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王大夫的要求自然得到寧欣的滿口應諾。
招待所那邊拿回來的菜并不多, 畢竟他們平日裏也只是提供個工作餐。非特殊情況也沒有什麽宴請,所以不能備太多的菜。
只有一把芹菜,一塊後腿肉, 一小盆綠豆芽,幾根苦瓜。唯一的亮點是拿回來了一只鴨子還有一小包慈菇。
慈菇在新南其實并不少見,只是這東西現在還沒有人特意去養殖,所以數量比較少。想要買到就有幾分靠運氣。
所以看到它,寧欣很是高興。
鴨子招待所那邊已經處理幹淨了, 送來的時候就是一整只光鴨, 倒也省了不少整治的功夫。
寧欣先将鴨子剁大塊兒,汆水, 然後和慈菇一起紅燒,然後又用其他的菜做了芹菜炒肉, 醋溜綠豆芽。
看時間還多,又有小靜幫忙, 最後寧欣興之所至, 将剩下的一小塊兒肉剁碎, 摻上泡發切碎的黑木耳,還有一點點紅蘿蔔碎丁, 打成茸。鑲在苦瓜裏面做了苦瓜釀肉。
這苦瓜釀肉制作方法并不難,不過就是将苦瓜去瓤切斷, 然後焯水,嵌入打好的餡料,然後放入煎鍋煎制。
煎熟煎香之後再倒入調好的調料收汁入味就算是完成了。
可苦瓜畢竟是蔬菜,這又要煎又要最後收汁, 想要既保持它青嫩的顏色, 鮮滑的口感, 又要讓餡料和苦瓜完好的貼合在一起,不會散開,這還需要點功夫。
好在這道菜是以前爺爺夏天最喜歡吃的時令菜,奶奶為了做好可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而且還特意傳授給了寧欣。
雖然兩輩子沒有做過了,可一拿起苦瓜,寧欣就覺得手感一下子來了。幾乎沒有遇到什麽麻煩,就将這道又好吃又好看的苦瓜釀肉給做出來了。
今天吃飯的人數比較多,工作組成員加上石正義還有寧欣姐妹,一共有十二個人。
單靠這四個菜肯定不夠。
于是寧欣去花圃掐了把紫蘇,拿回來切碎和雞蛋攪拌均勻,做了紫蘇煎蛋。将家裏還剩下的幾根黃瓜和西紅柿做了涼拌黃瓜和番茄雞蛋湯。
最後再把現在家裏常吃的鹽漬鮮翠衣也盛了一盤子湊數,總算是湊夠了七菜一湯,勉強算是夠吃了。
寧欣在廚房裏已經開始拿菜湊數了,外面的人卻不知道。他們一個個別看在工作上都是精英,全是能獨當一面的,可在家務上就全是門外漢。
不然也不會就拿來那麽一點菜,卻完全想不到根本不夠吃的問題。
王大夫此行來的目的,一來是看看院子,而最重要的是要來考察一下寧欣。看看她是否真的如胡雲平所說,懂醫理,在幫人調養身體方面确實有自己獨特的方法。
畢竟論起這方面,他才是專業的。
和寧欣聊了會天,又跑了一趟涼茶鋪,王大夫覺得自己已經觀察的差不多了,現在就只剩下要嘗一嘗寧家的涼茶和膳食是否真的那麽神奇。
所以此刻的他是最閑适的,甚至都有空坐在那個竹椅上搖着蒲扇乘涼了。
可這地方離廚房最近,他剛坐一會兒就被從廚房裏傳出來的陣陣香氣給吸引住了。
不僅是王大夫,那幾個研究員,還有在院子裏測量的設計院的同志也開始一遍一遍往廚房的方向瞥。剛才忙的時候還沒意識到,這會兒大家都忽然覺得肚子怎麽這麽餓!
寧欣将番茄雞蛋湯燒好,讓小靜用大盆盛了一盆米飯,然後兩人一起從廚房裏走了出來。
她這才發現,不知道什麽時候院子裏已經撐起了桌子,所有人幾乎都已經到齊了,全部在桌子旁邊徘徊,只等着她開飯呢!
