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玉兒那日被皇太極冷面拒絕後愁眉不展了一段時間便也好了,六年間也陸續的求過皇太極,但都如那日般被駁,久而久之玉兒也不會如開始那般傷神了。
這日,小順子奉皇太極的旨來請玉兒。皇太極自海蘭珠死後便很少見玉兒,平日不是玉兒求見就是偶爾遇見,如這次般特意召見還真是沒幾次。
玉兒問小順子:“公公,可知皇上傳我何事?”
“娘娘去了不就知道了,聖意難測,奴才也不知啊。”小順子語氣不陰不陽的,他對玉兒也是一千一萬個看不慣,但作為奴才如何也不能甩臉子給主子看的。
玉兒知道問不出什麽,但心裏也沒多少忐忑,自海蘭珠死後她便沒做過什麽了,而海蘭珠已經死了兩年了,皇太極若要對她做什麽,早該做了。
一路無話,走了不多時,玉兒有些納悶了,因為這條路不是通往任何一個宮殿的,“公公,這到底是要去哪?你确信是皇上召見嗎?”
“哎喲,娘娘,您這話說的,奴才有幾個腦袋敢假傳聖旨啊,可不就是皇上要見您嗎……至于在哪見那是皇上定,奴才只負責把您帶到了就成。”小順子在前頭引着路,低着頭,“娘娘,您腳下快着點,皇上可要等急了。”
玉兒抿着唇,跟着小順子的步伐,加快了腳程。
二人在小閣樓前停下,玉兒望着眼前的閣樓,不解的看向小順子,正待開口,小順子先道:“娘娘別問奴才了,奴才也不知,您跟奴才進去吧……”
玉兒猶疑了一下,還是踏進了小閣樓,途徑院子下人們看到玉兒皆一一行禮,玉兒沒空理會這些下人,只一位的往裏頭走。
在屋內站定,小順子高聲道:“皇上,莊妃娘娘到了。”
玉兒正打量着屋內的陳設,心中揣度着皇太極讓她來此的目的,就聽見一句“你先下去吧。”然後,皇太極從屏風後面走了出來。
小順子應聲退下,皇太極也坐在了上首,把玩着手上的玉扳指,眼睛瞟着玉兒:“好奇這個閣樓?”
“不知皇上召臣妾來此是做什麽?”
“不多看看這個閣樓嗎?畢竟福臨在這生活了六年。”皇太極環顧四周,最後定格在玉兒身上。
皇太極狀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在玉兒的心裏掀起了千層巨浪,“您說這是福臨生活的地方?!皇上願意将福臨還給臣妾了?!”
“本來就是你的兒子,朕豈有不讓母子相見的理。”皇太極笑的溫和,玉兒已經許多年未見如此溫和待她的皇太極了,一時竟有些淚盈。
“小順子,請九阿哥過來。”皇太極吩咐道。
不一會兒,蘇麻攙着福臨出現在屋子裏,福臨一進屋,看也沒看玉兒一眼,直接跑到皇太極的身邊,苦着一張臉,小聲叫了一聲皇阿瑪。
玉兒看見福臨進來,眼睛便沒離開過福臨,六年前福臨被帶走時還尚在襁褓,如今都這麽大了,玉兒激動的喚道:“福臨,你都這麽大了,快,來,讓額娘悄悄。”
然而福臨沒有絲毫動作,一直站在皇太極的身邊,也不說話。
玉兒急了,“來啊,福臨,我是額娘啊,來額娘這啊,讓額娘好好看看。”見福臨還是沒反應,祈求的看向皇太極:“皇上……”
“福臨,來,叫額娘啊。”皇太極拉着福臨的胳膊,假意的幫着玉兒。
福臨卻對皇太極搖了搖頭,又向後退了幾步。玉兒一直看着福臨,越看越覺得這孩子長得像海蘭珠,可是再仔細的瞧,确實好像也是小時候那般模樣,玉兒也不想太多,只盼福臨能喊自己一聲“額娘”。
蘇麻适時的上前,道:“格格,您別太心急,九阿哥從懂事起就沒見過額娘,初次見您難免認生,以後相處相處就好了。”
玉兒沖蘇麻點點頭,但還是不死心的瞅着福臨。“福臨……”
皇太極道:“蘇麻,先帶福臨下去吧。”
看着蘇麻領了福臨出去,玉兒一直看着福臨頭也不回的走出去,眼淚流了下來,“皇上,福臨不肯認我這個額娘,我……”
“福臨生病了,這種病也許需要你這個額娘花一輩子的時間去幫他醫治。”皇太極面上的表情沒有變化,依舊那麽雲淡風輕。
玉兒張着嘴,不懂皇太極在說什麽,但是她知道,這是對她的報複。“皇上,您要恨我,就處置了我,福臨他也是您的孩子啊!皇上!”
“退下……”皇太極沒有接玉兒的話,揮了揮手,讓玉兒退下。
玉兒還要說話,皇太極擡眼瞪了眼玉兒,“退下,否則……”
流着淚,玉兒怕皇太極再不讓福臨見她,只好退了出去。
玉兒走後,皇太極一直坐在原地沒動,直到福臨進來喊他,他看見福臨,感慨道:“福臨,以後的路要一個人走了,并且路途會更加難走。”
“皇阿瑪,兒臣不怕。兒臣是皇阿瑪和額娘的希望!”
皇太極笑了,發自真心的笑。
幾日後,皇太極在小閣樓分別召見了幾位心腹大臣商議要事。同時,也召見了哲哲,長談了一夜。
據下人們說,那日幾位大臣和皇後娘娘俱是一臉凝重的從小樓出去的。
而本該召見的人裏,獨獨沒有多爾衮,甚至連一丁點的消息也沒有透露出去。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皇太極突發疾病駕崩,而身邊守着的恰是那幾位心腹大臣以及皇後哲哲。
多爾衮等一衆朝臣及後妃皆因皇上有言不想太多人打擾為由被攔在了寝宮門口……
八月二十六,經過一系列的皇位之争,福臨登基,次年改元順治。
次年春天,科爾沁草原最西邊的海日罕村子,一直是科爾沁最偏僻的村莊,牧民不多,都為怎麽出過村子,民風淳樸,安靜祥和。
海蘭珠知道皇太極駕崩的消息後,傷心欲絕,吳克善勸了許久,才讓海蘭珠的心情平複,幾日後,海蘭珠便收拾了東西,說想離開。
吳克善勸也勸不住,只好親自将人送到了海日罕這麽個偏遠的村莊,沒人打擾,沒人認識,沒人會提起大清,日後的日子也好過些。
海蘭珠每日在草原上放放羊,看看日出日落,偶爾會對着羊群發發呆,吳克善每隔月餘便會來看看她,送些東西。
三月初四,海蘭珠閉着眼睛坐在草原上吹着風,有人坐在了自己身邊,海蘭珠沒睜眼,自然的問道:“哥哥,這次來的似乎有些早。”
半響沒有回音,海蘭珠奇怪,睜眼看去,卻在一瞬間,落下淚來。那人伸手替她擦了眼淚,溫柔的笑着說:“蘭兒,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