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陳延青搬了只小板凳坐在營帳角落擦他的刀,仿佛什麽都與他無關。
“雪深難行,當走寒門關。”
“雁回關路近,當走雁回關!”
“京裏的少爺兵少說屁話!老子生在邊城長在邊城,這點經驗還沒有?要是走那雁回關,妥妥出不來兩萬人!”
“放你娘的屁!爺爺我跟着聖上打叛軍的時候你小子還在吃奶呢!”
......
這回援軍湊得匆忙,三十萬大軍裏頭陳延青嫡系有二十萬,再加上七萬京城駐軍,兩萬雜牌軍并一萬新兵。
因着京城駐軍所占分量不少,職位又普遍高些,軍中漸分兩派,一派為邊城系,一派為京城系,這一路行來兩系卻是摩擦不斷。
陳延玉揉了揉發漲的額角,瞥向一臉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陳延青,差點氣樂了,軍中能鎮得住這兩系的除了王爺就是他哥,王爺不好管這事,他哥......不想管這事......
于是陳大軍師過上了兩邊和稀泥的日子。
陳延青一把窄刃彎柄半月刀來回擦了六七遍,照得人影湛清,擡頭掃了營帳中吵得熱火朝天的衆人一眼,起身的動作一頓,又坐了回去,從懷中掏出一份紙筆,就着膝頭塗畫起來。
墨是石墨筆,沾點水就能寫字,軍中多用來傳急信的,陳延青和趙嫣然兩人都不識字,回回找陳延玉代筆,趙氏念信也太麻煩,陳延青就想出了畫畫這轍。
陳延玉若有所感地擡頭,正見那邊角落裏某人奮筆疾書的身影,嘴角一抽。
陳大元帥,你醒醒好嗎?你的軍隊在內讧啊!
......
姬元亦聽着天禁衛的彙報,同姬謙相似的黑眸微微眯起。
Advertisement
“寒門關,雁回關......”他低喃幾聲,忽挑了挑眉,道:“探路的人怎麽說?”
跪在下首的人玄鐵覆面,黑衣嚴裹,他聲音極為平穩道:“寒門關繞行雁回谷,五衛用了八日方回,雁回關奇峻,七衛用了一日便歸,只......受了些輕傷。”
姬元亦皺眉,道:“以七衛的身手,還受了傷?”
下首那人眼風未動,淡淡道:“二衛認為,雁回關中當有陣法。”
姬元亦抿唇,看向身側的姬謙,遲疑道:“自顯之後,陣法便已絕跡,雁回關危機難料,孩兒認為,當行寒門關。”
姬謙眉心微皺,道:“五衛用了八日不假,可這三十萬大軍卻不能,若走寒門關,至少需要一個月,戰不等人。”
姬元亦道:“可陣法之事委實太過玄奇......”
姬謙道:“先上報朝中,左右還有五日方到,這些天叫十四衛輪流去闖闖看,試出那是何陣再說。”
姬元亦嘆氣,:“若軍中個個都是天禁衛便好了。”
姬謙失笑道:“天禁衛只十六人,卻已是傾全族之力培養而來,你當那些天材地寶都是好尋的不成?”
下首那人八風不動,好似他們說的不是自己一樣。
姬元亦哼了一聲,忽然疑道:“一衛三衛呢?他們平素不是一直跟在父王身邊的麽?怎麽近日連人影都不見了?”
姬謙黑眸一彎,道:“另有任務。”
姬元亦猜到了什麽,看着姬謙難得的笑容,頭很疼,父王你醒醒好嗎?要上戰場的是你不是師父啊!
......
沈瑜林袖中彈劾王仁的折子捂得溫熱,還是沒有遞上去,聽着滿朝議論聲,鳳目微垂。
原來,他已行至關口,算算日子,最遲兩個月......便要開戰了。
寒門關,雁回關,陣法......
沈瑜林閉了閉眼,心中輕嘆,他果真有些......放不下那人了。
史載寧王初率軍,令經寒門關,忽遇雪崩,三十萬大軍未及戰場先去一半,所以後來每每同夷族交戰必險之又險,幾度軍心潰散,後有陳延青力斬夷王,方漸漸好轉。
可那些振振有辭指責他領軍無方的人如何知道,雁回關那陣法原是前朝戰神鎮國侯裴崎布來抵禦夷軍的,直至一千年後方被寧朝開國君王所破。
沈瑜林看着衆人引經據典地說着什麽“穩中求勝”,“不急一時”,“不可冒進”,沉默了。
前世他在戶部任閑職時,因着母族人丁凋零,無奈繼承了那祖傳的幾部兵書,其中便有一套萬象陣法,講的是天下陣法的起源,陣象,特點......及破解之法,作為例題,雁回關那套山石成兵陣記錄的極為翔實。
可若這麽拿出來,要如何解釋?為了姬謙将自己置于險地,他是決計不願的。
若是充做賈家的祖傳之物交上去,那也太假,賈源同賈代善俱是陳延青一般的武夫,那萬象陣法種種玄妙連他看着都有些滞塞,趙家更是......