因為人多,剛才石正義特意讓助手在招待所借了一個圓臺面,還有四五個板凳。
将寧家的桌子擡出來做底,把臺面放上去,坐十來個人沒一點問題,還松松快快的。
此時之前端出來的菜都已經在桌上擺好了,很明顯大家都在等着她們到了就開席。
看到這兒,寧欣趕緊将湯放在桌子上,然後招呼大家落座:“不好意思,今天開飯晚了,大家都餓了吧?餓了就多吃點啊,我今天蒸了整整一大鍋米飯,不敢說能讓大家吃好,但肯定能保證大家吃飽的。”
“哈哈,小寧,你太謙虛了。這菜還在廚房我們就聞着香得不得了。這還叫不能保證吃好?我們都饞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是啊,小寧姑娘,你做飯的手藝是真不錯!将來你們那藥膳房開業,是你掌勺嗎?那我們到時候說什麽也得特意來捧捧場。”
……
王大夫是這一群人裏最德高望重的。他帶頭向寧欣示好,表現出了很和善的态度,其他人也就沒有了最初的生疏,全都放松了下來。
一頓飯可以說大家吃的都很滿意。
寧欣做的慈菇燒鴨還有苦瓜釀肉獲得了人們的一致好評。大家都說就是在京城的館子裏,能夠做出這樣水平的廚師都不多。
寧欣當然知道這是大家擡舉她,話都撿着好聽的說,可聽了心裏還是很高興的。
而王大夫則對她做的紫蘇煎蛋的興致更濃郁一些,一盤蛋他自己差不多就吃了小半盤。
最後還不忘悄悄的問寧欣:“這紫蘇,就是你們家花圃裏的那些?”
“是啊。”寧欣也輕聲回答。
王大夫又仔細的品了品,然後重重的點了點頭:“就憑這紫蘇,根本不用那些機器測來測去,我就相信你胡叔叔說的全是真的了 !”
飯後,寧欣主動找到石正義提出要去看房子,石正義大為高興。
林秘書上午從寧家離開,直接去了他辦公室,和他說了自己和寧欣的談話。聽後石正義心裏多少還是有點擔心的。
現在得了寧欣這話,他當即打電話叫來了當初負責找房子的辦事員,從他手裏拿來鑰匙,非要親自陪着走一趟。
寧欣吓了一跳,連忙說:“石叔叔,不用的。你忙你的工作,随便找個人帶我去看看就行,哪兒能讓你和我一起去?”
“沒事,都近的很。而且我也沒去過,正好和你一起去看看,順便也可以給你參謀參謀嘛。”石正義看上去比她興致還高。
他們去的第一套房子在巷子口的位置,距離馬路就隔了兩戶人家。距離他們家自己的院子,也不過只有一百多米。
這房子現在是空置的,據那位辦事員說,這也是一戶私宅。只不過之前的住戶現在已經離開了新南,在外地安家了。
當初房管所通知要把房子歸還,那家就來了一個人,辦了辦手續就把鑰匙又留了下來。
說委托房管所出售或者幫忙出租都可以,他們家不會有人再回來住了。
辦事員把房門打開,一行人走了進去。一進門,石正義就被帶起來的灰塵嗆得連打了兩個噴嚏。
這房子面積不大,估計連寧家的一半兒都不到。院子正中也有一個小庭院,邊上還種着一棵石榴樹。
只是可能因為長時間沒有人居住,那石榴樹已經半死不活,樹枝都枯了一半。
看到這,不等寧欣說話,石正義先皺了皺眉頭:“不行。”
說完,他看向自己的部下:“怎麽找了這麽一個院子?”
那部下頓時窘得臉通紅,低聲的解釋:“當時說的要求是盡可能找這條街上的。可這個巷子裏空置的房子只有這一套。如果不選這個,就只能讓人騰房子了。”
“別別別。”寧欣連忙擺手:“不一定非要這條巷子。我們走點路沒什麽的,不要随便讓人搬家。”
都是鄰裏鄰居的,甚至還有很多人是從父輩起幾十年的老交情。要是因為自己家的原因,逼着別人搬家——
寧欣覺得這罪過可真擔不起。
聽寧欣這麽說,那辦事員也仿佛松了一口氣。
他再次看向石正義:“書記,還有一套房子,雖然和這邊隔了一條馬路,但是其實和寧家的院子是背對背。要不,咱去看看那套?”
