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21
開封府包拯親自登門,別看他官階只有三品,相比于二品的侍郎,一品的尚書來說,那根本就不算什麽。
但已經足夠讓整個戶部衙門嚴陣以待了,作為戶部主事人的戶部尚書耿大人,更是帶着自己的下屬親自迎了出來。
說到這裏,其實就不得不說一下,開封府尹這個算是比較特殊的職位了。
正三品的官職,在京城這個扔塊石頭,都不知道能砸到多少皇親國戚,王公大臣的京城,那真是連朵水花都飄不起。
但另一方面,開封府作為管理京城治安的部門,有着處理一切發生于京城之內案件的權利。
即便面對的是皇親國戚,王公大臣也同樣如此。
那職權範疇,真要說起來,比之刑部大理寺甚至還要高上一等。
不過有着刑部這個專審官員案件的六部之一分權,又有着大理寺,禦史臺這兩個可以彈劾百官的部門分權。
開封府縱然職權範圍廣,甚至相當于一地的知府衙門。
但實則一直以來,在京城衆多部門之中,都是屬于底層位置的。
而開封府尹這個正三品的官職,更是京城衆多官員,一致不願意擔任的。
那具體嚴重到了什麽程度呢,從包拯之前那一位,被任命為府尹的官員。
寧願花錢找關系,做一個六品芝麻小官,也不願意前來上任就可以看出來了。
這倒不是對方傻,三品的官職都不要,主要是在這京城之內,一旦出了什麽事,那鍋肯定就是開封府尹的。
誰讓你的職權範圍廣呢,什麽事都歸你管,官職又低。
正所謂柿子撿軟的捏,那不找你背鍋找誰背鍋啊。
Advertisement
包拯之前的那幾任,每一位都是坐得戰戰兢兢的,睡覺都睡不踏實,生怕就出點什麽事情,不好處理又得自己背鍋。
不過這個職位,其實也是分人的,普通的官員坐上去,自然是膽戰心驚,又怕得罪人,又怕這怕那的,愁得頭發都掉光了。
但讓像包拯這樣鐵面無私,又有着辦事能力的人坐上去,那這開封府可就大不一樣了。
在包拯之前,開封府的衙役出門時,都是恨不得低着頭走路的,便是遇到什麽事情也不敢管。
直接當自己是瞎子聾子,那會,京城甚至還有歌謠,就是專門諷刺這些衙役們裝聾作啞行為的。
不過他們也是沒辦法,若是有可能,誰不願意揚眉吐氣的,誰願意被人挑釁着,還得窩囊的低頭。
主要是他們清楚,對于那些有着背景的人,自己要是管了,那自家大人肯定頂不住這個麻煩。
到時候不但他們自己會出事,甚至還有可能連累到其他的同僚,甚至是整個開封府。
所以再怎麽不願意,那他們也只能忍着,百忍成鋼嘛。
忍得時間長了,唾面自幹的能力不也就練出來了。
不過自從包拯來了之後,那這些衙役們再出門巡查,就完全不用考慮這些了。
只要遇到有人鬧事,管你背後站着的皇親國戚,還是朝中權貴呢。
那都不好使,犯了王法,就得鍘刀之下走一遭。
有意見,那讓你背後之人,去找我們包大人說去,看看好使不好使。
将是兵的膽,将熊熊一窩,将強強一營,這話那是有數的。
開封府的職權範圍廣,又遇上包拯這麽一個,敢擔當,敢做事,不畏權貴,剛正不阿,沒有任何私人缺陷,道德弱點的。
那引起的化學反應是極為巨大的,也就導致了開封府,從以前誰都能踩一腳,到現在誰見了都怕的華麗轉變。
據說,之前有意陷害包拯,特意推薦其坐上這麽一個位置的大臣,現在那悔得是腸子都青了,更是受到了無數人的埋怨。
甚至有些人,在包拯這裏受了氣,因為拿着包拯沒辦法,最後跑到他那個舉薦人那裏撒氣的也比比皆是。
而這做法雖然不是很講道理,但邏輯上卻是能夠說得通的。
畢竟若不是當初你的舉薦,那包拯能夠當上順天府尹嘛。
他要是不當順天府尹,還在他的蘭州坐着他的知府,那爺我能受這欺負嘛。
槽點滿滿,讓人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可卻是京城裏大多數官員,心內最真實的想法。
就連眼下,戶部的尚書以及一衆官員也是如此想的。
雖然他們自信,至少最近這段時間,自己等人沒做過什麽事情,也不怕包拯去查。
但架不住這包黑子實在是有些太可怕了,只要見到他,就忍不住想起皇上賜給對方的鍘刀,那腿就禁不住的有些發軟。
平日裏上朝的時候,包黑子身邊的大臣,就恨不得離得他遠遠的。
下朝上朝的路上,更是遠遠的繞着他走,平日裏那是能不接觸就不接觸。
現在忽然間被對方找上門來,這心裏能不犯嘀咕嘛,畢竟誰不知道,包拯是出了名的,沒有案子不登門啊。
“包大人,陳大人,不知此次前來,有何要事啊?”
