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長豐縣
第55章 長豐縣
“嫁!必須嫁!”羅大嬸回答得很幹脆。“她這樣了誰還敢要, 名聲臭完了。”
她頗有點幸災樂禍地道:“你們不知道,昨晚族長派去她家報信的是個喇叭嘴,說話不懂避諱, 嗓門還大, 半夜三更在她家門外就嚷嚷開了, 把她們族長和村裏人全驚動了。她們族長問清楚事情原由後, 特別生氣,大罵她德行有虧, 心思歹毒,竟做下這等醜事, 令族裏蒙羞, 以後不許回村, 如果她娘家敢接回去,就立刻出族搬離村子。免得壞了村裏名聲, 害村裏的姑娘小子說不上親事。”
故意的, 故意的,羅族長就是故意的!
他肯定看出來劉寡婦沒懷孕,故意不請郎中診斷, 再鬧到她娘家斷了她的退路, 讓她不得不嫁到吳家,到時候在吳家鬧出事來, 丢的是吳家臉面,壞的是吳家名聲,和羅家再無關系,他只管在旁邊看笑話!
想到羅族長臉上笑嘻嘻心裏暗算計的模樣,林伊覺得自己猜得八九不離十!
只是林伊覺得羅族長的算計要落空,吳族長狠狠懲罰了吳老二, 吳家人肯定吓破了膽,哪裏還敢在外面鬧騰,說不定都不敢出門了。
不過,劉寡婦家的族長不錯!很公正,一點不護短!林伊暗贊。
“她爹娘一刻不耽擱就來了,她娘哭得話都說不出來,一個勁拉着我跟我道歉,說對不起我們家,她爹請族長叫吳家過來,立馬要把她嫁過去,以後跟娘家再無瓜葛,當沒有生過這個黑心腸的閨女。不過昨天吳家忙得很,哪有功夫,今天一早又去請了,這會不曉得是啥情況。”羅大嬸繼續道。
林伊心頭大爽,嫁過來就好,以後這家人關上門一鍋亂鬥不曉得有多好玩,可惜無緣看到。
解除了疑惑,林伊便和羅大嬸告辭,一直默默站在旁邊的小虎遞了件東西給林伊,依依不舍道:“小伊,這是我的彈弓,我把它送給你,以後再有誰欺負你,你就拿石子射他。”
羅大嬸哭笑不得,這小子咋拿這玩意送小姑娘,哪個小姑娘會喜歡啊?
林伊接過來,看着被他長時間摩挲變得光滑無比的弓架感動不已。這把彈弓是小虎的舅舅送給他的,弓架又大又結實,皮筋的彈力也特別強,在村裏小子們的彈弓比賽中射得最遠準度最高,從來都得第一,是他們的夢中神器,有些小子能摸一摸就會覺得很光榮。他自己也很寶貝,總是随身攜帶,用它射過不少小鳥,現在竟然舍得送給自己。
她把彈弓遞回給小虎:“謝謝你,我不能要,這是??你最喜歡的東西。”
小虎急了,一個勁推給她:“你拿着啊,誰敢打你你就射他啊,我喜歡的東西還有很多,不少這一個。”這可是他思考了一晚上才想好的最适合小伊的禮物呢。
羅大嬸在旁幫腔:“小伊,小虎說得也有道理,你們娘倆在一起,萬一遇上點啥事,嗯,也能用這個抵擋一下。”
Advertisement
她這話說得一點底氣也沒有,真遇上事這彈弓能有啥用啊。
她又接了一句:“你接着吧,我讓他舅舅再做一個。”
林伊看着小虎殷殷的目光,想了想,也行,回南山村了倒是可以拿這個打野雞野兔,總比自己赤手空拳好。
她誠心道了謝,便扶着林氏上了車,在羅大嬸小虎目送中,朝縣城駛去。
坐在車上,林伊開始在心裏盤算身上的財産。
林氏的嫁妝800文加上自己的草藥錢538文就是1338文,再加上吳三叔的200文,劉寡婦賠的50文,還有羅大嬸的1兩銀子,總共是1兩銀子并1588文,這數字吉利,要我發發,好兆頭!
