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被斷定克親的嫡長子(完)
不久, 就傳來了聞法大師因為玉佩沒效果,羞憤閉關的消息,聞法大師說了, 沒一年, 不會出關。“真的假的?”有個吃瓜群衆不由問道。“消息确鑿不?”
這好歹也是一方高僧哎,就這麽認慫了?也不知道找兌找兌, 方法總比困難多,要是想把話往回圓也是能圓回去的嘛,雖然有點難度, 但也是不是做不到啊。周安安排的水軍就上場了。“真真兒的,我二舅爺家的小子就住在天德寺旁邊, 聽裏面的一個小沙彌親口說的。”
“這個我也聽說了,我家裏小舅子的舅子家就住附近, 他是聽寺裏一個長老說的。”
大家不免心中遺憾, 沒想到, 京城裏傳得沸沸揚揚的大瓜居然最後會以聞法大師低頭結束,感覺有點爛尾的意思啊, 不禁一陣唏噓。聞法大師是誰?那可是得道高僧,當年,從閻王爺手裏救了太後娘娘性命的高人吶,佛法精深, 有慈悲心腸。平時裏的形象, 就是遠在天邊, 讓人覺得高不可攀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誰能想到,就這麽一位高人, 有一天會栽在一塊玉佩上?
大家突然想起來,當年,好像是他主動去建安侯府下的鈎子,這才引得建安侯爺三顧天德寺,求得了一塊護身玉佩給兒子。據不具名人士透露,當年那塊玉佩,建安侯可是添了五千兩銀子的香火錢。難道,那時候天德寺財政吃緊?
他那年在建安侯府外那麽一念佛號,人家聽聞兒子克六親,肯定是要找上門去,問他化解之法啊。他說是送塊玉佩,堂堂侯府,總不好白拿他的東西不是,香油錢肯定是要添的,還不能添少了。聽說那塊玉佩,市價也就是幾十兩銀子。這裏外裏一算,天吶,這五千兩差不多算是純賺。雖說大師是出于公心,不過,畢竟是拿建安侯府做了怨大頭。想來也是不好意思吧,這不,直接閉關了。唉,一代高僧吶。好在建安侯夫人也是個厚道的,在一次花會上,她當衆表态,願意原諒聞法大師。也理解他做為一個住持方丈,管理一個寺廟的不易。蘇氏這原諒通稿一發,頓時傳遍京城,不管大家心裏怎麽想的,明面上見了蘇氏,都要贊一句,不愧是名門出身。原諒通稿在水軍們的努力下,飛快地傳到了天德寺,也傳到了聞法耳中。什麽?羞愧閉關?
屁!哪有此事?
這個蘇氏,簡直是睜着眼說瞎話,倒打一耙!
對于這個玉佩的事,天德寺也有解釋,估計是周安另得了別的機緣,因此改命也說不定,但是前幾年,他的命格确實是被這塊玉佩壓制的,不然,建安侯府是兇多吉少。建安侯府老老少少的也不少,他們的性命總值五千兩銀子吧,說起來還是他們建安侯府占了便宜。只是,天德寺總不好來一個香客就解釋一下,那樣就讓人感覺有些此地無銀了。不過總不好被動挨打,就吩咐了一些小沙彌,沒事也出去跟人念叨念叨。唉,最近感覺來上香的都比以前少了一些,也不知道是不是由于這件事情的影響。過了幾天,一看辟謠效果不大,有個知客僧提了個建議,不如由聞法方丈開壇講經,用事實回擊一下羞愧閉關的謠言。聞法一聽,也覺得行。說幹就幹,辟謠要趁早。于是,三天後,天德寺将舉辦一場大型講經法會,而主講人就是高僧聞法大師。他們要以此行動,抓破建安侯夫人的臉!誰羞愧閉關了?我們好着呢,問心無愧着呢。雖然受玉佩風波的影響,天德寺的人氣稍稍有些低落,不過好歹也是興旺了這麽多年的大寺,自有底蘊,法會那天,來的人還是不少的,這讓聞法大師稍感欣慰。看着進來的人流,聞法大師不禁心中暗喜,相信經過今天的法會,他羞愧閉關的謠言自然會不攻自破。還不錯,今天來的人比往日法會來的人要多得多。京城的吃瓜群衆們本來以為這個玉佩事件随着聞法的閉關和建安侯夫人的原諒,已經進入大結局了,沒想到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吶,瞧瞧,還有後續吶。京城多少年沒這麽甜的大瓜了,為了不錯過這歷史時刻,大家當然要來天德寺看看,親身過來瞧瞧,才能與時俱進,在以後和人的交談中不落伍不是。反正順便聽聽講經也可以啦,反正這種法會也不要錢。當然,也不是不要錢,這年月,寺廟都不會主動收費,靠的是香客們的自覺。同時,也說明,你要是不添香油錢也沒什麽大不了的。抱着這種堅定的信念,人群呼拉拉的,不一會兒,大殿前講經的地方就擠滿了人。對聞法來說,也是來得人越多越好。觀衆多了,他辟謠才會更有力量,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萬的,相信經過今天的法會後,關于他閉關的謠言将會在京城消失,不見蹤影。這就是最無聲的打臉了。人到齊了,進行了各種儀式後,開始講經了。天德寺以往也舉辦過類似的法會,經驗肯定是有的。聞法坐在前排,侃侃而談。講着講着,人群開始出現騷動。一個五十多歲的婦從突然站了起來,跑向聞法,怒氣沖沖地拿手指着聞法,叽裏呱啦地說了一通。啥?
