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下了朝會,已臨近午時,沈瑜林同沈襄的知交一一客套寒暄過,待人散盡,再擡腳時,只看見前頭一個微微佝偻的身影。
賈政。
沈瑜林頓了頓,自掀了轎簾進去了。
五月尾那賈寶玉娶親,排場極大,娶的卻是個皇商之女,他就隐有察覺,如今這番印證下來......賈家,果真是江河日下了。
雲泉松鳴琴,他曾見過,那時太子勢弱,二皇子以此琴贈韬兒,欲拉攏于他,後來被他原封不動地退還了。
千古名琴雲泉,出處竟在這暴發戶般的賈家,也算諷刺了罷?沈瑜林勾唇一笑,卻垂了眸子。
青史無痕,卻不知那代善公是何等人物。
......
沈襄微挑眉,放下筷子,接過丫環遞上的茶,抿了一口,方緩緩道:“說來,若非你祖父,為師是絕計不信徒兒是賈家人的。”
沈瑜林輕揚了揚眉,淡笑一聲,沒有打斷他。
沈襄微眯鳳眼,移步到了正堂,沈瑜林跟在他身後。
“曾有人言,代善公文可安社稷,武能定國邦......呵,那是瞎話,京中那榮寧兩府,俱是武将出身。”
沈瑜林疑惑地挑了挑眉,道:“這卻是從未聽過,他們家那樣作派,樁樁件件都在仿着書香門第。”
只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徒添笑話一樁罷了。
這話他沒說,卻聽沈襄笑道:“都是同陳大将軍一般,在戰場上拼出的家業富貴,同書宦之家怎同?原先......也不是這般的。”
二人落座,沈襄嘆道:“代善公去後,二子年幼,國公夫人史氏掌權,攪得這二府烏煙瘴氣......你這一輩的人,只見了賈氏荒唐,何曾知曉當年代善公百戰連捷的威勢?”
Advertisement
沈瑜林笑道:“還請師父給徒兒講講罷,那代善公真......”
話未說盡,額上卻被沈襄敲了一記。
沈襄面上笑意微斂,認真道:“賈家你可以脫離,但這祖父卻是不可不認。”
沈瑜林抿唇,道:“徒兒此生,只姓沈。”
沈襄也知自己話說重了,緩聲道:“我知你厭惡賈氏,但,身上流着代善公的血脈,絕不是丢人的事。”
紀家先祖何曾不是顯赫之輩?他卻惟覺那血肮髒,若非幼年時得祖父護持,他掌權後第一件事便是改族譜!
沈瑜林抿了抿唇,不知怎地忽憶起祖父嚴厲中含着期望的眸子,心中一暖。
沈襄見他面色緩和,只以為方才的話他聽進去了,低嘆一聲,道:“榮國公名為賈代善,是老榮國公賈源長子,那時天下未定,老榮國公早逝,代善公十七歲便承了父爵與兵權,随着先帝南征北戰,曾有數次救駕之功,先帝賜下免死金牌并聖谕一道,令言非有反意,刑不上賈。”
沈瑜林鳳眼微斂,他還當晉高祖竟如此看重王子騰,混淆皇室血脈一事就那般輕飄飄一張出妾書便結了,原來裏頭還有這個緣故。
......
“還有當年鎮江七役,代善公率三百輕騎反噬淮王千軍,連環之策用得爐火純青,先帝盛贊為朕之麒麟臂,至今還......”
鎮江七役的主将,不是于柱國麽?沈瑜林皺了皺眉,看來他料想未錯,這賈王史薛四大家族并那幾個異姓王侯種種功過是非,俱被人從史書上抹去了。
連那王子騰的出身,都成了“耕讀傳家”。
沈襄低嘆道:“過繼的那個也罷了,賈政可是代善公親子,竟也這樣不成器......”
沈瑜林回神,見沈襄大有幾分恨鐵不成剛之意,不禁低笑道:“如此看來,師父竟這般仰慕......祖父?”
沈襄笑道:“偏你機靈,我們這一輩的人,哪有不崇敬代善公的?為師小時,可是聽着他的事跡長大的。”
沈瑜林頓了頓,心念電轉之下,微微遲疑道:“可是《麒麟傳》?”
後世的《麒麟傳》講得是于柱國戰績,其中處處違和,後來經當朝大學者陳九洲考證,得出了“晉之麒麟,非于家将”的結論,這般看來,便當是這賈代善了?
沈襄點頭,又嘆道:“徒兒真當那時衆人猜不出你來歷麽,便是當時不清楚,細思量一番哪有不明白的?其中有不少人沖的不是為師的面子,而是代善公。”
沈瑜林沒有答話,前世今生,他的仕途從未蒙過半分祖蔭,這便夠了。
☆☆☆☆☆☆
文雅坊是京中最好的古玩奇珍彙集之所,臨着護城河那片柳樹林而建,雖是秋日,可遠遠看着,也頗有幾分意趣。
沈瑜林這日換了身便服,就像尋常的少年公子打扮,還跟風帶了把紙質檀木的折扇。
晉風尚雅,便是冬日攜扇的也比比皆是,不帶扇子,倒顯異類了,沈瑜林把玩着手中折扇,勾唇一笑,盡是風流。
錦繡笑道:“公子的畫可真是絕了,要不是錦繡親眼見着,還當那花兒鳥兒是自個兒進了公子的扇子裏呢!”
