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明捉鼠暗地較勁
第61章 明捉鼠暗地較勁
“學一個怎麽能忘兩個?”老太太聽見她吹捧自個孫子、孫女心情大好,笑呵呵的問着。
年大家的趕忙回道:“老太太有所不知,本來老奴還認識些常見到的字,可自打學字倒記混了。比如學了‘犬’字,就連見了‘大’字都不敢确定。這不是學一個忘兩個?”
“哈哈哈。老太太總說三丫頭伶牙俐齒,沒想到大房的婆子嘴巴也這樣巧。”老太太高興,衆人自然跟着打哈湊趣,二太太一邊說一邊觑着三太太。
三太太臉上帶笑,心裏卻不舒服。這段日子大房那邊總是露臉,如今好容易逮住個沖撞老太太的婆子豈能就這樣一笑了之?
她笑着說道:“年大家的不僅嘴巧,身子也挺靈巧,剛剛揮着棒子攆老鼠可不像五十多歲的人。”
“哪裏來的那麽大的老鼠?剛剛我瞄了一眼吓了一大跳,難怪她們驚慌。”大奶奶心有餘悸的說着。
年大家的收起笑容恐慌地回道:“老奴不是存心想要沖撞老太太,只是那畜生跑過來才跟着追來。它從庫房的牆裏鑽出來,指不定在裏面禍害了多少好東西,老奴一時生氣才沒顧得上許多。”
老太太一聽臉色微變,庫房裏可放着陳家送過來的聘禮,裏面有上好的紅木家具和布料,若是讓老鼠咬壞了就糟糕了。她立馬就沒了游湖的興致,帶着衆人往不遠的庫房去了。
老太太帶着衆人去庫房查看陳家送過來的聘禮,三太太眼中有一絲恐慌閃過,不過轉瞬間便被斂去。
打開庫房,管事婆子帶着人先進去查看一番,果然發現幾只小耗子崽。老太太吩咐人仔細查看木質家具和布料等物,卻發現有一張紅木雕花拔步床和一架刻着百子圖的插屏并一套桌椅不見了。其他物件倒沒被老鼠嗑,真是慶幸。
管事婆子回禀給老太太,衆人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在三太太身上。卻見三太太不慌不忙,笑着回道:“我見庫房裏地方太小就吩咐人把占地方的家具搬到望園去了,我已經吩咐人取了老鼠藥過來,一會兒再請老太太移駕望園瞧瞧。”
這個說法倒合理,片刻,吳嫂子拿了老鼠藥放到庫裏各處。大樟木箱子被打開,裏面又放了些樟腦丸進去。
三太太吩咐看守庫房的人精心些,再發現有老鼠就放只貓進去。衆人又移至望園,那些家具果然一樣不缺放在小倉庫裏。
二太太見了眼中滑過一絲失望,臉上卻笑着說道:“這陳家倒是很重視這門親事,送來的聘禮雖不是最上乘卻是數量最多的。”
先前定伯侯府和禮部員外郎何府送來的聘禮多是貴重之物,陳老爺不過是六品的蘭翎侍衛在京城沒根沒派,出手自然就寒酸了些。不過陳家卻卯足了勁,左一件右一件倒沒委屈若靈。
Advertisement
三太太雖然不待見若靈母女二人,不過總不能讓其他二房笑話了去。她聽見二太太話裏譏笑的意味,笑着回道:“聘禮、嫁妝不過是給外人好看罷了,誰又能指望着這些過日子?陳姑爺家雖然不是京城有名的望族,卻是地地道道的書香門第。陳姑爺才十八就已經是秀才了,今年的秋考若是能高中就是舉人老爺。六丫頭有福氣做诰命夫人也未嘗不能,到時候你這個嬸母也跟着沾光了。”
一番話戳到二太太的痛處,她兒子韓昊也是十八卻連半點功名都沒有,今年的秋試正在考慮要不要去試試呢。眼下被三太太一頓暗諷,她咬着牙根說道:“昊兒最近很用功,白天在鋪子裏忙晚上就挑燈夜讀,說是要掙個功名光宗耀祖呢。我倒是心疼他,怕他身子受不了,可難得他懂事有長進了。”
“讓廚房多炖些補品給昊兒,千萬別把身子弄垮了。一會兒我派人把百年人參送過去,給他補身子吧。”老太太聽見韓昊肯用功讀書很高興,雖說二老爺跟她隔了一層肚皮,可韓昊畢竟是她看着長大是韓府的嫡孫。
二太太聞言受寵若驚,假意推辭了幾句便替韓昊道謝了。
折騰了這一趟老太太的困勁全都沒了,吩咐衆人各自散去,帶着若溪回榮善堂去了。
“唉,我到底是老了,出去轉悠了這麽一圈便有些乏了。”她單手支着頭閉着眼睛躺在羅漢床上。
若溪輕輕的把一床薄被搭在她身上,就聽見她輕聲說道:“若是有一日我不在,這個家怕是立馬就會分。”
“祖母。”若溪聞言眼神一閃,看着老太太眉間散不去的愁緒說着,“祖母經常閱讀佛經,應該知道一切随緣的道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本就是一家人離得再遠也是血脈相連。俗話說得好,血脈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着筋!祖母何必為了将來的事情煩心,況且也不一定會像祖母猜測的那般。”
“你這孩子倒越來越懂我的心。”老太太睜開眼,忽而淺笑了一下,“我參悟佛經十幾年,自诩摸着些門道,如今看來卻還不及你啊。我只能做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你卻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祖母謬贊,我哪裏懂什麽佛偈。不過是祖母心裏想着整個韓府,想讓每一個人都能過好日子,這才關心則亂啊。”若溪忙回着。
老太太盯着她瞧了片刻,方吩咐她回去歇着,若溪聽了告退出去了。
“劉媽,這些日子九丫頭常在我跟前侍候,你看那丫頭如何啊?”她又閉上眼睛。
旁邊的劉媽是老太太的陪房,年紀和老太太不相上下已是滿頭白發。她的兒子在城裏有宅子,城外還有莊子,想要接她出去享福她卻執意陪在老太太身邊。這幾年,老太太也不拿她當奴婢使喚,倒像姐妹般說話坐卧。
此刻劉媽正坐着喝茶,聽見老太太問笑着說道:“老太太有福,能有九丫頭這樣脫俗的孫女。奴婢冷眼旁觀,這九姑娘年紀不大心裏卻極明白,一點就透性子不張揚,說話行事都有分寸。恕奴婢說句越逾的話,當年的趙姨娘也是個伶俐人,不過卻不及九姑娘一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