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二更)臊子面真好吃!……
第72章(二更)臊子面真好吃!……
澤城位于華國中北部地區,大多以面食為主,全國皆知的就是肉夾馍了!
許導劍走偏鋒,沒有去熱鬧的城區,直接到了澤城最原始的農村窯洞。
“嬸子,我們又來蹭飯了!”許導熱絡的同一位中年婦女打招呼,把手裏拎着的禮物遞給了女人,是幾件在縣城給兩個孩子挑的衣服。
“來就來呗,咋還帶東西!”蔣淑芬有些不太好意思接過導演手上的禮物,上回來就給她不少禮物了。
反倒是吳樹果實惠的買了兩袋米面給蔣嬸子擡到了廚房。
他們要在蔣嬸子家住一晚,明日跟着蔣嬸子一起去縣城早市出攤。
蔣嬸子為人熱情,當晚便要做自家最擅長的臊子面招待大家。
“你們等着,嬸子給你們做臊子面吃。”
“我幫您揉面。”吳樹果主動要幫忙。
董文文看着樂樂和苗苗一臉新奇的看着窯洞,便跟苗苗道:“苗苗,你讓小哥哥和小弟弟帶你和樂樂參觀一下這裏,把你們的零食分享給哥哥弟弟點。”
“好!”林樹苗懂事地點了點頭,便和那邊有些拘謹的蔣淑芬的兩個孩子搭上話了。
林樹苗怎麽說也是和吳樹果一起長大的,就算平常有些腼腆,但言行舉止還是要大膽很多的。
“哥哥,這是你們家的房子嗎?真好看。”林樹苗看着窯洞誇贊道。
本來因為家庭狀況不好,有些沉默的楊濤聽見這個來自城裏的小弟弟的誇贊,有些不信,“這土房子,有什麽好看的。”
“好看,有種地域獨特的美,嗯……除了這裏,別的地方看不到,很美。”林樹苗有些解釋不清楚這份獨屬于這裏的荒涼的美感,但他卻覺得這裏和大城市那些高樓大廈比,美得多的多。
林樹苗趕緊把姐姐平常直播用的相機從背包裏翻了出來,想把這裏的美好景色記錄下來。
看他拿出這新奇玩意,楊濤和弟弟也很好奇的湊了過來,看這個小男孩把這裏的美景,定格在相機裏。
很快三個孩子就打成一片,天天和李老師學習的林樹苗這回多了兩個同樣上課的朋友,是的,看他們胡鬧,閑的無事都李老師只要把他們拉過來一起學習了,只有三歲的沈樂在學着幾個哥哥寫字玩得很開心。
攝影師在進院時就一直在拍攝,但大家表情都十分自然,蔣嬸子也就不知道害怕了,還以為拍攝是明天上早集市才開始。
“丫頭你這力氣真不錯,面揉得真好!”蔣嬸子感嘆道。
因為臊子面需要有韌勁的面條,所以揉的時候,需要在面中放鹽,揉成偏硬的面團。正面一旦硬了,揉起來就會很吃勁,蔣嬸子還擔心吳樹果這小丫頭揉不動,誰知道接過去面團揉的比她還輕松。
“家裏的面也是一直我在揉。”吳樹果被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家裏有你這樣的丫頭肯定很幸福,我要是有你這樣的姑娘就好咯,倆小子幫不上忙。”蔣嬸子一臉羨慕道。
“我也不知道他們幸不幸福啊!他們在時我淨搗亂了,天天惹禍被打屁股。”吳樹果想起以前和別的小朋友搶吃的回家就挨揍的事,小臉一臉惆悵的嘆了口氣。
結果她一擡頭發現整個屋子的人都靜了下來看着她,包括導演組那些工作人員。
蔣淑芳小心翼翼确認道:“那你父母呢?”
“去世了。”吳樹果不以為意道,“嬸子你看揉成這樣行了不?”
“啊?啊!行。來給嬸子揉吧,你去一旁待着吧!”蔣嬸子一把推開吳樹果接過她手裏的活。
導演組包括許導都是一臉詫異,他一直以為果果家庭就算不是小康但也應該不錯,畢竟她吃的開銷在那。現在突然聽見這麽個消息,人都怔住了。
半天回神的許導想到吳樹果的飯量這麽大,還帶着個弟弟,不禁想,這倆孩子是怎麽走過來,才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啊?
不止他這麽想,導演組聽見的人大多都發出一樣的感慨。有些後悔前些陣子讓這孩子請他們吃飯了。
還不知道自己無意中收獲了一大波同情,将要得到很多福利。
吳樹果已經開始幫忙燒火看蔣嬸子炒臊子了,蔣嬸子要連同明天賣時用的臊子一起做出來,所以放了好多肉。
一大盆五花肉下鍋這一炒,瞬間滿屋子都是一股肉香味,弄得吳樹果都有些饞了。
蔣嬸子一看這跟自家小兒子那小饞貓一樣多表情,慈愛的笑了笑,從碗櫃拿出個碗,給吳樹果盛出來幾塊已經炸得焦焦的五花肉,小聲道:“給,趁那幾個猴孩子沒回來,趕緊吃。”
“嗯嗯!”吳樹果一臉開心地接了過來,趕緊把幾塊肉放進了嘴裏,幸福的笑的眼睛彎的跟兩個月牙一樣,“謝謝嬸子!”
