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獸人世界18
只用兩頓飯,杜長秋徹底收服了滾滾的心。
除了蔥香激發的強烈香氣,竹筍雞湯已經足夠香濃順滑,喝完整個身體都溫熱熱的十分舒服,上年紀的獸人喝完也不會覺得膩味,而竹筍炒肉配上清香馥郁的竹米,清爽又好吃,吃起來簡直停不下來!尤其是竹筍炒肉的汁拿來拌飯……毫不誇張地說,部落裏所有的獸人都可以随便吃一盆!
原本覺得有黏土和竹筍就已經是最高享受的滾滾們簡直是被杜長秋強迫往前跨了一千年,這一吃好吃的飯菜,頓時覺得以前吃的那都是啥啊?!
簡直不能直視!!!
滾滾們沸騰了,不可以再懶了!想到如果再懶下去,接下來就再也吃不到好吃的飯菜,香噴噴的竹米和好吃的竹筍炒肉炖肉和湯,還有煎肉排……滾滾們瞬間充滿了動力!
一時之間,整個黑鐵部落的山谷之中,黑白團子全部站了起來,大吼着跟着杜長秋直接沖入竹林——獸人永不幹活,除非飯菜好吃!
因為滾滾們過于強烈的熱情,于是原本只是打算過來交易的杜長秋,不知為何就成為了滾滾們的廚師和技術指導,原本預計幾天能速戰速決的事情,結果在滾滾的部落裏居然就這麽駐紮了下來,短時間之內肯定無法回到部落了。
這和原計劃相比耽擱的時間太久了,可也是沒辦法的事。
因為發現竹米這件事情太重要了,考慮到如果不是杜長秋的到來,大家還是不知道怎麽吃這個東西,所以滾滾們都非常憨厚講義氣,他們整個部落也就七八十人,還有十幾只是未成年幼崽,而這幾座山的竹米他們顯然吃不完。
于是為了感謝杜長秋告訴他們怎麽吃竹米,白黑族長大手一揮,給他們分了一半。
滾滾部落裏這種竹米非常軟糯好吃,還帶着很淡很淡的清冽竹香,煮熟之後咀嚼唇齒留香,軟糯粘牙,杜長秋沒吃過真正的大米,不知道這竹米和真正的大米有什麽區別,但在他看起來已經足夠美味,不過和大米比起來唯一的美中不足,是竹米的産量并不是特別高。
當然,是以獸人的胃口來算,産量不太高,但是這幾座山的産量,換成囤積來說,杜長秋可以斷定,今年過冬不出意外的話,應當是不會出現餓死人這種事情了。
他十分興奮,畢竟竹米這東西太好了,哪怕是更喜歡肉食的獸人也十分喜歡吃,而且不是吃花生和蘑菇那種調整胃口的喜歡,而是真的接受十分良好。
這就說明,獸人們能接受竹米為主食。
這可是個天大的好消息,這樣能大量地減少肉類需求,這幫勞動力終于就可以解放出來幹點別的事兒了!
杜長秋計劃的十分開心,這一年的竹米産出滾滾們躺着吃都吃不完,一半對他們來說綽綽有餘,杜長秋也就厚着臉皮答應了下來。
Advertisement
也是為了感謝滾滾的慷慨,杜長秋覺得不好意思白占滾滾的便宜,就沒有忙着回部落,想說送佛送到西,幹脆開啓了農忙幫忙的模式,直接住在滾滾的部落幫助他們采收竹米。
不但如此,杜長秋還在琢磨出竹編的做法之後,開始教導滾滾們自己編織籮筐、簸箕和各種日常實用的器物,打算不但要體力幫忙,還把他最近琢磨出的技術也跟滾滾們一起分享。
所謂投桃報李,交朋友,可不能一直單方面接受別人的好,那不叫交朋友,那叫占便宜。
雖然有做鐵器這個技能,但是竹編這個技術對于現在收獲太多食物的滾滾來說,可謂是救急的好東西,白黑族長十分感動,然後一腳一個,把所有采了幾鐵框竹米就回來躺着的滾滾全部踢起來,大家一起幹活!