這是幹啥?
又出了大瓜!
底下的吃瓜群衆,哦,不,聽經群衆們當下眼睛一亮,哎呀,真是不虛此行啊。居然看到了法會的時候,有人當面和聞法大師撕逼的情景。天,這可是法會哎,一般人敢這麽做嗎?
百年不遇的名場面,居然讓大家見識到了。只是,這位施主,你說的是啥?
這是哪裏?京師哎!入鄉随俗懂不懂?請說京城話!請說京城話!請說京城話!
就算不說京城話,你也可以說直隸話!我們也能聽懂。你既不說京城話,也不說直隸話,甚至都不知道你說的哪裏的話,我們根本不知道你說的是啥好不好?
這嚴重影響大家的吃瓜積極性啊,差評!
大家你看看我,我望望你,熱切盼望着周圍坐着的是一個語言大師。只是,期望多了反而容易失望,好像周圍也沒人懂哎。沒等大家回過味兒來,有兩個小沙彌突然從婦人背後包抄過來,直接把婦人拉走了。這來得快去得快啊,大家不由面面相觑,連經也沒心思聽了,又開始互相打聽,到底發生了什麽。好吧,主要是大家也不是奔着聽經來的。“那個婦人好像…………說的是隴西話,他的意思是問,秦宴,我把女兒交給你,你把他弄到哪裏去了?.”有個香客弱弱地說道。哎喲,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啊。沒想到,方言大師就在身邊。“誰是秦宴?”旁邊人趕緊問道。“我也不清楚啊,看樣子,她是稱呼聞法大師秦宴。難道,聞法大師俗家姓陳?”這名香客答道。“她還說什麽了?”
“沒有了。你也看到了,她剛說完,就被架走了。”
行了,大家都知道了,這個婦人是來找聞法大師要女兒的,結果,被寺裏的沙彌架走了。估計是不歡迎她的到來哦。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聞法大師本來想利用法會進行洗白,打臉建安侯夫人,沒想到中途出了意外,反而沾了一身屎。很快,婦人找聞法要女兒不成反被僧人帶走就成了京城的頭條。一時間,京城的拍案驚奇題材又火了起來。她是誰?她從哪裏來?她的女兒又是誰?她和聞法大師是什麽關系?
誰能看透幾個秘密,誰就占在了京城吃瓜界的至高點。還等什麽?發動大家智慧的腦袋,盡情地猜想吧。不久,又有個大瓜傳來,好多人說看到這名婦人出了城,走的時候面帶喜色,有人就問她,女兒找到沒有,她點了點頭。但是再多的就不肯多講了。好多人對這個瓜表示強烈懷疑。不過,據說當時的目擊證人有好幾個,其中包括一賣菜的大媽,據說這位大媽在城門口賣了九年的菜了,歷史悠久。還有一個趕車的大爺,這個大爺也是在城門口晃蕩了十來年了,附近的人都認識。還有一個賣糖葫蘆的大爺,他家的劉記糖葫蘆也是享譽城門口幾十年呢,傳了好幾代了。還有當天一個城門口的守城官,也是一名在城門兢兢業業工作了十來年的老城門工作者呢。是的,這四位都是吃瓜愛好者,為了見證聞法大師有沒有閉關的事,曾經毅然決然地放棄了休息時間,去參加了前幾天的法會的。也就是說,他們見過這名婦人。當然,目擊者包括但不限定于這四人。只不過這四人見過這婦人罷了。好了,婦人離開京城的事,算是砸瓷實了,那為什麽她會突然離京呢?還在離京的時候面帶喜色?最起碼說明女兒她找着了對吧?而且女兒還過得不錯。那麽,問題來了,她女兒是誰?和聞法又是什麽關系?她為什麽找聞法要女兒?
