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明定跟着這農人來到他院中。只見院子裏雞飛鵝叫,在院子東牆邊兒上還有一個牛棚,牛兒正在裏面哞哞叫,整個院兒一派生機。
這個院兒有三間正屋,外加兩個耳房,都是由泥和着稻草造就的,夯抹得齊齊整整。是個不錯的小院。
源成見了這一番熱鬧的景像,院子的一切對他來說都很新鮮,他哪裏肯再走。追着雞鴨攆去,一時間,滿院嘎嘎、咯咯之聲兒。
這農漢恭敬的将明定迎進屋去,進得門來就大聲兒叫自家婆娘端水來,有貴人來了。他婆娘有點縮手縮腳的端了幾碗水過來,玉然微笑着接過。
明定現在很是有父母官的架勢,一板一眼的認真問起他們的日常生活。說得一陣兒後,這農漢兩口子也是漸漸沒那麽拘謹了。也漸漸話多了起來。
那農漢對明定說,他們這個村兒都姓包,所以就叫包家村。他叫包德厚,家裏現有六口人,就他們兩口子加四個未成人的孩子,前面還有兩個大姑娘都俱已出嫁了等等。
正說着,一個小姑娘跑了進來,包娘子連忙拉過來歉意的對玉然講,這是他家的小女兒,沒規矩,請貴人不要見怪。
玉然打量了下這小姑娘,見這小姑娘長得很是清秀,雖衣裳也有補丁,但也是拾掇的幹幹淨淨,想來這個包娘子,也是爽利能幹之人。
見她吸着手指怯怯的看着自己,玉然朝她柔柔的笑笑,從荷包裏拿了兩塊兒糖遞給她,這小姑娘想要又不敢拿,期盼的看了眼包娘子,見自家女兒看自己,包娘子忙輕聲對女兒說:“妞子,快去接過來,不要讓貴人等急了,你快去拿着,”
說着,輕輕推了推女兒,妞子聽得母親的鼓勵,忙快步走過來,一把從玉然手中奪下糖塊,轉身就跑回母親身邊躲起來。
包娘子歉意的看着玉然:“這孩子......,貴人可千萬別見怪啊。”玉然搖搖手道:“無妨,小孩子家家的難免害羞。不妨事的。”
見這孩子還是抱着包娘子的大腿躲着看自己,玉然笑道:“外面有個小弟弟,你出去跟他玩吧。”
包娘子聽了,忙忙得将妞子推了出去。過了不多一會兒,院子裏傳來源成與妞子歡快的笑聲,玉然與包娘子相視一笑,果然孩子才能跟孩子玩在一起。
這邊明定與包德厚已經說到油菜收成與水稻種的事兒了。這時,村子裏的人聽說了,包德厚院兒裏來的貴人是知府大人,于是,村子裏的好多少跑過來看知府大人,又不敢進來,就都圍在院子裏。
明定見現在春光正好,在院兒裏坐坐也不錯。于是,就移步到院兒裏,坐下來跟那些人拉家常。見這個知府老爺好像很是和藹可親,衆人也慢慢放下戒備羞怯,慢慢的說得多了起來。
聽着這些村民的說道,明定發現,他們最為難的還是每年的稻種、農具之事,就是經過一冬坐吃山空,到了春天,大多比較艱難,雖勉強能填飽肚子,但沒有餘錢買種子,整田地。
明定問的仔細,将他們的疑難一樣樣兒的記了下來。看天色将晚,才起身離去,村民難得遇到一個如此平易近人的知府老爺,也都興奮的簇擁中明定玉然出了村子。
待明定他們上車離去,這些村民還激動的議論着,看看這知府老爺夫人的人才、打扮,還有那小少爺,一家人簡直就像是天上的仙人一樣,好看的緊,真不愧是大戶人家出來的。
還有那知府老爺還真體恤下情,親自來問農事兒,就希望知府老爺回去後別忘了他們的話,如真能将他們的難處解決了,那真是再生父母呀,可得日日燒高香才好。
明定回去後,也在跟玉然說起剛才問得農戶着緊的難事兒,說白了,就是缺錢,沒錢買稻種、買趁手的農具。農戶對此事也是年年着緊,年年硬着頭皮扛。很多人實在急了,就只能借高利貸,這樣利滾利下來,更難還清。從而弄得賣兒賣女,家破人亡的也不在少數。
可這事兒知道是知道,但卻難辦。自古牽涉到錢的事兒,那都不是小事,不是容易的事兒。玉然聽得明定的煩難,想了想,覺得有個人可能會幫他解決這個難事兒,建議他們現在可以用一下了。
明定聽得玉然說可以用榮志生,也是眼前一亮,對啊,有個現成的財神爺,不用簡直對不起他。可是要如何用呢。