手巧的,全部來劈篾,再巧一些的,來編竹筐,結實的大竹片把整個框架架起來,在火上把做框架的竹骨烤的變形固定成為想要的框架樣子,定型好之後再把竹篾穿行在其中慢慢一點點編出來,組成竹筐的形狀。
滾滾們怕麻煩,劈到兩指寬就開始編,做出來十分粗糙,但是這會兒在趕工,都等着竹筐收竹米呢,杜長秋教了他們精細的方法之後,就也加入了這種粗犷的行列,沒辦法,這等着用,就算是知道做的細一些用的比較久,但是現在顧不上了。
忙忙碌碌一兩天,人手都有一個竹筐了,雄性們終于不用背着那幾個又沉又大的鐵框,各個背着竹筐去采竹米,回來順便能弄些竹子回來繼續給他們做,而杜長秋則帶着滾滾們,開始織竹墊。
同樣也是十分粗糙的趕制風格,沒辦法,誰讓滾滾們從來不囤皮毛,竹米收回來要和稻谷一樣,曬幹了才能儲存,不然夏天還好,等到秋冬,如果儲存不當,只怕就要生蟲發黴,到時候好好的米就算是糟蹋了。
而這曬米,肯定不能直接曬在地上,這滿地都是青草泥土,曬地上到時候收都收不起來,全族人一起忙活,光是把這門口曬竹米的地方鋪滿,就足足忙了三四天,竹墊是粗粗地做好了,收回來的竹米連枝帶葉的,杜長秋還得琢磨研究怎麽把米粒脫下來。
首先,牽扯到太複雜工藝的真正機械都可以排除,那種精工細作的東西可不是用手能捏出來的程度,滾滾們最多也就做個能移動的磨碾就算巅峰手藝了。
最先排除的是打谷機,別看打谷機看着十分簡單,但是裏面用到的小機關和螺絲這種東西,看着好像随手都能做出來,但是實際上這種器械和機關,杜長秋一看就知道,這中間龐大的科技差距,不是簡單的手作能彌補的。
如果說手藝巅峰的匠人在長時間的努力之下,還能攻克難關的話,那對獸人來說,簡直就是強人所難。
所以杜長秋最終還是選擇了最簡單的稻桶——砍樹,劈成木板,做成下小上大的寬口四邊形木桶,然後上面挂上鑲嵌滿釘子的木板,拿着竹米直接在上面摔打脫粒,這種方法十分原始,也十分耗力氣,但是竹米七月就要落地,他們現在在搶收,可沒時間研究跨時代的發明。
先這麽用着吧,反正獸人別的不多,就是力氣多,到時候把更為複雜的方式跟白黑族長說一下,他們吃慣了竹米,如果想更節省力氣的話,自己總會慢慢琢磨的。
反正他們天天得吃那黑鱗土,閑着沒事打發時間也能慢慢琢磨。
稻桶做好了,搶收也加快了速度,雌性忙着在脫粒,雄性則是用扁擔挑着用鐵做把手固定好的竹筐,一個個地乖乖變成人形去收竹米了。
看着這些高大健壯的獸人,原本一個個充滿了野性魅力,現在一個扁擔上身,那野性的魅力立刻帶了幾分農耕時代的憨厚質樸,杜長秋心裏十分滿意。
很好,一看就知道,這樣一個來回挑的多,反正每天吃這麽多,這麽大的力氣,不用白浪費了。
獸人雄性去摘竹米,一部分雌性忙着脫谷,然後倒在竹墊上曬,間或用剛趕制出來的木釘耙翻開,讓米曬得更均勻。
而杜長秋卻沒停下來,馬上要帶着獸人們開始制作存米的倉庫。
這時候已經忙了十來天了,杜長秋拉着虎牙族長和豹石摩拳擦掌,準備讓他們兩人全程參與黑鐵族的糧倉的建造。
然後,等他們一上手,杜長秋就要把他們趕回部落裏建造糧倉——到時候把竹米曬好,就可以直接運回去儲存起來。
這都是過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