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作品相關(12)
作品相關 (12)
束手無策,卻被那跛足道人治好了,賈玥自從将那跛足道人送得木鎖随身佩戴後,便再也沒有得過大病,身子骨一日比一日強健。
只是,甄家遇到的這個跛足道人,和送木鎖給賈玥的的那個跛足道人,是一個人嗎?
若是一個人,那麽……難道賈玥真得是黛玉的良配?
賈敏深吸一口氣,将這個念頭壓了下去,又問道:“你們既找到了女兒,今後可有什麽打算?”
昨日,雖然知道香菱的父母找來了,但賈敏并沒有多想,覺得以甄氏夫婦的貧困,必不舍得讓女兒離開林家,也許還要考女兒來養活。
可是如今……賈敏不知甄家夫婦是怎麽想得,若是他們想帶香菱走……賈敏很喜歡香菱這孩子,對于賈敏來說,給香菱一份好前程不過是舉手之勞,不過,賈敏想知道甄氏夫婦是怎麽想得。
封氏站起身來,然後跪在了賈敏身前,連磕了三個響頭。
賈敏忙命丫頭們把封氏扶起了,口中問道:“你這是做什麽?”
封氏含淚道:“我心裏明白,英蓮留在您的身邊,才有好得前程,我您收留英蓮,對我和英蓮的父親,已是大恩大德了,我們本不應該再求您了,只是……願您憐憫英蓮這苦命的孩子,不要讓英蓮給人做小,也不要讓英蓮的孩子,世代為奴為俾。您的大恩大德,我們夫妻二人沒齒難忘,願意用餘生來為您念經祈福。”
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
在這個時代,豪門大族中得勢的奴才,家中有良田房屋,過得也是穿金戴銀、吃香喝辣的日子,日子過得比平民百姓還要好上百倍。
有些擁有百萬家財的大地主、大商人,為了尋求世家大族的庇護,也願意成為世家大族的奴才。
甄家就算沒有沒落,雖為一方鄉宦,但若論權勢,則遠遠比不上世家大族中得勢的奴才。
但是,甄士隐夫婦雖然落魄了,但有些東西卻一直沒有丢掉。
英蓮是甄家唯一的骨血,甄士隐夫婦絕不希望他們的後代,成為天生便低人一等的奴才。
Advertisement
昨日,甄士隐和封氏想了整整一夜,卻想不出一絲辦法來。
甄家雖不甚富貴,但也是衣食無憂,甄士隐不以功名為念,便沒有讀書應舉,身上沒有功名,如今,終于嘗到了惡果。
英蓮的未來,全系于賈敏的一念之間,甄氏夫婦無能為力。
封氏用期冀的目光看着賈敏,心中卻一點底都沒有。
賈敏感受到了封氏的拳拳愛女之心,心中感慨萬分,賈敏雖不信佛,卻喜歡做善事,為兒孫積陰德。
對于賈敏來說,為香菱謀一個好前程,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賈敏樂得做一件善事。
于是,賈敏站起身來,緩步走到封氏面前,鄭重地點了點頭,說道“我答應你。”
而後,賈敏吩咐身邊的大丫頭:“去,把香菱的賣身契取來。”
大丫頭取來了香菱的賣身契,賈敏将它交到了封氏的手中,說道:“英蓮這孩子,我非常喜歡,我也希望她能有一個好結果,改日我便讓人去衙門為英蓮銷去奴籍。”
☆、35婚事
這些日子,林如海一直在和新任巡鹽禦史甄遠交割公務。
甄遠是江南甄家的人,這江南甄家和甄士隐家一點關系都沒有,乃是太上皇的母族,甄家家主甄應嘉乃是太上皇的嫡親表弟,甄應嘉的幼妹是太上皇最寵愛的甄貴妃。
甄家極得太上皇恩寵,曾經四次接駕,本朝開國已近百年,能接駕四次的家族,只有甄家。
這甄家和榮國府既是老親,又是世交,林如海是榮國府的女婿,林家和甄家倒是能扯上一點關系。
林如海即将返京擔任戶部尚書,甄遠對林如海極為客氣,查賬也并沒有查出大問題來,林如海很是輕松。
這一日,林如海早早地回到了家中。
平日裏,賈敏都會親自迎出來,服侍林如海換衣。
今日,賈敏卻沒有迎出來,只吩咐幾個小丫頭服侍林如海,林如海心中納罕。
換好了居家的衣裳,林如海步入了裏間,見賈敏輕蹙眉心,坐在那裏不知在想些什麽。
林如海開口問道:你這是怎麽了?”
