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獸人世界17
這麽想着,杜長秋心中計劃好,心情愉快地開始幹正事——磨盤還需要一會兒才能做好,滾滾們還在尋找配套的木頭、大石頭啥的,等弄完估計得好一陣子。
這會兒空閑的功夫,杜長秋就開始忙着研究起竹編來。
翻出檢測器裏的資料開始查看關于竹編的教程,越看杜長秋才越發現,古地球的先輩們真是巧思驚人,他光是翻看竹編的過程就已經覺得十分複雜,再看到劈竹的過程,杜長秋愈發震驚。
竹編需要的是用竹篾一點點地編制起來,手法十分多,但是這都不算是最難的,光是入門這個竹篾,杜長秋這仔細一看,才發現十分繁瑣——劈篾這個過程,首先是要把砍回來的竹子鋸好,得把最上面比較細嫩的地方全部鋸掉,這是為了保證竹篾片不會在劈篾的過程之中,頂部大小不一,或是直接斷掉。
選材鋸好這之後,接着還得把每個節疤地方全部削幹淨,整理的幹幹淨淨之後,跟着才進入正式的處理流程,也就是劈篾。
所謂劈篾,就是把這鋸好的竹子用巧勁兒對半劈開,然後把裏面的節疤地方處理好,再一直對半,劈到自己想用的大小,如果說這樣就覺得能用來直接開始做竹編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劈篾分隔之後,緊接着的就是分層。
沒錯,這小小一片竹片,按照厚度可以分個兩三層到三四層,把竹篾這麽分開,頭層就是竹青,裏面的就是竹黃。
當然,這幾層并不是拿來分色澤的,畢竟除了開始的時候顏色有點區別,竹青褪色氧化之後,成品的色調在使用之後一段時間也會色調越來越相似,所以這竹篾分層倒不是為了別的,就是為了更加薄,這樣編起來就會更加合适。
等把篾片分層好了,離大功告成還早的很,人工的劈篾一定會有些差距,這一點小差距,如果是竹編做了好多年的老手藝人,基本能控制在微乎其微之中,編織起來也能調整到基本看不出來的地步。
但是如果是新手藝人,就絕對不能省略定距這個過程,定距就是定竹篾的寬窄,兩把竹刀左右一放,拉着竹片從中間過一道,削得完全一樣,這樣出來的竹篾就大小一致,十分漂亮。
到了這個時候,就算完成一大半了,如果是更細的精致用途,接下來竹青和竹黃還得分一層,還得去青、拉絲種種手□□着來一邊,直到把竹絲處理的又細又韌,才算是徹底處理好了這竹篾。
但是杜長秋沒打算做精致的工藝品,他這門外漢,能差不多把竹篾處理的差不多大小就成了,畢竟他現在最想拿着這些竹篾做的東西就是各種籮筐、背簍等等實用器具,弄起來沒這麽麻煩。
所以他也沒細看之後更細致的處理方法,而是直接讓旁邊的滾滾現場給他弄了個竹刀和小小兩片定距用的薄刀,就忙着開始小心地嘗試起來。
不得不說,要說做飯難,卻也難不過這個劈篾。
大約是因為獸人世界的食材太過新鮮的關系,杜長秋發現做飯特別簡單,他學會了烤肉後,基本就能一通百通,因為調味料稀少,所以只要認真觀察鹽和食物的配比,再延伸到炒菜做飯的時候按照提示自動配好量,食材本身特別新鮮,大致都不會難吃。
Advertisement
可竹編就完全不是那麽回事了,竹子堅韌不說,且十分容易傷到人,杜長秋試了一個下午,從太陽當中到太陽偏西,一下午試出來,手上大大小小拉了四五個口子。
