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22
看着面前這位王大人,叭叭叭的一口氣把整個事情經過全給說了出來,就連踹口氣的時間都沒留。
陳世美嘴角抽搐了一下,再看向包拯的目光中不免帶了些異樣。
雖然從剛剛在門口的時候,他就已經感受到了,這個時代包大人在官員們心中的地位,但真當從方方面面感受到的時候,還是讓他有些無語。
不過包大人顯然是早就已經習慣了,對于面前這位王大人,已經近乎是明示的,那不願意與自己多待的表現,壓根就沒什麽反應。
他沉吟了一下,回想着對方所說的話,目光微閃,半響開口問道:
“王大人說那太監是太後身邊的?不知可曾确認過?他有沒有出示過什麽信物憑證之類的?”
包拯并不懷疑,這位王大人故意說假話騙他,因為沒那個必要。
但他不得不考慮,對方所得到的消息,是否是準确的。
有很多時候,人自己的感知,是會被蒙蔽的,以往的案子中,像是這樣的情況很多。
那些證人們,都很确定自己看到的東西,他們也确實沒有說謊,但事實上,他們的認知整個就是錯誤的。
若是按照那個方向去查,得出來的結果,很可能就是完全相反的,包拯必須得先排除掉這個可能才行。
“太後剛剛回宮不久,又一向久居深宮,與朝臣們都沒什麽聯系,她身邊的人,在下自然是不認識的……”
“不過那太監身上穿着的,是宮內總管太監的服飾,顯然是一宮的總領太監,他也有着宮內的腰牌,應該不會是說假的吧……”
被包拯這麽一問,王大人明顯的愣了一下,他回憶着那時的情景,語氣不免有些猶疑,不是很确定的說道。
雖然很想快些的把包拯送走,但包黑子的大名擺在那,也沒人敢糊弄。
這不确定的事情,他可不敢當确定的去講,要是到時候誤了包黑子的事,再被對方給記恨上,那他不就完了嘛。
Advertisement
“那王大人可知道這位公公的名字,大概多大年紀,又是什麽長相,言行舉止間可有什麽特殊的習慣動作?”
“還有,那位公公是單獨前來,還是帶着其他的小太監,可有人護送?他給你看的腰牌,具體是什麽模樣?”
“再者,他所前來的時間,又是什麽時辰,可有具體的年份日期?”
“而且,這位公公走得時候,可有什麽特殊的表現,他的神情模樣是高興抑或是其他?”
見王大人自己也不确定,話語猶疑,包拯了然的點了點頭,他也沒在這個話題上追問,而是又詳細的問起了那公公的具體信息。
王大人剛剛所說的那些,看似很是全面,基本上把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全都已經講清楚了。
但在他這樣查案的高手面前,那遺漏的簡直不要太多。
“……”
被包拯這一連串的問題,問得有些蒙了,王大人愣愣的看着包拯。
他本以為自己說得已經夠清楚了,可沒想到,這包黑子的問題也太多了些,而且這問得也太細了吧。
現在查案子,都需要把話問得這麽詳細了嗎?
心中控制不住的吐槽了一句,攝于包拯往日的威名,王大人也不敢說什麽,只能是仔細的挖空腦子去想。
但讓他尴尬的是,任憑他再怎麽想,他也完全回憶不起來那麽細節的問題。
因為當時的他壓根就沒注意這些啊。
好在除了這些細節性問題之外,還有些問題,是王大人能夠回答上來的,為了避免尴尬,他連忙就開口說道:
“那位公公年紀已經不小了,大概四五十歲的樣子吧,他似乎是一個人過來的,長相……長相應該是有些老态……”
王大人真的是努力想要多回答一些問題,但他實在是回想不起來。
畢竟那事都已經發生一個月了,而且當時他也實在是沒注意。
不過被包黑子那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只回答了這麽一點,王大人也是有些心虛,不太敢停下。
可努力了半天,最後卻只能憋出那麽一句話來。
而等他自己回過神來,都恨不得抽自己一下,還有些老态,這都是什麽話啊。
同情的看了這位王大人一眼,老實講,別說是這位了,就連陳世美,都有種懷疑人生的感覺。
他完全沒想到,包大人居然能夠問出這麽多的問題來,而且仔細想想,竟然沒有一條是多餘的。
心下那除了佩服便還是佩服,完全說不出其他的話來,只能暗暗感慨,真不愧是包大人啊。
“王大人,這戶部衙門之內,除了你,應該還有不少人見過那位公公,不如把當時守門的士卒叫來,他們該是能知道這些的!”
