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薛家
第62章 薛家
賈敏在和薛姨媽說過話之後,便拉着薛寶釵的手,問道:“幾歲了?可曾讀書?”
薛寶釵細聲細氣地一一作答,口齒清晰,落落大方。
賈敏又贊了一回,然後命丫頭取來給薛寶釵的表禮——賈敏來之前,并沒有準備表禮,因在榮國府見到了薛寶釵,便使眼色命丫頭去準備。
薛寶釵謝過之後,收下了表禮。
賈母拉着黛玉的小手,對寶釵說道:“這是姑太太家的大姑娘。”
長樂大長公主常教導黛玉,結交朋友,以人品為重,不可以家世為标準,黛玉見寶釵舉止娴雅,進退有度,便覺得喜歡,聽了賈母的話,便走到了寶釵身邊,拉着寶釵的手,說起了話來。
作為吏部尚書兼少師林如海的女兒,長樂大長公主的關門弟子,黛玉在神京閨秀圈子中,屬于首腦級人物,遂不管寶釵的年紀,便自然而然的做起了大姐頭。
賈母見狀,笑道:“姐妹們親近一些也是好事。”
此時,寶釵已知黛玉比她年幼,便笑着對黛玉說道:“今日見了妹妹,便覺得極為歡喜,妹妹真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寶釵贊嘆黛玉,一是因為黛玉确實是極為出色,二是因為黛玉是林如海的女兒,長樂大長公主的弟子。
想到長樂大長公主,寶釵臉上的笑容更盛,說道:“今日方知天下間竟有這般标致的女孩子。”
看着寶釵臉上的堆笑,黛玉便知寶釵在讨好她,心中有些不喜。
黛玉初見寶釵時,本以為一個“不入俗流”的女孩子,心中很是歡喜,如今,見了寶釵臉上的笑容,黛玉便知寶釵心中所想。
在成為長樂大長公主的弟子後,黛玉便經常在女孩子臉上看到如寶釵這般的笑容,一開始,黛玉并不明白這笑容中的含義,後來,經得事情多了,黛玉方知這笑容中的含義——這些人在讨好她。
當時,黛玉年紀還小,便和長樂大長公主抱怨這世間多是俗人,長樂大長公主是這樣回答的:“世間多是俗人,就連我,也是一個俗人,若非生在帝王家,我也會為了過得更好,去讨好身份比我高的人,這并沒有錯。”
Advertisement
但是,過了一會兒,長樂大長公主又道:“不過,你既然不喜歡她們,就離她們遠一些,她們若是粘着你,你便直接讓她們滾,前提是,你有資本這樣做……”
這時,門外的丫頭通禀:“史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過來了。”
賈母和賈敏笑道:“咱們一起說話,讓她們年輕人一起玩去。”
賈敏對黛玉說道:“和姐妹們玩去吧。”
黛玉和三春及史湘雲,都已經認識了,便向賈敏點了點頭,和三春、史湘雲、薛寶釵聚到了一起出了屋子。
又過了一會兒,賈母便讓邢夫人、王夫人等人離開了,屋子裏只剩下賈母和賈敏。
王夫人和薛姨媽攜手去了梨香院,坐好之後,王夫人笑着說道:“老太太已經答應了,和姑太太提一下寶丫頭,寶丫頭樣樣都好,姑太太必不會拒絕的。”
薛姨媽也笑道:“這樣最好。”心中卻不甚歡喜。
薛姨媽進京後,帶着一雙兒女寄居在榮國府,薛姨媽和王夫人暮年重逢,兩人皆十分歡喜。
沒過多久,薛姨媽便又提起了讓寶釵嫁給賈瑜這件事。
王夫人和薛姨媽關系很好,不願和妹妹産生芥蒂,但事涉兒子,王夫人自然不能答應,卻沒有明說,而是笑着說給寶釵介紹一門好親。
薛姨媽很是失望,卻知她們孤兒寡母現依附于榮國府,不能得罪王夫人,遂問王夫人給寶釵尋得是什麽人。
王夫人将賈玥的情況說了,薛姨媽雖不喜賈玥父母雙亡,卻知賈玥是極好的人選——吏部尚書的入室弟子,十一歲的舉人。
薛姨媽仔細一想,覺得這門親事很不錯,賈玥雖然前途光明,但家無餘財,寶釵品貌俱佳,通身的氣派比官宦人家的姑娘還好,嫁妝又十分豐厚,定能将賈玥拿捏住。
因此,薛姨媽便同意了,求王夫人替她們和賈敏說。
見薛姨媽同意了,王夫人很是歡喜,她雖然不想讓寶釵做兒媳婦,卻不想和妹妹反目。
而後,王夫人便和賈母說了,賈母思索了一番,覺得這門親事很好,對賈瑜也有利,便答應替薛家和賈敏牽線。
榮國府,賈母的居所。
賈母和賈敏二人說了一會閑話,賈母突然問道:“你覺得寶丫頭怎麽樣?”