賈敏沒有隐瞞,将有關香菱、甄氏夫婦,以及跛足道人的事情,全都告訴了林如海。
林如海嘆了一口氣,問道:“那個叫香菱的丫頭,你想怎麽安排?”
賈敏答道:“香菱這丫頭,我很喜歡,卻沒想到居然有這等身世,我已經答應甄家娘子給香菱削去奴籍了,幫襯他們家一下,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就當是做善事了。”
林如海略一思索,便說道:“那甄家娘子說,她夫君在姑蘇頗有幾分清名,明兒我将那甄費請來見上一見,若并非浪得虛名之輩,聘為師爺門客,也是使得的。”
賈敏點頭稱是,然後就不說話了。
林如海明白,香菱和甄氏夫婦都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對于賈敏心中思索的事情,林如海也能猜到幾分——“難道黛玉和賈玥這兩個孩子真的有緣?”
果然,就聽賈敏問道:“玥兒這孩子,老爺怎麽看?”
對于賈玥這個弟子,林如海很是滿意,說道:“玥兒是個好孩子,天資極好,小小年紀便耐得下寂寞,玥兒的品行也極佳,頗有幾分君子之風。”
林如海停頓了一下,揮手讓丫頭們都出去,等到房門被關上之後,林如海對賈敏說道:“在我見過的和玥兒同齡的孩子裏,就沒有比得上玥兒的,玥兒将來的成就,絕不會比我低……我的意思是,這事就這麽定下來了吧。”
聽了林如海說的話,賈敏心中一驚,說道:“老爺,兩個孩子還小,玥兒的身子骨又弱,還是等兩個孩子長大後再說吧。”
林如海嘆了一口氣,說道:“夫人的意思,我也能猜出幾分來,夫人應該是想給玉兒挑一個門當戶對的夫君吧。”
賈敏嘆了一口氣,說道:“沒錯,玥兒這孩子,我自然是心疼,但在我心中,玥兒遠遠比不上玉兒,玉兒是我的心頭肉,我想給玉兒挑一個十全十美的夫君……玥兒這孩子對玉兒極好,有好吃得,好玩得,都想着玉兒,這些我都看在眼中,可是,玥兒父母雙亡,身子骨又弱……”
不是黛玉的良配。
林如海也嘆息了一聲,說道:“夫人道我不是這樣想得,可是……咱們家玉兒可是銜玉而生的。”
賈敏想要開口說話,卻被林如海打斷了,林如海繼續說道:“銜玉而生乃是天大的祥瑞,你我皆不想讓玉兒進宮,想讓玉兒能和她的夫君和和美美的過一輩子。但是,我不久前突然想到,咱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誰敢娶咱們家玉兒?”
賈敏是極為聰慧的女子,她先是一愣,而後明白了林如海話中的意思,驚出了一身冷汗,賈敏猛地站起身來,苦澀地道:“不會吧……”
林如海平聲說道:“怎麽不會,銜玉而生的女孩子,對于皇家來說,是天大的祥瑞,可對于其他人來說,卻是天大的忌諱。”
“就算有人敢娶玉兒……玉兒夫君的仕途之路注定會不平坦,若是聖人心胸寬廣的話,玉兒的夫婿還有出仕的可能,若是聖人心中忌諱的話,玉兒夫君就算有經天緯地之才,也只能做一個富貴閑人了……到那個時候,玉兒夫君怪罪玉兒怎麽辦,玉兒和她的夫君怕是要變成一對怨偶了。”
賈敏對于朝政很有見解,不是只知柴米油鹽的內宅婦人,但事涉黛玉,賈敏有些六神無主了。
賈敏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驚慌,盯着林如海,急切地問道:“老爺,你一定有辦法,對不對?”