但是好歹也上手了,開始那是不太明白這使巧勁兒的方法,這會兒弄起來,一開竅就瞬間一日千裏,很快,忙活一下午,杜長秋這第一批處理好的竹篾就弄出來了。
旁邊原本跟着學的獸人們因為看的毫無頭緒,拆了又編編了又拆,早就沒了耐心。
這會兒雄性們早睡了兩三覺了,開始聞到血腥還會勸杜長秋別弄,但是發現秋不為所動埋頭弄那奇奇怪怪的竹子片之後,心大的雄性們也不管他了,反正大家都是雄性,割到手那點傷口也沒什麽,秋想幹啥大家也不會阻止。
這會兒杜長秋熟練了,恰好,那邊磨盤也差不多好了。
琢磨手藝肯定不是這一會兒的功勞,況且竹米飯就在面前,杜長秋一聽到招呼,立刻放下手中的竹片,攏在一起叮囑身邊的獸人們不要亂動,這個是拿來有用的東西,一邊起身,直接往磨盤那兒去。
滾滾們財大氣粗,杜長秋給他們說的是找一個大的平整的石頭,然後打個洞,固定一根樁子,上面弄一個小的圓形石頭連接一個L形狀的把手,這樣就這樣拉着把手讓石碾滾動,然後把竹米放上去碾一下,自然就可以殼和米分離。
這種古老的脫殼方法非常靠譜,可是古人從最早的石頭舂米演化而來,沿用了數千年的方法,材料對于獸人來說也十分容易找到。
其實杜長秋被喊的時候才注意了一下天色,心裏也納悶滾滾們怎麽效率這麽慢,等他走過去一看,才發現到底是為什麽——財大氣粗的滾滾們根本沒有去找大石頭,他們捏了一個全鐵的磨盤。
好家夥,這鐵磨盤運動起來跟工廠機床弄出來的一體機感覺差不多,使用手感無比絲滑,但是這巨大一個磨盤,大概今天滾滾全族的産出都在這裏了。
杜長秋簡直一腦門子黑線,這幫家夥,真是懶得匪夷所思,找個大石頭打磨一下的事情,寧可遲點交給他們貨也得偷這個懶,他算是服氣了。
不過感慨是感慨,等到使用的時候,把竹米這麽一倒上去轉個幾圈,杜長秋不得不感慨,這鐵磨盤雖然看着十分沙雕,但是用起來卻真的效果出乎意料地不錯,把碾碎的米攏到幹淨的大碗裏,然後用碗小心地颠幾下,粗糙的殼就随風飛走了。
這種方法雖然比較原始,但是現在竹編還沒研究出來,當然也就沒有可以大量能抖開碎米和顆的簸箕,勉強只能用這個方法了。
好在部落別的不多,現在就是閑漢多,杜長秋這一演示,馬上就有輪到今天幹活的獸人跟着學了起來。
于是就看到整個部落,圍着獸皮的健壯漢子們一身腱子肉,拿着個小碗十分緊張地簸米去殼,還有用大爪子捧着碗抖的黑白大熊貓和黑熊,場面極其複雜。
但是不管怎麽說,總算是弄出來了幾大鍋竹米來,淘米然後放水,燒火蓋上臨時做好的木頭鍋蓋,然後開始焖飯。
配飯肯定是要用小炒,今天虎牙帶着族人們又去打了一次獵,當做住在這邊的食宿費,而滾滾們則是把他們帶來的肉也拿出來了一部分,還眼睛亮閃閃地抱來了很多竹筍。
于是今天的焖飯就是繼續搭配竹筍炒肉,再來一個大骨炖竹筍。
出鍋的時候杜長秋看到野蔥的資料,寫着“香味獨特,可做各種調味之用。”,杜長秋心中好奇,洗了一把野蔥,按照圖所示,切成小段,在出鍋的時候一把撒下去。
炖的滾燙的竹筍大骨湯蒸騰出的霧氣瞬間把野蔥燙熟,濃郁的蔥香味瞬間中和了骨湯過于濃郁的葷香,爆發出更為複合的特殊鮮香來!
瞬間就讓整個骨湯的味道被徹底激發,周圍還在躺着的滾滾們聞到味道,頓時都坐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