見王大人面對自己的這些問題,完全答不上來,憋了半天就只有那麽搞笑的一句。
包拯微微一笑,倒是也沒讓這位王大人,繼續陷入到尴尬之中,很是善解人意的提醒道。
其實這些問題,有一些,包拯已經問過了王宇。
不過對方接觸那位公公的時間,算是比較靠後的,所以很多事情,對方也不清楚。
況且就算是清楚,也不能只聽一個證人的話,尤其是在知道這件事情的人,還明顯不少的情況下。
查案嘛,偏聽偏信那是永遠要不得的,遍地撒網廣撈魚,這才是真谛。
而被包拯這麽一提醒,王大人頓時反應了過來,當下,他也不尴尬了,直接便讓人去把當日值守的士卒給叫了過來。
相比于貴人事忙的王大人,這些日日在門口值守,見多了人來人往的士卒,腦子倒是格外的好使些。
做守門的,那眼睛最重要的就是放亮,察言觀色乃是他們必備技能。
是以,包拯這些,讓王大人挖空腦袋都沒什麽印象的問題,這些士卒倒是答上了大半。
雖然因為時間過去的久,沒有能夠全部答上,回答的也不是那麽确定,但綜合了兩人的敘述,對包拯來說,卻也是夠了。
時間緊迫,皇上那邊還等着呢,包拯自然不會在這裏多耽擱,更何況人家也是明擺着的,不太歡迎自己。
包拯又不是那種真看不出眼色的人,事情問完了之後,他便直接與陳世美,出了戶部衙門。
走下臺階,回頭望了眼,想起剛剛包大人說要走的時候,那王大人猛然松了口氣的反應,陳世美忍不住搖頭失笑:
“包大人,這次下官與您一道,怕是日後,說不得也要享受這種待遇了!”
這話雖然帶了些玩笑的意味,但某種程度上,卻可能真的變成現實。
雖然與包拯走在一起,不代表着就與對方一個派別了,但陳世美是真心仰慕這位包大人的為人。
他雖然性子不像包大人那般強硬,沒有那種刀架在脖子上,也要為公理正義而奮不顧身的信念勇氣。
但與包大人接觸的時間長了,那他明顯的便能感覺到自己思想上的變化。
別的不說,這位的人格魅力和感染力,是真的很強啊。
想他當初,不過就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躲避原身既定的命運,才做出這種驚人之舉。
懵懵懂懂的穿越,那腦子裏根本一點其他的東西都沒有,說是渾渾噩噩,或許有些過頭了,但對那個時候的他,卻也差不多。
可現在呢,不知不覺間,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呢,心中竟然已經有了百姓二字了。
雖然不過只是初始的萌芽,一種被感染之下,懵懵懂懂的念頭,但已經足夠讓陳世美為之震驚了。
他是真心覺得,若是再跟包大人這麽相處下去,就算是他不被影響的成第二個包青天,怕是也要滿腦子的天下百姓了。
“怎麽,弘文覺得,這樣的待遇有什麽不好嗎?你瞧瞧,多威風啊,就連那些一品二品的大員都怕你!”
聽到陳世美的感慨,原本正想着事情的包拯,忽然笑了一下,他目光灼灼的看着身旁這位年輕的狀元郎。
話語中雖帶着些打趣的味道,但更多的卻還是那隐藏不住的期許。
歷朝歷代,自古至今,貪官的數量永遠都是多于清官的。
這不是說靠包拯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夠加以阻止的,他殺得貪官再多,其實也改變不了整體的局面。
但事在人為,若只因覺得撼動不了大勢,就什麽都不去做,那包拯也就不會是包拯了。
所以這些年來,除了堅定自己的信念,懲奸除惡,震懾貪官,讓人不敢去貪,不敢去欺壓百姓之外。
只要遇到機會,這位包大人,便想着為天下百姓,多影響多培養出幾位正直有能力的清官。
陳世美,新科狀元,雖然說才學不等同于能力,很多狀元,其實都沒有什麽能力。
但在開封府的這些日子裏,陳世美的才華和能力,包拯是能夠清楚感受到的。
只是他更能感覺到,這位意氣風發,剛剛經歷人生最高光時刻的狀元郎,他內心是茫然的,是沒有什麽目标的。
似乎人生中的前二十多年,他就只是為了讀書而讀書,考中了狀元,就已經完成了人生的目标,接下來的路不知道往哪裏走了。
這樣的人,若是不加以影響,潛移默化的引導,到時候不是随波逐流,同化在那些貪官了,就是渾渾噩噩,得過且過。
所以雖然從來沒有明言,更是從未有過什麽談心啊,勸說啊之類的舉動,但包拯默默做的那些其實更多。
而現在,陳世美所說的這句話,雖然就只是簡單的感慨。
但其實內裏蘊含着的,已經很能說明他這段時間所做之事的效果了。
只要這樣繼續下去,用不了多久,也用不着他明言,這位新科狀元,慢慢的自己就會樹立起一個人生的目标。
雖然不一定是與他一樣的,但只要是清晰的,好的,發自內心的,那包拯都是樂于見到的。
畢竟他所要的,從來都不是第二個包拯,只是這世間能多幾個,為百姓真心考慮的官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