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章
小燕子提及大雜院又提到了幾個名字,海蘭察去查了,永玑突然就想起了被自己忘掉的送到了和親王府的姑娘。
他課業素來很好,因此向師傅和谙達請假時也很容易。
不過,但凡太子出宮,總是要去循貝勒府的。他下馬車的時候,永璋都等他有一會兒了。李玉提前差人到了循貝勒府。“三哥何必親自出來等我,還連件披風都沒披,你身邊的人也伺候的太不精細了。晚間我再差人送幾件披風、鬥篷過來。”他皺着眉将自己的披風解下來遞給永璋,他身量還小,他穿着到腳踝的披風,到永璋身上便只到小腿。他仔細看了看永璋的臉色,覺得有些蒼白,更是不高興,“三哥是不是身子不爽利?召太醫看了沒?可有服藥?”
“不過是将近秋狩,這幾日涼了些,哪裏要你這樣緊張?”永璋心裏對他記挂覺得熨帖,但還是勸了一句,“你很不必為我記着這些事,我日子過得很好,倒是你在宮裏,凡事小心。”
永玑只是笑着說起小燕子昨兒穿太監服要翻宮牆出宮的事,他覺得漱芳齋的戲演的很好看,就想起了宮外的戲樓,不知有沒有這樣出彩的。
永璋看着他言笑晏晏的模樣有些出神。這孩子從粉雕玉琢的小仙童,長成現在眉目如畫的少年,再有一兩年大概就要娶妻了……
“……三哥?”永玑伸手去摸他額頭,“可是不舒服?李玉!去宮裏召王太醫來!”
永璋額上突然多出微涼柔軟的觸感,只是無奈的笑:“沒有,只是一時有些走神。”
永玑卻還是不放心:“你身子不好,還是要好好按太醫的方子用藥才行。”
“知道了。”永璋揉揉永玑的頭發,“三哥不過是發現,小九已經長大啦。”
永玑還是擔心永璋的身子,心裏存着事到了和親王府。
弘晝看自己這個侄子雖然面上含笑,鳳眼卻烏沉沉的,就知道這孩子這會兒心裏擱着什麽。據說剛從循貝勒府過來,難道是和永璋吵架了?永璋和永玑關系很好,兩個人又都溫溫和和的,這情況還是第一次見。
“皇叔,前幾日祭天的時候我讓海蘭察送來的那位姑娘呢?”他心思分了一半還落在永璋蒼白的臉色上,行事就不像往日一樣委婉,弘晝看着只覺好笑。
他一邊吃着點心喝着茶,一邊慢悠悠的開口:“太子今兒可真不像平日作為。”
永玑眉一挑:“在皇叔這兒,小九總還是能松快一下的。”
弘晝搖搖頭,他在慈寧宮見永玑的次數很多,因此兩人關系也一直不錯。只是,畢竟還是太年輕了。他沒點破:“我将那兩個人送到城郊的莊子上了。”
“哦?皇叔沒問她們……”他停口,笑着看向弘晝,“索性,皇叔便和小九一起去見見這兩位姑娘,這戲還是挺好看的。”
弘晝覺得永玑笑到眼半眯起來的時候很像狐貍眼,不過他對永玑口中好看的戲很感興趣——京裏都知道的,和親王極愛看戲。
最後還是兩輛馬車一前一後去城郊。弘晝最小的兒子永璔比永玑大三歲,和永玑玩得也比較熟,就跟着一起來了,只是永玑今兒看起來心裏存着事,不知是好是壞,他也就不往永玑眼前湊,就和自家阿瑪在一輛馬車裏。
弘晝的莊子說是在城郊,其實離他的王府不算很遠。永玑下車的時候,已經打定主意回宮後在毓慶宮的府庫裏找找藥材,再問太醫要幾個養生的方子。
倒是說起莊子,永玑想起來自己手下還沒莊子呢,回頭看看額娘原來有沒有留下什麽有進項的,實在不行問大姐姐要一個就是了。
大姐姐嫁出去久未回京,他今晚可以去一趟乾清宮了,還有和婉姐姐……永玑垂下眼思量了一下:“皇叔,我大姐姐和和婉姐姐很有些日子沒回京了,皇阿瑪才帶我祭了天,這樣的喜事,小九想請皇阿瑪召大姐姐和和婉姐姐回京聚一聚,至少也要待到皇阿瑪大壽才好。”
“……好孩子,你有心了。”弘晝嘆氣。
和婉被帶到宮裏養,後來又出嫁,他只得了這麽一個女兒,自然心疼的很,只是沒什麽理由請求乾隆召和婉回來。不管永玑是想做什麽,能一直記着和婉,他就承小九這份情。
其實這兩個姑娘都算美人,一個溫婉些一個豔麗些。永玑直接的開口:“是哪位姑娘祭天時說小燕子不是格格?”弘晝和永璔在一旁臉色一變,卻沒說話。
那個長相豔麗些的姑娘立時跪到地上:“這位、這位……公子,小燕子真的不是格格,我家小姐才是格格啊!”
