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節
《曉楓殘月何所依》作者:何依【完結】
紅袖添香網2009-10-09完結
【內容簡介】
我是一片雲,飄然何所依。當我披着一片晶瑩的雲彩,穿梭于純真的校園時代,我遭遇了一段風過雲飄的情感歷程。回首時留下的,就只有那孤獨的曉風與感傷的殘月了。它像早晨的露水般剔透,如淡紫的蠶豆花般雅致,似清純的蘭花般潔淨。高山流水遇知音是緣分,我珍惜。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一種永恒。而文字,必能忠實地記載下所有的真實,所有的永恒。
于行雲流水的文字流淌中,請您讀一段美麗得閃光的心緒獨白;在左顧右盼的朝思暮想間,請您看一樁心疼得發痛的情感流程。
青春的曠野中,精神的家園裏,且待心靈共舞。
【正文】
曉楓殘月何所依
我是一片雲,飄然何所依。當我披着一片晶瑩的雲彩,穿梭于純真的校園時代,我遭遇了一段風過雲飄的情感歷程。回首時留下的,就只有那孤獨的曉風與感傷的殘月了。它像早晨的露水般剔透,如淡紫的蠶豆花般雅致,似清純的蘭花般潔淨。高山流水遇知音是緣分,我珍惜。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一種永恒。而文字,必能忠實地記載下所有的真實,所有的永恒。
于行雲流水的文字流淌中,請您讀一段美麗得閃光的心緒獨白;在左顧右盼的朝思暮想間,請您看一樁心疼得發痛的情感流程。
青春的曠野中,精神的家園裏,且待心靈共舞。
(一)風過雲飄何所依當歲月沉澱下來,風已清雲已淡,可仍有什麽像炊煙,袅袅的,淡淡的,還有什麽像晨霧隐隐的,輕輕的,卻總萦繞不去……
紅豆如故,洗淨鉛華楊柳依依,翹首相盼雲中誰寄錦書來?
楔子那天好平常,平常得跟以往的每一天絲毫沒有兩樣,以至我沒有得到一點預示。
我确信那是一個星期天,很無聊的星期天。
像往常一樣,我寫完文章投完稿;像往常一樣,我做完作業洗完頭;像往常一樣,很多同學聚在一起聊天;像往常一樣,我離群索居到一個安靜的角落。
不像往常一樣的,是我百無聊賴中随手翻開同學課桌上的雜志。當時,教室裏很吵,電視機開着,錄音機開着,還有某同學的随身聽單放機開着,還有同學從學生會借來了VCD要放碟片。教室雖小然五髒俱全,滿足了各種人不同的需求。物極必反。越是喧鬧的地方,靈魂深處越是孤寂,這是多麽強烈的反差效應。我惶惑地把書往桌上一扔。這時候,我無意間看到紙張最下面一行字。過去多年以後,我常想,如果那一個星期天的那一刻,我不去關心那一行字,也許,我的人生會是另一番走向。可是,我關心了,我看了那一行字:才情俊逸、卓爾不群的騎士在此靜候您的佳音。--某市某部隊樊筱呵!好大的口氣!絲毫不遜色于我!
我突然來了興致:給他寫信!挫挫他的銳氣!萬一挫不倒他,又正好借他之狂助我之傲,扶持我的自負。可見天下恃才傲物大有人在,我不是孤家寡人。老師要我自謙一點、廣結人緣的話,我根本不必去理會。
這個想法激動着我,我像一只癟了的氣球,突然被充滿了氣,有種生動在我體內蹿動。蕭瑟的深秋被彈觸得鮮亮起來。我的“永恒”于是就這樣來了。
帶着惡作劇的笑,我翻出稿紙和鋼筆,一陣奮筆疾書。如果那一刻,我保持住我的孤傲清高不去發狂,也許,求學的生涯中,我會擁有一個真正可以噓寒問暖的男友。可是我到底都一反了常态,我到底都去做了。于是,一個我幾乎沒有感覺到、沒有意識到的故事開始了,我的永恒也拉開了序幕。
一切似乎是那麽平淡和自然。我已記不起來第一封信裏,我究竟寫了些什麽。只記得自己用了一首七拼八湊的詩。
真的,事先,我沒有得到一絲預示。
如果那一天我的文章晚點寫完,如果那一天有同學找我出去逛書店,如果那一天我看了教室裏的電視或碟片,如果……是的,如果,如果發生了其中任何一件事,都不會有後來的故事。但是,每一個如果都沒有發生。