林如海苦澀地搖了搖頭,說道:“我也沒有十全十美的辦法,不過,聽了你說得事情,我倒是有了一個想法……如果真的是“天作之合”的話,聖人應該會成全的……”
第二日,林如海抽出了一點閑暇時間,讓人将甄士隐請到了書房。
甄士隐雖然頗有幾分清名,但身上并無功名,林如海一開始并沒有放在心中,不過是因為賈敏想做善事,才決定見一見這個甄士隐。
不過,在見到甄士隐後,林如海收起了心中的輕視,這甄士隐雖然年老落魄,但他的言行舉止都很是不俗,倒真是神仙一流的人物。
林如海和甄士隐一見如故,林如海将甄士隐引為知己,然後鄭重地邀請甄士隐做他的幕僚。
若是幾年前的甄士隐,一定會婉拒林如海的邀請的,可如今的甄士隐,深恨自己的無能,讓妻子跟着他吃苦,讓女兒也受到他的連累。
甄士隐沒有推辭,而是幹淨利索的答應了下來,讓林如海對他更為高看了。
賈敏已經将行李收拾得差不多了,給了恩典的仆人也都放了出去,船也雇好了,只等着林如海和新任巡鹽禦史交割完畢後,便可以啓程返京了。
林如海在和甄遠交割完畢後,又帶着妻子兒女并弟子,赴了一些有交情的官員為他辦得酒宴,方才回到揚州,準備登船離開揚州。
三年前離京時,林家一共雇了三艘大船,如今,賈敏雇了五艘大船,方才能将行李全都裝下,其中兩船,裝得都是林如海的收益……
鹽課禦史乃是天下一等一的肥缺,林如海連任了三載,林如海不是貪官,卻也不是海瑞那樣的清官,林如海雖沒有從鹽課衙門中撈一兩銀子,但卻收下了屬官和鹽商在“三節兩壽”時,孝敬得灰色收入。
在得知林如海不再做巡鹽禦史了,被林如海整得極慘的鹽商們,喜極而泣,紛紛準備了極為豐厚的禮品,送到了林家。
當然,鹽商們之所以送禮,也和林如海升任戶部尚書有關系,林如海若是被朝廷罷官了,鹽商們絕對會将這些禮品送給林如海的政敵,置林如海于死地……
對于這些鹽商心中的想法,林如海跟明鏡似得,他早就看這些為富不仁的鹽商們不順眼了,可卻因為顧及他們身後盤根錯節的勢力,只從他們身上刮下了一層民脂民膏,還之于民,卻沒有讓他們傷筋動骨。
林如海嘆了一口氣,接任巡鹽禦史的是甄遠,對于這個人的作風,林如海有所耳聞,知道他是一個很有才能,卻沒有操守的官員。
林如海耗費了三年的時間,對鹽課衙門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讓兩淮鹽政開始煥發生機,如今,林如海離任,三年的苦功毀于一旦……
雖然心有不甘,但林如海卻無能為力……
林如海随手翻了一下手中的禮單,眼神定格在其中一張上面。
林如海皺了一下眉頭,賈敏就坐在林如海的身旁,見林如海皺眉,便問道:“你怎麽了?”
“這薛家是何方人士?和咱們家有何關系?怎麽送了這麽重的禮?”林如海看着禮單上羅列的諸多奇珍異寶,心中很是疑惑。
賈敏接過禮單,看了一眼,開口答道:“是金陵薛家,薛家系紫薇舍人薛公之後,和咱們家并無關系,薛家的太太王氏,是京營節度使王子騰的妹妹,也是我娘家二嫂的妹妹,因此和咱們家攀上了一點關系。”
“至于為何送這麽重得禮……這薛家祖上是做官的,不過到了這一代卻成了皇商,現領內府帑銀行商,老爺升任戶部尚書,掌全國疆土、田地 、戶籍、賦稅、俸饷等事宜……”
林如海随口說一句話,便能讓薛家更上一層樓,或是讓薛家土崩瓦解,薛家怎麽不小心地讨好林如海呢。
賈敏止住了話語,輕輕地問道:“老爺,可是有什麽不妥,若是不能收的話,我便命人送回去。”
林如海笑道:“沒什麽不妥的,不過是皇商罷了。”
若非薛家和榮國府,以及王家有姻親關系,薛家的禮品連林家的大門都進不了。
林如海的眼界極高,薛家,還入不了林如海的眼。
作者有話要說:薛家是皇商,隸屬于戶部,對于擔任戶部尚書的林如海,及林如海的妻女,薛家一定會小心讨好的。
紅樓原着在第四回左右的時間線,很是混亂。
鳳羽很想讓薛寶釵馬上就進京都,遇到戶部尚書的愛女林妹妹,可是,薛蟠打死馮淵是在進京都之前,馮淵和薛蟠都看上了不到十歲的香菱,真的科學嗎!
