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謝禮
這位花白頭發就差指着雲禧的鼻子罵她招搖撞騙了。
雲禧道:“治病救人當然要實事求是,敢問這位老前輩,您摸老太爺的下三部了嗎?”
花白頭發道:“六脈皆無,還摸下三部作甚?”
雲禧道:“因為有人天生六陰脈!”
她既然說了,她就肯定摸了,有的放矢。
“哎呀!”寧老先生一跺腳,轉身去了床榻邊,親自掀起被子,一摸再摸,“哎呀哎呀,六陰脈,可不就是六陰脈嘛,慚愧呀慚愧。”
花白頭發的臉紅得像火燎的一樣,忙不疊地湊到寧老先生身旁,去摸另一只腳。
絡腮胡和另一位老大夫也過去摸了摸。
絡腮胡連連搖頭,“誰能想到是六陰脈呢,這太少見了,這太少見了。”
雲禧微微一笑,反擊的話在舌尖轉一圈,又溜達回去了——她初來乍到,到處樹敵可是不行,就當尊老愛幼了吧。
羅英傑見雲禧辯證準确,知道她的方子應該有效,悄悄吩咐下去:速速抓藥。
羅太太道:“雲大夫快說說,積毒是怎麽回事?”
雲禧問:“羅老太爺實用寒食散嗎?”
寧老先生疑惑地看着雲禧,“寒食散的方子早就在民間失傳了吧。”
雲禧心裏一虛,她還真不知道這一點,“那……”
“那什麽?”絡腮胡道,“六陰脈并不能說明羅老太爺就是熱證,寧老先生以為如何?”
Advertisement
寧老先生道:“不忙着下結論,聽聽雲大夫怎麽說。”
他今天嚴重失手,顏面大跌,再不慎重只怕就要贻笑大方了。
雲禧在屋子裏踱了幾步,問羅太太:“老太爺平時都讀什麽書?”
羅太太吩咐婆子把老太爺平時看的書找了出來。
老太爺讀的書很雜,游記、歷史、話本,最多的是道家典籍。
雲禧從中翻出一本翻得發黃發皺的《丹經》,自語道:“羅老太爺有沒有可能服用方士煉制的丹藥呢?”
婆子驚道:“哎呀,好像有的。”她撲到梳妝臺前,拉開抽屜,取出一只雕花精致的小瓷瓶,“這裏面裝的是不死仙丹,老太爺警告過老奴好幾次,說絕對不能打碎了。”
雲禧接過來,倒出一顆小拇指指尖大小的黑色丸藥,嗅之無味,無法憑外觀分辨其藥性。
羅英傑蹙着眉頭,“果然是丹藥。”他問婆子,“老太爺服用多久了?”
婆子惴惴不安,“好像兩三年了,老太爺不讓老奴外傳,老奴……”
羅英傑擺擺手,示意她不必再說。
羅太太松了口氣,幾位老大夫紛紛紅了臉,除寧老先生外,其他三人同時提出了告辭。
四個德高望重的老大夫加一起,還不如一個不到二十的年輕女子,這太尴尬了。
羅英傑也替他們臉疼,知道不能再留,便親自把三位大夫送了出去。
寧老先生叫來雲禧,舉薦有功,算是勉強挽回一些顏面。
一老一少回到中堂就坐。
寧老先生問道:“雲大夫心細如發,醫術高明,不知師從哪位杏林聖手啊?”
雲禧道:“家祖是名游醫。”
寧老先生颔首,“家學淵源、家學淵源啊,敢問尊祖父名諱?”
雲禧道:“家祖雲一針,江湖人士。”雲中晖說自己仇家甚多,警告過原主,不準她向任何人提及“雲中晖”這個名字。
寧老先生想了好一會兒才道:“江湖中能人甚多,到底是老夫見識有限啊。”
雲禧笑笑,不再說話,待羅英傑回來後,以醫館和孩子無人照料無名,也告辭了。
……
下人抓藥回來,煎好,王一鳴用湯匙撬開羅老太爺的牙關,硬灌了下去。
大約一個多時辰後,羅老太爺洩下一堆惡臭,很快便醒了過來。
寧老先生再診脈一次,六脈依舊細弱,确是六陰脈。
他根據羅老先生的實際情況,對藥方進行調整後,告辭離開了羅府。
在回去的路上,他對王一鳴說道:“巾帼不讓須眉,這位女大夫好生了得呀。”
王一鳴深以為然,“難怪一個婦人家敢自立門戶,确實了不起。”
寧老先生嘆息道:“今天多虧了你唐師哥。”
他是唐有為的老師,今天叫雲禧過來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替自家學生試探其來路根基,以免得罪了人;二是不想有人在京城草菅人命,出于社會責任感,考較考較雲禧的意思。
沒想到,考較不成,他們四個老家夥反被雲禧将了一軍。
王一鳴道:“老師不必挂懷,誰能想到羅老先生會是這種奇異脈象呢。”
寧老先生點點頭,“的确有些陰差陽錯的原因,但到底是老夫大意了。”
羅英傑先找的是絡腮胡盛泓他們仨,他最後一個來,聽了病情分析後先入為主,只摸六脈,便确認了羅老先生的病情,完全沒往“真熱假寒”和“六陰脈”上去想。
大夫,不同于其他行業,大意了就會要命。
從某種程度上講,雲禧挽救了寧澤清作為醫者的清譽。
王一鳴繼續安慰道:“雲大夫的祖父是游醫,見多識廣,一定見過這種疑難病例,雲大夫也是趕巧了,醫術未必高明。”
寧老先生對他的定論不置可否,道:“‘凡為醫者,性情溫雅,志必謙恭,動必禮節,舉止和柔’,這位雲大夫年歲不大,性情修養都不錯,是個學醫的好苗子啊。”
王一鳴道:“那……老師要不要再收個女徒?”
