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比學幫超
成親後的第三天,這日本是回門,唐朝明理應該帶着連沙喚回連上将軍府去看看,只是還未出門,宮裏的高公公竟然來了,說是皇上召見。
連沙喚知書達理,不吵不鬧的讓唐朝明進宮,自己一人回門,這事還被不少人挑事,說連大小姐不受探花郎歡喜,回門那日有着新娘子一人回去。
此事挪當後議,說起唐朝明進宮一事,其實永寧王越征摻了一腿,科舉已然過去,可是朝廷對于能人的需求、培養是刻不容緩的。
太學院那老頭兒在早朝的時候向和皇帝哭訴,說自己學院已然分成寒門學子一派,和貴族子弟一派,如此長久下去,怕是會影響日後的同僚之情,更甚至會讓門第之風變得嚴重起來。
太學院如此一言其實皇帝也就最多讓他自行想辦法解決,誰想國子監竟然也插上一腳,和太學院院長一通哭訴起來,讓皇帝不得不正視這件事起來。
召集心腹,以及參政皇子一同共議此事。
有人提出讓國子監和太學院一方培育寒門學子,一方注重貴族子弟,如此才不會亂了身份。
這些問題大多數都是那些大家族提出來的,畢竟這是關乎他們的利益。
可正是這樣的問題,讓國子監和太學院争吵了起來,寒門出人才,貴族出銀錢,只有兩種人都有,他們才既有肥水可以撈,又有人才提供給朝廷。
下面吵的不可開交,昭雲帝也是頭疼不已,轉頭問去參政的皇子王爺,道。“征兒,你可有什麽提議?”
越征本是一言不發的人,被驀然提問的時候,腦海裏面率先想到的是唐朝明那張臉,思慮之後也想着的是唐朝明的聰明伶俐。
于是乎,越征拱手一禮,不急不慢回答道。“孫兒以為,此等事情關乎萬千學子,詢問學子的意見不是更好麽。”
靖陵王越子秦幾乎是瞬間就明白了越征的意思,立馬出列,添一把火,道。“兒臣也贊同永寧王的意思,新科進士前三甲不就可以稱作學子們的代表嗎?”
站在禦書房裏面的大人們,一個個都是人精,看見越征一唱,靖陵王一和,心思轉的比誰都快,猜測着他們尊貴無比的永寧王殿下,是不是已經和靖陵王沆瀣一氣了。
不管臣子皇子作何感想,昭雲帝在聽到新科進士的時候,率先想到的人就是那個給他解決宿州流民的探花郎——唐朝仕。
不過,他作為皇帝不能夠偏袒,以召見今科進士前三甲為由頭,要聽探花郎有什麽想法才是真的。
Advertisement
唐朝明同高公公有點頭之交,在來禦書房的路上,多多少少知道了些皇帝急召的緣由,同程通柳子敬彙合以後,進了禦書房,老老實實的拜見皇帝。
“今日召見你們,是望你三人代表天下萬千學子,想個法子提個意見,讓貴胄子弟同寒門子弟交好,為我越國奮起讀書。”昭雲帝做樣子的姿态很不錯,一副不偏不頗的模樣,完全沒有讓人看出來他的希望全數寄托在唐朝明身上。
唐朝明本沒打算出這個風頭,畢竟現在各個職位的大人都在,還有維護自身利益的貴族也在,要出了這個頭,說的好那還沒什麽,說的不讓他們的意了,那以後就有的被針對了。
只是,她知道是這麽回事,程通柳子敬更是知道這是怎麽一回事,程通是庶子,家室也是維護貴族利益一派,至于柳子敬那是術業有專攻,不擅長此類。
皇帝問話以後,三人盡數閉嘴不言,讓氣氛有些不怎麽好,唐朝明低頭數螞蟻的時候,聽到越征故意咳嗽的聲音以後,在越征的示意之下,不情不願的站出來,道。“臣唐朝仕有拙計,不知當行不當心行。”
“唐愛卿暢所欲言即可。”昭雲帝滿意的點了點頭,別有深意的瞧了自家孫子一眼以後,對唐朝明和顏悅色。
“臣以為,比學幫超,這四個字就可以解決。”唐朝明也不墨跡,即刻是将自己的方法給說了出來。
以往,唐朝明在廣陵院的時候,越征問她什麽,她也是說的極為簡潔,這次也是習慣性的如此,忘記了不是每個人都像越征那般理解她清楚她。
越征站在一旁嘆了口氣,在唐朝明閉嘴以後,站了出來,拱手一禮加以補充解釋。“孫兒附議,唐大人此計甚好,讓寒門學子與貴胄子弟一對一搭檔,兩人一同的績點才是我朝選出人才要看的,以此寒門子弟刺激貴胄子弟勤勉學習,貴胄子弟幫助寒門子弟抵禦來自同為貴胄子弟的挑釁,如此一箭雙雕,不為兩全其美之策。”
不得不說,如此方法,讓昭雲帝很滿意,連連點頭,而下面的官員都是人精,見此立馬開始拍馬屁,附議唐朝明所言。
此事得以解決,唐朝明自新婚以後再一次入了昭雲帝的言。
連着出宮的時候,有着不少的官員,到唐朝明跟前稱贊妙計,其中柳子敬拍馬屁最為勤奮,他每次見到唐朝明總是圍着她叽叽喳喳說個不停。
今日自然也是如此,靖陵王都是在旁邊笑道。“淮舟啊,你這賢弟要被柳大人搶去了咯!”
