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高榜提名探花郎
唐朝途見外人進來以後,方才欲要說出口的話,全數壓下,情緒也盡數收斂,幾分無奈,幾分調侃道。“這麽大人了,看來還是喜歡這小孩兒喜歡吃的東西。”
“唐小公子淳樸天真,年歲本就不大,喜歡糖果兒自然是正常的。”弄墨是個心直口快的,相處了這麽多日子,唐朝明雖聰明伶俐,天資聰慧,可年歲來說也是個少年心性。
弄墨和研磨雖然及不得唐朝明聰明,不過他二人本身受命護着唐朝明,且年紀也是大過唐朝明,連着越征對唐朝明都是極為容忍,他們兩個做手下的自然也是跟着主子來。
只是唐朝明心高氣傲,雖是知道自己小孩子模樣讨喜,在某些時候很占好處,只是現在并非危機必要之時,她就一點都不歡喜了。
皺着眉頭,将手上的零嘴放下,不爽快的瞪了研磨和弄墨一眼,冷哼一聲,就是往房裏去了。
讓研磨和弄墨兩人更是莫名其妙的很,反觀唐朝途,卻是得意了起來,他勾唇一笑,轉身對研磨和弄墨道。“兩位見怪了,我這表弟性子不好,年紀雖然的的确确小,不過還希望日後兩位不要直言他像個小孩兒。”
說了此話,他一展折扇,笑的疏離中帶幾分篤定。
研磨皺起了眉頭,他不像弄墨那個白癡,自然是能夠發現這個唐朝途對他二人的排斥。
研磨沒有說話,只是一笑表示知曉了,拉着想要反駁唐朝途的弄墨出了這七星園。
唐朝途看那二人離去,斂去了臉上的笑容,他很清楚這研磨弄墨兩個人是永寧王身邊的人,他也記得很清楚,此前唐朝明在酒樓笑的花枝招展,和那永寧王如何的知己知彼。
因為對永寧王無好感,從而對永寧王身邊的人不怎麽歡喜。
唐朝途深吸一口氣,轉身看了看唐朝明關上的房門,低眉有幾分落寞,站在袁院中良久,最後還是轉身離去。
因為唐朝途點開的緣故,讓唐朝明不像前些日子那般垂頭喪氣,沒有半分精神頭了。
自由自在,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恢複如常了。
唐不理同黑影對唐朝途更是佩服有加,至于研磨弄墨二人會王府報告情況之後,越征是什麽情況就不得而知了。
文試揭榜的那天,整個燕都可以說得上是三年一遇的熱鬧,畢竟不管是誰都會對科舉文試最後的結果感興趣。
Advertisement
相比衆學子的緊張來說,唐朝明最為神氣定閑,不動聲色的坐在唐宅院子裏喝茶,正如當時她在鄉試的時候一模一樣,完全是胸有成竹。
一旁候着的奴仆都想不通,自家少爺怎麽就這麽淡定呢?
如此堅定自己可以高榜提名?
唐朝明什麽也不說,直到唐不理從外面沖進來,高喊一聲。“少爺!探花郎!少爺!中了!是探花郎!”
此等成績,在唐朝明這般年歲,可以說是大越國開國以來的第一人,讓多少人敬佩,讓多少人好奇。
唐宅之中,在唐不理的報喜之後,對待這個主子,更是感到了不可思議,和贊嘆,要知曉平日裏唐朝明那脾氣是唐宅之中人衆所周知的。
家中仆人還未說道些什麽,外面就傳來吹鑼打鼓的聲響,唐朝明站起身來,拍了拍身上莫須有的灰層,勾起唇角,分明是天真無邪的娃娃臉,卻是無人将其認為是個孩子。
少年得意須盡歡,她男兒裝扮,年少風采,平日裏的驕傲雖然依存,但是對待旁人也是舉止有禮,她談笑風生,帶起探花郎的花球,對這送喜報來的官員笑臉相迎。
本身談笑晏晏,只可惜在出了唐宅,看到那高大的馬兒之時,唐朝明生生頓住了腳步,她不善騎馬,更甚至害怕騎馬。
“探花郎,請……”
送喜官員不知唐朝明不會騎馬,只是不明唐朝明為何故停下,良久只好出言提醒。
唐朝明深吸一口氣,攔住了想要說什麽的唐不理,朝那高大的馬兒走去,這前三甲騎馬游街是很正常的事情,她現在扮演的是堂堂男兒,怎麽可以說不會騎馬不敢騎馬。
更何況,這馬有人在前頭牽着,也出不了個什麽亂子。
唐朝明強行忍住心中恐懼,手忙腳亂,又借着唐不理的力道,這才勉強爬上馬去。
她盡量不往下看,從唐家游街走至正街之時,算是和前二甲會了合。
狀元郎是個唐朝明認識的,此前在酒樓不是沒有見過的程通,唐朝明雖然不知道這人名字是什麽,不過人是認識的。
她對這程通颔首點頭,算是行了個禮了。
不過,在他二人中間的榜眼,似乎是個話唠子,大家三人坐于馬上,唐朝明和程通又是見過,自然會打個招呼。
這榜眼不甘寂寞在二人之間插嘴道。“唐賢弟,你這做的不妥啊,與程兄打了招呼,為何見到我卻是不理不會嗎?是在下哪裏做的不好嗎?”
唐朝明嘴角抽了抽,哪裏來的家夥,看人眼色都不會?
“哦,榜眼兄啊,失敬失敬,小生剛才沒有看到閣下,以為榜眼兄要遲一些時候呢!”唐朝明睜着眼睛說瞎話,吹牛更是不打草稿。
這榜眼柳子敬萬分詫異的看着這個一直在燕都被稱贊不已的少年,這等年紀竟然還會睜着眼睛說瞎話,從一開始他騎馬就在程通和這少年之間來着。
沒看見?這話誰信啊!
柳子敬還想要說些什麽,只可惜程通和唐朝明兩人已然被下人牽着馬離開,繼續游街了。
最後柳子敬只能撇了撇嘴,跟上前去,不過這人似乎完全忘記剛才唐朝明的不給面子,又十分不要臉的湊上去聒噪的在他耳邊絮絮叨叨。
唐朝明完全就是裝作聽不見,不理會,随便這個柳子敬不斷的說話,他也不知道為何,不纏着程通,偏偏就是要圍着唐朝明。
最後到得正街,被姑娘們一朵朵花兒砸過來,這才閉了嘴,開始笑着對百姓們擺手。
唐朝明是探花郎,在游街之時,經歷整個燕都,要從一家中取得一花,如此更意味着那家人的姑娘貌美如花,這等寓意,也讓更多未出閣的姑娘們對探花郎偏愛有加。
這不,唐朝明還沒有下馬取花,就有無數姑娘扔香囊花兒,欲得唐朝明的青睐。
更何況,唐朝明生的讨喜可愛,又是翩翩少年郎,小小年紀便奪得三甲之名,前途無量,讓不少女兒家傾了心。
如今更是四下議論紛紛,說今年那探花郎會青睐何家?
“只道不會是連上将軍府上就是真的了……”
“萬事皆有可能啊!說不定就是那連家的花開的最豔呢!”
“呸,燕都哪個人不知道連大小姐是個出了名的潑婦啊!二十歲的年紀了竟然還沒有嫁出去!”
“禍從口出!連上将軍家豈能爾等議論紛紛!”
……
這議論之言,被唐朝明盡數聽去,她倒是想起了那日在廣陵院前見到的女子,連大小姐麽?