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定情
第61章 定情
黛玉坐在閨房中,手中拿着一本古籍,卻完全沒有将心思放在書上。
在長樂大長公主的放縱下,黛玉并非“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閣女子,黛玉經常換上男裝,從長樂公主府的後門溜出去,上街游玩。
黛玉自然知曉上街游玩的危險性,若是讓人發現了她的身份,不光她的名聲有損,就連林如海夫婦,以及長樂大長公主都要受到牽連。
但是,黛玉抗拒不了外面世界的誘惑,在見識過外面的世界後,黛玉愈發地覺得“宅門生活”非常地無趣。
不過,黛玉為了不洩露身份,出門前必會進行喬裝打扮,并且,從不和街上的行人有接觸,只帶着長樂大長公主安排的心腹仆人,在街上游玩,或是到郊外騎馬……
因此,黛玉雖非被圈養在深宅大院中的女子,但卻從沒有和賈玥以外的同齡男子接觸過。
黛玉和賈玥兩人自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關系極為親密,一直以來,黛玉都在心中将賈玥當成了“哥哥”,和林謙、林誠、林諄、林諾他們一樣。
事到如今,黛玉後知後覺地發現,賈玥姓“賈”不姓“林”,他們二人雖然親如兄妹,卻是可以成婚的。
回想賈玥所說的話語,黛玉的小臉紅得像蘋果似得,看上去極為可愛。
回想這十年間的點點滴滴,賈玥對她的好,對她的照顧……不知為何,黛玉覺得心裏甜滋滋的。
黛玉在心中罵自己“沒羞”,心想道:“誰要嫁給他了,書讀得沒我好,詩做得沒我好,琴彈得沒我好……我才不要嫁給一個不如我的男子,我要嫁一個……”
然後,黛玉愣住了,就在剛才,賈玥問她“玉兒想要一個什麽樣的夫君”,當時,黛玉羞得忘記了思考,如今,黛玉心中有了答案——“我要嫁一個和玥哥哥一樣好的男人”。
“其實,嫁給玥哥哥也挺好的,玥哥哥待我極好,聽我的話,被我欺負從來不還手……他,是不是好久以前,就開始喜歡我了。”
一時間,黛玉的小臉紅得發燙。
既然黛玉明白了自己的心意,按理說,這事就應該變得很簡單了。
Advertisement
可是問題在于,黛玉雖然遠比賈玥聰慧,但在感情這方面的智商,卻比賈玥高不了多少。
如今,想要嫁給賈玥做妻子的黛玉小蘿莉,和她的未婚夫賈玥同學一樣,想到了一個問題——“父親母親會同意嗎?他們會将我嫁給玥哥哥嗎?”
一時間,黛玉的心中,又歡喜又害怕。
從這一點看來,賈玥和黛玉這對“呆貨”,真是絕配!
黛玉在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之後,便想去找賈玥,可是,天色已晚,黛玉無奈,只得換上了中衣,在繡床上躺好……黛玉輾轉反側,直到子時方才入夢。
第二日清晨,天還沒亮,黛玉便醒來了,急匆匆地梳洗打扮之後,邁着優雅而又迅速的步伐,來到了正院,和平日裏一樣,用柔柔糯糯的聲音給賈敏問安。
然後,黛玉從母親口中得知,賈玥今日不在家,也不在長樂公主府,而是和師兄們出門見世面去了。
黛玉心中很是失望,臉上卻沒有顯出來。
陰錯陽差之間,黛玉和賈玥兩人,竟在數日後,才在長樂公主府得了獨處的機會。
長樂公主府,府中小徑。
賈玥和黛玉并肩走在小徑上,兩人皆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都沒有出聲說話,伺候兩人的丫頭婆子,全都遠遠地跟着二人身後。
賈玥的心中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難道林妹妹真的不喜歡我,她現在連話都不和我說了,難道,我們連朋友都做不成了……怎麽辦?怎麽辦?”
黛玉心中很是憂愁:“要是父親和母親不同意怎麽辦?若是因為這件事,父親厭惡了玥哥哥怎麽辦?我不能害玥哥哥……怎麽辦怎麽辦?
這兩個“呆貨”的腦電波驚人的一致,卻很可惜地沒有在一個頻率。
黛玉心想:“玥哥哥會不會有辦法讓父親和母親同意?”