賈敏說道:“模樣性情都是極好的,只是……母親提她做什麽?”
賈母又道:“你覺得寶丫頭和玥哥兒配不配。”
賈敏一愣,然後笑道:“玥哥兒是我們老爺唯一的弟子,十一歲便中了舉人,那薛家姑娘怎麽配得上?”
賈母笑道:“玥哥兒父母雙亡,本就不好娶媳婦,更何況,玥哥兒家無餘財,就算将來中了進士,做了官,日子也不會富裕的,薛家豪富,寶丫頭的嫁妝就夠玥哥兒衣食無憂的過一輩子了。”
賈敏本想說:“玥兒的家業都被榮國府吞了,自然家無餘財。”
只不過,賈母是賈敏的親生母親,賈玥是賈敏看着長大的,手心手背都是肉,賈敏雖然看不過去,卻不好說什麽。
賈敏知道賈母還在惦記着黛玉,便沒有說打算将女兒許配給賈玥,而是說道:“玥哥兒是我看着長大的,我疼他,想給他尋一個四角俱全的媳婦,那薛家姑娘,家道中落,惡疾纏身,怎麽配得上玥哥兒呢!”
賈母見賈敏态度堅決,便笑道:“那就算了,本就不是什麽大事。”
賈母想讓黛玉嫁給賈瑜,雖然被賈敏當面拒絕了,賈母卻并沒有死心。
賈母雖然在大事上糊塗,但在內宅小事上,卻極為精明,一見薛家母女,便知薛家在打“瑜二奶奶”這個位置的主意,賈母雖然沒有将薛家放在眼中,卻想讓薛家母女徹底死心。
正巧,王夫人來找賈母,說想要把賈玥配給寶釵,正和了賈母的心意,賈母便應了下來。
賈玥的父母逝世後,賈玥他們房的家財便由榮國府掌管,當時,整個榮國府皆在賈母的掌控下,賈玥他們一房的家財,大部分變成了賈母的體己,小部分變成了王夫人的體己……
賈母極疼愛賈瑜,恨不得将整個榮國府都留給賈瑜,可是,爵位和榮國府屬于賈琏,二房的財産大部分屬于賈珠和賈蘭父子,若是分家,賈瑜能得到的財産少得可憐。
想到自己百年之後,賈瑜的生活将極為艱難,賈母就很是心疼。
賈母打算在自己死後,将攢了幾十年的
體己,全都留給賈瑜。
原屬于賈玥一房的財産,在賈母的體己中,占據了很可觀的一部分,所以,賈母想将體己全都留給賈瑜,那自然不能物歸原主。
因此,賈母心中對賈玥有愧,便想要給賈玥尋一個嫁妝豐厚的媳婦,來補償賈玥。
薛寶釵,便是賈母尋到的,用來補償賈玥的人選。
結果,賈敏不同意。
賈母見賈敏态度堅決,便放下了這個心思,打算換一個方法補償賈玥。
賈敏母女用過飯後,便回了林府,賈母叫來了王夫人,将賈敏沒有看上寶釵的消息,委婉地告訴了王夫人,王夫人笑道:“是這兩個孩子沒有緣分。”
說罷,王夫人又和賈母說了一會閑話,見賈母倦了,便告退了。
第二日,王夫人将這事和薛姨媽說了,然後說道:“我必給寶丫頭尋一個更好的夫婿。”
薛姨媽雖然憤怒,卻并沒有失望,而是笑道:“你費心了。”
