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龍舟比賽
春紅柳綠的季節,小姑娘于花圃旁而立,嬌嫩嫩的比花兒還吸引人的眼。
趙濟腳步調轉,朝着亭子走去,顧年年見狀猶豫片刻跟上他的腳步。待坐定之後,趙濟發現小姑娘坐下也是小小的一團。
“會下棋嗎?”趙濟心裏柔了幾分,之前的躁氣也都不見。
“會,”顧年年仰起臉,笑的比花蜜都甜。
趙濟寬大的袖子中手指微動,“下一盤吧。”
下棋的時候顧年年臉上也是帶着笑,只不過神情專注,低頭看向棋盤。如此一來,趙濟便能肆無忌憚的看向她。還記得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小姑娘在門後只露着小腦袋,一臉的稚氣。
如今卻是長開了,一手托腮,一手執棋子,舉手投足之間清眸流盼。半響不見他落子,小姑娘歪着頭看向他,宛若櫻花的嘴唇開合,“該你啦。”
趙濟本就是想多和她相處一會,自然是假裝棋藝不精,哄着她開心。顧年年不知道,只當自己确實棋藝好,将當朝大将軍都贏了去。
下着下着,顧年年突然想到她馬上就要走了,這怕是最後一次和趙濟下棋了。她擡起頭,眼睛裏宛若有清泉般能照應出人的影子。“我們後天就搬走了。”
趙濟執子的手一頓,而後穩穩當當的落在了棋盤上。
顧年年又道:“以後就不能和趙将軍一起下棋了,”說着她有些沮喪,不複方才的欣喜。
“會的。”一道清朗的聲音從頭頂傳來。
顧年年垂着眸子,唇角的弧度變大。
時間一晃,顧年年搬來新家已經好幾天了,顧臨逸也去參加了殿試,最後被點了同進士出身,又因為身子骨好,最後得了個在京城太仆寺做事的差事。顧臨逸回來之後說看見賀淩盛了,他最後進了大理寺。
自從京城亂了之後就沒見過賀淩盛,如今聽到他的消息,顧家人也是放下了心。林雪柔沒跟着住進新宅子,而是去了在京城的姑母家,所以端午節便只剩下顧家三人度過。
今日顧臨逸休沐,王氏早早的就拿出泡好的糯米,顧年年上前搭把手,倆人很快就包好了粽子放到鍋裏蒸。
Advertisement
“娘,年年,今個街上熱鬧的緊,還有賽龍舟可以看,等會就出去逛逛吧。”顧臨逸邊燒火邊道。
顧年年自從來了京城還沒有好好的逛過,一聽這話來了興致,她想了想道:“京城到底不太熟悉,我想叫雪柔姐姐和我一道,大哥,你覺得怎麽樣?”
顧臨逸靠近竈臺,卻還是能看見他紅了臉。他點點頭,“如此甚好。”
王氏咬斷手中的線,将手裏的香囊挂到了顧年年的身上。“去吧,娘做了好幾個香囊,到時候給雪柔挂上。”
等吃過了飯,三人便出發了。去找了林雪柔,顧臨逸趕車,幾位女眷坐在車上。等到了河邊,已經有許多的人圍在那看了。
下車之後王氏探了探頭,“我們是不是來晚了?”
岸邊好的觀看位置早就被人占去,顧年年又長的嬌小,因此只能墊着腳伸長脖子看。林雪柔在顧年年旁邊,也是一臉急色,顧臨逸則是站在三人身後,免得有人沖撞到她們。
就在鼓聲敲響之後,顧臨逸知道賽龍舟要開始了。肩膀一動,有人拍他,顧臨逸回頭,竟然是元寶。
在護城河旁有一棟酒樓,名為觀海樓,乃是靠着河岸最高生意最好的一座酒樓,今天皇帝出宮賞景,因此許多大臣跟随,将此地包了下來。在門口處更是圍着許多穿着便衣的侍衛,以防有人欲行不軌。
等到幾人由着元寶往觀海樓領的時候,站在頂樓雅間內,一手扶着窗臺的皇帝正在看底下賽龍舟。
自從新帝登基以來這是第一次出宮,往年在邊關的時候,每到端午各家也只是應景吃些粽子,再佩戴香囊和紅繩,節日便過去了。如今看着底下百姓熱熱鬧鬧,皇帝竟然有些恍惚,已經多年不見此景了。
“趙濟,你說若是你上場可能拔得頭籌?”皇帝回頭對着站立在旁的趙濟道。
皇後搖搖扇子笑道:“皇上說笑,趙将軍神力威武,若是上場肯定無人能敵。只是底下的都是尋常百姓,若是趙将軍下場豈不是欺負他們。”
皇帝哈哈大笑,“既然如此,那孤和你一起下場與民同樂,如何?”
