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 12130日的更新在這裏
外頭傳來鄭婆子的聲音,“你們西院那狗,一日壯過一日了。”這意有所指的,是個人都聽出來。
霍老太君進來時就滿頭火,再聽這話愈發惱火了。
這時就聽田嬷嬷道:“是有狗崽了。”
外頭便沒聲了,鄭婆子拎着食盒最後進來的。
因年下了,不管是府裏內外上下,都一水喜慶的顏色。
就似霍老太君,今日就一身略微鮮豔了點棗紅五色富貴不斷頭萬字紋的如意領對襟的褙子,裏頭一件酡紅暗紋團壽的立領中衣,手上是金鑲鴿血紅寶石的甲套,額上是绛紫的抹額,鬓上還簪了一小朵紅梅。
這一身映襯下來,還真讓霍老太君有點怒火遍體之感。
袁瑤和王姮下炕,款款向霍老太君見禮。
霍老太君只回她們一個“哼”,令她老人家嘴邊兩道深深的褶子,随着她陰沉的臉仿佛一下子就拉到了頸脖上。
袁瑤本想請霍老太君到炕上坐去,霍老太君卻不理睬,拄着龍頭拐就在正間堂屋上的太師椅坐下了。
見這般,袁瑤也不多勸,命獻茶。
“我不吃茶。”霍老太君冷聲道。
官陶陽忙賢惠地打圓場道:“二奶奶不知道,老太太來前吃了不少茶,這會子也不渴,但二奶奶這裏的茶,妾還是要吃的,上回拿回去的碧澗明月就很好,就不知這回的又是什麽茶,要是好,妾少不得又要厚着臉面要些回去了。”
袁瑤就似才看見官陶陽也在般,笑道:“瞧官姨奶奶說的,不過是一點子茶葉罷了,那裏能和你對我的比,不說旁的就說這數日來風雨不改地給我送湯羹來,就知道官姨奶奶的用心了。”
霍老太君聽了又是一身冷哼,極盡不悅的一字一咬,一字一頓道:“你要是真知趣的……”
就見袁瑤狀似未聞,也不等霍老太君說完,袁瑤便出聲把霍老太君的話給擠壓了下去,“明日就要進宮朝賀了,我道今日官姨奶奶要幫着杙大奶奶忙着明日的事,沒得功夫給我炖湯羹了,我想着,蘇嬷嬷在官姨奶奶跟前也學了這些日子了,就命她去照做。”
說着袁瑤歡喜地輕拍雙手,“果然是經官姨奶奶盡心教導的,蘇嬷嬷這一做出來我一嘗,竟然已經做得十分像樣了。”回身又一指東次間炕上的炕幾,“你瞧,就是我們大奶奶來了,都吃了兩盅。”
王姮本是在一旁看熱鬧的,見點她了也只好說幾句了,“這湯原來是和官姨奶奶學的,這湯我也就只在宮裏吃過,就是這個味兒,所以就多吃了一盅。”
一旁的蘇嬷嬷暗道:“當然是宮裏那味兒了,出自尚嬷嬷之手的。”
官陶陽和鄭婆子都是一愣,就是霍老太君有心要偏向官陶陽了,事到如今也不能說蘇嬷嬷做這湯還未學得皮毛上不了臺面,不然就是在說王姮不懂品嘗了,駁了王姮的臉。
袁瑤見狀依然笑語晏晏,“蘇嬷嬷還不快過來謝過官姨奶奶,要不是她悉心教導,你也學不來這門手藝。”
蘇嬷嬷過來向官陶陽福身,恭敬道:“老奴謝過管姨奶奶賜教。”起身後又道:“二奶奶不知道,官姨娘教導老奴時可心細了,怕老奴這把年紀了連烏豆都認不清,混了一袋子的紅豆、綠豆和烏豆給老奴分了三天,又怕老奴不識得桂圓,讓老奴剝了兩日的桂圓肉,這樣從基本教起紮實了功底的教法,老奴受益匪淺的。”說完又給官陶陽蹲了一福。
官陶陽和鄭婆子的臉上一陣變換,這話自然讓霍老太君起疑了幾分,只是還是對外孫女的信任壓倒了疑心。
“哈哈……”王姮忽然笑了,對袁瑤道:“我說這獨門手藝怎麽就這麽輕易教了你的人,原來是這樣,你也太不識趣了,不過這樣都給你的人給偷師回來了,也值了。你不知道當日吃過這道湯後,我給了多少體面那宮裏做湯的嬷嬷,卻還是弄不到方子來,你撿着便宜了。”
霍老太君一時便忘了袁瑤方才無視了她的無禮,道:“做得再好,也不過是幾日的功夫,那裏比得過陶兒的。”
袁瑤這回終于接話了,笑道:“不是我護短,我這位嬷嬷對廚藝頗有天分的,只要是她看過的嘗過的沒有一學不會的,所以老太太這話讓我都有心要和官姨奶奶比一比了。”
袁瑤朝鄭婆子手上的食盒看去,“這裏頭就是那湯吧?”
