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平川侯爺道:“是有事跟你說,明定來信了。”說着,就将明定的信遞了過去。
候夫人接過信看了起來,看完也是笑意滿面,暗自點頭道:“看來,我們放明定出去是做對了。這老七兩口子還算争氣。明定信中所說之事,侯爺以為如何?”
平川侯爺道:“我決定明天一早,朝會時就将折子呈往禦前,你也需馬上遞折子請見娘娘才是。”侯夫人道:“很是,我即刻就拟折子請見,争取能在明天見到李妃。”說到這兒,侯夫道:“要不侯爺還是先等等,等跟娘娘通過氣後再将折子遞到禦前?”
侯爺想了想,搖頭道:“不妥,還是明天就上吧。明定遞信回來的事兒,說不定很快就有人知道了,還是能快則快吧。至于李妃那兒,知道的晚點兒也沒事。”
侯夫人想想也是,要是別人知道明定有信到了,先給皇上上點眼藥,那效果可大打折扣了。此事,就算李妃來不及知道,而皇上又有問起,李妃到時不明就裏,也不全然是壞事兒,說不定皇上還認為他們侯府沒有跟李妃裏通外連,而大是放心呢。
侯夫人因道:“侯爺說的很是,那就這樣定了吧。”侯爺點頭應允。侯夫人立即開始拟折子請見,鐘放也是安排人去給侯府親近之人通氣,以壯聲勢。
第二天朝會,議過幾項事務後,平川侯爺走上前來,舉着笏板道:“禀皇上,臣有本奏。”康成帝點頭道:“講。”
平川侯爺從袖中取出折子遞上。王得前走過來取過折子呈到康成帝面前。康成帝看過折子,當即拍案叫好:“好好,真乃大功也。”接着,康成帝對着平川侯爺道:“你們平川侯府真是教子有方啊,愛卿有此子弟,真是本朝之福氣也。”
聽得康成帝如此稱贊,平川侯爺跪下拜謝道:“皇上盛贊,臣不甚惶恐。”康成帝高興的一揮手:“該當的,此事如能成,朕必記你一大功啊,哈哈......”
聽得皇上如此高興,除了侯府提前通氣的,以及早已有所探查的有心之人,大都雲裏霧裏。于是,陳閣老走上前問道:“雖不知何事,但見皇上如此高興,想必是有大好事。不知皇上可否告知一二,也讓我等一同高興高興?”
康成帝一擺頭,王得前将折子捧過來,遞給陳閣老,陳閣老看完,暗道:早前就聽人說,平川侯爺的七孫子在江城搞得風生水起;之前自己還道這無非是平川侯自己造勢,想捧起一個得力的人手而已;但從今日這折子看來,這李明定還真是在做事,而且做得事還不小。
陳閣老即道:“如這李明定說的,晚稻冬麥複種能成,那将功在社稷啊。恭喜皇上又得一良才了。”
康成帝高興的哈哈大笑,在自己在位的時間內如真能成此事,那自己必将在史書上留下濃重的一筆,一個盛世之君是跑不了的。
陳閣老見皇上如此高興,那自己這些人等也得捧捧才好啊,想了想,投皇上所好,也順便賣個人情給平川侯府,因道:“臣記得這李明定還是江城假知府,既有如此大功,不如,将這個假字去掉,也便宜他日後行事?”
康成帝道:“很是,既如此勤謹,是該當有賞。來人,即刻傳旨,酌升李明定為正四品江城知府。”
平川侯爺上前跪謝道:“謝主隆恩,吾皇萬歲。”康成帝高興的一揮手:“免了,起來吧。”人一高興,看平川侯爺也順眼多了。
見皇上高興,而且李明定上的折子說的也确實是好事,于是,朝中諸人俱都上前恭維皇上聖明,真乃千古之君也。恭維完皇上後,又紛紛恭喜平川侯。
只餘英王一系暗自咬牙,沒想到李明定竟如此光棍,這麽快就将事情直接捅到了禦前。時刻盯着英王的睿王當然知道自家大哥準備去搶功勞的事兒。
當時知道英王先下手派人去江城了,睿王氣得當場将幾個謀士臭罵一頓,如此大的功勞竟然讓那家夥先下手搶了?當時氣過後,還細細的謀劃了一番,想着無論如何将這事要攪黃了去的。現在看來,自己也沒必要多擔風險的再下手了。真是痛快,哈哈哈。
想着敵人的敵人那就是自己的朋友,于是睿王頗有誠意的上前恭喜了一番平川侯爺,回頭看看自家大哥的臉色好像不大好,于是心情大好的的走過去說道:“想不到平川侯府竟也出了個人才。這真是大功一件啊,有如此能吏在,大哥的人到了也好做事兒了,這樣一來大哥也不用太過操心了,真是替大哥高興啊。”
英王皮笑肉不笑的答道:“你也別高興的太早了。當日江城的事兒,你也将平川侯得罪的不輕,想來李明定起來了也必不會是感謝你的吧。”
睿王聽了笑笑回敬道:“當日江城之事,論起來,大哥得罪平川侯狠吧,畢竟,我可沒想要了李明定的命不是。”
兩人你來我往好一陣,周圍衆人見兩王神色不對,俱是離得遠遠,生怕一不小心觸了雷。不管二王之間如何。
秦瑾瑜正誠心的恭喜平川侯爺。因李明定信中有提到托秦瑾瑜之事,且之前因源毅之故,兩府之間也有走動,因此,平川侯爺現下也多将秦瑾瑜當自己人看待,兩人之間談的頗是開心,平川侯爺還頗是誠心的邀請秦瑾瑜有空過府一敘。
秦瑾瑜答道:“承蒙侯爺厚愛,待源毅回京我必是要到府一敘的。今日之事,确實值得恭喜,不過,侯爺也更得督促李知府早日成功做好此事才事。”說完一拱手道:“某逾越了,還請侯爺恕罪。”平川侯爺聽完,感激道:“秦大人客氣了,此乃肺腑之言,我在此謝過了。”
平川侯爺深知秦瑾瑜之言非虛,今日看似紅火,但烈火烹油,要更得真績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