1盈盈碎語樊真誠何似人間筱筱冰心玉壺情依稀夢裏翩翩一騎載軍魂與君邂逅紳士款款中華根爾似磐石倏忽而來你作風同舟共騎花好如雲飄無影行至地遠天窮處2攸竹:我能這樣稱呼你嗎?在這個世界中,沒有第二個喊我“何依”的人;只有你。所以你也該有一個只讓我稱呼的名字。原諒我小女孩的片面“平等”觀。
你說你“喜歡文學,是因為它的過去或者未來”。你說我“尋找出路同時未斷呼吸”。
不,幾行文字并不能說明什麽。其實我幾乎是憤世嫉俗的。我厭惡文壇的蕪雜與功利,我并非時刻以積極的狀态示人,我也會消沉。如你所言,“生命中的偶然像光與影的投射,雖短暫卻真實,照亮過心靈”。所以,我不想以片面的鬥志昂揚蒙蔽你。你說,“雲也罷,影也罷,可為雨,可同行,但逃脫不了消失的永恒”。你是在肯定永恒還是在否定永恒?我想,永恒的,只有心情和回憶。
給你講講我的故事,半分鐘。送考,車禍,父亡母殘己傷。645分,省高校公費,卻因傷痕怕大學限考而進了師範,從颠峰到坡谷的感覺。我的憤怒與悲痛都溶入文字。如果我的句子有某些尖銳的棱角,請你包容。放心,我已能笑看生活的波峰浪谷。
你呢?說說你的歷史。或許,太陽給你在大地的投影裏,就醞釀着一個驚心動魄的傳奇?我有幸做你的讀者嗎?期待着。
對了,我有個如影随形的朋友也想認識你。她的地址與我相同,姓張名海燕,随附其照。
哀怨樊成堆,問候筱塵騎速回爾之函意恐花好水不覆何依1999年11月11日附:為什麽會給你寫信?
答曰:一、你是軍人。打開那本雜志--一本有着騎士地址的雜志。相繼看到了三個軍人的地址。一個是寫了一首“既然選擇了軍營”的詩的,我以為我會給他寫信;後來有看到一個,不記得他寫了些什麽,只知道很符合軍人淳厚的作風,我以為我回給他寫信;可最後,我偏給一個我認為華而不實的“騎士”寫信!可能因為我同樣的華而不實!
二、你說你“卓爾不群”。我的性格與人群格格不入。喜歡孤獨、靜谧,常把錄音機音量調到最小,隐約聽得見旋律為限,聽不清歌詞、去猜最好;喜歡獨來獨往、我行我素甚至一意孤行。我想,這樣一個我,也許與你會有共同語言吧!
3樊筱:你好!
還記得那個“天涯何處依”的小人物何依嗎?來信無甚大事,只問你一句:這是你收到的何依的第幾封信?二?三?
因為第二封信裏曾夾寄一張照片(再深刻的友情,也是由表及裏的滲透),寄出數月,如石沉大海。也曾下定決心不再給你寫信。你有你的硬氣,我也有我的倔氣。
只緣當初太不成熟的玩笑,又終使我沉不住氣。都怪我不該用筆名。讓你以為給何依的信無法寄到她手裏——只因那在第一封回信中就被貼上“查無此人”标簽的筆名。(如果不是我無意間到取信房看到,恐怕直至今日,你的第一封回信我還沒收到呢!)若如此,一切就另當別論了。只可惜了我下落不明的照片。
或者,我太通情達理了?你早就收到了我第二封信,卻遲遲不回音?是你太聰明,看穿了我介紹給你的我的那個想認識你的朋友張海燕就是我本人?難怪啊,我給了你那麽多暗示。早在第一封信裏,我就供認不諱,我的本名全中國使用的頻率可能最高,且出自名家之手(高爾基《海燕》)。我的姓氏是中國三大姓氏(張、王、李)之一。而ZhangHaiyan——ZHY——HY——何依。另外,我說我那位想認識你的朋友與我如影随形(形影不離在真正意義上只有自己與自己);這一切都讓你覺得我太不夠真誠或是玩世不恭,所以你生氣不回信?
如果你只是想讓我等得不耐煩而不打自招,那麽你成功了。知道你忙,所以只需在回信時寫上一句:這是我收到的第幾封何依的信,即可。
天涯一葉何其遠,熒熒孤星依一旁,酒綠燈紅祝夢圓,騎士騰飛福滿江。
不似樊塵渺如霜,側側筱風縷縷寒。
只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