饅頭四個雞蛋四個,玉米餅三個,幹面餅六個,梨子四個,一小包炒鹹菜絲還有一竹筒水,食物還挺豐富。
她本打算中午和林氏在縣城吃碗面,嘗嘗外面吃食的味道,現在改了主意,就吃饅頭。
這個天氣雖然不算太熱,幹糧還是不能久放,若是壞掉太可惜了。
她在心裏計劃了下,今天中午吃兩個饅頭兩個雞蛋,晚上再吃兩個饅頭,明天早上玉米餅加兩個雞蛋,路上的吃食就解決了。
剩下的幹面餅能放,可以留着回南山村吃,畢竟到了那還不知道會是個啥狀況。萬一情況不樂觀,這幾個餅子能對付幾天。
不管怎麽說,現在他們有錢有糧,還有地方去,比當初設想的一無所有離開吳家,只能去山林住山洞好太多。
盤算完,她心頭大定,也有心情欣賞田園風光了。
因為村長家的牛車經常載人,車上扔了幾個布墊,再加上小道平坦,牛車又慢,坐在車上并不覺得颠簸。
現在已過了中秋,陽光并不熱烈,只懶懶地照在人身上,不會曬得難受。
樹上的綠葉陸續變黃,風一吹,飄飄蕩蕩地落下來,落得到處都是。
道路兩旁的田裏,有些種上了綠油油的菜蔬,在陽光的照耀下生氣勃勃,有些則空着,裸露着黑黃的土地,略顯蕭條。
“這些地是種小麥的,應該就這幾天。”林氏指點着跟林伊說。
原來如此,要不了多久,這些空地也會生機盎然。
只要有土地,就有希望。
林伊暗想,不管怎麽樣,回南山村後得想法買點地,有了地,就算是紮下根了。
離長豐縣越近,道路越寬闊,行人和馬車也越多,道旁不斷看到挑着擔子背着背筐的各村村民,想必是把自家的農産品送到縣裏去賣。
往前又走了一段,小海轉回頭高興地告訴她們:“嬸子??,快到了,前面就是城門。”
林伊擡起頭向前仔細觀看,只見前方寬敞的城牆綿延開去看不到盡頭,正中間巍峨的城樓高高聳立,城門洞開,各條小道上背筐挑擔的人都朝着城門湧去。
到了城門,小海甩鞭加快牛車的步伐跟在一輛馬車後面迅速進了城。
林伊新奇地打量着這座古代縣城。憑心而論,長豐縣的規模和現代城市完全不能相比,但卻古意盎然,別有一番風味。林伊看得眼珠都轉不開,這可是正而八經的古建築啊。
瞧這寬闊平坦的青石板路,經過歲月的沖刷,青中帶黑,黑中透亮,筆直地伸向縣城中心,其間又延伸出無數條毛細血管般的窄徑細道,将兩旁的小巷串連起來。
街邊屋舍井然,商鋪林立,各色店招幌子迎風招展,忽啦啦歡迎着各方來客。
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路人的高談闊論聲,商販的叫賣聲,加上各式車馬碾壓在道上的辚辚聲混在一起,整個縣城喧嚣無比,熱鬧非常,一派繁榮景象。
“小海,我們在車馬行下。”林氏看了看前面的路對小海說,又向林伊解釋,“先把車票買了再去辦事,免得回來沒車。”
“好勒。”小海朗聲答應。
牛車從第一道街口拐進去,停在一大片空地前。
空地上停了不少馬車,一側有一排房屋,不斷有人進進出出,這裏便是縣城的車馬行。那排房屋是售票處、車馬調度室和候車室之類的處所。
林伊聽林氏說過,全國各地的車馬行都是由國家辦的,雖然價格貴點,但是比私人馬車規範,安全也有保障,不會發生中途甩客或者客沒上滿要拐去別處等客的行為。
“小海,你忙你的吧,我們買了票就在縣城逛逛。”林氏下了車對小海道。
小海遲疑地問:“不用我送你們去縣衙?”
“不用,這裏我來過幾次,知道縣衙在哪,我們自己去就行。謝謝你。”
小海點點頭:“行,嬸子你們慢慢忙,我在前面街的武行,你們要是有事就來找我。”
林伊母女答應了,揮手和他告別後走進了車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