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就是關于誘導型演員的正式訓練
第三章就是關于誘導型演員的正式訓練。(12)
桌上的手機裏有一條短信,是之前收到的:
【我在打包行李,要去西藏。】
把電視調到西北臺的夜間新聞。
“……自上任紅帽活佛圓寂,新藏區領導人錢權施壓,讓其侄繼任活佛遭拒,暗地策劃綁架新生活佛,月前遭到信徒檢舉,拒捕後逃亡國外……繼任活佛已于前日找到,送往佛學院深造,待成人禮舉行繼任大典。”
字正腔圓的主持音從音響傳來。
明明每個字都懂,放在一起卻有些不明白,雖然之前已經有所猜測。
付丞雪面沉如水,給李律發了短信。
【你在哪?】
收到空白回件。
【說話?】
連回件都無。
付丞雪焦躁地從凳子上站起,繞着屋子踱步,卻突然發現很冷,關緊窗戶,去倒了杯熱水抱在懷裏,稍微穩住心神坐了回去,掏出手機。
牙齒咬住手指關節,有那麽一刻沖動,想不管不顧發出質問:
你到底知不知道……知不知道,我有多喜歡你?
甚至不求在一起,只希望能時時刻刻看到那人的身影。
Advertisement
怎麽就會這麽難?
短信叮咚一響,是李律的。
【……我在枕下放了三本書,讀書我比較喜歡劃上重點,便于理解,硬皮那本在第5頁,裝訂本在20頁,軟皮書在24頁。】
付丞雪一頭霧水地掏出枕下的書。
線裝的《因果反說》。
軟皮的《性之說,心生得聖》。
硬皮的《故我篇》。
手下電話一震,又一條短信尾随而至。
【我把重點拿走……剩下的,都是留給你的。】
什麽意思?
先翻看第一本,封面上是個手繪的圓形,上面串聯着一圈珠子,像是一串佛珠手鏈。首頁是書名,次頁是目錄,話說《六因》《四緣》《五果》等等,第三頁開始是序言,第五頁正是作者“青書居士”講到身邊的事例。
【常把因緣比喻成圈,無頭處,亦無尾處,因此佛陀亦不言‘第一因’,萬法皆緣,起于無明,生生不息……困頓因果,如米倉之鼠,只知米從倉來,以鼠觀缸,不明究竟。】
【有人問我,‘即以侍佛,由何因有X?’我拿出佛珠,告訴他,世間因緣起滅就是那根繩線,凡人就是線上的珠子。珠本渾圓‘因不是果,果不是因’,若尋珠成因處與得果處,無異于裂珠,“因不成因,果不成果”着相了。】
【萬法皆緣,即因是因,果亦是因,則可生生不息】
付丞雪讀得頭暈腦脹,查了網民解釋,仍然不解李律的用意,翻向下一本軟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