然後兩人開始說“自己的故事”。
弘晝聽得抽了抽嘴角:“大理寺?皇室之事你為何不到宗人府?”這樣兩個什麽也不懂的姑娘家居然能平安從濟南到京城,這就夠走運的了。
永玑沉吟了片刻:“夏姑娘,單憑你這個故事,我不能信你,只是這樣的事,我們必然是要查清楚的。你且安心在這個莊子住着,若是果然如你所說,我們定不會混淆皇室血脈。”
不提夏紫薇和金鎖怎樣一口應下來并且淚流滿面的感激他,弘晝這才知道永玑剛剛笑得像個狐貍果然是算計着他呢。這個小九……看在和婉面上他也得認了。不過這孩子,看來做事還是教人放心的。
“小九聽說皇叔很喜歡辦喪事啊,這一忙起來,人來人往……”永玑仿佛很天真的笑了笑,“下回兒皇叔辦喪事小九是一定也送禮的。”
永璔不明白永玑怎麽突然提到了這件事,弘晝有些尴尬的摸摸鼻梁,琢磨了一下“人來人往”四個字。
永玑坐在馬車裏食指一下一下敲擊着車窗。
下回兒出宮,倒是要問問哪兒有好玩兒的戲樓,漱芳齋的戲都唱到這份上了,應該快結束了吧?
永玑的馬車回皇城的速度不快,他将車窗支起來,看見街上人來人往,叫賣聲此起彼伏很是熱鬧:“停車。李玉,你去買些小玩意兒回來。宮裏還有兩個小孩兒貪玩得很。”
他坐在車裏看着,覺得皇阿瑪雖然待後宮不是很好,治理大清還是不錯的。百姓所求其實不多,上位者盡握着他們的喜怒哀樂。
李玉回來的時候身邊跟了個小孩兒,看着面生,但模樣清秀可愛,他将車門打開:“這是誰?”
“奴才鈕祜祿·善保給九爺請安。”聽這聲音和名字,永玑點了點頭,其實這麽多年來他也只遇到過一個闖到了長春宮的人,所以記得很牢。
“起了吧,這是下學了?你跟着李玉來,總不是只為了給爺請個安吧?”知道在宮外不能稱他為太子,這孩子看來很聰明啊,“你今年多大了?”
“回九爺的話,奴才今兒請假沒有去官學,今年十三了。”小孩兒握着拳頭看起來很緊張的樣子,“奴才、奴才想問九爺借十兩銀子。”
永玑挑眉,只比自己小一歲?看小孩兒都緊張得小臉泛紅了,他伸出手:“上來說話。”
鈕祜祿善保看着他的手有點發呆,将手在衣服上蹭了蹭才遞到永玑手心,手臂還是抖的。
“怎麽想起來同爺借銀子?”永玑笑,“這可是頭一回有人敢問爺借銀子。”
“奴才、奴才……奴才的弟弟病了,沒有錢醫治,方才從醫館出來時看到了李玉公公,知道是九爺,所以……”他擡着頭,目光裏盛滿期盼。
永玑揉了揉小孩兒的頭發,把腰上系着的錢袋解下來遞給善保:“行了,拿着錢回去給你弟弟看病吧。多的錢便給你和你弟弟買些東西。”
他看見這孩子就覺得像只小貓兒似的,乖得很。他錢袋裏也沒什麽大面值的錢,只裝着些精巧好看的金銀锞子。
小孩兒握着錢袋說将來一定會還他,永玑眼角眉梢都染滿笑意:将來,将來天下都是他的,這孩子就不怕他看不上?
永玑的車駕剛進宮門,吳書來松了口氣迎上來:“太子爺,皇上召您呢。”
“有勞吳公公了。”李玉幫他遞了銀兩到吳書來手裏,他微低着頭邊走邊思考皇阿瑪今兒怎麽會突然召他?
乾隆面色平靜地批着奏折,看起來沒有生氣。永玑行了禮後,規規矩矩的站在殿中等着乾隆開口。
“朕聽說,你今兒沒有去上書房?”
聽說,聽誰說?永玑仰面笑:“兒子向師傅和谙達請假了,今兒出宮去看了三哥。”
“怎麽又轉到了弘晝府上?”
這是在他旁邊放了暗衛?心裏不太高興,永玑笑容反而加大:“是,兒子想着有段日子沒看見皇叔了,都出了宮了,索性去皇叔府上轉了轉。”
“轉到城郊的莊子去了?”乾隆把朱筆一丢,盯着殿下的少年,“你知不知道秋狩将至,那些白蓮教之類的東西近來動作大得很,你還敢往城外跑!”
永玑一怔,還來不及說話,乾隆就又放軟了語氣:“朕也不是說拘着你,過了這段日子,朕帶你出去轉轉。你是大清的太子,不能出一點岔子,知不知道?”
“……兒子讓皇阿瑪擔心了,兒子知道了。”他這是第一次得到乾隆這樣體貼的關愛,連暗衛的事都不想計較了。只是笑,如春花正盛。
乾隆看得有些愣,這孩子原來還有這麽明豔的笑容:“……行了,回毓慶宮歇着吧。”
永玑剛回自己的毓慶宮,乾隆又賞了一堆東西下來。永玑笑眯眯的收了,轉身挑了些書畫古玩讓人送到循貝勒府。說到秋狩……他今兒被乾隆突然的關心驚得忘了提大姐姐與和婉姐姐的事了,明兒還得去乾清宮求道旨意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