石正義點了點頭。
辦事員說得那個和這只隔了一條馬路的巷子其實走起來真不近。因為那個巷子最裏面是牆,背靠着市文化局的後院。
整個小巷只有一個出入口,正好在寧家的反方向。
所以,他們三個人必須沿着現在這條巷子走到頭然後再向東走大概兩百米,轉到那個巷子裏之後再走差不多十多分鐘,才能到辦事員所說的那套房子。
也就是雖然和寧家背對背,可從這套房子到寧家,保守估計走路最少需要半個小時。
也難怪之前辦事員沒有第一時間帶他們來這裏。
只是,這次将門一打開,寧欣就立刻喜歡上了這個院子。原因無他,這院子的設計可以說和他們家現在住的那套簡直一模一樣!
也是一進門就有一個影壁牆,進門後正屋三間,東西廂房也各三間屋子。唯一的不同就是這個院子沒有寧父親手砌的花池子,架的葡萄架。
看到這兒,寧欣不知道怎麽就眼睛一酸,出聲說道:“石叔叔,你們重新修那套房子的時候,能不能不動我爸爸砌的花池還有葡萄架?那是他親手做的。”
這話說出來,石正義沉默了。心裏不覺也跟着有點難受。
他知道,這孩子的父親去世到現在也不過兩個月的時間。
現在卻因為國家需要,答應一家子搬離和父親一起生活了多少年的老宅。
而且至始至終,不僅沒有表示出一點不滿,還沒給組織提任何要求。
而現在,提出的唯一要求也只是——想保留一點父親的痕跡。
想到這兒,石正義點了點頭。語氣鄭重的說:“放心吧,我會把你的想法和設計院的同志溝通的。我們一定盡最大努力保留那兩處現有的樣子。”
聽了寧欣這話,很明顯她已經選中了這裏,那麽第三處的房子也就不用看了,。
确定了這個結果,那個辦事員也悄悄松了一口氣。
許是因為終于還算圓滿的完成了任務,那人也沒有之前那麽緊張了。
他甚至對寧欣提出了建議:“小寧同志,其實當初來考察這套房子的時候,文化局的同志就跟我們說了,這房子和你們家那套中間就隔了一道牆,那個牆是可以打通的。
據他們說,解放前的時候,這兩套房子都是一個房東的。其中一套賣給了私人,也就是你父親,另外一套後來由文化局出面購買了下來,給局裏的老領導做住宅。後來老領導退休了,而且文化局也建了家屬院,現在這房子就空置了。
所以這兩套房子的布局一模一樣,之間的那道牆也是房主在賣房子前特意加蓋的,對兩邊房子的布局都沒有什麽實際影響。要不你過去看看?”
聽了這話,哪裏有不看的道理?
不僅寧欣,石正義也很有興趣。兩人跟着辦事員一起走到了正屋後面,果然見到了一堵用青磚壘起的牆。
因為寧家正屋背面并沒有窗戶,而正屋與東西廂房間,寧父還加蓋了單獨的廁所和洗浴間,所以寧欣根本就沒往後面去過,并不知道有這面牆。
而這套房子,顯然之前的屋主壓根就沒在這兒住太久,院子裏都沒有多少住人的痕跡。
又因為是公家的房子,即便在運動中也沒有變成大雜院,分給很多人。所以從房間到布局還保持着最初的樣子。反倒一眼就能夠看到這最裏面的牆了。
“這事交給我。”石正義看到這個情況也很高興。
三伏天在連棵樹都沒有的巷子裏一走大半個小時,他也熱得汗流浃背。
現在發現不過就是開個門的事兒,就能夠将兩套房子連在一起。
石正義也覺得這個門開得很有必要。
而且一套房子是裝,兩套房子也是裝。沒道理讓人家搬家,連收拾都不給收拾吧?