如何用榮志生?玉然想了想,說了下自己心中想到的大概方向。那榮志生不是還想跟府衙做糧食生意嗎,那還是繼續給他,當然不是将糧食給他,而且借由他之手,将府庫的糧食換新。
然後,這些個民衆不是愁錢買種子與農具嗎,那就由他先借出種子與農具,待秋收時,民衆再還給他。
明定一聽,抱過玉然狠親了兩口:“你真是我的福星,有個博學多識的老婆就是好啊。哈哈哈......”明定聽得這個主意,要不是舍不得懷裏的老婆,都想馬上出門去了。
只覺玉然給他解決了一個大難題,明定整個人興奮異常,到了晚上,那更是亢奮異常。抱着玉然愛不釋手,折騰的玉然哎哎不絕。
一次完了,再來一次。要不是見玉然實在是支撐不住了,他還想沒完沒了。意猶未盡的罷手,摟着玉然高興的說:“今天真痛快。”說着,說着,又裂着嘴巴笑起來。
玉然已累得眼都不想睜了,也懶得理他那傻樣。只餘他一人還在玉然耳邊絮絮叨叨的說着什麽。見玉然已然熟睡,明定怕吵醒了她去,不得不壓下高昂的情緒強自睡去。
第二日上衙,明定将玉然說的這一構想講給幾個師爺講了,陳師爺當場大贊:“好主意。這得好好的商榷下,一定要促成此事。”因玉然只說了個方向,具體的操作還待細細磋商。
陳師爺擅長帳務,錢師爺擅長各項規則的制定,再加上孟會全十分的清楚農收各項事宜,于是玉然的這一想法經由明定、陳師爺等的群策群力,最終定下了。
日後就由這榮志生負責糧種及農具墊付事宜;以此做為交換的是,府庫的糧食以舊換新全權交給他,以及江城轄區的所有糧食收購他也有優先權。衆人商定後,就靜待榮志生上門了。
原本這事定下後,孟會全就建議馬上找那榮志生來商議。但被明定擋住了,這事兒還是等榮志生主動上門來再談的好。就像玉然說得一樣,這種談生意的事兒,誰先上門誰心理上就處于一種弱勢。
這個關乎江城民生的大事,還是讓府衙這邊占有優勢的好,到時他們也好開條件。孟會全有點擔心,那人要是一直不上門來,那該如何是好。眼見下個月谷種就要下種了。
明定聽得淡淡一笑,這榮志生必是比他們着急的,就不為生意,他這個跟前面犯官有牽連的人,必是要急着向明定這個新任主子表忠心的。要不了幾天他必然上門。
而且就算他想不到,到時,府衙這邊稍稍放出風去,他也必聞風上門的。況,退一萬步講,沒有榮志生這個首富,江城還多的是豪富之家,只要府衙将利好消息放出去,多的是人想做的。
之所以挑中榮志生,也是看他在這塊做熟了,做起來省事兒一點。又不是真的非他不可,換個人一樣的做。
果然不出明定所料,沒過兩天,那榮志生又上門了。榮志生一見知府大人擺出全副人馬,心中一動,看來此事将成了,只看知府大人如何開條件了。
明定将條件一擺出,榮志生聽得心裏大呼,這個知府老爺真是良心人,這麽優厚的條件,而且中間一點沒考慮給自己撈錢。哪像之前,自己跟那些個主管官員打交道時,那必是要将給他們的這份兒利考慮進去的。
于是,榮志生當場毫不還價的答應了,還承諾,日後每年必讓利一成,将這些利錢拿出來散給江城孤寡貧弱之人,明定聽了也很高興,這個榮志生還挺上道。這次會談可謂皆大歡喜的達成共識了。
明定這邊跟榮志生談好,立即命書吏廣發告示,讓農戶以戶為單位登記要借的谷種以及要添置的農具、牲畜,到時去府衙指定的地點借貸。
農戶看到這個告示,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啊,是不是真的喲。有那膽大之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去報上名再說,反正也不搭草不搭料的,又不會掉塊肉。見有人帶頭,慢慢的大家也都蜂擁而去了。
這邊農戶的登記在熱火朝天的進行着,那邊榮志生也命手下在緊鑼密鼓的準備,樣樣的查看,銀錢是否到位,糧種是否備好。這是跟新任知府的第一次合作,可不能掉鏈子。想來,知府大人也是要借由這件事打名聲的。如果出了差錯,這知府大人要是前仇新恨一起算那可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