把五花肉炒的油差不多都出來了,又放入瘦肉一起炒,然後加入八角花椒等香料,炒出香味就放鹽,料酒,醬油,老抽和醋。
“這醋最好放我們本地的!我們本地的醋做出來的臊子味道才地道。”蔣嬸子道。
放水小火慢炖時,蔣嬸子問吳樹果和導演組,“愛吃鹵蛋不?愛吃我放進去幾個雞蛋,都是土雞蛋,可香了。”
“嗯嗯!要!”吳樹果搶先回道。導演組也說:“麻煩嫂子了。”
一通忙活擀面切面後,一碗地道的手工臊子面總算是讓大家吃上了。
吳樹果和幾個小朋友還有蔣嬸子和幾個小助理坐在炕桌上,剩下的幾個大男人坐在臨時搭的地桌上坐着小馬劄吃。
看了一圈,心裏美滋滋的吳樹果就知道自己這碗盛的肉最多,還有兩顆鹵蛋那,蔣嬸子人真好!
“果果,我的鹵蛋給你吧。”攝影師把自己的鹵蛋分給吳樹果了。
“我的也給你吧,我不愛吃這個。”
“我的也是。”
就這麽一會工夫,吳樹果碗裏就多了十來個雞蛋,就連許導也把雞蛋讓給她了,簡直讓吳樹果受寵若驚。
不過她有吃的就不會想那麽多,得到這麽多吃的開心道謝後,愉快的吃了起來。
“粗茶淡飯,也沒來的及給你們炒個菜,大家将就着吃,明天嬸子買點菜回來給你們做好吃的!”
“您可不用麻煩了,今天帶這麽多人來都夠打擾你的了。”許導趕緊制止道。
“是啊!什麽都沒有嬸子的面好吃!”吳樹果已經嗦了一大口面,結果這一大口就下去三分之一,急的嘴裏鼓鼓得感覺說道。
然後,這家夥把嬸子煮那一盆面吃掉了一大半,蔣嬸子一看不夠,趕緊又上廚房下了她用來賣的晾幹的面,又煮了一鍋。
吳樹果很少吃到撐的,這回足足吃了大面碗吃了十五碗,劇組裏幾個男人加起來都沒她吃得多!
大家吃得飽飽的後,吳樹果擔心他們這麽吃完,蔣嬸子明天用的臊子夠用,又和将嬸子邊聊以前遇到的各種好玩的事邊炒了一大鍋臊子。
一大早上,三點多,天還摸着黑,大家就幫蔣嬸子把面和臊子還有鍋和液化氣一起擡上了面包車。
“這有了這輛方便了不少,以前我只能蹬着三輪去,現在幸福不少了。”蔣淑芬摸着破舊的面包車一陣感慨。
由于吳樹果這面包車太大,進早市場太難,開到了鎮子口放好,幾人便打車跟在後面。
之前吳樹果還想把房車停在村裏,蔣嬸子極力反對下才開到鎮上。
李老師今天也不上課,帶着幾個孩子打算去早市上逛逛。吳樹果還給苗苗留了錢,讓他看見想吃的跟大家一起買着吃。
四點多的早市還只有各個攤販在為開張抓緊準備着,許導掏錢讓小助理去給大家買份早餐。
吳樹果則在幫蔣嬸子揉面,保證一會人流量上來時有充足的面拿來賣。
攝影師和導演為了不擋到人群,沒有架支架,都是靠人扛着設備,方便移動。
六七點鐘,起的早的在鎮上做買賣的開始來早市批發菜了,這些人大多不會在家吃飯,都是順便在早市吃點東西。
“來碗臊子面!”
“好嘞!馬上好!您先去後面桌上坐着等會兒。”蔣嬸子笑着回答時手上就把液化氣打開,讓剛剛的沸水繼續滾起來,拿了一團剛才切好的面就下了鍋,旁邊放了一顆小油菜。
麻利的利索點把面煮好,把臊子往上一澆就弄完一碗,吳樹果趕緊幫忙把面端給了客人,收了15塊錢。
這時候還算好的。
等七八點鐘,日常逛早市買菜的人群上來,蔣嬸子和吳樹果忙活的腳都不沾地了,這邊客人走了就要立即把桌子收拾出來。
位子本來就不夠,這面帶回去吃的又不多,最後小助理也上來幫忙收拾了,幹脆拿出一堆小馬紮讓客人端着碗坐在後面吃。
“淑芬那,這些是來采訪你的?”一位婆婆明顯和蔣嬸子很熟,看着扛着攝像機的工作人員問蔣嬸子。
“不是,人家是來記錄咱們澤城美食的。”蔣淑芳解釋道。
“淑芬做的面很好吃!人也很好很細心!”婆婆非常可愛,對着鏡頭豎起大拇指。
旁邊的食客也應和道:“我之前每次來都是為了買菜,現在就是專程為了吃這一碗面!嬸子,你啥時候在鎮上開個店啊?”
“是啊是啊!趕緊開一個吧!我也是特意來吃面的。真材實料,面做得特勁道。”
“你趕緊開一個吧,這拍完之後,這些人幫你一宣傳,肯定能火起來的。”還有大媽一點不避諱,直言道。
這也變相得說明蔣嬸子不僅面做得好吃,人緣也特別好,很受大家歡迎。
一直到十一點多,蔣淑芬才開車到家。
村裏一群坐在村口聊天的婦女老太太們一看見熟悉的面包車回來了,而且後面還跟着兩輛車,八卦道:“蔣淑芬這是勾搭男人帶回來了?”
“昨兒晚上我就見到這些車停她院裏了。好多人拿着些奇怪的設備,好像是拍電視劇那種。”
“這寡婦又要搞什麽名堂?走,咱瞅瞅去。”一群婦女磕着瓜子就朝蔣淑芬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