等等,沈瑜林目光微凝,趙家人是後來上京逃難的,原籍已不可考,經歷正是空白,豈不是正好?
他前世母家亦姓趙,為顯末雲南王趙屹嫡系後裔,朝代更替,日漸沒落,而這萬象陣法是寧末一位隐居的先祖所着,埋沒百年,這番,也算他為母族積福罷。
沈瑜林打定主意,下了早朝便直奔将軍府。
陳家兄弟一走,這府裏也只剩下趙嫣然同趙氏并陳延玉的一雙兒女了,若是旁人,管家定是要攔的,可換了沈瑜林,他也只得好聲好氣地将人迎到正堂。
沒法子,連碧的例子還擺在那兒呢,這心腹宮女被發賣到了山西,鄭太妃愣是屁都沒放一個,可見這位小爺聖寵之深,哪是他能得罪得起的。
沈瑜林進門便瞧見趙嫣然半倚在繡榻上喝粥,不由笑道:“看來今日兩位弟弟倒乖。”
這些日子趙嫣然孕吐很嚴重,除了白糖糕什麽都吃不下,今天算是難得了。
趙嫣然聞言懶懶哼了一聲,道:“養這兩只小崽子,比懷探春的時候都費勁......”
說着,她忽然想起瑜林是極忌諱探春的,抿了抿唇,不說話了。
沈瑜林像是沒聽見一樣,淡淡笑了一聲,道:“娘親懷瑜林時也是這般難受麽?”
趙嫣然輕嘆道:“那會兒哪有現在好?你在肚子裏就乖巧,太太......王氏說九成是女孩,不能慣出性子八個月了還日日去立規矩......唉,是真苦啊......”
沈瑜林笑意微斂,道:“八個月了還診不出男女?”
趙嫣然撲哧一笑,放下粥碗,點了點沈瑜林額心,道:“你當一個丫頭妾還能用上李太醫啊?便是老太君,也只請到過人家兩回。”
說着,趙嫣然不由感慨道:“莫看你陳叔木木呆呆的,他人緣還真好,人家李太醫現在可是随請随到,說出去還不被嫉妒死。”
沈瑜林愣了愣,道:“人緣好?”
三品以上官員延請宮中太醫天經地義,和人緣有什麽關系?
趙嫣然白他一眼,道:“我們這樣的人家,哪裏請得起太醫?不是他人緣好是什麽?”
沈瑜林眨了眨眼,忽然有些明白了,賈家男丁官職多低微,并請不到什麽好太醫,而那些難得為着賈老封君請脈的太醫,上上下下打點的費用極高,在趙嫣然的認知裏,請太醫是一件極為燒錢的事,,而李太醫卻從未收過一兩診費,且态度極好,所以她便認定這李太醫必是同陳延青私交極好。
想通了原委,沈瑜林哭笑不得,莫說這會兒大戰當前,陳延青超品帥印在手,便是趙嫣然身上這二品诰命,也盡夠延請到最好的太醫了。
看着趙嫣然因竊喜而眨的水亮亮的杏眼,沈瑜林不知怎的,話到了嘴邊又咽了下去,笑道:“也是,陳叔在朝中很受歡迎的。”
趙嫣然有些得意地咬着唇笑。
沈瑜林心頭有些酸,若當初,母親能狠下心同紀岑和離,會不會也能像娘親這般幸福?
趙嫣然一邊費力地挪了挪有些臃腫的身子,一邊哼道:“他那人一向是吃小虧,占大便宜,臉上木,內裏精着呢!”
沈瑜林笑了笑,道:“嬸嬸說的果真沒錯,娘親如今是三句話不離陳叔。”
趙嫣然伸手在沈瑜林額上敲了一記,道:“好你個臭小子,竟拿你老娘打起趣兒來了!”
沈瑜林也沒在意,笑着閉眼受了。
見他乖巧,趙嫣然輕哼一聲,收了手,撇頭,望着繡金的紅緞床簾,道:“說來我現在日子過得像是在做夢一樣,一睜眼就有人伺候,不想吃飯還有人哄,想去哪裏就去哪裏,沒人能給我眼色看......只是怕有一天做夢笑醒了,我還抱着你在那院子裏哭着罵......”
沈瑜林沉默良久,忽笑道:“娘親已經苦盡甘來了。”
趙嫣然輕嘆道:“有時候真真是想不通,你陳叔那樣的人怎麽會瞧上我?明明,有那麽多好人家的姑娘......”
沈瑜林抿了抿唇,他見過趙嫣然哭泣的模樣,咒罵的模樣,甚至瘋癫的模樣,卻只有今日這般淡淡笑着的樣子最讓他心疼。
她是,真的在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