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離開葛麻子家的路上。
月枕石擡頭看了一眼萬裏無雲的天空, “我覺得讓前來涪城是師父挖了一個坑。”
何必什麽都不願意多說,說要鍛煉徒弟的本事,放手月枕石去闖, 這會讓她一不小心就撞破了秘密。而牽扯上了來自大內的殺手, 恐怕喬百川一家已經兇多吉少。
“還是有好消息的,蔣叔一家安穩地過了二十五年了,起碼表明背後的人對那個秘密沒有繼續執着下去,或者他們的注意力已經被轉移了。”
展昭說着卻在考慮怎麽把此事與歐陽修說, 查到這一步是否要及時抽身?依照水鬼托夢所言的找蔣,基本已經可以确定是找蔣方。
魯思是公輸班的後人, 拘魂木牌與他有什麽關聯?顯然, 喬家的水鬼知道蔣方是作為最後與魯思接觸的人,找蔣無非是找到魯思留下的東西。
“找蔣要找的東西, 很可能就是火燒葛镖師屋子的黑衣人們想要找的魯思遺物。”
月枕石順着這一思路推理着,蔣方之前說了他不知道是什麽引來了截殺他的殺手,那麽極有可能魯思是在押镖之際, 順帶把重要的東西帶到涪城之側的雲臺山喬家。
“可是途中出了變故, 魯思與喬百川都沒能活下來, 這一條線就斷了。唯一知道什麽就是水鬼,而那個東西早就掉包到了蔣家。”
“镖物。”“镖物。”
展昭與月枕石異口同聲地說出了這個猜測,蔣方随車帶回家的行李裏藏着魯思的遺物, 而這樣東西絲毫沒有引起蔣方的注意, 也沒有引起其他有心人的注意, 它很可能是極其普通的東西。
兩人想到這裏當即掉頭去了蔣方的鋪子, 他們嚴肅的表情唬得蔣方心中揣揣。
蔣方聽到有一個引來殺身之禍的東西藏在當年随車的行李,第一反應就是絕對不可能。“當年是輕車從簡,完全沒有什麽特別的東西,也就是鍋碗瓢盆之類的。行李帶回來之後,一直都是家用的,要是有什麽秘密,我怎麽可能沒發現。”
如果不是水鬼托夢言明找蔣,那麽月枕石不會如此确定蔣方家裏定然被藏了東西。
“蔣叔,這個東西一定就是近在眼前,非常普通的東西才能避過所有人的耳目。直到今天為止,也許你也一直用着它,你想一想有沒有什麽是過了二十五年都沒有扔的?”
蔣方下意識地搖頭,這些年來他也是小有身價,當時帶來的行李基本都換了一波,哪裏還保管着舊物。他想着就順手用保暖杯喝了一口茶,不知怎麽手忽而一緊,盯着保暖杯眼神發直。
Advertisement
“蔣叔?你想到什麽?”展昭握住了蔣方忽然顫抖不止的手,蔣方的臉色也變得一片煞白。
蔣方深吸了幾口氣才緩了過來,壓低聲音湊近兩人說到,“當年我在廣元學習制作瓷器,行李裏的一些器皿都是自己做的,這些年以來杯子碗碟也碎的差不多了,但有那麽一件東西沒有扔。你們随我來——”
蔣方慎重地放下了保溫杯,他也不知道心裏的猜測是否正确,而剛才那一刻的猜想說是福臨心至,倒不如說更死晴天霹靂打得他不知所措。
三人出了蔣家鋪子的後門,走入街面斜對過的蔣家後面,一同來到蔣方的卧室,就見蔣方從床底下拖出了一只夜壺。
“等我處理一下。”蔣方努力面不改色地将夜壺裏的東西清理了,這一只夜壺也是他自己燒制的,款式非常普通就是當年的大衆款,而用慣了它就沒有再換。“我不知猜的對不對,既然保暖壺能是雙層的,這夜壺又何嘗不可。”