求問:薛寶釵的父親是在她幾歲時死的?薛蟠是什麽時候遇到香菱的?薛寶釵進賈府時多大歲數?
☆、36驚醒
林如海偕妻兒弟子從揚州登船,沿着京杭大運河北上返京。
前往揚州時,賈玥的年紀小,便和賈敏等女眷坐同一條船,如今,賈玥已經到了“男女不同席”的年紀了,就算是和極為親近的賈敏和黛玉相處,也需要避諱了。
賈玥在得知他和林如海乘坐同一條船時,很平靜地接受了,仿佛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七歲的男孩子還沒有完全發育呢,就算和女眷接觸,就算心中有那種想法,也沒有作案能力,也不知道這種規矩是誰定得,吃飽了撐得吧!”
賈玥雖然平靜地接受了這種安排,但卻在心中默默地吐槽。
賈玥曾經是成年人,雖然一直是處男,但還是知道“房事”是怎麽回事的,可是……賈玥敢對天發誓,他絕對沒有對賈敏和黛玉有過那種想法,否則他不得好死。
從穿越至今,真心實意對賈玥好的人少之又少,只有林如海、賈敏、黛玉等寥寥數人。
對于林家,賈玥的心中充滿了感激之情,因為他明白,如果沒有林家的話,他怕是還在榮國府中過着“勾心鬥角”的日子呢。
因為年齡的關系,賈玥在這幾年中接觸最多的人,便是賈敏和黛玉。
對于賈玥來說,賈敏是一位可親可敬的女性長輩,如今,賈玥再也不能和賈敏有過多的接觸了,因為,他已經七歲了,男女七歲不同席。
賈玥很喜歡黛玉,就像是大哥哥喜歡小妹妹那樣,如今,賈玥再也不能和黛玉一起玩耍了,因為,他已經七歲了,男女七歲不同席。
賈玥想罵娘,想掀桌子,卻只能默默地接受——他不想變成賈寶玉那樣沒有擔當的男人,他想要成為林如海這樣可以為家人遮風擋雨的男人。
另外,面對根深蒂固的社會風俗,賈玥無能為力……
賈玥不是一般人,他很快便調整好了心态,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雖然已經上了林家的“大船”,但賈玥不敢有一絲的放松。
林如海在官場中拼殺了多年,踩着無數人登上了如今的高位,有些事情,旁人只能看到皮毛,而林如海去能看到本質。
科舉制度,在林如海眼中,不過是朝廷挑選人才的一種方式罷了。
如果不懂人情世故和為官之道的話,學問再好,又有何用,就算是“連中三元”,也于國無益。
林如海雖然要求兒子們好好讀書,将來通過科甲出仕,但卻不願兒子們成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
在林如海的教導下,林謙等人皆不是“死讀書”之人,對于朝堂上的事情,皆有自己的見解。
林如海對賈玥寄予厚望,如今,賈玥已經七歲了,林如海便将賈玥從賈敏身邊拎到了身邊,不讓賈玥在內宅中厮混。
林如海是賈玥的老師,卻也是朝廷大員,有許多事情要忙,賈玥的功課,林如海托康先生代他教導,不過,林如海只讓康先生教導賈玥讀書,不讓康先生教導其他的東西。
對于康先生的學問,以及“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氣節,林如海很是佩服,但是,林如海絕不希望兒子和徒弟,變成康先生這樣的人。
康先生是一個好人,卻是一個于國無益的好人。
因在船上,林如海便減少了賈玥的功課,命林誠和賈玥說一些常識,如官制、刑法等。
這一日,林誠和賈玥說得是皇家的制度,賈玥借機為了一些關于太上皇和承瑞帝的事情,林誠初為人師,非常的負責,細細地将這些事說與賈玥聽。
雖然林誠說得內容都經過粉飾,但賈玥還是知曉了想知道的內容。
太上皇是一個高産的皇帝,有二十餘個兒子,和十餘個女兒,年齡從四十歲到四歲不等。
不過,太上皇雖然兒子多,卻只有一個嫡子——大皇子、廢太子、義忠親王。
大皇子是太上皇的元後所出,元後在生下大皇子後不久,便崩逝了,太上皇和元後的感情很好,在元後崩逝後,悲痛欲絕,将尚在襁褓中的大皇子,冊立為皇太子,極為寵愛。
太子既是嫡子,又是長子,地位極為鞏固,諸皇子中,無人敢與太子争鋒。
接下來的故事,可以稱之為“千篇一律的廢太子過程”,在被冊立為太子的三十餘年後,皇太子被年老的太上皇廢掉了,不久後便郁郁而終了,只被追封為“義忠親王”。
二皇子文武兼備,才能出衆,又素有“賢名”,文武群臣皆上書,“忠順親王賢明,當立為皇太子”,太上皇卻毫無反應。
忠順親王就是二皇子的封號。
去年,太上皇禪位,傳位于五皇子,二皇子只被封為了“忠順親王”。
賈玥是飄着回到他的房間的,聽完林誠講得皇家故事,賈玥整個人都不好了。
二師兄說承瑞帝對太上皇極孝,對兄弟們友愛,潛心研究佛學,與世無争……賈玥一點都不相信!