本是說笑,不過搭話之意有沒有那就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唐朝明也對于柳子敬行為厭煩不已,她往越征旁靠近不少,對這柳子敬故意而言。“柳大人,在下前兩日娶了親,又無龍陽之癖,你如此靠近讓人好生誤會。”
這話沒有讓柳子敬收斂幾許,反而是越征在聽到這龍陽之癖的時候,瞳孔微微收縮了幾分。
柳子敬嘻嘻哈哈的對靖陵王道。“六王爺,你這就說對了,下官就是想着唐大人如此能人,能不能夠約得一次,如今夏季炎熱,農田幹涸,水利工程受阻,不知道唐大人可有解決的法子,也讓下官不再頭疼……”
“九章,你可是日漸成了個寶啊!”靖陵王本就欲結交唐朝明,而今又是在越征的面前,自然好聽的話,說的流暢的不得了。
唐朝明還未說上些什麽,就被越征打斷了,這年輕的永寧王,他向來眉眼帶笑,風度翩翩,今日到是抿着唇角,整個人冷了幾分,只聽他道。“本王要是沒有記錯的話,今日唐大人是要陪着新夫人回門,不知道唐大人現在過去有無耽擱……皇叔,細細想來你我二人還是不要誤了唐大人陪新夫人回門得好。”
靖陵王一愣,也是想起了這事,拍拍自己的前額,笑道。“倒是本王忘記了這碼事,九章啊,還是趕快前往岳家得好,本王就先行離去了。”
柳子敬也是個識趣的,擡起手不等唐朝明下逐客令,就是一禮,道。“來日登門唐大人府上,望得出個法子……”
如此也就只剩得唐朝明與越征二人,唐朝明冷哼一聲,道。“連大哥還真是會體貼人,知曉小生今日省親!”
這話說的那是一個咬牙切齒,憤懑不已,而越征的模樣沒有半分的不對,他言笑晏晏舉手投足都是貴公子模樣,眉眼的風輕雲淡是最讓人不爽快的。
他本欲作別離去,只是還未開口道別,就看到有一快馬在鬧市裏面沖來,想也不想,将身邊小孩一把抓住,輕輕點地,一閃而過。
算是躲過了這快馬,驚心一番,唐朝明也是堪堪晃過神來,此時卻發現剛才情急之時,越征為了護着她,直徑攬上了她的腰,如今那骨節分明的手指還搭在腰上。
一時之間,兩人同時發現了行為的不妥,越征即刻放手,而唐朝明驚覺此時此刻腰間突起的滾燙,像是烈火灼燒一般。
好在鬧市裏吵吵嚷嚷,對于剛才飛奔而過的馬匹罵罵咧咧指指點點,如此才讓兩人心思挪到剛才那人身上,不必尴尬方才意外之事。
“燕都都有人趕着去投胎!真是晦氣!”
“呸,還不快住嘴,那人的衣裳,可是陸軍部隊的!”
四下議論,讓唐朝明也聽了個幾分,陸軍部隊?
如果她所知道的不錯的話,越國軍隊就是被稱之為陸軍,國分州,每州都是擁有最少二十萬大軍,邊城的就另當別論了。
軍權大都掌控在上将軍手上,這也就是為什麽各個黨派想要争取連家的緣故。
“陸軍?理應當各盡其職,來燕都是做什麽?”唐朝明有些莫名其妙,不過由于她那不靠譜的兄長參軍了的緣故,讓她對軍隊的動向有了擔憂,就怕和他國開戰或者內亂之類,唐朝仕上戰場那就算有白影黑影那也是九死一生了。
越征微微皺眉,比較唐朝明來說,他對某些事情要更加了解,而且剛才馬背上一閃而過的人,讓他頗有幾分熟悉。
熟悉是一回事,在不确定的情況下越征也是不能夠說出個什麽所以然來,對于唐朝明之言,也只能夠是搖了搖頭,道他并不知曉為何。
“罷了連大哥,如今回連府我也已經遲了,不如你陪我一同前去吧?要是有個什麽,我這文官可擋不住連家人一拳頭呢!”唐朝明皮笑肉不笑的拉上越征,不想獨自前去連府是真,只不過還藏着另一份小心思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