适才,蔣方在電光火石之間想起了一些事情,當年他隐隐約約覺得自己燒的夜壺重量似乎有一絲不對。盡管是自己燒制的東西,可是夜壺不比常用來喝茶的瓷杯,他也說不清是否真的有差,誰吃飽了撐得去關注夜壺。
這一刻,蔣方卻不得不親手砸了這東西,別說夜壺與茶杯什麽的一比,它還真沒有那麽容易摔壞。
‘哐當!’握住壺柄猛力一砸之後,夜壺地底部開裂了。
蔣方一聽聲音就知道了不對勁,這段時間他一直在研燒雙層器皿,對于它們碎裂的聲響已經非常熟悉。果不其然,反過來就看到底部藏着一卷羊皮。
蔣方的手顫顫巍巍地取出了羊皮,那上面以紅色朱砂用蠅頭小楷寫滿了話。僅是一眼,蔣方瞥見了斧頭二字就別過頭去,“你們拿走,不必告訴我上面有什麽。今天過後,我就是換了一只夜壺而已。”
眼前的事實表明一點,這只夜壺是被掉包了。
魯思當年是一定早有準備,恐怕他早就知道行蹤有暴露的可能,帶着特質的夜壺随着镖隊前往涪城,可以在不引起人懷疑的情況下去往喬家。
再說喬家,喬家說不定也早就同意了魯思的計劃,知道他的偷天換日計劃,把東西先換到蔣方的行李裏,以待日後從長計議。
對于公輸班的傳人而言,魯思想要燒制一只雙層壺并非太過困難。因為誠如何必所言,雙層器皿早在春秋戰國就出現了,魯班後人有其制作手藝也說得過去。
然而,可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喬家與魯思都沒能活下來,所以這個秘密就被塵封了,直到多年以後有一個兩度科舉不第的歐陽修進入了喬家舊宅,這才引出了一段未了的因果。
究竟是什麽秘密會引來大內殺手的追殺?恐怕莫過于政權更疊。
二十八年前,宋太.宗駕崩。這位宋朝開國後的第二任皇帝趙匡義身上有一個巨大的謎團,他的皇位不是傳自父親,而是繼承于兄長趙匡胤,一提起此就會讓人想到斧聲燭影這個詞。
開寶九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屏退左右。
兩人到底說了什麽外頭的人沒聽清楚,而卻再最後聽到趙匡胤用柱斧戳地,大聲說到‘好為之’。随即趙匡胤駕崩,趙匡義繼位。
對于趙匡義的繼位,朝野不免有所猜疑,好為之三個字,到底是讓他好自為之,還是讓他好做下一任皇帝?
這件事情的記載不一,雖然沒有放到臺面上議論紛紛,但是因為趙匡胤不是沒有兒子,他的四兒子趙德芳已經十七歲了,這個年齡也足夠當朝了。
朝中有人說,趙匡義繼位是他的母後既是杜太後定好的事情,早年間杜太後、趙匡胤、宰相趙普就定下了金匮之盟。
主要內容就是杜太後死前讓趙普入宮說遺言,她的大兒子趙匡胤做得皇帝,那麽趙匡義也是她的兒子,為何不能繼任哥哥的皇位?如此這般那般,請趙普勸說趙匡胤将來把皇位傳給弟弟。
月枕石乍一見羊皮上的斧頭一詞便知不好,恐怕二十八年前趙匡義臨終前有人翻出了他繼位的秘密,才有了喬家在同年入川隐居雲臺山。
這才匆匆一覽,她與展昭就都微微蹙眉,朱砂紅字寫着秘術一道傳自公輸班,方物皆可入術,更不談可以使用随手器物,恰如最稀疏平常木匠用的斧子。
偏偏,宮闱之內最忌巫術,斧子加上巫術,雖是不曾寫得清清楚楚,但足以表明太.祖皇帝趙匡胤的死并不簡單。而掌握着魯班秘術的魯思與其親人喬家,有怎麽能不成為被滅口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