薛姨媽的兒子薛蟠,性情奢侈,言語傲慢,雖也上過學,不過略識幾字,終日惟有鬥雞走馬,游山玩水而已,雖是皇商,一應經濟世事,全然不知,不過賴祖父之舊情分,戶部挂虛名,支領錢糧,其餘事體,自有夥計老家人等措辦。
薛姨媽還有一女,比薛蟠小兩歲,便是前文提過的薛寶釵,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娴雅,當日有她父親在時,酷愛此女,令其讀書識字,較之乃兄竟高過十倍。
如今,薛姨媽喪夫,兒子又不靠譜,薛姨媽竟将幼女當做了依靠,什麽事情都和寶釵商議,就連賈玥這門婚事,也是寶釵點頭後,薛姨媽才答應下來的。
當晚,薛姨媽将這件事告訴了寶釵,寶釵的臉僵了一下,卻并沒有失态,寶釵緩步來到了薛姨媽身邊,說道:“媽,是女兒不争氣,讓媽媽丢臉了。”
薛姨媽說道:“這和你有什麽關系,是她們沒長眼,看不到你的好,那個賈玥,父母雙亡,全家死絕,絕非良配。”
說到這裏,薛姨媽又嘆道:“你父親去得突然,你哥哥又不争氣,我能指望的,只有你了。”
寶釵說道:“女兒不會讓媽失望的,媽為女兒受得委屈,女兒都看在眼裏,女兒不想讓媽再這樣低三下四的了。”
聽了寶釵的話,薛姨媽眼圈一紅,說道:“我的兒呀,有你這句話,我就算是登時死了,也能閉上眼了。”
寶釵忙上前來勸薛姨媽,讓薛姨媽破涕為笑。
寶釵雖然樣樣出色,但家世實在是太低了,薛家進京後,便寄居在榮國府,寶釵雖和三春及史湘雲相熟了,卻沒有見過其他同齡的官宦人家的女孩子。
寶釵在見了三春及史湘雲等人後,自覺遠比她們出色,心中略有一點得意,以為官宦人家的女孩子,也不過如此,此番見了黛玉,寶釵見黛玉的品貌儀态,皆完美得挑不出一絲錯處,不覺有些自慚形穢。
黛玉是吏部尚書的愛女,長樂大長公主的愛徒,這等身份,放眼神京,也罕有人及。
寶釵心想:“我如果能和她成為朋友,一定能獲得無數好處的,若是能借機得了長樂大長公主的青眼,那就最好了。”
對于自身的才華,寶釵極有自信,若是能成為長樂大長公主的弟子,那她的造化就對小不了……
因産生了這等心思,寶釵便不動聲色地讨好黛玉。
可是,黛玉雖沒有不理睬寶釵,卻也沒有和寶釵親近,将寶釵晾在一旁,和迎春、惜春親密的說話。
寶釵自認為遠比迎春、惜春出色,可黛玉卻不理睬她,讓她極為不解,心中十分不是滋味,卻無可奈何。
當晚,疲憊的寶釵回到了梨香院,得知賈敏沒有看上她,寶釵又羞又怒,卻并沒有失去理智,也沒有氣餒。
寶釵對薛姨媽說道:“咱們家領着戶部的差事,這些年多蒙林大人照顧,咱們家此番進京,理應讓哥哥去給林大人請安,咱們家也要和林家常走動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