耿大人畢竟是戶部尚書,一品大員,朝中老臣,那旁的不說,心理素質還是遠超常人的。
在身後那些下屬們心內發顫的時候,他面上還能笑呵呵的問着,一副正常客人來訪的模樣。
不過單單只是帶着這麽多屬下,親自出來相迎,以及站在門口,不把人往裏帶,在這隐隐對峙的行為,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耿大人,下官此次前來,是有些事情想要詢問戶部的侍郎王大人的!”
做官做到包拯這樣的,也算是古今少有,他自己也很清楚,自己在官員們心中的形象,所以除了少數的一些官員好友之外。
他除了公事,私下也不怎麽與旁的官員交際,這會心中清楚,自己的到來,八成是不被歡迎的。
自然也不會使用那些拐彎抹角,一句話分成三句話來說的試探大法,直接就開口道明了來意。
“哦?不知王大人是惹上了什麽事?”
戶部的右侍郎只有那麽一位,包拯一說,耿大人自然就知道是誰了,他回頭看了跟在自己身後的王大人一眼。
見其也是一愣,面色有些慌張的同時,還帶着一絲疑惑不解,更是求助般的看着他,耿大人心下一嘆,不由開口問道。
只是那聲音明顯的低了幾分,面上的笑意也漸漸的淡了下來,身上的氣勢倒是變得強硬了起來。
顯然,雖然知道包拯不好惹,但作為戶部的主事人,被包拯欺到了家門口,他顯然也是不準備退讓的。
不管那王大人有沒有問題,作為自己的下屬,最起碼的,不能讓其在戶部衙門裏被包拯給帶走。
“耿大人誤會了,王大人并沒有什麽官司在身,只是涉及到了一件案子,所以有些事情,想要詢問一二罷了!”
包拯是什麽人啊,作為查案的好手,那察言觀色是其必備的技能。
耿大人的神色不過只是細微的變幻,他就知道對方怕是誤會了什麽,當下便開口解釋道。
雖然此案确實涉及到了這位王大人,從那王宇的話中,聽着好像這位王大人也收授了賄賂似得。
但包拯能夠感覺到,這位王大人,應該并不知道具體的事情,也并沒有做些什麽不該做的。
這倒不是因為他有多麽相信對方,主要一點,要是這位戶部的右侍郎被收買了的話,那對方也就不用賄賂那麽多小吏了。
只這位侍郎一人,就可以将那些小吏們能做的事情,全都做了。
而且知道的人少,還能防止事情洩露的可能。
在得知包拯此來,只是為了一件案子,想要問幾句話後。
那從戶部尚書耿大人,到最下邊的守門小吏,能看出來,都是松了口氣的模樣。
之前看似友好,但實則隐隐對峙的氣氛也消散開來。
包拯和陳世美被請進了戶部待客的大廳,陪同的自然便是那位右侍郎。
相比之前,被攔在門口吹飛的待遇,在知道包拯不是來找茬的後,那明顯的待遇就來了個火箭式的提升。
不但不用被人,用那帶着防備警惕不喜的眼神盯着了,還有了座位,更是有了茶水和糕點潤喉。
相比于陳世美這個沒見過世面的,包拯對于這套路顯然已經是習以為常了,連感慨都升不起,在坐下之後,他直接便開口問道:
“王大人,月前,宮中可曾有位公公,來找你要查看陳大人的戶籍?”
知道了包拯不是來找自己麻煩的,這位王大人明顯的輕松了不少,他喝着茶還客氣的招待着坐在他身旁的陳世美。
這會聽到包拯的問話後,他沉思了一下,邊回憶着邊說道:
“包大人若是問旁的什麽人,那戶部事多,月前的事怕是早就記不清了,不過對那位公公,在下還是有着印象的!”
“戶部來往的多是官員,便是有公公前來宣旨,也很少有着這般特殊的要求,在下當時覺得奇怪,還多問了幾句……”
“那位公公說自己是太後身邊的,因着瞧那新科狀元不錯,有意招為驸馬,所以想看看陳大人的戶籍檔案……”
“當時,正值戶部月末盤點,在下實在是忙,所以将其帶到管理戶籍檔案的地方,便離開了,這之後的事情就不太清楚了……”
為了早點說完,早點讓那看着就覺得滲人的包黑子離開。
這位王大人可謂是全力的開動着自己的腦筋,試圖複原當時的畫面。
話語更是詳細到了一定程度,生怕落了哪,再讓包拯在這待着的時間加長。
作者有話說:
謝謝未聞雪名的地雷,麽麽噠(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