開了這扇門,也給工人們往來兩邊帶來了便捷。
确定了就要這套房子,幾個人一起又回了寧家。
這時候科學院那邊的二次報告也出來的,檢測結果和第一次一樣,甚至檢測出的活性物質比第一次還多。
這樣,連和京城彙報都不用彙報,石正義當場就拍板這套房子正式開始動工。
這樣的房子改造對于設計院的同志們來說,真可謂大材小用。
他們上午的時候已經将房子測量過了,此刻也畫出了草稿。
來的時候領導給他們的要求只有一個,就是在保證正常所需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利用起每一寸土地,不要有一分浪費。
于是在他們的設計圖中,這房子變成了兩棟兩層小樓。
正面那三間屋子外加大門将被全部推倒,單獨建成一棟二層小樓。大門開在現在單獨的那間小屋處,變成雙扇的玻璃門。
一樓是廚房和大廳,二樓則全部是包間,一看就是一套完全按照最流行的高級餐廳标準出的設計方案。
除了這一棟,另外一棟樓則被他們設計成了U字型,之間是連通的,房間外面還有一個小小的走廊。這棟樓的設計很簡單,基本上就是按照酒店标間來設計的。
房間大小都一樣,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标間,配一個小衛生間。
唯一不同的就是,在樓上樓下最靠裏,最安靜的位置,各設計了兩套套房。
房間面積也不大,更沒有什麽客廳,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多了一個連同的房間,應該是為了給那些需要配助理或者專業醫護人員的領導,專家準備的。
這棟樓和藥膳房是不相通的,在一樓臨街的位置單獨開了一扇門。保證既進出方便,也相對安靜。
對此,寧欣沒有任何異議。
房子嘛,就這麽大的面積,能選擇的方案并不多,自然是怎麽方便怎麽來。
她更關注的是中間那個庭院的設計。
按照這個設計圖紙房間的密集程度,她很擔心會把院子中間的位置全給占了。
好在設計院的同志事先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
他們不僅沒有占據一點院子現有的土地,甚至因為拆除了現在的老式屋子,改建成制式的房間,而各個房間的面積又縮小了,反倒使得院中可利用的土地又增多了不少。
顯得更寬闊了。
中間的庭院,他們并沒有按照一般的療養所那樣搞什麽中庭景觀,而是被從中間劃分出區域,一分為二。
一半按照王大夫的建議,被分成四小畦,說是可以用來建成小型藥田。另外一半兒,圍繞着寧父之前砌的那個花圃,按照它的形狀準備再建類似的三個。
四個花圃的外型一模一樣,唯一的改變就是外面的邊沿兒都被加寬,加厚,明顯上面是可以放花盆的。
看着這樣的圖紙,寧欣一時間也說不清楚自己心裏是個怎麽樣的想法了。
她和石正義都還沒有來得及和設計院的同志們說不要改變花圃和葡萄架的事兒,可這圖紙上對于這兩個地方,卻完全一點沒動。
設計師們肯定不會知道寧家對于寧父的感情,他們讓這兩個地方保持原樣也絕對不會是因為情感方面的原因。
那麽很顯然,這圖紙在設計的時候除了恨不得每一分土地都充分利用之外,肯定還有一個原因是大家都鬧不明白這“風水寶地”中的風水和寶地到底特指什麽?
所以誰也不敢動原先的布局不說,連新添置點東西也小心翼翼,比葫蘆畫瓢。
“小寧,你覺得這設計方案怎麽樣?”
看她不吱聲,石正義率先問道。
“別的我都沒意見。只是藥膳房的內部設計能不能讓我自己來畫?自己規劃出來的東西,我用着會更順手一點。”
這一點大家當然沒意見。畢竟無論是設計院的同志,還是王大夫和石正義,關注點更多的都還在後院。
“哦,對了,你們兩位同志待會去正屋後面看看,那裏有一堵牆。麻煩你們看看能不能想辦法把它拆了重建,或者從中開一道門。小寧同志一家馬上要搬到對面去。開了門他們進出會方便一點。”
石正義并沒有忘了之前的承諾,同兩位設計師說道。
兩位設計師都是很負責任的人,他們不僅當即去看了那堵牆,還又朝石正義要了鑰匙去了對面那個院子。
再回來的時候,兩個人很快畫出了草圖,不僅開門的位置,連那套房子需要維修的,存在隐患的地方也一一标注了出來。
看得大家都十分滿意。
石正義當場拍板承諾明天就開工。
準備先将那邊那套房子整修出來,待寧家搬過去了,再整寧家現在住的這一套。
寧奕他們雖然下午涼茶鋪并沒有開門,可誰也沒閑着。
他先去找了木工,把他們帶回去說了要求,留奶奶陪着測量,然後拉着姑姑跑去土産商店買保溫桶。
中午妹妹來的時候,帶來了石書記的批條,說是盡力協助他們購買一切所需。
這條子就成了寧奕的“尚方寶劍”,他不僅買了兩個大保溫桶,還用條子買了兩個簡易小煤爐,兩個大燒水壺以及一輛三輪車!