趙濟擡眼,“此地人流混雜,皇上若是想看,微臣去便可。一條船上九人,那微臣的船只需三人,如此便不算欺負百姓了。”
皇帝拍手叫好,“好主意,快去,孤倒是要看看一品大将軍在水上是否無人能敵。”
顧臨逸原本以為是趙濟在這裏包了房間,然他一看到門口站立面帶審視意味的人群,就知道了是怎麽回事。他掃了一眼旁邊的幾位女眷,都是一臉興高采烈的樣子,顧臨逸抿了抿嘴未說出猜測。
元寶将幾人帶到了二樓的一處房間,推開窗子便能清晰的看見外面的情況,百姓助威吶喊聲震耳欲聾。顧年年新奇的很,拉着林雪柔就趴到了窗戶旁往外看。
護城河的水面極寬,能容納十幾條龍舟并駕齊驅。鼓聲敲着節奏,船上的人便跟着節奏使勁的劃,不多一會,便有一只隊伍遙遙領先。
顧年年感嘆,“京城裏真好,還能看到這麽有趣的比賽。”
林雪柔笑笑,握住顧年年的手道:“若是這幾日無事,陪我去城外的寺廟可好?寶相寺的平安符靈的很。”
顧年年還未曾去過寺廟,杏眼亮晶晶的道:“好啊,”說完顧年年掃了顧臨逸一眼又道:“出城可要請人保護咱們,大哥,過幾日你休沐的話能陪我們去嗎?”
顧臨逸笑,在陽光下燦爛的很,他點頭應道:“自然可以。”
自從搬離将軍府之後二人這是第一次見,林雪柔不免有些害羞,聽顧家的意思,應當是端午過後便會上門提親,那顧臨逸跟着去寺廟也是名正言順。
幾人說話的功夫,新的一輪賽龍舟開始了。底下的百姓熱情高漲,還有人在底下下注猜哪條船會贏。
顧臨逸提議道:“不若我們猜一下,哪條船會拔得頭籌,如何?”
顧年年二人自是同意,三人還有模有樣的拿出身上的錢做賭注。左右不過是兩個銅板,王氏便任由他們去了。
三人放好錢之後便各自挑選順眼的船只,河面上方才奪冠的那支船隊再次參加了比賽,林雪柔一眼便瞧見了,所以她壓了那條船。顧林逸覺得方才的比賽已經耗了力氣,因此他挑了一艘新入場的船。
等到了顧年年這裏,她瞧着底下的船都一個模樣,實在是有些分辨不清。正當她想随意下注的時候,林雪柔低呼一聲:“瞧,那條船只有三個人?”
顧年年順着她的手指看過去,果然見最後下水的一條船只有三人,一人在船頭打鼓,另外兩人在船中間的兩側。
“瞧着比別的船少了六人,莫不是他們一人便能頂四人?”顧臨逸驚訝道。
因離得較遠,因此只能看見船上的一人身穿黑衣,但是坐在那卻是穩當極了。顧年年覺得此人定是非常厲害,所以她便押了這條船。
待開始的鼓聲響起,顧年年目不轉睛的盯着那條船。因着人少,所以一開始便落在了後面。顧臨逸逗她,“年年現在改還來得及。”
顧年年輕笑,“這才剛開始,大哥等着瞧吧。”說完這話,其實顧年年心裏也沒底,她也不知怎麽就選了那條船,許是因為它與衆不同?
而在水面上,趙濟的船已經被落下了兩丈遠。旁邊的元寶焦急,他越急手下劃的越快,因此他們的船方向上都有了偏差。
趙濟冷靜道:“元寶,聽鼓聲。”
元寶轉頭看向他,只見趙濟的臉上挂着水珠,一如既往的沉着。元寶慢慢停下劃槳的手,注意聽鼓聲。待和鼓聲節奏相同步後,只聽趙濟喊了一句:“節奏加快。”
前頭打鼓的人便換了一個點子開始敲,劃船的二人也跟着節奏走,沒過一會,竟然和之前的船齊頭并進了。有那參加過很多回的老手瞧見,不由得心裏琢磨,這只有二人劃船是怎麽劃這麽快的?
然而不待衆人思索完,這條船如乘風一般,快速的往前去了。
觀海樓,皇上瞧着像離弦之箭的船只,他爽朗一笑,朝着皇後道:“孤在邊關的時候就說,這趙濟是個人才,天生神力不說,思維敏捷,沉着冷靜,是個當武官的好料子。”
皇後便是原來的鎮北王妃,她見證了趙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自然是對于皇上所說的無比認同。她柔聲道:“臣妾也覺得趙将軍能為皇上分憂甚好,可惜的是現在親事也沒個着落。”
她這麽一說,皇上臉上的笑容一凝,“孤給了他時間,若是五月下旬還沒有合意的,那便将金家那小女兒指給他。”
“這麽多年身邊也沒個知冷知熱的人,成家立業,他只立業不成家怎麽行?”
作者有話要說:
趙濟:我只想為皇上分憂(b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