官陶陽和鄭婆子不知道袁瑤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麽藥,可霍老太君在她們也不好說不是,便說了。
就聽袁瑤道:“那正好。老太太也正好在,我就越性一回,請老太太給做個中人,評評我們到底誰做得好些。”
袁瑤這提議,官陶陽和鄭婆子面上的顏色又變了幾分。
霍老太君真心想要為官陶陽争一回,便道:“若是你們的婆子做得真不如陶兒,你得想陶兒賠禮致歉。”說罷,霍老太君這頭心裏就暗道:“我做評判,愛說誰好就是誰的好。”
“給一賤妾賠禮致歉?”王姮冷笑道:“老太太,其實我們二爺是棄嬰堂抱來的吧,不然同是孫子,這心怎麽的也偏得太多了吧。”
“你……”霍老太君要發作了,“什麽混賬話。口無遮攔的,這也就是南陽府才能出來這樣不成體統的了。”
袁瑤趕在王姮出口前,搶道:“老太太,莫要動氣,都知道我們大奶奶是心直口快說者無心的,有度量的都不和她一般見識。但老太太可是德高望重的,說出的話就體統了,所以我有一事不明,請老太太給個說法。不過是一場怡情娛樂的比試罷了,輸贏尋常事兒,老太太卻要讓我給姨娘賠禮道歉,這是我們府裏的什麽體統?”袁瑤這話說得恭謙有禮,可不難聽出裏頭的咄咄。
“好。”王姮低呼了一句,讓在場的都聽見了,還向袁瑤豎起個大拇指。
霍老太君氣得手都顫了,“好你個袁氏,既然你不要臉面了,我就也不給你留了,陶兒每日辛苦給你做羹湯送來,你卻把羹湯喂了……”說着忽然止住了,因霍老太君本想說羹湯喂了狗,把狗都喂得珠圓玉潤了,可又想起剛才有人說是狗懷狗崽仔了,又做不得證明了,頓了一會子又指着蘇嬷嬷轉了話,“你故意派一個蠢笨不好使的跟陶兒學,害她不得不每日都給你操勞,害得她舊患複發,你安的是什麽黑心。”
“所以現在不是請老太太來給做中人了嗎?評評看,到底是我的嬷嬷蠢笨,還是有人故意拖延另有圖謀的。”說罷,袁瑤一個眼色,青梅上前奪了鄭婆子手裏的食盒。
官陶陽和鄭婆子立時就驚慌了起來。
袁瑤親手從食盒裏端出炖盅了,恭順地遞給霍老太君道:“這是官姨娘炖的,敬請老太太先品嘗。”袁瑤說這話時,看的卻是官陶陽。
官陶陽眼中躲閃了一會子,就低下了頭。
霍老太君哼了聲。
彩萍接過炖盅打開就要喂霍老太君吃,鄭婆子卻在這時候上前道:“彩萍姑娘不知道這湯羹的吃法和別的不同,老奴先服侍老太太用一回,姑娘瞧會了,回頭再服侍老太太。”
彩萍見霍老太點頭,便放手了,就在兩人的一接一遞中,那個八仙蓮花的白瓷炖盅就摔地上化作了一地的湯水和碎片,還把霍老太君濺了一身。
鄭婆子立時就跪下叩頭認罪道:“老奴笨手笨腳的,該死,請老太太責罰。”她故意跪在碎瓷片上的膝蓋滲出血來了,也不去顧。
霍老太君身邊的大丫頭趕緊給霍老太君擦拭,所喜寒冬穿的衣服多,未曾燙傷。
“沒用的老東西。”霍老太君罵道。
官陶陽則趕緊在霍老太君發作鄭婆子前,把霍老太君扶走,“大冷天的,老太太趕緊換身衣裳才是。”說完這話,霍老太君人已經被她扶出了正房門外了。
王姮雖魯莽,可到底是從大家裏出來的,也瞧出這裏頭的不對了,道:“那湯羹絕對有貓膩。”又看了看袁瑤的小腹,“小心了你。”說完便走了。
而扶霍老太君往壽春堂去的官陶陽,正在小聲地勸說霍老太君,“老太太,你要怪就怪我吧,是我讓媽媽這麽做的。蘇嬷嬷是我教出來的,她做得如何我那裏會不知道的,倘若因此而讓二奶奶給我賠罪了,往後二房面上雖不敢,可到底心裏還是怨怼了老太太,如今侯爺不在府中,越是要兄弟和睦時候。”
霍老太君覺着官陶陽能這般顧全大局委曲求全,着實讓她欣慰又心疼,拉着官陶陽的手,輕拍着,“委屈你了,委屈你了。”
服侍霍老太君更衣,官陶陽回了東院裏自己的小院,見鄭婆子已經等在那裏了。
官陶陽氣惱道,“為何要多此一舉打了那盅湯?老太太的心是向着我的,不管袁氏的婆子做得再好,老太太也不會說好的。”
鄭婆子一瘸一拐地過來跪下道:“奶奶,今日這湯老奴有心要讓袁氏一下子上瘾,下的量就有些大了,不是老太太能受得住的,倘若老太太有個三長兩短的,府裏就沒人護着奶奶了,只要老太太還在,機會還有。”
官陶陽抿了抿嘴,又笑了,“沒錯,還有機會的,大年三十不就是要到長君伯府開宗祠祭祖,族人齊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