寧老先生搖搖頭,“游醫手段駁雜,跟咱們不是一個路子。”
王一鳴也想起了“江湖人士”四個字,感嘆道:“也是,不知其根底,萬一有仇家什麽的,就麻煩了。”
寧老先生道:“你備上四樣禮物,等過兩日閑了,我親自去枯榮堂走一趟。”
王一鳴道:“弟子願服其勞。”
寧老先生擺擺手,“這不必。”
……
三天後,一個年輕人帶着小厮到了枯榮堂。
“雲大夫在嗎?”年輕人問門口賣仙草凍的丁嬸子。
丁嬸子道:“雲大夫正在針灸,公子若是有事可在堂裏坐等。”
“好,有勞。”年輕人繞過丁嬸子,進了堂內。
堂內空地上鋪着一張大地鋪,兩個小男孩坐在中間,正在擺弄幾個小玩意。
“啊!”更小的男孩擡頭瞅了年輕人一眼,扭頭朝帷幔處喊了一聲。
“知道了。”雲禧正在按摩,聽見丁嬸子和年輕人的對話了,“客人請稍等一下,馬上就好。”
盞茶的功夫後,她幫雜貨鋪老板娘李嬸穿好外衣,拉開帷幔走了出來,朝那年輕人點點頭,囑咐道:“李嬸可以找棵合适的粗樹杈,手臂挂在上面吊一吊,對恢複很有幫助。”
李嬸扭了扭水桶腰,“居然一點都不疼了,雲大夫好手段。”
雲禧一邊洗手一邊說道:“好是暫時的,李嬸按照我說的辦法做,效果更好。”
李嬸從荷包裏數出三十個大錢,“好嘞,嬸子記住了,就按你說的辦。你先忙着,嬸子改天再來。”
“好,那我就不送嬸子了。”雲禧應一聲,取出手帕擦了把額頭的薄汗,問那年輕人,“公子找我?”
她皮膚白皙,五官俊秀,氣質卓然不群,即便不施脂粉,也比尋常女子漂亮數倍。
年輕人的目光有些發直,“在下羅啓越,家父翰林學士。”
雲禧明白了,這位替長輩感謝自己來了,遂問道:“羅老太爺好些了嗎?”
羅啓越道:“好多了,已經能下地了。”
雲禧從抽屜裏取出一只幹淨茶杯,倒了一杯涼茶遞給羅啓越,“那就好,羅公子請坐。”
羅啓越接過杯子,給小厮使了個眼色,小厮便出去了。
不多時,小厮和車夫抱着滿懷的東西走了進來。
羅啓越從小厮手裏接過一只錦盒,打開,放在書案上,“雲大夫救了家祖的命,些許禮物,不成敬意。”
錦盒裏是五只十兩重的銀元寶,另外還有錦緞兩匹、點心匣子兩個、卷軸一個。
雲禧道:“這怎麽好意思,心意收下了。”
羅啓越拿過卷軸,展開,說道:“雲大夫,羅家書香門第,比不得世家勳貴,這是我們羅家的一點心意,請務必收下。”
卷軸上書:醫者仁心。
字跡俊逸潇灑,筆力雄渾,絕對是書法大家的手筆。
雲禧喜歡這四個字,便道:“既是如此,在下就卻之不恭了。”
羅啓越大喜,“如此甚好,在下能回去交差了。”
……
瑞寧堂內,唐有為看着枯榮堂的方向,說道:“運氣不錯,居然靠上了羅家。”
趙升志道:“這不是情理之中的事嗎,只要她沒有背景,咱們瑞寧堂的壓力就小多了,其他的唐大夫就別琢磨了吧。”
唐有為道:“怎麽沒有背景,羅家不就是背景嗎?”
趙升志搖搖頭,“那也是沒法子,着急上火也沒用,還不如多看幾頁醫書。”他踱回自己的座位,果然端起本書看起了起來。
齊裕道:“還是得讓東家想想法子,總不能就這麽看着她起來吧。”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