賈玥是穿越者,還是一個讀過紅樓原着,看過一些紅學着作,并且穿越到紅樓世界中的穿越者。
賈玥擁有一根小小的金手指,那就是對原着劇情的了解——之所以小,是因為曹雪芹是一個坑王。
雖然紅樓原着中描述得都是閨閣之事,并沒有涉及到朝堂上的事情,但人們還是能從字裏行間中推斷出一些事情的……
新皇繼位後,江南甄家、“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相繼被抄家,這位“承瑞皇帝”絕對沒有表面上那麽簡單,也許,就是一個雍正式的刻薄寡恩的帝王,雖然做得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對于大臣來說,卻是一個“活閻王”。
戶部是朝廷最重要的部院之一,林如海擔任戶部尚書,卻是太上皇的心腹。
等到太上皇崩逝的那一日,承瑞帝容得下林如海這個不聽話的先帝心腹嗎?
承瑞帝心胸寬廣也好,刻薄寡恩也罷,都不會再讓林如海出現在朝堂上的,若僅僅是革去官職,便是邀天之幸,若是抄家滅族,發配充軍,也屬平常。
賈玥心中很亂,卻沒有産生“提點”林如海的想法。
和為官多年的林如海相比,賈玥嫩得能掐出水來,賈玥都能想到的問題,林如海難道想不到嗎?
林如海難道不明白自己的處境嗎?林如海難道不想和新皇搞好關系嗎?
林如海要是敢和承瑞帝親近,不用等承瑞帝執掌大權,太上皇就會捏死林如海!
林如海除了和太上皇一條路走到黑之外,沒有其他的路可走……
如果承瑞帝是唐太宗式的皇帝,那林如海和林家還有活路。
如果承瑞帝是清世宗式的皇帝,那林如海和林家……就一點活路都沒了。
不過,沒有活路的是林家,不是賈玥。
賈玥雖然是林如海的弟子,但卻不是林家人,就算是“誅九族”,也牽連不到賈玥。
承瑞帝成為帝國主宰之時,賈玥不過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青年,他如果能把良心扔到狗肚子裏,投靠林如海的仇敵,出賣林如海,未必不能不受到林家的牽連,踩着林家上位,獲得榮華富貴……
賈玥閉上眼睛,眼前閃過的林如海嚴肅的表情,賈敏溫柔和藹的面龐,還有黛玉明豔天真無邪的笑容……賈玥嘴角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他只是一個普通人,卻是一個有良知的人。
林家待他極好,林如海夫婦對他就像對待親生兒子一般。
既然如此,賈玥把心一橫,咬着牙想道:“如果沒有師父師娘,我怎能過上這麽幸福的生活,就算我猜對了,太上皇崩逝後,承瑞帝清算林家……和林家一起倒黴,我也認了!”
不過,如今一切都還沒有發生,一切皆有可能,應該還來得及。
可是,賈玥又能做什麽呢?