有人就猜測着,可能這個婦人是聞法的前妻也說不定,至于兩人的女兒,多半在建安侯府的後院。保不齊還生了兒子。這樣就能解釋得通,為什麽建安侯嫡子出世,聞法不顧高僧形象,親自去給人家孩子蓋章克親的事兒了。至于為什麽孩子前兩次丢了玉佩,家人會生病,說不得就是聞法的女兒搞的鬼。聞法可是醫術高超哎,那他的女兒保不齊也家學淵源呢。後來玉佩丢失,孩子的嬷嬷做假,她并不清楚,所以才沒有在第一時間讓人生病。瞧瞧,解釋起來多麽流暢!
完美!
漸漸地,這個解釋得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傳遍了京城。這事兒吧,其實沒什麽證據。奈何大家都信啊。慢慢地,大家看聞法的眼神就有些異樣了。你不地道啊,為了自己的女兒,坑別人的兒子,這哪像出家人幹的事兒!
聞法是有苦說不出來,天知道,當天法會的時候,那個婦人是哪裏來的!還有,他根本不叫秦宴!甚至當天把婦人架走的那兩個小沙彌,事後查了一番,也不是他們寺裏的。這叫什麽事兒喲。多少後,從方丈上退位成長老的聞法有時候暗中複盤,事情到底是哪裏出了錯。為什麽會成為這個樣子?
曾經,他受萬人景仰,後來,卻從香客眼中看到對他不屑的目光。到底為什麽呢?
當年,秋娘跟他說,她是自己的女兒,還拿出了她娘給她的玉佩,那塊玉佩,曾經是他的貼身之物,後來送給了秋娘的娘。他也沒想到,一夜魚水之歡,有女人居然會給他生了個女兒。女兒成了建安侯的妾室,還生下了建安侯的庶長子,她想把他的外孫扶上世子之位,他沒得選啊。所以,才會昧着良心,去說人家嫡妻生下來的孩子克六親。他還給了那個孩子一塊玉佩,只要他不當世子就可以平平安安的,天地良心,他并沒有想傷害這個孩子。不知道為什麽,最後就成了這個樣子。他幾乎身敗名裂。要是周安知道聞法的心路歷程,估計會先呸對方一頓!你的一個念頭,毀的是別人一生!
還有,打輿論戰,你還差點兒!
從那個去當玉佩的,還有地主家的小少爺,都是他安排好的。至于那個族人,倒不是他安排的。好歹也是受侯府教育多年,就是旁支,也會有這樣的意識,遇到不對勁兒的事情,報告家族。事實證明,這個族人家族意識還不錯,當然,他也得到了豐厚的獎勵。五十畝的小莊子,價值也有五百兩呢。關鍵是京城因為達官貴人格外多,莊子并不好買。當然,如果這個族人沒想到拿到這塊玉,他也安排了其他的辦法,讓這塊玉順理成章地到他娘跟前。至于奶嬷嬷,人家老早就有個心願,希望能回老家看看。周安也算成全了她這個心願了,遣散銀子他給的也不少。後來的輿論,更是在他的節奏之中。你沒由來得就給別人扣克親的帽子,別人也可以反手給你扣一個幕手黑手的帽子,同樣不需要證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嘛。如今,周安克六親的事已經被證明,是個烏龍,在蘇氏催促下,靖國公府壓力之下,建安侯很快為周安上了請封世子的折子。皇上那邊吃了個大瓜,又大又甜,批得也很痛快。至于侯府的老夫人,本來就是個要面子的人,知道了京城的傳言,對柳姨娘厭惡無比。沒多久就要求兒子,趕緊把柳姨娘送到莊子上去!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女人,他們建安侯府也不會成為京城的笑柄。建安侯也覺得挺沒面子的,想他堂堂侯爺,被一個小妾而得團團轉!當然,這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全京城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都知道了,這個就很嚴重了!雖然沒有找到實際的證據,雖然柳姨娘打死不承認,不過全京城人也都認為,柳姨娘和聞法是父女關系了。在建安侯兩座大山共同的心願下,柳姨娘被送去了莊子。莊子裏自是比不上侯府。本來就算在侯府的莊子,應該也比一般的地主之家過得要好,誰讓人家是把建安侯從上到下全得罪光了呢,自然是份例被人扣下,缺衣少穿的。有蘇氏在,她這輩子不可能再回侯府了。在莊子裏的窮苦歲月,有時候,柳姨娘也會想起來,如果當初,沒那麽多野望該多好,如果當初,沒有在天德寺遇到她那個傳說中的爹該多好,如果---------
只是,生活沒有如果。接受了原主的感謝,周安離開了這個世界。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10-10 15:38:30~2020-10-11 00:23:3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蟲蟲的媽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