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陳沛的死狠狠地刺激到了端王,調整兵力後,端王就展開了猛攻。
所謂打狗也要看主人,話糙理不糙。陳沛怎麽也算是端王派過去的使者,人家說殺救殺了,實在說不過去。
雖然陳沛也不過是剛加入端王的陣營,究竟有沒有才能還是個未知,但敵方殺了陳沛,就相當于狠狠地扇端王的臉。
如今天下除了挾天子的那一黨外,就只有端王跟另外一股民兵力量最強大了。
其餘反叛的人也多,但是勢力都不強大,現在是亂世出現,之後的局面會有更大的變化。
就連男主,現在只怕還在努力招兵買馬呢。
《天下》男主的身分是皇族後裔,跟端王差不多,打的是要匡扶王室的旗號。不過他跟端王相比,還是差了許多的。
論血統,端王跟皇帝更親近,論資金地盤軍事都是端王更強。
但是這端王的操作有些憨,他是個一激就怒的人,後期做了許多錯誤的決定,使得自己的戰鬥力不斷削弱。
而且在小說早期的時候,男主所面對的敵人,根本不能跟端王的敵人相提并論。
蘇啓比蘇音小一歲,過了年就十六了。他向來喜文不喜武,生性就好動,蘇義投靠端王之後,蘇啓也就成天跟在蘇義身後混臉熟。
然而蘇義是個文官,只想當個謀士,帶來的兵都只留了一小部分保護家裏人便夠了,其餘的全都交給了端王。
偏偏蘇啓就想着帶兵打仗,想着要當大将軍。
孫氏要為自己女兒的婚嫁擔心,又要操心自己的兒子跟丈夫,怕他們跟陳沛會是一個下場。
不過短短的幾個月,孫氏愁的白頭發都多了些。
蘇音倒是沒心情多去愁啥,主要是因為随着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她的身體越發不舒服了起來。
雖然知道死不掉,折騰不折騰的,反正有系統在那裏,她沒到時間就是不會死,但是這病情反複起來還是很難受的。
有時候半夜咳起來,大晚上的要起好幾次,喝了茶後還很難入睡。
偏偏她就是臉色蒼白許多,整個人消瘦一些,身材沒走樣,黑眼圈也不長,這真是怪神奇的。
蘇啓想當兵,端王正好手下缺人手,算是為了培養自己的人,他也同意讓蘇啓參戰了。
不過考慮到蘇啓年齡還不大,尚未娶妻,便讓他一直待在後方,論危險也不是那麽危險,除非每次出去都是全軍覆沒,否則只要跑得快,蘇啓還不至于葬送性命。
端王被打臉之後就開始了猛烈的反擊,但是由于端王不是本地人,不曉得戰場的地形跟天氣,所以損失了很多士兵。
戰争持續了将近兩年,端王這邊的形勢就不大好了。他麾下許多謀士已經離開,蘇義也有了想要離開的打算。
聽說南方勢力有個叫做秦璋的,也是皇室血脈,這兩年收攏兵力,順應人心,很是不錯。
蘇義有些想要去投奔秦璋,但是那秦璋的身份到底不如端王許多,而且蘇義也對秦璋不熟悉,暫時還不敢貿然去投奔。
若是蘇音知道蘇義有這個想法的話,她估計會拼命勸他去投奔。畢竟那秦璋可是主角啊!
就是蘇義不将心中想法說出來,蘇音現在也是很期盼能夠見到男主的。
小說裏對反派的描寫很少,但是對男主的描寫卻是很多的。蘇音記得男主是英姿濃顏,很是英武帥氣。
再說反派已經是這麽風神俊朗的人了,蘇音自然就更想看看男主是什麽樣兒了。
畢竟她的時間是有限的,只有這麽幾年了,哪怕就觀賞一下,也不留遺憾。
冬日一過,戰火又持續了一年,端王勢衰,已經是頹勢。
蘇啓也十七了,孫氏覺得女兒的婚事既然已經被耽誤了,兒子的婚事那可不能繼續耽誤,于是很快就找了個蘇義同僚家的女兒,跟蘇啓定了婚。
那女孩兒蘇音也見過,是個溫婉妥帖的孩子,跟蘇啓一樣大。
蘇啓是個大咧咧的人,對女子都少有紳士風度。蘇音有時候覺得,那女孩兒配蘇啓,簡直就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好在這些年沒有陸琰在一旁刺激,蘇啓的性格比之前好了許多。
他的妻子在嫁進蘇嫁之後,很快就懷孕了,這使得蘇家上下都很高興。
既然蘇啓已經選定了要走武将這一條路,那麽将來是很可能會碰上危險的,一個不小心那小命說沒就沒了。
蘇家又只有蘇啓一個男丁,自然是希望能夠早些讓蘇啓留一個後的。
如今蘇啓的妻子有了孩子,蘇家長輩揪着的心也就放松了許多。
孫氏知道消息後,巴不得每天都守在兒媳的跟前,等着她肚裏的小家夥出世。
為這個,原本她還在操心蘇音的婚事,現在連對蘇音的婚事都沒有之前那麽上心了。
蘇音見孫氏這樣,她自己也樂得輕松。天天被人算計結婚的日子,那真是有些憋屈的。
因為小說裏的時間是分段的,小說後期是冬季會死很多人的場景,所以蘇音一直覺得,端王實在今年年末的時候遭殃的。
但是沒有想到今年秋初就打了進來,蘇啓所在的隊伍節節敗退,最後潰不成軍,城門被人撞開,蘇啓先到了蘇義這邊想要問蘇義的意思。
後來蘇義決定直接逃跑離開,否則按照敵方之前殺了陳沛的那手法,端王信用的謀士跟将領只怕也活不下來,于是一家人直接帶着少量的軍隊就離開了。
但問題比較嚴重的是,當時蘇音的弟妹還懷着七個月的孩子!
秦璋的軍隊實在太遠,投奔的時間可能要花上三四個月,加上如今亂為王了,沿路土匪衆多。
綜合多方面的考慮,蘇義還是直接選擇了投靠比較近的一支勢力,就是陸琰所在的永州那一股勢力。
然而這時候,蘇家的人除了蘇音之外,都不知道陸琰在永州那裏正擔任着一個不小的職位。
蘇義為人虛僞,卻善于拉攏。在分裂的幾大勢力中,都有些跟他相熟的人。
如今端王潰敗,他的手下四散各地,永州的部隊自然也願意吸收一些謀士将領。
蘇家一文一武,正好又在永州有幾個相識的朋友,自然也就很容易進入永州。
永州是地方官員的地盤,如今亂世四方割據,這兩年來永州城主招兵買馬,因為領導的好,還是形成了不小的勢力的。
城主自然知道陸琰跟蘇家的關系,不過他只想要有用的人才,至于手下跟手下之間有什麽過節,他沒有那個心情去管這些。
況且,蘇家少說也給永州帶了上百人的兵力來,雖說不多,但是軍隊身體素質好,況且也都經歷過戰亂,是有經驗的士兵。
那麽身為城主,自然就不好驅趕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