沈瑜林輕笑一聲,打開扇子,只見上頭是一幅新畫的杜鵑啼春圖,畫得不錯,只顏色絢麗了些,同他這身雪裏墨梅的長衫倒是不襯了。
“你這猴兒,同滿廷待久了嘴也油了,什麽時候寫意畫會這樣真?”
錦繡低笑一聲,不答話了。
正說着,文雅坊已到了。
沈瑜林這回一是為了給沈襄買壽禮,二便是想再瞧瞧那雲泉松鳴琴......自然,只是看看便罷。
他這些日子雖領着俸祿,卻也不多,買份體面的壽禮綽綽有餘,那琴,他可買不起。
瞧了半圈,沈瑜林便看上了博古架上那套羊脂白玉的雙瑞鎮紙,看着并沒什麽年頭,但玉質潤澤,做工也好,那雄獅口中銜的玉球上還有極精美的紋路,沈襄桌上那件黃玉長條鎮紙用了很久了,上頭還生了裂紋,也是該換了。
沈瑜林令人包好,心下嘆氣,三品大員半年的俸祿就這樣花出去了,怨不得許文琅常說,全大晉也找不出一個幹吃俸祿的清官。
從文房閣中出來,沈瑜林正欲進對面的文音閣,忽聽裏頭一陣吵嚷,接着那繡簾一動,一個人便被推了出來。
看得出推人的力道極大,沈瑜林側身避過,伸手扶了來人一把,也差些站不穩。
“你又來搗亂!真當這文雅坊後頭沒人了?”簾子一掀,卻是走出數十個護衛打扮的壯漢,一字排開,中間一個油頭粉面的青年皺着眉抱着臂,朝他們看來。
沈瑜林鳳眼微挑,朝身邊人看去,只見這人一身粗麻黃衣,戴着烏紗鬥笠,懷裏抱着一截木材,看不輕面目,卻隐隐有些壓迫感。
他的直覺一向準。
沈瑜林略彎了彎鳳眼,道:“沒事吧?”
那鬥笠男子瞥他一眼,低聲了道謝,他的聲音很蒼老,還帶着幾分慈和。
沈瑜林笑着對那青年道:“不論這位前輩有什麽過錯,你們開門做生意的也不該這樣蠻橫才是。”
那油頭粉面的青年本是憋了一肚子火氣,想好生教訓那個不長眼的東西一頓的,此刻卻見沈瑜林氣度談吐不凡,他也知曉京中多貴人,不敢怠慢,壓了壓怒火,解釋道:“公子不知,這人自三日前到我店中,抱着這截木頭說要換那鎮店之寶雲泉松鳴琴,這不是搗亂麽?初時我好生好氣地勸,你道這人說什麽?他竟道......”
那鬥笠男子輕嘆一聲,道:“雲泉戾氣極重,原先有榮國公殺伐之氣鎮着倒無礙,如今你一尋常店家持着此物,輕則傾家蕩産,重則身死累親。”
那青年怒火更熾,道:“你胡咧咧什麽?”
他身後的護衛也幫腔道:“招搖撞騙也不打聽打聽......”
“我們爺可是工部劉尚書的......”
......
吵嚷間還有人動起了手。
這般一鬧将起來,倒沒人上前圍觀,卻是因着來文雅坊的多是些達官顯貴,最厭這些烏糟煩心事,很快,店中便不剩什麽人了。
那鬥笠男子被推了一把,烏紗微飄上幾分,露出精致的側臉來,一閃即逝。
沈瑜林面色微沉,道:“鬼神之說信則有,不信則無,你動手傷人是什麽道理?”
那青年強壓怒氣道:“這是文雅坊的事,公子你還是莫插手罷!”
沈瑜林笑道:“我竟不知,什麽時候,順天府改了名字?”
門口忽傳來一道低沉悅耳的笑聲,“本王也不知道。”
沈瑜林擡眼看去,那一步步走進來的,正是一身玄底銀絲雲繡長袍的姬謙,他束着明玉冠,俊美的靥上隐隐含笑。
不知怎地,沈瑜林心中狠狠一陣悸動,他不動聲色地輕呼一口氣,再擡頭時,唇邊仍帶着恰到好處的淺笑。
鬥笠男子微有所感,烏紗簾後一雙透澈的眸子在兩人身上打了個轉。
那青年也不是個傻的,立時行禮道:“草民劉顯祖,見過王爺。”
沈瑜林垂眸,拱手道:“下官沈瑜林,見過王爺。”
姬謙輕瞥他一眼,抿了抿唇,對那劉顯祖道:“劉業的侄子?”
劉顯祖并一衆護衛俱伏着身子跪着,聞言忙不疊應道:“正是草民。”
姬謙餘光微掃那鬥笠男子,黑眸中精光一閃即逝,又道:“官員三代不行商,你這文雅坊做得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