賈玥是一個很理智的人,雖然是穿越者,但既沒有妄自尊大,認為“穿越者牛逼不解釋”,也沒有妄自菲薄,認為現代人各個方面都不如古人,穿越者什麽都做不成,如果穿越者在古代成功了,那就是瑪麗蘇、湯姆蘇……
在現代時,賈玥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雖然學習成績很好,卻沒有社會經驗——剛畢業就穿越了——和林如海這樣的“省部級公務員”相比,賈玥給林如海提鞋都不配。
所以,賈玥不認為自己背誦幾句詩詞,說幾句名人名言,就能獲得林如海的重視,也許還會弄巧成拙。
不過,賈玥也不認為自己一無是處,首先,他擁有超越這個時代的見識,雖然沒有大用,但也許能在将來的某一日派上用場。
其次,他知曉一些未來的事情,比如,在承瑞帝絕不像他表現出來的那樣無害;甄家和“賈史王薛”四大家族都會被抄家;在十餘年後,大明軍隊會遭受慘痛的戰敗……
賈玥思前想後,認為他現在最應該做得,就是将自己包裝成“神童”,讓林如海不再把他當做小孩子,能夠傾聽他的想法。
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
雖然林如海認為将來必成大器,但在林如海眼中,現在的賈玥不過是一個比較聰慧的孩子罷了。
賈玥覺得心很亂,為了靜下心來,賈玥拿起了毛筆,開始寫大字,在寫了兩篇大字後,賈玥終于平靜了下來,開始思索可行的計劃……
作者有話要說:賈玥的“無憂無慮的童年”結束了,“越來越兇殘的成長之路”開始了。
我想寫得,是一個懂感恩,有良知的男主,雖然不會是心懷天下的完人,但至少是一個好人,在自身安危可以保證時,他會做一些好事。
我認為,我們可能會為了自身的利益傷害他人,或是袖手旁觀,乃至見死不救,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們都是普通人……但是,我們應該有羞恥心,有良知,知道自己做得是錯事,為自己的行為羞恥,而不是大言不慚地說自己“三觀不正”,“我自私我冷漠我自豪”……
☆、37林謙
在穿越之初,賈玥根據崩壞的劇情,推斷出他是穿越到了一部黛粉寫得紅樓同人小說中,變成了這部小說的男主——林妹妹的夫君。
賈玥認為自己配不上林妹妹,所以并沒有産生“娶林妹妹為妻”的想法,不過,作為林妹妹的師兄,生活在一部“以讓林妹妹幸福為唯一宗旨”的紅樓同人小說中,賈玥覺得自己完全可以做一個“種田流男主”,背靠林家這棵大樹,就算是榮國府被抄家,也牽扯不到他這個賈家旁系子孫身上。
可是如今,賈玥發現,他不能再自欺欺人下去了……
所謂的“穿越到小說中”,不過是賈玥的猜測罷了。
嚴厲的林如海,溫柔的賈敏,可愛的黛玉……對于如今的賈玥來說,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是他的親人,是他的朋友……他們不是書中的人物,也不是游戲中的NPC。
如今,賈玥知曉了林家面臨的危局,自然不能袖手旁觀,哪怕是“飛蛾撲火”、“螳臂當車”……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間,林家的船隊便到達了神京,在通州碼頭靠岸。
林謙在得知父親升任戶部尚書之後,極為歡喜,喜得不是父親升官,而是父母弟妹皆會返京,一家團聚。
這一日,林謙早早地來到通州碼頭等候,過了半日,林家的船隊出現在林謙的視線中,待船隊靠岸後,林謙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大船。
林如海父子相見,林謙紅着眼圈,納頭便拜,“兒子給父親請安,兒子不孝。”
林如海壓抑着激動的心情,打量着林謙,高了,瘦了,看着比記憶中成熟了許多的長子,林如海很是欣慰,說道:“我的兒長大了,為父也就放心了。”
跟着林如海身後的林誠、林諄、林諾和賈玥,上前來給林謙行禮,林誠等人口中稱“大哥”,賈玥口中稱“大師兄”。
林謙忙扶起了衆人,而後轉身對林如海說道:“父親,兒子已命人将宅邸收拾好了,您和母親回府後,便能休息了。”
林如海點了點頭,說道:“謙兒,你去見你的母親,然後服侍你母親回府,誠兒、諄兒、諾兒、玥兒,你們都跟着謙兒回府。”
林如海這樣的外官在返京後,要先進宮見聖人複命,而後方能回家。
一日沒見到聖人,就算家在身前,也不能回,而是住在驿站。
林如海是太上皇的心腹,早有乾清宮的內侍侯在碼頭上,請林如海進宮面聖。
林如海和林謙略說了幾句話,便跟着內侍進宮去了。
碼頭上魚龍混雜,賈敏是女眷,不便抛頭露面,林謙隔着轎簾給賈敏請安,賈敏偷偷地掀開一點轎簾,看了林謙一眼,然後壓抑着感情說道:“謙兒,這裏亂,咱們回府。”
黛玉并沒有和賈敏乘坐一頂轎子,而是單獨坐一頂四人小轎。
賈玥雖然已經七歲了,但還沒有學騎馬,所以也乘坐轎子,至于林謙、林誠、林諄、林諾四兄弟,則騎着高頭大馬跟着轎子和車隊走。
林家在神京的宅邸歷史悠久,乃是本朝開國時建造的,林家的先祖是列侯,林府在神京中的地段雖比不上寧榮街,但也頗為靠近紫禁城。
林謙等人行了好久,才到了林府大門前。
早就侯在門口的林府下人,忙迎了上來,給賈敏請安,賈敏淡淡地道:“先進去吧。”
賈敏、黛玉和賈玥的轎子從打開的大門進了林府,林謙等人下了馬,将缰繩交給了下人,也進了大門。
林謙說得不錯,林府上下皆收拾好了,連家具擺設都按照林如海和賈敏的喜好擺放好了。
賈敏将雜務交給管事和管事娘子去做,而後命人去請林謙。
林謙一進門,賈敏的眼淚就滾了下來,拉着林謙的手叫道:“我的兒!”
