊轉圈一邊興奮道:“媳婦兒,我成啦!”
“成什麽??”程允被他弄得一臉迷糊,連要生氣都忘了。
楊鴻進将他輕輕放下來,嘿嘿地笑了好久,那股傻勁讓程允都生不起氣來。
他捏了捏楊鴻進的臉,正想訓他兩句,可是接下來楊鴻進的話卻讓他動作一頓,笑容逐漸凝固在臉上,心情一秒間直降到谷底——
“媳婦兒我都談好啦!過幾天我就能跟着村裏的人,一起去城外幹活去了!鴻進要賺好多好多的錢養活媳婦兒,讓媳婦兒過上好日子!”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更了三章噢~劇情連不上的記得看看前面兩章,再次感謝大家這段日子的不離不棄,愛你們(づ ̄3 ̄)づ明天繼續恢複晚上9點更新!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