雖知可能性不大,但黛玉還是壓下了心中的憂慮,輕輕地呼喚道:“玥哥哥。”
賈玥停住了腳步,略有些僵硬地扭頭看向黛玉,見黛玉低着小腦袋,心中咯噔一下,強笑道:“林妹妹,怎麽了……”
黛玉低着頭,紅着臉,蚊吶道:“玥哥哥,你那日說得那件事,妹妹,同意了……”
賈玥先是一愣,然後不可置信,再然後,賈玥歡喜瘋了,連連說道:“妹妹,我一定好好待你,以後,咱們家你做主,我聽你的……”
聽了賈玥的話,黛玉紅着臉啐道:“胡說什麽,我還沒有嫁給你呢。”
黛玉鼓起勇氣,輕輕地說道:“玥哥哥,父親和母親都非常疼我,我去求他們,他們應該會同意的。”
賈玥随口說道:“師父已經同意了。”
黛玉:“……”
賈玥又說道:“上個月,我去和師父求娶你,師父便答應了。”
黛玉:“……”
賈玥突然感覺到了一股寒意,然後發現,羞澀得不敢擡頭的黛玉小蘿莉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即将進入戰鬥狀态的黛玉小蘿莉。
黛玉笑了,如傲雪紅梅一般清麗,她輕輕地笑道:“父親既然同意了,我便是不點頭,又能如何,可你卻來撩撥我,很好玩嗎?”
賈玥打了一個哆嗦,忙解釋道:“那個,我真沒有別的意思……我先和師父求娶,是害怕你同意了,而師父師娘不同意,這樣不僅傷害了你,還傷了師父和師娘。”
“另外,我和你說得卻是是真話,你若是不想嫁給我的話,我就去找師父,取消咱們兩人之間的婚約……我說得是真的,媳婦,你一定要相信我!”
黛玉遲疑道:“你說得是真的?”
賈玥說道:“當然是真的!”
黛玉先是松了一口氣,然後想起了賈玥叫得那一聲“媳婦”,黛玉紅着臉啐道:“誰是你媳婦,不要臉!”
說罷,不待賈玥開口,便轉身優雅地……跑了。
看着黛玉婀娜多姿的背影,賈玥心裏樂開了花:“我也是有媳婦的人了,我媳婦的名字叫林黛玉……”
林府,正院。
黛玉剛到家,便被賈敏拎到了正院,賈敏問道:“今天都學了什麽?”
黛玉一一作答,卻莫名地有些心
虛。
賈敏好似什麽也沒有發現一般,笑着說道:“我們家玉兒已經是大姑娘了”
“是大姑娘了”和“該找婆家了”這兩句話,是可以互換的。
所以,聽了賈敏的話,黛玉漲紅了臉,說道:“女兒不嫁人,女兒一直陪着母親。”
賈敏一邊撫摸着黛玉光滑的頭發,一邊感慨道:“傻孩子,女人都是要嫁人的,玉兒放心,母親一定不會讓你受委屈的。”
黛玉紅着臉不說話,賈敏便說道:“你都這麽大了,我也不瞞你,我和你父親中意玥兒,你和他是自小一起長大的,玥兒的人品、才學和本事,你應該都清楚……你若是同意,便點點頭,若是不同意,我就算是對不起玥兒,也要替你否了這門婚事。”
黛玉輕輕地點了點頭,說道:“女兒……願意。”
賈敏見黛玉雖然羞澀,嘴角卻挂着一絲甜蜜的笑容,便知女兒對這門婚事是滿意的,心中的大石也就落地了。
黛玉小聲問道:“那女兒和玥哥哥……是不是不能見面了?”
賈敏笑道:“傻孩子,你和玥兒都是有分寸的孩子,一起說說話,散散步,又有何妨……”
突然,賈敏收斂了笑容,鄭重地說道:“雖然為時過早,但既然說到這了……你和玥兒的婚事,雖沒有公布,但已經定下來了,不過,你和玥兒萬不能做出違禮的事情來,切記!切記!”
