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九阿哥已經兩歲多了,也許是皇太極親自教養的關系,本該童真的年紀,卻比一般人家孩子要早熟了些。怯生生的被帶到皇太極的面前,聳拉着小腦袋,規規矩矩的給皇太極磕了個頭,喚了一聲“皇阿瑪。”
皇太極看着九阿哥的面龐便會想起那個草原上的孩子,他和海蘭珠的孩子,他招了招手,對着九阿哥道:“來皇阿瑪這。”
九阿哥不敢向前走,皇太極在他的眼裏一直是個威嚴的存在,他不敢有任何的造次,就算是他心中再希冀也不敢逾越。
皇太極看出了這個孩子的膽怯,笑了笑,拍了拍自己的腿,道:“來,到皇阿瑪這來,乖。”
九阿哥躊躇了一下,還是走了過去,這是第一次,皇太極對他笑,而且笑得如此溫和,九阿哥眼裏有着渴望,一個孩子對于自己父親的渴望。
皇太極将九阿哥抱坐在大腿上,摸着他的頭,眼裏有着些許淚花閃動,他的眼神充滿了慈愛,看着面前和佳珲差不多的小臉,喊了一句:“佳珲……”
“皇阿瑪,兒臣是小九……”九阿哥眼中的神采瞬間黯淡,佳珲的名字聽奴才們提起過,那是他早夭的八哥的小名兒。
皇太極明顯的一愣,道:“哦,皇阿瑪記錯了……”
“皇阿瑪,為什麽小九沒有小名兒?為什麽八哥有呢?”
皇太極被問的怔住,将九阿哥放下,面上又回複了往日的不茍言笑,道:“沒有就是沒有。”
“額……”九阿哥被皇太極突然的變臉吓了一跳,一張嫩嘟嘟的小臉泫然欲泣,卻始終緊緊的抿着唇,不讓自己哭出來。
皇太極看着九阿哥的模樣,有些許的無奈,喚來小順子,“帶着九阿哥退下吧。”
“嗻……”
小順子牽着九阿哥的手轉身退了出去,小小的身影越走越遠,宮門口的轉角處,他轉頭看向皇太極,滿眼的委屈與落寞。
皇太極斜靠在椅子上,自言自語:“可惜了,可惜你額娘是個讓朕讨厭的女人!”
起身,皇太極眼神淩冽,拍了拍雙手,不一會兒,一個親衛出現在寝宮裏,單膝跪地等候着皇太極的吩咐。皇太極背身站在寝宮殿前,說道:“接八阿哥回來吧,蘇日娜……”頓了頓,繼續道:“也一并帶回來吧。記住,不許讓任何人知道。”
“是!”
皇太極轉過身,大殿昏暗,燭火忽明忽暗,火光映在皇太極的側臉上,他面色凝重,他一直想着将這江山打下來送給海蘭珠,可現在海蘭珠卻沒有等到,那麽這個江山他要親手交給他們的孩子。也許,他永遠也無法實現海蘭珠的願望,永遠無法讓佳珲在草原上無憂無慮的一輩子,他要他和海蘭珠的孩子繼承這個江山,除了佳珲,誰也沒有資格繼承他的大清江山。
三天的路程,簡單的隊伍,看似普通的一行人,卻藏着不普通的秘密。三天後的深夜,蘇日娜帶着佳珲被接進了皇宮,沒有人看到,也沒人知道,悄無聲息的被帶到了皇太極的面前。
四歲的佳珲很愛笑,一點都不怕生,眉目臉龐都像極了海蘭珠,被蘇日娜牽着小手走進大殿。
皇太極背對着門口,佳珲看見有人,掙脫了蘇日娜,蹦跳着跑過去,拉了拉皇太極的袖子,問道:“伯伯,你為什麽一個人在這裏?”
皇太極有些莫名的轉身,那個與海蘭珠及其想象的模樣讓他愣在當場,好半天才反應過來,蹲下身子,道:“你是佳珲?”
佳珲點點頭,撲閃着大眼睛疑惑的望着皇太極。蘇日娜向前一步,福身:“奴婢蘇日娜給皇上請安。”
佳珲見蘇日娜給皇太極行禮,如此的恭敬,也生了些怯意,小跑着躲到了蘇日娜的身後。
皇太極擡了擡手,示意蘇日娜起身,眼神卻望着她身後的佳珲:“他被你帶的很好。”
“奴婢以為這一輩子都不會回來了……”
“你們才走了三年,而朕竟然覺得好長好長……”皇太極望着虛空,感慨着。
蘇日娜眼裏閃動着淚光,面容哀戚:“只三年,再見卻沒了格格……”
佳珲不懂大人們為何如此哀傷,他拉着蘇日娜的衣擺,揮舞着小手,安慰着:“姑姑怎麽了?姑姑不哭,佳珲不喜歡看見姑姑哭……”複又跑向皇太極,拉過皇太極的手,着急道:“伯伯,你快勸勸姑姑啊……”
“佳珲乖,姑姑是想念你的額娘了。”蘇日娜擦了擦眼角的淚,微笑着對着佳珲道。
這回輪到佳珲的小臉垮下了,“我不記得額娘的模樣了……”
皇太極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他将佳珲抱起來,拉着佳珲的一只小手摸上自己的面頰,道:“阿瑪在這,阿瑪一直在。”
佳珲不相信的搖搖頭,抽回自己的手,求救似的望着蘇日娜,皇太極将佳珲放下,表情很受傷,搖搖頭,說了句:“算了,慢慢來吧……”
蘇日娜不忍心,将佳珲招回自己身邊,指着皇太極道:“那真的是佳珲的阿瑪,他很想佳珲,他好久沒見到佳珲了……”
佳珲将信将疑的在皇太極和蘇日娜的身上來回的掃視,皇太極眼露期盼的望着佳珲。
良久,佳珲才皺着眉頭一步一步都走到皇太極的身邊,叫了一聲:“阿瑪。”
“哎……”皇太極難以形容此刻的心情,有激動,有興奮,還有無窮無盡的酸楚,他的蘭兒也曾經這麽盼着自己的孩子叫上一聲吧……
佳珲似乎是看出了眼前這個被稱作自己阿瑪的人的悲傷,伸手摸了摸皇太極的臉頰,笑的很甜,露出一顆小小的虎牙,“阿瑪不要難過……”
皇太極勉強的勾起唇角,笑着點了點頭。
蘇日娜和佳珲被皇太極秘密安排在了宮中很隐蔽的一處宮殿,皇太極的親衛把守,伺候的人也都是親信。
皇太極只要有空便回去看看佳珲,親自輔導佳珲的功課,教導佳珲一些為君之道,年幼的佳珲雖不是很能聽得懂,但也很認真的聽,很認真的學。父子倆的關系在這日複一日中越發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