對于長子,賈敏很是愧疚,若非她娘家将元春送進宮去了,林謙怕是連兒子都有了。
這幾年,林如海和賈敏都不在神京,一切都壓在林謙稚嫩的肩膀上,賈敏雖知這是對林謙的歷練,但心中還是不好受。
撫摸着林謙林謙成熟穩重地臉龐,賈敏哽咽道:“我的謙兒長大了。”
林謙是賈敏的第一個孩子,和賈敏之間的感情極深,林謙見母親哭了,忙取出帕子給母親擦淚。
過了一會兒,賈敏止住了眼淚,叫過黛玉,讓她和林謙相見。
黛玉眨着靈動的眸子,好奇地打量着林謙,她離京時才滿周歲,雖然記得林謙,但只是一個模糊的輪廓罷了,聽了賈敏的吩咐,黛玉緩步上前,給林謙行禮,口中叫道:“大哥哥。”
黛玉打量林謙時,林謙亦在打量黛玉,林謙見黛玉雖然年幼,但舉止得體,進退有度,已經有了幾分世家貴女的風采,心中頗為欣慰。
記憶中可愛的嬰兒變成了更為可愛的小女孩,林謙很是歡喜,笑着問道:“玉兒還記得我是誰嗎?”
這是廢話,擁有數枚弟弟的林哥哥,看着軟乎乎的妹妹,智商有些降低。
黛玉看了林謙一眼,然後撅起了小嘴,說道:“記得,小時候,你老是拿手指戳我。”
林謙略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林謙還是正太時,見其他孩子都有妹妹,所以嚷着想要一個妹妹,滿懷期待地看着賈敏的肚子,結果,賈敏給林謙生了三個弟弟。
林謙十歲時,已經對妹妹這種小動物絕望了,準備過幾年,“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為自己生一個軟乎乎的女兒……咦,好像有奇怪的東西混進去了。
在黛玉出世後,已經是秀才的林謙,将儀态什麽的全都抛到了腦後,頂着三個弟弟怨念的眼神,開始戳黛玉的小臉,然後傻笑……
這是林謙的黑歷史,林謙本以為黛玉不會記得的,卻沒想到……
林謙讨好地掏出禮物送給黛玉,求饒道:“好妹妹,饒了哥哥吧,哥哥再也不敢了。”
賈敏指着這對兄妹,笑罵道:“你們這兩個猴兒,謙兒,你都多大了,還和你妹妹胡鬧。”
林謙笑道:“在母親面前,謙兒永遠是小孩子。”
賈敏看着長子挺拔的身姿,俊朗的面容,心中想的卻是林謙受得委屈,賈敏在心中發狠道:“等無事了,我下帖子把全京城的女孩子都邀來,給謙兒挑一個比元春好百倍的媳婦!”
林家人口少,沒費多少時間,便安頓了下來,林謙、林誠、林諄和林諾皆居住在他們原來的院子,黛玉依然住在正院,賈敏的身旁。
至于賈玥,賈敏考慮到賈玥已經七歲了,不久後便會有自己的交際了,而內院中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