所謂“違禮的事情”,指的是婚前失貞之類的事兒……
黛玉臉色大變,顫抖地說道:“母親怎麽這樣說女兒,女兒怎麽會做那種事來!”說着,眼圈就紅了。
賈敏心疼得不行,忙将黛玉抱到了懷裏,說道:“你這孩子,老愛瞎想,母親疼你還來不及呢,怎麽會作踐你呢,不過是,防患于未然罷了,世人對女子遠比對男子嚴苛,同樣的事情,放在女子身上,就是‘放蕩’,放在男子的身上,不過是‘風流’罷了,母親害怕你年紀小,不知輕重。”
黛玉将小腦袋埋在賈敏的懷中,說道:“女兒誤會母親了,母親不要怪罪女兒,女兒絕不會做出讓父母蒙羞的事情,母親放心。”
賈玥和黛玉的婚事,雖沒有公開,但已經定下來了。
承瑞二年,賈母為賈瑜求娶黛玉,賈敏不同意,還當着賈母的面,掀了榮國府的老底,讓賈母又羞又憤,母女兩個反目成仇。
正所謂,母女沒有隔夜的仇,打斷骨頭還連着筋。
賈母當時氣得不行,可沒過幾日,賈母便消了氣,賈敏又說了幾句軟話,母女二人便和好如初了。
這一日,賈敏領着黛玉回了榮國府。
林如海調任吏部尚書,晉封為少師,手中權勢更盛,賈敏妻随夫貴,在神京中風光無限。
和以前一樣,賈敏和黛玉乘坐轎子,從正門進了榮國府,在二門下了轎子,邢王二夫人親自等候在二門處,将賈敏母女二人迎了進去。
到了賈母的居所,進了屋子,禮畢之後,賈母便将黛玉摟在了懷裏,喜歡得不行,連賈敏這個嫡親女兒,都要靠後一尺之地。
衆人說了一會兒閑話,門外的丫頭通禀:“姨太太和寶姑娘來了。”
賈敏先是一怔,然後便反應了過來,不久之前,她曾經聽陪房郝仁家的說過,王夫人那個嫁到金陵薛家的妹妹,帶着一雙兒女,投奔榮國府來了。
賈敏并非“以身份取人”的人,不會因為薛家是商家,便将薛家貶到泥裏,可一想到這薛家是王夫人的親戚,賈敏便喜歡不起來。
賈母以為賈敏不知這薛家是何許人,便對賈敏說道:“這是二太太的嫡親妹妹,當年嫁到了金陵薛家,此番進京,是姨太太思鄉,遂攜了一雙兒女回到了神京,因他們家房舍尚未修繕收拾妥當,故暫且在咱們家居住幾日。”
正說着,薛姨媽帶着薛寶釵進了屋子,先拜見了賈母,然後又來給賈敏見禮。
林如海升了少師之後,賈敏也跟着成了一品诰命夫人,除了賈母這樣超品的公侯夫人,便是內閣首輔蕭乾的夫人,也只比賈敏高半級。
所以,薛姨媽拜了賈母之後,便來拜賈敏。
賈敏和薛姨媽年紀相當,兩人未出閣時,也曾見過面。
看着薛姨媽蒼老的容顏,以及一身素色的打扮,賈敏在心中嘆息一聲,之前因薛姨媽是王夫人妹妹産生的不喜,登時散了。
如今,林家權勢極盛,薛林兩家的差距,猶如天淵之別。
在賈敏看來,若是和薛家這樣無官無品的人家計較,反倒失了她的身份。
因此,賈敏并沒有給薛姨媽臉色,而是站起身來,溫和地說道:“快起來吧,不要多禮。”
賈敏認得薛姨媽,薛姨媽自然也認得賈敏。
二十年前,薛姨媽嫁到了金陵,便再也沒有回過神京,賈敏雖然曾居于揚州,但那時兩人并沒有見面。
如今,時隔二十年,薛姨媽再一次見到了賈敏,看着賈敏恍若三十許人的容顏,以及身上完美诠釋“低調的奢華”的服飾——不日,一品夫人方能佩戴的飾物。
一時間,薛姨媽有些恍惚。
不過,薛姨媽很快就反應了過來,依然領着寶釵拜了下去,“夫人和善,我們卻不可失禮。”
薛姨媽的身後站着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孩子,正是那薛寶釵,也就是丫頭們口中的“寶姑娘”。
這寶釵,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若單論容貌,就算是黛玉,也及不上她。
如今,這寶釵跟着薛姨媽,給賈敏行禮,真真是舉止娴雅,氣度不凡,賈敏見了,也在心中贊了一聲。
只是,這寶釵似有不足之症,看上去怯弱不堪,竟将十分的顏色減到了七分。
賈敏問道:“常服何藥,如何不急為療治?”
薛姨媽說道:“這孩子自來是如此,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到今日未斷,請了多少名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那一年,這孩子才三歲,從外面來了一個癞頭和尚,說他有一個“海上方”,可以醫治這孩子的怪病,可卻只留下半張方子,便飄然而去,那方子果真有用,這孩子的病情竟好了大半。這些年來,我們家一直在尋找這癞頭和尚,卻一無所獲。”
賈敏聽了,臉色不變,嘆了一聲“可惜”,心中卻湧起了驚濤駭浪,又是癞頭和尚,這癞僧跛道到底是什麽人,怎麽到處都有他們的蹤影。
黛玉坐在賈母的身邊,好奇地看着寶釵,不知在想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