妹妹走之後,奶奶已經跟他說了那涼茶制作起來不是那麽簡單的。
他們商量了一下,一致認為可以做一些之前家裏做的茶包,早上來涼茶鋪燒水泡茶,這樣就省了路上來回折騰的時間。
中間萬一不夠賣了,現燒水也方便。
反正這屋子租下來的時候,說好了是連最外面那個小陽臺一起租的。那陽臺用來做一個簡易廚房沒一點問題。
而這三輪車買的,更是讓大家滿意,有了它以後往來就太方便了。
雖然整整忙了一下午,到家的時候天都黑了,可寧奕他們都很興奮,甚至都沒怎麽感覺到累。
一直到走到家門口,發現在那個涼茶攤暫時歇業的通知旁邊,又貼了一張紅紙,上面赫然寫了幾個大字:《招工啓事》,大家才忽然想起今天可不只是新店開業,家裏還有一攤事兒呢!
幾個人連忙進了屋,卻寧欣并沒有如往常一樣迎出來。
寧奕進了廚房,也沒有看到妹妹,反倒是陳靜看到他連忙招呼:“哥,你們趕緊進了吃飯。這麽晚了,肯定餓壞了吧?”
寧奕湊過去,發現今天的晚飯是大米粥和饅頭。配菜除了一個番茄炒雞蛋之外就只有鹽漬翠衣了。
他不禁皺了皺眉頭。
寧奕知道這飯菜肯定不是妹妹做的,不然以她那個性,怎麽也不會這麽多人就只做這麽兩樣。
而且她還知道,自己對這什麽西瓜皮,冬瓜皮搞出來的鹹菜根本沒一點興趣。
“你姐呢?”寧奕出聲問道。
“我姐在屋裏畫設計圖呢。她說明天早上要用,今天晚上無論如何要畫出來,讓任何人都不要進去打擾她。晚飯都是我送她屋裏的。”
“設計圖?什麽設計圖?”寧奕一臉的不解。
“今天下午,那兩個設計院的同志把這院子重新建設之後的圖紙畫出來了,還有姐姐那個藥膳房的。結果她不滿意,非要自己畫。那兩個設計師可能明天晚上就要回京城了,人家答應我姐說明天上午會過來一趟,給提提意見。”
其實哪裏是指提提意見啊?實在是寧欣在畫圖這方面沒有一點天分。
這一點她非常有自知之明。
為了不造成将來施工的師傅拿着她的圖紙,完全看不懂,她今天特意求那兩位設計師,希望他們明天能再來一次,把自己畫出來的草稿按照他們專業的手法再畫一下。
至少幫忙标明一下尺寸,好歹能讓人看懂,也減少出錯。
因為這個,她今天晚上無論如何也得把圖紙按照自己的想法畫出來。
知道寧欣在忙,家裏人連走路都放輕了腳步,不敢打擾她。
飯後,陳靜拿出了之前姐姐給她的鑰匙,激動的提出要帶一家人去看那套新找的房子。
今天下午的時候,她已經跟設計師去過一次了,現在也算是熟門熟路,對那邊的情況也了解。
于是還沒去就先跟家裏人講起了那邊的情況。
在聽說和這個院子就只是一牆之隔,而且石書記還答應給兩套房子間開一道門,大家都高興極了。也顧不得一天下來又累又乏,重新收拾了東西出了門。
因為家裏有新的三輪車了,這回他們可沒有走路。
寧奕騎三輪車帶着奶奶和姑姑,陳靜騎着自行車在前面帶路。
晚上微風習習,帶來了絲絲夏日裏難得的涼意,十幾分鐘後,幾個人就到了那套房子。
陳靜打開門,一家人正準備往裏面進,沒想到身後卻傳來了一聲略顯遲疑的聲音:“奕哥?”
寧奕連忙回頭,這才發現許紹年就站在他們停車那個地方正對面的一扇門前,此刻正一臉迷茫的看着他。
“紹年,你怎麽在這兒?”寧奕驚訝的問道。
許紹年晃了晃手裏的鑰匙:“成伯伯幫我們租到了一套房子,我下午才拿到鑰匙。這不是想趁着晚上的功夫過來打掃打掃,明天好搬家。奕哥,你們又怎麽在這兒?”
他說着,又看了看旁邊站着的寧老太還有陳靜母女,先打了個招呼,然後試探性的問:“這是……幫姑姑找的房子?”
作者有話說:
還差兩千字,明天早上起來補。不行了,我已經困的看不清屏幕上的字了,抱歉。
感謝在2021-07-08 23:48:06~2021-07-09 23:37:3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windlin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