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炷香的時間之前,帝江在看書。隔壁山頭的鄰居,秋神蓐收,又從世間帶回了一箱書。
一炷香的時間之後,帝江狠狠地把書甩在地上,大力踩了兩腳。
目前,帝江持續郁悶中……
身為一位久居西方天山之上,名揚四海的上古神獸,帝江有時也被稱作神鳥。不過,帝江自己會習慣地抹掉最後那個不必要的附加形容,将自己放于上古之神的稱謂。
世人不了解上古之神,所以也無法懂得帝江的厲害,帝江不感到奇怪。然而,恰恰由于這些不理解,導致世間對帝江的記載經常出現巨大的偏差。
帝江翻看了那些為數不多的文字,他總是被劃分在兇獸的行列。
盡管兇獸惡狠狠的形象,與帝江本人的形象不完全符合,但兇獸大都勇猛霸氣,殺傷力逆天的威名響徹四方,帝江表示這樣的描述勉強能忍。
令帝江不能忍的是,他被世人當成一只腦殼有病的胖笨鳥。
世人說,帝江擁有紅通通的身體,如同一個圓胖的太陽。世人還說,帝江喜歡邁着他的六條小短腿,拍打着他的四個小翅膀,時不時的咬住他的小尾巴傻笑。
帝江相信,确信以及堅信,這番描述和他的差別已達到十萬八千裏。
他怎麽也想不明白,為什麽一邊描寫他沒有五官,一邊讓他有事沒事咬住小尾巴。天知道,沒嘴如何咬尾巴。有本事寫,敢不敢示範一次給他看。
再說了,他既然胖成了一個蛋,誰家的雞蛋可以彎過身體頭咬尾。腰身柔軟的不是雞蛋,那是雞蛋卷,能吃的。
對帝江的所有記載,最令帝江深感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是他剛剛翻看的這本書。書中記錄了大量的民間有趣傳聞,其中一個故事提及,關于帝江是怎麽死的。
帝江對此一臉血,他明明活蹦亂跳,大家居然任意揣測他的死法,未免太不把他當回事了。
這個故事說到,帝江有兩個小夥伴,倏和忽。他們見帝江沒有五官,于是好心好意的為帝江鑿七竅。
一天鑿一竅,七天後,七竅順利完成。
Advertisement
然後,獲得七竅的帝江,他死了……
帝江看完這段有且僅有一個想法,他用生命警示世人,随便在臉上開洞是不對的行為,将會小命不保。
帝江擔憂,自己在世人心中的形象出現了嚴重偏離,他不僅是蠢死的,更是作死的。
照此下去,再經歷幾百幾千年,他不知道變成何種離譜可笑的模樣。
帝江慢步行至水邊,低頭打量清水映出的自己。
紅似火的身體異常醒目,他的腿強壯有力,他的翅膀又大又漂亮。帝江接受不能,為何對他的形容不能多用一點好詞。
他反複想了想,覺得興許是自己在天山之中居住太久,以至于世人早已忘卻了他的存在。趁着如今嚴冬過去,春暖花開,也許他是時候前往人間一趟了,刷一刷自己的存在感,順便修正那些對他的錯誤描寫。
帝江大步朝前走去,轉眼化為了人形。
他最中意的紅色變成了他的錦袍,錦袍上清晰可見金絲繡制的鳥紋。他以一支金色鳥紋的簪子束發,金色與紅色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映在陽光之下,分外奪目。
他的臉上是精致到不可挑剔的五官,眉宇間透出一股與生俱來的凜冽。他的眼眸能夠看透善惡,辨別忠奸。
此外,帝江還擁有一技之長。放眼六界,帝江堪稱上乘的樂師,衆人對他的琴藝津津樂道。
重返人間的日子,帝江将為自己正名。
看誰以後還敢寫他是沒有臉的胖笨鳥帝江。
帝江下山途中,偶遇附近山頭的鄰居三青鳥,他們正在池邊梳理羽毛。青鳥大哥遠遠地瞅見一抹亮眼的色彩,他好奇地仔細一瞧,意外發現這些紅與金的色彩居然來自久未露面的帝江。
青鳥大哥叫住帝江,關心道:“急匆匆的,這是去哪兒啊?”
