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阿布的自我總結
阿布有一本初中的周記。每周一篇日記交由老師審查披露。班主任在的時候有時候叫她站在辦公室辦公桌前。說說她的周記很特別。思想很活躍,想象很遠很深。班主任說希望你能開心些,不要那麽悲觀。每次談這些的時候老師都一臉唐僧的感化表情和引導口氣。
可最後他自己走的時候都連連嘆氣,對着各式各樣的學生終究也沾染了悲觀情緒是吧。提前當他的公務員去,和新婚的妻子,和諧美滿的生活去了。迎接他們的美好去了。留下這些敏感偏執的學生們交給其他老師來教導。不僅是因為這個走的老師年輕,還因為他不對自己的教師生涯抱有多大希望了,沒有信心做的多好。還是當他的公務員要意念清晰肯定的多。多待一會兒都不知道怎麽面對那些眼睛空洞或嚣張迷茫的孩子們。所以逃的那麽的幹脆。他的眼睛紅了是擔心這些學生嗎,還是因為告別了他的教學生涯。反正都不重要對于阿布來說。逃了就是逃了。
阿布的夢那麽多,畫家、作家、設計家....... 都是無端破碎。 因為不被看好,也沒有人會出錢送她學。因為沒錢。大人都很辛苦。
不過後來她總算有了臺電子琴,在她看過母親朋友家的小女孩彈着漂亮的電子琴的時候,真摯戀戀不舍迷戀的神情,回家後仍念叨着想着畫面;令父親心軟了讓母親帶着她去買一臺電子琴。
那陣子她像只歡快的小鳥。笑容咯咯的,每晚每晚試彈着她的電子琴,調不同樂器的聲色彈各異的音調,手指小心而用心的摸在黑白相間的琴鍵上。一根根手指試出每個按鍵的五線譜發生音,聽不出來就反複按聽,然後剪下小碎紙寫上哪個發音分別貼在琴鍵的根部。照着标記過大致音調的鍵盤對照着小學留下來的音樂書,擦拭掉積累的灰塵,用筆和嘴巴在一遍遍哼唱的過程中用畢在書上做記號的途中......一些簡單的兒歌,慢節奏的教學曲會彈了一二首。
雖然隔着一天第二天晚上再彈就會在一兩個地方出錯,改個兩三遍才再次順利談下來。有時候一首兒歌,阿布只能彈上部分一遍曲子,到了重複有稍許變化的第二段的時候不知道怎麽改音調。總是重複第一大段........因為不會專業的學彈呀,是瞎摸瞎彈的,完全按那內心的激動與堅持用自己成文不知何時就會忘記的标記來彈的呀。
阿布不敢再提議可不可以去報名學樂器。對她來說多麽的不可能。有這臺電子琴就已經是奢侈的索要了。沒有再多的條件去讓她想象了。
于是她偶爾去市中心的最大的圖書館看書,在樂譜那架子書冊中看到各種不同樂器不同級別種類的教學書籍。阿布發現越是打開這些樂譜書,上面密密麻麻的音符和标號就讓她頭暈眼花,那些講解那些樂譜上的音樂标符她根本看不懂。
沒有老師根本不可能學會的吧,她也不是神童一身那麽的平凡,估計是學不會了。
只能在家裏順着感覺默默琴鍵,向瞎子摸東西一樣去瞎彈了吧。那想明白的瞬間酸楚的感情波瀾似地襲來。越是清楚越是自卑。
那些漂亮的舞者,美麗的鋼琴手、手持顏料的畫畫人......都是那麽燦爛奪目。令人望而退步自卑。阿布就是這樣的。
年幼時自卑。青春期時自閉。
不曾有驚奇的東西經過。阿布真的嘆了口氣想來想去,翻來覆去也沒找到什麽。人生前面十幾栽真是慘淡!
所以花季時候才渴望那麽多缤紛炫目的東西,想象着伸手張望着.....看不到遠方天空究竟有什麽,會出現點什麽,害怕恐慌,是否成人後這一生也這樣窩囊沒有精彩這般苦澀。這股子不甘心不情願不敢找人訴說的感情。這種腦海裏随時爆炸就要鮮血橫流的精神狀态。這般無法張口的懦弱讓自己深深厭惡又無法去逆轉折磨的心理。
所以阿布這人以後這一生的前半部分也是內在畏畏縮縮恐慌而外表逞強不多說一句的個性存在了吧。
這場侵蝕精神的消極負面情緒會緊緊相依不輕易離去的跟随阿布了,轟轟烈烈的經歷只能想象幻想與腦海,在沒天崩地裂無法不去跨出那一步之前就是這般啞口無言默默無聞了吧。
Advertisement
也許那天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歷來時阿布能逆轉改變心靈的人格生命的新生。但願那一天對于未來的阿布不會太遲。
作者有話要說:
阿布的故事結束了。 下面是其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