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節
第 32 章節
麽,當何依拾起塵封的筆,露出遮掩的面龐時,除了自信,她需要得更多的,是自負抑或自卑?親愛的讀者朋友,您看文本的态度,就是給她最公正無私的回答。
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然飛過。
何依
于通州
(劇終)
餘音渺渺(番外)
多年以後,當我喝着下午茶,坐在電腦前浏覽網頁上我于數年前寫下的文字,我的心被一些糾纏不清、琢磨不透的情緒所占據。年少時的那些青澀婉轉的雲中錦書,鴻雁飛鴿所傳遞的情愫糾結,那一筆一劃的文字流淌,那字斟句酌的書信往來,都是發自內心的真摯情懷,沒有半點功利和虛僞。在當時當地,每一種情感,每一次心動,都緣自生命最本真的寫照。
事隔多年,事過境遷,回味當年的點點滴滴,其實還是有一些無法說出口的背景,一直不忍心面對。不忍心拆穿。那時,我每天經歷的不是什麽屬于青春年華的豔麗邂逅,迎面而來的是灰塵,是陰暗的天色,是人群散發的汗臭。
我們班裏有一個特別有才氣的女同學,文采飛揚,立意深邃,不似我,僅做了一個文字的堆砌工而已,繁複冗長-到讓人失去耐心。她的句子清新隽永而且要命的言簡意赅。而且她絕對沒有我的冷漠傲氣,人緣極好。她愛情與學業雙豐收,這是我望塵莫及的。聽說她與男朋友有點小矛盾,無處傾訴,于是交了個遠方的異性筆友,那個筆友在她的描述中才情俊逸,無以複加。
我想不明白,一個人的好運怎麽會接踵而至,一個人怎麽能做到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于是我想,我也碰碰運氣吧,撞個才子回來壯懷激烈、感懷動蕩一番。恰巧看了一本《中國青年》,恰巧看到了一位自稱"騎士"的人的地址,于是順理成章地順手就寄出了那封信。我和那個女生打賭,我不會一直這麽"懷才不遇"無人問津,也許一不小心,我就遭遇了我的伯樂我的真命天子!我們的輸贏以那位騎士是否回信、是否動情為評判依據。
真的,一開始,真的沒那麽深情款款,沒那麽寓意深刻。只是如同一個玩笑,一個賭局,一切緣自我的不服氣,我的不甘心,和我的無聊。
可是後來,事情的發展遠不在我的預計和掌控範圍之內。後來怎麽就搞得像真的一樣,搞得像生離死別,像情深似海了呢?我不知道,也無從追究。可是一幕幕柔情蜜意的上演,我怎麽能把最初的內幕說出口?我只能越來越緘默,而把最先的願望掩藏到遠久之前的地窖裏去,讓它無法公之于衆,無法重見天日。
後來與騎士終于斷了聯絡,天各一方。我又信任小說書裏看到的鬼話:一段感情的創傷要靠另一段感情來彌補。所以我那麽慌不擇路,那麽匆忙,随手從雜志上找了一堆地址,一一寄信。呵呵,那時的我,像只沒頭蒼蠅,到處亂撞,卻堅信世界變化太快,相信人性和感情都經不起考驗,相信造成裂變的因素太多。一旦遇上志同道合的人,就宛若袋住救命稻草般不舍得放手。
我常想,我那時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是否也已經傷害自己的同時亦傷害了別人。如果再給我一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代任我揮霍,我一定把傷害減到最低。
當閱歷沉澱,當看過沿途很多分散離別,當經歷或耳聞目睹很多情感歷程,我開始慢慢明白,年輕時的愛戀,更多的就像是歸結于自戀的情結,緣自內心向往和勾畫的藍圖,然後将種種對愛情的揣想無理由地張冠李戴到恰巧那時不幸偶遇的那人身上,然後開始轟轟烈烈的愛的旅程。
多年後回眸,會懂得其間竟有那麽多的一相情願和自以為是。文字堆砌的浮華繁榮的表面,竟惡劣地掩藏了那麽多瑣屑的真實,或刻意或無意……
我一再遲疑,不确定這樣毀滅性的、粉碎化的闡述是否可以如此赤裸地展露呈現于對愛情充滿憧憬的年輕靈魂面前。但我絲毫不後悔當初的作為。因為不曾經歷過,怎會懂得?如果不是那麽多磕磕碰碰的求證過程證明此路不通,我斷然是要堅信"人定勝天"的理論的。
如若只是過來人的叮咛提醒,也必然會被當時年少輕狂的我所不屑一顧和反感,視為世故、庸俗、虛僞。卻不知,那原是水生火熱的提煉之後,人生所的到達的本質境界,亦如今天心如止水的我。
------何依于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