帝江淡然地撣了撣自己的大紅錦袍,應了聲:“去人間一趟。”
“去什麽地方,我替你引路。”青鳥小妹立即展示了自己的善意。帝江蜷在山裏已久,此次突然外出,着實令她在意。
她的話剛剛說完,青鳥二哥悄悄地牽了牽小妹的羽毛,壓低聲音:“別問這麽直接,說得他好像下凡找不到路一樣。”
聞言,小妹偏了偏腦袋:“二哥,帝江一千多年沒出山了,萬一迷路可如何是好。”
面對小妹的困惑,青鳥二哥思索再三,勸了句:“沒事,帝江會說人話,他能問路。”
帝江原本打算與幾位老鄰居敘敘舊,聽到這席話,他果斷放棄聊天的念頭。他是窩在山中一千多年的沉悶鳥,與其它鳥溝通不了,明顯的鳥語之間有障礙。
作為神鳥,他不但會說人話,他還認識人字。
每逢秋收的季節,蓐收均會準時前往人間,了解當年的收成情況。蓐收回來時,總是給帝江捎帶一箱書,供帝江看書解悶。帝江只是太懶了而已,平時不願出門,這并不意味着,他外出會把自己弄丢。
根據書籍可知,行走世間,關鍵是帶足銀兩。天山向來多有金和玉,石青與雄黃也不少。帝江對金玉沒多少想法,可世人對羊脂白玉相當感興趣,帝江随便揣一大口袋足夠他用很長一段時間,衣食無憂。
帝江步履如飛,沒多久就踏入了他闊別已久的凡間。憑借以往的記憶,帝江來到了一座不起眼的小城,譽城。
這兒的景象與千年前确實已有很大不同,亭臺樓閣愈發的富麗堂皇。千年的時光過去了,帝江記得的建築基本上都消失不見,僅留下了一座千年古觀。
帝江約莫記得,修建這座道觀之初,他曾遠遠地看了一眼。只見道觀內白光閃爍,一位頗具靈氣的小道童正在院內清掃枯葉,那位小道童如今多半已得道成仙。
在譽城內外轉了一圈,帝江止步于一處陳舊的宅院門前。這附近曾是帝江千年前小住之地。
周圍的房屋雖然重建了無數次,面目全非,早已不是當初的模樣。可,帝江記得這兒的氣息,這裏的土地留有熟悉的味道。
如果帝江沒猜錯,這座舊宅已許久沒人住了,他可以買下宅院暫時落腳。他環顧四周,準備找人詢問。從開始到現在,帝江身邊始終不缺人,遠遠近近的圍了一大群,全在有意或者無意地打量他。
自從帝江踏入譽城,馬上引起了大夥的注意。帝江看起來特別喜慶又特別富裕,從頭到腳都在閃閃發光,而且,帝江長得實在是太好看了。
那些帝江看膩了的金飾和玉石,在世人看來依舊熠熠生輝,帝江在他們眼中無疑是一個會走路的大珠寶。
對于舊宅的處理,帝江采取了最簡單的方式。他從容地摸出口袋裏的金子,立刻有人積極為他奔走,迅速解決了從購買宅院到打掃宅院,到添置住宿所需,到最終住下的所有瑣事。
此外,另有丫環們和護院們自告奮勇到帝江家當差,但帝江微笑回絕了。他不需要人多熱鬧,獨自一人就已足夠。
見狀,有人提醒帝江:“帝公子,近來譽城的夜晚不太安寧,多幾位護院守着,總歸安全些。”
畢竟帝江人生地不熟,萬一遇到盜匪劫財又劫色該怎麽辦。帝江對此毫不在意,誰敢到他的宅院偷東西,絕對是走錯了地方,上趕着找死。
在衆人關切的目光與議論聲之中,帝江平靜地邁入院子,關上了大門。之後,他靜靜地坐在庭院的石凳,仰頭望天。
有那麽一瞬,帝江莫名産生了一種幻覺,一千多年猶如彈指一揮間,他一直在這兒,從未離開過。
奈何,時光荏苒,白駒過隙。昔日的舊友均已逝去,百年的壽命何其短暫。
天色漸暗,帝江輕輕地揚了揚手指,庭院內的燈籠一下子全部點燃了。帝江取出懷裏的書,随手丢在石桌,書面光榮可見帝江的腳印。接下來,帝江會逐步打聽一些家夥的下落,首先從收集整理這本異聞的人開始。
書中的故事多數來自民間傳聞,書內雖寫有記錄者的名字,可只是佚名兩字,帝江琢磨着對方使用無名氏的稱謂,估計是不願留下自己的姓名。
帝江不愛出門,但不要妄圖欺負他書讀得少。別以為不署名,他就沒辦法找到這些人,他非得把他們一個一個全揪出來,狠狠的往死裏抽。
抽完之後,通通面壁思過,深刻悔悟,從此認真改寫這些異聞,書寫一個絕世無雙的上古之神帝江供世人一代一代的記憶。
不一會兒,倦意襲來,帝江懶懶地打了一個哈欠,走向了房間。他随意揮手施法,屋內的擺設眨眼煥然一新,與他山中的住宅如出一轍。
帝江不習慣世人為他安排布置的物品,他出錢的目的只是為了讓一切看起來顯得自然正常。
他好歹也有在人間的生活經驗,哪些事适合做,哪些事不适合做,哪些事可以人前做,哪些事只能自己暗地裏做,他心底有譜。
帝江躺在舒适的大床內,很快進入了夢鄉。
睡到半夜,他突聞四周傳來悉悉索索的聲響,不用睜開眼他都能猜出來,傳說中的盜賊光顧了他的家。
對方的數量不少,屋頂有三個,院內有五個,守前門的一個,守後門的一個。其中一人的氣味,帝江白天曾有所接觸,是給他擡新衣櫃的某位。
這會兒,盜賊們咄咄逼人,但帝江根本不放在心上。這點人頭想給他玩半夜捉賊,簡直不自量力。
帝江慵懶地翻了個身,盜賊們瞬息間倒地暈厥。待到明天太陽升起之時,官府的大門外将會出現一串捆得嚴嚴實實的黑衣盜賊。至于官老爺如何判,不在帝江的關注範圍內。
四周回歸寧靜,帝江又一次進入夢境,夢中一抹身影忽隐忽現,一個聲音低低的對他說。
你終于回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天使蛋下凡,開啓人間之旅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